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身心之毒(艾伟随笔文论)
内容
编辑推荐

《身心之毒(艾伟随笔文论)》深度分析自己小说写作观念与方式,呈现最真实的艾伟。

作者用细腻的文笔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少年时的纯真顽皮、青年时的迷惘孤独,成年后的睿智深刻都给人以深刻的阅读体验。

作者的笔力不容小觑,非常成熟老道的笔调,绝对属于实力派的作品,尤其在捕捉人物心理时,作者的描写细腻而有代入感,情节设置也很集中,非常真实。对于儿时的游泳、偷瓜等充满童趣的情节,对于初恋的细腻刻画等,都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内容推荐

《身心之毒(艾伟随笔文论)》是一部随笔集,分为暗自成长、狮子的心、无限之路、演讲与对话四个部分,基本可以视为作者从童年到成人之后的心路历程。作者童年时是一个顽皮、聪慧的乡野少年。在红色年代的大环境下,崇尚军队和武力,喜欢在山野间自在地玩耍。儿时的记忆影响着作者一生的行为模式,大学时期的自我、拘谨,成年之后对人性的基本信任,对时代、历史的深刻认识,都表现出作者细腻、理性不失赤子之心的性格。相信通过这本《身心之毒(艾伟随笔文论)》,可以对作者的写作态度、艺术追求得到更深入和充分的了解。

目录

第一辑:暗自成长

 河边的战争

 暗自成长

 油菜花开

第二辑:狮子的心

 狮子或跳蚤

 作家之死

第三辑:无限之路

 本能的力量

 黑暗叙事中的光亮

 障碍

 相遇

 无限之路

 关于公共想象问题

 人及其时代意志

 《风和日丽》写作札记

 对当前长篇小说创作的反思

第四辑:演讲与对话

 中国当下的精神疑难

 道德与个人真理

 人是被时代劫持的

 探求生存困境中的伦理变迁

 我怀着对人性的信任

 谁不被历史作弄

 重新回到文学的根本

附录

试读章节

河边的战争——童年时期的激情、审美和创造

回忆童年往事,我总会想起战争这个词。事实上我不可能经历战争,相反整个70年代在我的印象里似乎显得十分安静,有那么一种神秘的气息,我们沐浴在领袖的光辉与思想之中。同所有乡下孩子一样,我被晒得乌黑发亮、油光可鉴,像非洲丛林里的黑人。那时我们不可能有现在孩子们常玩的变形金刚或奥特曼,对付寂寞的乡村生活的方法之一就是想象或谈论一下逝去的战争或未来的核大战。

对军人和英雄的崇拜贯穿我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学校里有时候会请参加过解放战争或抗美援朝战争的退伍军人来为我们作报告。即使台上作报告的人十分矮小、丑陋,或伤残,毫无英武之气,但在我们眼里,他们无一例外地变得高大伟岸,我们会毫不吝啬地给予热烈的掌声。

那时候,我们迷恋于战争电影。《南征北战》、《打击侵略者》、《渡江侦察记》等几部战争影片我们可以说是百看不厌。

最让我着迷的是《回故乡之路》。这是一部越南影片,现在我已记不清具体内容了,我只记得有个小伙子在回故乡的路上遇到一群美国轰炸机,他就钻进废弃的弹壳里面躲避天上掉下来的像雨一样的炸弹。多么多么的大无畏啊!多么多么的乐观!我甚至能想象出弹壳里硝烟的味道了。同时我深深为自己没赶上大时代而悲哀,和平年代总是风平浪静,生活一成不变。

尚武的风气改造了我们的审美,那时我们认为世上最美的事物就是武器。我们都喜欢谈论最新式的军事装备,当然这些装备大都是道听途说,加入了我们的想象和创造。最近的一次战争是中苏珍宝岛战争,因此我们都喜欢谈论这次战争中我军的英勇善战。一个比我们年长的高年级的孩子不知从哪里搞来了苏式武器的图片,他内行地告诉我们,苏式武器比如战机和坦克都用“T”这个词母开头,他说这个字读“图”。虽然这些武器都是苏联的,但我们还是认为这样的图片是全世界最美的事物。当时,孩子们中间流行自制火药手枪,在黑夜中打一枪,会在天空划出一条火舌。我当然也拥有一把。这把枪是我自己做的。为了找到用来制作手枪的铜管和铁件,我几乎翻遍了离我们村有七公里之远的小城边上的废弃的金属堆。我的手被扎得伤痕累累。

