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切雪
内容
编辑推荐

若我成魔,君临天下,众生仰望,也不过是让你在人群中寻见最耀眼的我,用永生的时间,奔赴死在你怀里的一瞬。

七百年漫无边际的等待,只为与你,刹那间的重逢。

余言的这本《切雪》是唯美古风仙侠《相望相忘如歌》8周年纪念版!

全新修订并新增番外篇!

内容推荐

这本《切雪》是余言的小说作品。

七百年。

这不过是永生而漫长的生命中短促的一瞬。

切雪剑矗立在冰雪之巅,落满风雪。冰面下是一个栩栩如生的女子。

一身白衣的永生少年忍受着生命漫无涯际的孤寂,日复一日地凝望着她。

只要拔出那把剑,心爱的女子就会复活。然而,封印的邪魔亦会苏醒,从而引发天地浩劫。

他的手一次次拂落剑身上的雪花,一次次试图握住剑柄,却又一次次退缩。

一年年雪落,一年年冰消。

少年深深地叹息一声,伸手拔掉了那把剑。剑下被封印的女子睫毛微微地抖动了一下。在她睁开眼睛的瞬间,少年俯身吻上她冰冷的唇。

那一刻,岁星陨落,少年灰飞烟灭。解语花自雪地中长出,迎风怒放,花蕊中露出一张女人巧笑嫣然的脸庞,她预言道:“你和她天涯永隔,永无完聚之日,而她必将死在切雪剑下……”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一剑起舞天雷动

第二章 天地变色风云涌

第三章 昔人已乘黄鹤去

第四章 此去姑射无多路

第五章 花气袭人知骤暖

第六章 孤舟独钓寒江雪

第七章 从此无心爱良夜

第八章 还君明珠双泪垂

第九章 此身不负相思意

第十章 心悦君兮君不知

番外篇 霓裳羽衣何处归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一剑起舞天雷动

山川连绵不绝,层峦叠嶂,山林之间,云雾缭绕。淡淡的雾霭中,间或有清凉的剑光豁然而出。一道红影在空中上下翻飞,夹杂着叱咤声。

山峰上是一片秀丽的竹林,竹林之中有一幢掩映在茂林修竹间的竹楼,屋檐依旧是青碧的绿色,青翠欲滴,想来是刚筑好不久。

竹楼前的空地上,立着一袭白衣的男子,眉目俊朗,丰神飘逸。站在他对面的是一袭红衣的少女,容颜俏丽。女子眉尖微蹙,目光紧盯着空中争斗不休的法宝——一只铃铛和一把竹剑。

那只铃铛状如花朵,花瓣长而舒展。色似乳白,唯有花萼处呈现淡淡的绯红,赫然是曼陀罗。

曼陀罗在空中旋转不休,花蕊不断撞击花瓣,发出不绝如缕的声响,而花瓣不断切割着竹剑。白衣男子手中捏着剑诀,控制竹剑上下翻飞,伺机而刺。僵持了半晌,那少女的俏脸上有微微的愠怒,只见她双臂舒展,指若兰花,微微一屈,向空中的曼陀罗弹出,指尖的劲力撞击在曼陀罗上,发出“叮——”的一声长响。曼陀罗的旋转陡然加速,铃铛的响声猛然尖锐急促起来。红衣女子却轻展歌喉,歌声清丽,可裂金石,响彻山野。清脆的铃声与清丽的歌声相和,有着说不出的美妙。

少年闻声,捏着剑诀的手不觉慢了下来,而飞舞在空中的竹剑也不由得一顿。曼陀罗顿时欺近,花瓣舒展,瓣牙犹如刀刃,绞烂了竹剑,而后骤然变大数倍,呼啸着向少年当空罩下。少年方才略略稳住心志,抬头便看见当头罩来的庞然大物,顿时大惊失色,忙将袍袖舒展,带起一阵罡风,周遭的竹子拔地而起,于间不容发的瞬间,结成了一道竹墙挡在身前。曼陀罗略作停滞,继续发力向前旋转,粉碎了竹子与法力结成的结界,然后铺天盖地地罩向少年。

少女的一张俏脸上露出了狡黠的得意之色,岂料笑容未尽,奇变陡生,纷飞碎裂的竹枝间射出一个人影,竟如飞蛾扑火般向着曼陀罗径直飞去。眼见即将被曼陀罗罩住,他并指击出,一道浩然的光芒自指尖涌出,击在花蕊正中,而怒放的曼陀罗如同被击中的含羞草,收敛了花瓣,向后急射而去。

红衣少女脸色一变飞身而起,身姿曼妙,伸手接住了倒飞而来的曼陀罗,落在竹楼的屋顶上。白衣男子亦是飘飞至屋顶上,山风袭来,衣袂飘飘。

男子脸上有淡淡的笑意:“小师妹,得罪了。”

被唤作小师妹的红衣女子噘着一张小嘴,俏脸一扬:“七师哥,你赶快认输,你明明不敌我的曼陀罗。”

男子“咦”了一声道:“明明是我击退了你的曼陀罗好不好?”

