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走神粗心大意怎么办》由李雯编著,这是一本操作性极强的家庭教育书籍。
每次试卷拿回来,只要一统计孩子因为粗心大意而丢的分,家长们都会为之可惜,无论怎么叮嘱,孩子都很难克服粗心这个毛病。计算符号看错、剩下半题忘了做,甚至在草稿纸上演算对了,抄都抄错……
图书 | 孩子上课走神粗心大意怎么办 |
内容 | 编辑推荐 《孩子上课走神粗心大意怎么办》由李雯编著,这是一本操作性极强的家庭教育书籍。 每次试卷拿回来,只要一统计孩子因为粗心大意而丢的分,家长们都会为之可惜,无论怎么叮嘱,孩子都很难克服粗心这个毛病。计算符号看错、剩下半题忘了做,甚至在草稿纸上演算对了,抄都抄错…… 内容推荐 《孩子上课走神粗心大意怎么办》由李雯编著,对孩子上课走神、粗心大意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和论述,并辅以适当的例证,希望可以给那些尚在迷雾之中的家长们提供参考和借鉴。编者们真心希望,“大家长朋友们通过对本书的阅读,能对“怎样教育孩子”这一问题有新的认识,并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健康的教育心理、温馨的家庭环境为孩,营造-个快乐成长的良好氛围。 目录 上篇:孩子上课走神怎么办 第一章 为什么孩子上课容易走神 第一节 影响孩子听课效率的因素有哪些/5 第二节 家长对孩子上课走神问题易陷入哪些误区/9 第二章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上课走神的毛病 第一节 让你的孩子爱上学习/21 第二节 提高注意力,减少走神率/60 第三节 提高记忆力,提升注意力/69 第四节 提高言语表达能力,让孩子多说少走神/94 第三章 游戏训练,激活孩子潜能 第一节 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游戏/113 第二节 训练孩子柔性思维的游戏/119 第三节 训练孩子创意思维的游戏/123 下篇:孩子粗心大意怎么办 第四章 粗心大意是孩子的“通病”吗 第一节 写作业为什么总出错/133 第二节 出门为什么总落东西/139 第三节 分数为什么总提不高/155 第五章 孩子粗心原因知多少 第一节 注意力涣散/165 第二节 知识点理不清/171 第三节 思维能力发育不全面/175 第四节 感知综合能力发展失衡/181 第五节 粗心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192 第六章 家长对孩子粗心的误解 第一节 “粗心”绝不是不努力/197 第二节 习惯不好未必是粗心的根本原因/205 第三节 没有耐心并不等同于“粗心”/210 第七章 孩子粗心,纠正有法 第一节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217 第二节 培养孩子专心致志的良好习惯/219 第三节 培养孩子重视考试的良好习惯/222 第四节 如何解决数学粗心的问题/226 第五节 如何解决语文粗心的问题/230 试读章节 有的家长得知孩子上课老走神,就不断地抱怨孩子,说孩子不听话,不能体谅家长的辛苦,不肯用功读书。 如果孩子是由非主观的因素而导致的上课容易走神,父母的抱怨就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使孩子更加不安,更不能集中注意力。所以,你是不是应该换一种心情、换一种声调与你的孩子谈谈其他的事情呢? 2.否定多,肯定少 在有些家长眼里,孩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成绩。如果孩子上课老走神,学习成绩肯定好不了。于是家长就在所有的方面都否定孩子,常拿一些比如“你真笨”、“你怎么这样差劲”等的话来否定孩子。 这样的结果可能会造成孩子极度的不自信,对孩子稚嫩的心灵造成大的伤害。 其实,你的孩子也许优点很多,比如做事细致,会关心人,感情细腻。你能不能摘掉自己的有色眼镜,再看看自己的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再借助专项的训练,显然比不断地否定对孩子要有益得多。 3.以自我为中心 有一些家长自我中心主义,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关注太小,只按自己的理解,要求孩子重视某些课程。这样,孩子虽然没有办法强行反抗,就只好用消极怠工暗暗抵抗了。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想法与选择的。听听孩子的心声,肯定比你在一边强用力更有效果。 以上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作为家长,还应了解孩子,确定孩子的学习类型,才能对症下药,帮助孩子克服上课易走神的毛病。 确定孩子学习类型的目的,不是要给孩子贴上标签,归于某一类型进行单一的传授,而是要了解他的才能和特点,从而使他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中扬长避短,更有效地学习,更快乐地学习。 作为孩子的学习通道,最主要的有三个部分:视觉的、听觉的和运动的,所以我们把侧重于某个通道的学习方式称之为视觉型、听觉型和运动型的学习类型。 