| 图书 | 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在福柯打开的新视野中,德勒兹是将疆域拓展得最宽的一位,文学、电影、绘画,不一而足。而1981年首次出版于法国的《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早于他关于电影、巴洛克和文学批评的写作,并逐渐被公认为德勒兹最重要的美学文本之一。它不仅可以被当作针对培根绘画的研究来读,也可以被当作德勒兹广阔的艺术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文本来读。德勒兹认为,弗兰西斯·培根的绘画以纯粹的形象取代了具象绘画,从而在抽象与具象之间,找到了第三条道路,拯救了形象在20世纪的命运。在书中,德勒兹创造了一系列的哲学概念,每一个都与培根画作中的某一个特定的方面相关,但它们同时也可以在“感觉的一般逻辑”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目录 导读:德勒兹的第三条道路 法语版序 前言 1 圆,圆形的活动场地 2 关于古代绘画与具象的关系的思考 3 田径运动 4 身体,灵与肉,变成动物 5 概括性思考:培根绘画的不同时期与各个方面 6 绘画与感觉 7 歇斯底里症 8 画出力量 9 交合形象与三联画 10 札记:什么是三联画 11 绘画,在绘画动作之前 12 图形表 13 类比 14 每位画家都以自己的方式概括了绘画史 15 培根穿越了什么 16 关于色彩的思考 17 眼与手 全书所引用的绘画索引 导语 二十世纪哲学界与艺术界最具革命性的代表,德勒兹的哲学思想与培根画作碰撞产生的经典文本。无论是了解德勒兹的哲学观念与思想方法,还是解读培根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特征,本书都是不可或缺的切入点。 本书是读者进入德勒兹思想的一个相对容易的突破口,也是作者将哲学触角探向绘画的杰出尝试。在德勒兹看来,哲学就是创造概念,概念就是光,能帮助我们看清这个世界,尤其是混沌的美学世界。这既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件精美的“概念艺术品”。 书评(媒体评论) 一个德勒兹的世纪即将开始。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 时至今日,吉尔·德勒兹的《弗兰西斯·培根 :感觉的逻辑》依然像1981年初次面世时那样令人 耳目一新,也许还能发挥新的作用,引发新的共鸣 。 ——《图书论坛》杂志(Bookforum,美国书 评杂志) 吉尔·德勒兹有关弗兰西斯·培根的书远非一 个哲学家对一位画家的研究。那么,这本书是否是 “论”培根的?谁是哲学家,谁是画家?我们的意 思是:谁在那里思考,谁又在看着思考者思考?一 定可以对绘画进行思考,也一定可以将思想画出来 ,包括绘画这一激情、热烈的思想形式。 ——《哲学范畴》丛书主编 法国哲学家阿兰· 巴迪欧(Alain Badiou)和芭芭拉·卡桑 (Barbara Cassin)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法)吉尔·德勒兹 |
| 译者 | 译者:董强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日报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74355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28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134 |
| 出版时间 | 2022-10-01 |
| 首版时间 | 2022-10-01 |
| 印刷时间 | 2022-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68 |
| CIP核字 | 2022136208 |
| 中图分类号 | J0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