红衣女子气急道:“你……你……”一时语结,竟说不出话来,索性手腕一翻,将那曼陀罗托在指尖,脸上又露出了顽皮的笑容,“七师哥,你认不认输?不然,我就拆了你的竹楼!”

对面的男子看着她手中徐徐旋转的曼陀罗,无奈地苦笑了一声,最终垂下衣袖躬身道:“蜀山剑派门下弟子白如衣,在此次比武中负于师妹霓裳。”

霓裳听到他亲口认输,方才满心欢喜地将手中的曼陀罗收起来,挂在腰畔,走过来拉住白如衣的衣袖道:“七师哥,你又输给我了。”

白如衣拿起她腰畔的铃铛细细观看,有些羡慕地说:“师傅传了曼陀罗给你,你现在拥有了自己的法宝,而我的法宝却还不知在何处。”

霓裳原本还有些得意,但察觉到白如衣话间的萧索之意,故作失望地说:“我有曼陀罗又能怎样呢?还不是困不住你。”

白如衣宽慰道:“霓裳,若非你太过得意忘形,松了气势,也不会给我机会逃脱。”霓裳闻言,原本有些暗淡的脸色又明亮起来。白如衣携着她从竹楼上飘飞而下,缓步往竹楼内走去。

P4-6

后记

时间过得真快啊!

2008年我出版了人生第一本书《相望,相忘,如歌》,距今已然八年过去了。

时至今日,我依然能够想起八年前我写这本书时的情景:那时我在兰州读大学,租住在校外的一个小房间里,北方的冬季格外寒冷,大雪纷飞。白天早起去上课,路上踩着深深的积雪,脚下传来咯吱咯吱的声响。下课后我就会坐在电脑前写人生的第一部长篇。手指在键盘上敲打着这篇小说,有时会有一瞬间的恍惚,抬头看向窗外,不知不觉已夜色深沉。外面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来,万籁俱寂,似乎可以听见雪落的声音。

真孤独啊——

写作本身就是一件孤独的事情,但我并不会在这种孤独的情绪中沉湎太久。创作是孤独的,但作品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在《相望,相忘,如歌》的世界中,男主角白如衣是蜀山剑派掌门最杰出的的弟子,名动天下,有最惊奇的机缘,得到天下最厉害的切雪剑,有一个美丽而又相爱的小师妹……白如衣代表的那个完美的翩翩少年,承载了少年时代我对于男主角最美好的幻想。

在这个雪夜里,我情不自禁地写下了白如衣、天钧和流萤泛舟河上,煮酒赏雪的情节,那是全书中笔触最温柔的段落。

每个男生的心中都会有一个武侠梦,而《相望,相忘,如歌》就是我最美的武侠梦。

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也是这样吧,少年成名,意气风发,仗剑即可走遍天涯。

而今想来,无比地怀念曾经的我,那个年少轻狂的我,再也回不去了——因为岁月已过,无可从头再来。

《相望,相忘,如歌》是我出版的第一本书,如今八年过去了,我总共只出版了四本书。

三本长篇小说:《相望,相忘,如歌》《记得要忘记》《我把时光邮寄给你》。

一本十年作品自选集:《我不能让每个人都喜欢》。

这样的成绩说来真的让人惭愧。

人生能有几个八年呢?这八年间我经历了很多,甚至一度中断过写作。但幸运的是,时间的磨砺让我越来越坚信写作是我一生的热爱。

能让我坚持下来的,最主要的是在写作中认识了很多朋友,也收获了很多肯定。《相望,相忘,如歌》作为我的第一部作品,意义尤其重大。

《相望,相忘,如歌》出版之后,很多读者曾经给我写信说很喜欢这部作品,这让我很受鼓励,我的作品能够被大家认可,我的创作也就有了意义。

即便是今天,仍时常会有读者在微博给我留言或者私信:原来你就是写《相望,相忘,如歌》的楚燕狂子啊,找了好久没有找到你才发现你换了笔名。他们很高兴终于找到了我。

每次看到这样的评论和私信我都必回,因为我也很开心,能和曾经的读者相逢,犹如他乡故友重逢。

更不用说,汐沫、不休等读者找到我说,想要将《相望,相忘,如歌》做成广播剧。他们并非一群很专业的人,完全凭着一腔的热爱。一年过去后,终于做出了预告片,他们找到我说:“真不好意思,这么久才做出来第一幕。”