军服成了世上最美的服饰。我的邻居就是军人之家,他们的两个儿子都参军去了。他们家的门框上有两块“卫国光荣”的牌子。兄弟俩非常英俊,浓眉大眼,穿上军服,那简直像是电影里出来的。

他们家的老二回家探亲来了。他的到来让整个村子的姑娘都丢了魂。老二比过去白净了一些,也更和气一些。我是多么羡慕他。那些日子,我远远地跟着他,像他的一条尾巴。我发现他说话有点怪,带着一点广播里的口音。这也让我喜欢。他们家前面有座小山。晚上,我坐在小山的石头上,看着他家的窗子。他们家的两块匾额在月光中闪着黑色光芒。他们家的窗子一直黑着。后来,楼上的灯亮了,我看到那军人坐在灯下,他的手不停地梳理着头部,另一只手伸得老远。我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我以为他在练习我军的某个军事动作。后来,我才发现,这家伙的手上是一面镜子,他纯粹是在臭美。不过,这个动作丝毫没有降低他高大的形象。我觉得他是有资格臭美的,因为他穿着军装。他坐在灯下,看上去光芒四射。

我是多么想弄一件军服呀。这个愿望不是我才有,我的同学冯小强也有同样的渴望。有一天,冯小强跑过来对我说,那家伙把军服脱下来洗了,正晾在他家的院子里。我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但我不屑于做这种事,我只同意给他望风。冯小强就爬到他家院子里面,把那件还没干的军服套在自己的身上。他站在那里,那军服把他的脚都遮住了,看上去他像电影里穿着长衫的汉奸。我笑起来,说太丑了太丑了。我一边笑一边假装拍照,嘴上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直到他把军服脱下来,重新晾好。

我盼望有二件合身的军装。这个愿望要等到新年才可能实现。那时,不是随时可以添置新衣服的。那时,买布要布票,布票是定量供应的,置新衣的机会基本上是在过年之前。我们就等着新年快点到来。

新年终于到来了,可那种黄色的布料突然成了紧俏货。村里的供销社很快就脱销了。县城也没有。那些买到布料并做成了军装的孩子骄傲得不得了。有些孩子甚至还没到过年就把新置的军服穿在了身上。他们在军服外面系着一根皮带。,皮带上插着自制的火药手枪。那些孩子经常排成一排,在村子里招摇,他们像是村子里的巡逻宪兵。

那些没有买到布料的孩子急得不行。他们缠着父母一定要想办法弄到黄色布料,否则他们宁可不置新衣服。眼看着过年就快到了,父母们开始对孩子们的无理取闹不耐烦了。他们威胁孩子们,真的不给他们添置新衣服了。说是这么说,父母们还是于心不忍的。他们开始想办法。办法总是有的。有一天,那个在城里开火车的名叫德奎的家伙回乡过年来了。每次,他回乡都会带来大包小包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当时的紧缺货,有豆油、红糖或白糖、面粉、火腿等。这次,他好像早就料到了似的,他带来了一大捆米黄色的人造棉布料。他说,这种布现在十分紧缺,他知道孩子们盼着呐。德奎在村里的威信很高,他回到村里,几乎每户人家都要请他喝酒。

P2-4

序言

收入本书的文字一部分同个人的经历相关,但读者完全可以当成作者对自己的虚构。因为任何文字都难以穷尽真实,我们写下的都是某种选择的结果,其中的逻辑同真实本身有很大的距离。事实上,这些所谓的散文在刊物发表时,有的被当成小说,有的被归为创作谈,可见这种文体同一般认为的散文是有些区别的。这也说明了我的坏毛病,因为一直以来热衷于虚构,所以写起散文来便情不自禁地也“虚构”了。但里面的情感应该是真实的。

本书除我的阅读心得外,更多的文字是我关于创作的发言、文论或对话。我不清楚这些创作谈之类的文字在多大意义上同我的创作相吻合。当作家创造出一个虚构世界,那个世界就有了自己的生命,那个世界的意义往往超越作家的主观愿望。但这些文字或多或少可以指证我的小说观念和趣味。

是为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身心之毒(艾伟随笔文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艾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31100
开本 16开
页数 2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0
16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