这样划分不等于孩子光用视觉、听觉或者运动单一通道进行学习,而是说这个孩子的某一个感觉通道比其他的感觉通道更容易协调并影响学习。 发现孩子的学习能力优势以及他们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看到希望,更了解自己的问题,以便于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取得成功。 P9-11 序言 上课容易走神,大概是孩子的通病吧。相对于玩具、食物以及一些新奇的东西,老师和课本恐怕要退而居其次了。除非老师讲的课非常生动,孩子非常爱听,注意力才会时时被老师吸引,不易走神。因为上课走神,孩子便不能理解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功课的质量自然不能得到保证,甚至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孩子会觉得课本索然无味而变得不爱学习。所以家长听到老师反映孩子上课易走神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对待。首先家长应该弄清楚自己孩子上课老走神的原因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训斥孩子。 为什么同样45分钟的一堂课,各个孩子的听课效率却不一样呢?有的孩子会聚精会神,有的孩子却心不在焉。其实,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智商和情商、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等都影响着孩子的听课效率,每个孩子都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分析、指导。 另外,每次试卷拿回来,只要一统计孩子因为粗心大意而丢的分,家长们都会为之可惜,无论怎么叮嘱,孩子都很难克服粗心这个毛病。题漏做、计算符号看错、剩下半题忘了做,甚至在草稿纸上演算对了,抄都抄错……家长着急,孩子也着急。 其实,不光是孩子,就是成年人也经常会粗心大意。孩子的粗心之所以如此被重视,就是因为家长和老师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孩子的粗心正是在学习和考试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孩子的粗心,需要家长正确而全面地看待。导致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有很多,如果由于孩子能力不足造成作业、考试中出现错误,家长就不能简单地认为孩子学习不努力、不够耐心,更不能因此批评、指责甚至打骂孩子。孩子其实很委屈的,他们需要依赖父母的“眼睛”看自己。家长渲染错误的严重性,主观上是想引起孩子注意,克服粗心大意,而在客观上不仅不能解决粗心问题,还严重地强化了孩子内疚、惊慌、恐惧心理,进而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 事实上,孩子在考试中是否粗心是由平时的习惯决定的。很多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已经养成了粗心的毛病,这主要是因为自己做了作业由老师和家长来检查,自己只管完成就可以了,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责任意识。所以,对于孩子在考试中出现粗心的毛病,家长本身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呢? 家长在对孩子的粗心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之后,再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去帮助孩子,这样就可以尽量减少孩子由于粗心造成的失误。所以,克服粗心的关键,不是粗心本身,而是家长对于孩子粗心问题的态度。随着孩子身心逐渐发展,粗心问题是可以克服的。 本书对孩子上课走神、粗心大意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和论述,并辅以适当的例证,以期给那些尚在迷雾之中的家长们提供参考和借鉴。我们真心希望广大家长朋友通过对本书的阅读,能对教育孩子有新的启发,并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健康的教育心理、温馨的家庭环境为孩子营造一个快乐成长的良好氛围。 编 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孩子上课走神粗心大意怎么办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9051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11-08-01 |
首版时间 | 2011-08-01 |
印刷时间 | 2011-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44.1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