我跑过去听,觉得他们做得棒极了。我在广播剧的QQ群里面兴奋地说:“如果我的书再版,一定要随书附赠广播剧的光盘。”大家一阵欢呼雀跃。

广播剧的制作组成员都是来自天南海北,通过网络聚集在一起的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有的人要考试,有的人毕业了,有的人结婚生子了……

广播剧进展缓慢,近乎停滞,但大家依然没有放弃。

因为《相望,相忘,如歌》,我认识了第一批读者,也得到最初的最重要的认可,这才有了坚定写下去的动力。

我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读者和作者的关系,我们还是一群为了共同的热爱和理想而努力的朋友。

亲爱的广播剧剧组成员们,虽说我的书已经要再版了,你们的广播剧还没有出来,不过我们的约定仍然有效。等到你们广播剧完成的那一天,我一定要出再版,随书附赠广播剧光盘,哪怕届时并无出版社愿意出版,我也愿自掏腰包完成我们共同的约定,然后送你们一人一本。

因为,这是我们的约定。

在此我想做一个声明,凡是我的作品,广播剧、Cosplay等不用于商业盈利行为的改编,都不需要我的授权。

八年前写作《相望,相忘,如歌》的时候,凭借的是一腔热情。纵然字里行间满是激情,但是依然无法掩饰文字中的缺陷。

年岁渐长,回头再看过去的文字,也会觉得存在不足,所以很早以前,我就萌生了重新修订《相望,相忘,如歌》再版的想法。但是因俗事烦琐,一拖再拖,直到去年才真正提上了日程。

当我真正着手修订的时候,发现比我之前想象的要难很多。

八年过去了,我固然阅历和写作技巧有所增长,却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神采飞扬的少年了,再也写不出那样华丽而又激扬的文字了。岁月平淡了激情,让我变得更平凡,文字变得愈发朴实。

我再也写不出那样的文字,就如我再也回不到青春飞扬的年少时光。

这样想一想,不免令人悲伤。

人活在世上有很多事虽不尽如人意,却无可更改,时间教会我必须接受。

因此在修订全文时,进展格外艰难,一段句子写出来放进去和上下的原文格格不入,简直破坏字里行间的生动气韵和语感。所以,我只能用最笨的办法,每句话都要仔细斟酌,反复删改,累得头晕眼花。最后我不得不承认,我无力通改全文,即便我有很多的故事构思想要呈现,但若放进去就破坏了原书行文的气质,那就不是“相望”了啊。

。t相望”代表的应该是我年少时最美的梦,最浪漫的幻想,最青春激扬的文字。

无论何时回首,透过文字,我依然可以看见明媚如昨的少年。

所以,最终的这次修订并未大改,只是精校了全文,补充了一些情节,为女主角写了一篇番外——因为正文中写女主的笔墨着实太少了。

这次再版的封面、插图和第一版一样,仍请的是我最爱的国内知名画手ENO绘制的插图。

第一版的封面是书中结局的场景,考虑到再版的版本中有为数不少的新读者,我就不在这里“剧透”了。

第二版的封面,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场景,雪夜泛舟河上,倾心相交的好友煮酒弹琴。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在书中写这段文字,正值八年前的雪夜,我的心境亦是如此之美。心之所系,因此此次再版的封面选用了这个场景。

只有ENO的画风才能完美地表现我心中的仙侠世界,所以一起收录在了书中。

此次再版书名也做了修改,《相望,相忘,如歌》改成了《切雪》。

当年书名之所以起作《相望,相忘,如歌》,是因为实在是爱极了那段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是我一开始写文的时候想表达的主题,然而小说在杂志连载,写到后面其实和这个主题有些偏离了——身为一个作者,并不见得能完全控制笔下作品情节的走向。作品写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了自己的生命力,里面的人物会活过来,演绎自己的爱恨情仇,从而决定了故事的结局。

以剑切雪,这个意境想来就很美。剑是坚硬的,雪是脆弱的;剑是凶险的,雪是美丽的。用天下最锋利的剑去切洁白无害的雪,这种悖论也很符合故事的基调。再者,切雪更是贯穿全文始终具有宿命感的剑,一切始于切雪又终于切雪。

思来想去,觉得《切雪》更适合作为这本书的名字。因此,我决定借着再版之际为这本书做一个正名。

谢谢所有为这本书的出版付出的人。

也特别感谢《相望,相忘,如歌》的老读者,《切雪》的新读者。

愿你也可以永远明媚如昨。

心中的少年,永沅鲜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切雪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余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40364
开本 32开
页数 2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6-02-01
首版时间 2016-02-01
印刷时间 2016-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2015268071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