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你还能做什么》是作者跃儿根据少年时期的理想、大学时期的“荒废”和初入职场的困惑,理想与现实碰撞的成长节点,为自己的人生确定目标、找到方向的记录。这对于那些和曾经的他一样的年轻的朋友,还有那些和他差不多经历的创业者,会不会有点滴的帮助?他想,每个人的成长和未来都是必须面对的,或多或少遇到类似的问题,似曾相识,或许就会有些许的感悟。他很希望跟新老朋友共同探讨过往岁月,与未来10年的他们。是啊,每10年,他们的国家乃至每个人都在进步,都在变化。可有多少人认真地想过,10年后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呢?
未来10年,中国社会变革的步伐将加快,人们的生活模式将会向越来越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人们所面对的世界将变得更具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10年后的中国,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那时的你,还能做什么呢?今天种下的因。决定10年后的果。那么,你在今天该种下什么样的因。才能让自己跟上10年后的中国?《10年后你还能做什么》由跃儿所著,以作者少年时期自己的理想,大学时间的“荒废”、初入职场的困惑和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为主线,全景式展现中国10年来的发展历程,涉及工作、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犹如一幅画卷在你面前缓缓展开。让读者在感叹10年来巨大的社会生活变化的同时。也能将本书作为未来10年的行为指南。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解决今后10年“做什么”和“怎么做”等相关问题。
2000年5月4日青年节,再过3个多月我就满18周岁了,身体里满是懵懂的激情,洋溢着青春的气息。然而,18岁,却也意味着一种担当,一种责任,一种能令人疲惫的压力正向我走来,那就是高考与工作。
下午,班主任召集大家开了一个集体“成人礼”班会,满没满18岁的同学们都参加了。现在是高三的最后一个月,马上就要毕业,大家一起举行“成人礼”也好。班主任讲了很多,什么应该具有理想、应该明确目标、应该增强责任心等等。我从来没想过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更不知道目标在哪里。我只记得老师说:“你们现在已经成人了,法律保障你们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
没多久,填写志愿的问题让我苦恼了很久,那么多的大学那么多的专业,我要选择哪一个?那么多的路,我要走哪一条呢?后来我选择的全是外地的学校,一是为了逃避父亲的管教,二是为了躲开母亲的唠叨。没想到遭到父母亲一致反对。我跟父亲说:“我已经满18岁了,法律保障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父亲淡淡地说:“北京这么多学校你不选,我跟你妈就你一个孩子,你跑那么远想干什么啊?再说你的生日在9月,还差3个月才算成人。”父亲说话时,故意把“就你一个孩子”停顿了一下。当时顿觉胸口有一股暖流涌来,就没再继续和父亲争执。接下来是报考哪个专业的问题。父母让我填报英语专业。我不同意,然后给父母讲了我个人的看法,我认为4年读出来后就只会英语了,这样岂不是太浪费时间了。我是男生,又是学理科的,我对计算机感兴趣。而且现在是网络社会了,网络无处不在,随着我国网络的普及,国家紧缺网络型专业人才,网络就业也不错啊。不但能在IT行业找到不错的工作,在非IT行业也能找到工作,而且是越老越吃香的。或许我说的有几分道理吧,这次父亲没有跟我争执,对我说:“既然成人了,选择什么专业就随你吧。”这让我很诧异,父亲在家中常扮演严厉的角色,严厉的爸爸无所不能也很“独裁”,现在竟然说让我随便选择专业,这样的父亲让我一下子还不习惯。
晚上,父亲跟我谈论起个人理想来。说他有个理想,就是希望我能快点长大,能考上一所重点大学。第二个理想是再买一套房子,为我以后结婚用。然后父亲问:“跃儿,你现在已经成年了,说说你对将来有什么打算吧。”父亲一下把我问佳了。这时我才突然想起“成人礼”那天老师说的那些关于理想、目标和责任的问题。“我有什么打算?我除了好好学习没什么打算。”我给出这样一个答案。显然父亲对这样的答案很不满意,阴沉着脸说:“现在不能只考虑学习那么简单了,要有理想,有个长远的打算才行。再简单点说就是你今后想干啥事,想从事什么职业,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有些新奇地笑笑,对父亲说:“那让我想想再回答你吧。”父亲后来的话更使我诧异,他说:“不管你毕业后怎样,只要能养活自己,干点自己想干的事,如果愿意开个小店也可以。”我当时只是一个劲地想将来要做一个有学识、勤奋、既正直又克己的男人,像父母亲那样,开着跑车去周游世界。我现在是一个穷光蛋,没有钱,还靠父母养活,却可以整天研究有钱人怎么生活。我至少可以有这样一个目标,向着那个目标去努力。但这些没敢对父亲说,却也没想到父亲对儿子的要求那么低,将来开个小店他都会满意。
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最高兴的人当然是我的父母。我仍然要继续留在这个城市,在这个从小生活的地方,开始寻找自己的梦……
P3-5
前20年,我为了学业忙忙碌碌,转眼间,变成了一个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的健硕青年。
于是,我也要为自己做合适的定位,对自己的将来做规划了。
10年前发生的一切,远远超乎了自己对未来的种种设想。10年的打拼、磨炼,历练出成熟的自我,造就了一段实实在在的人生旅程。生活经历的逐渐丰富使我逐渐明白了很多道理,所以一边反思一边摸索,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能够更好更快地走向未来。如果说前10年是一个摸索、磨炼、学习的时期,那么未来10年,又是怎样的一个时期呢?
接下来,我要像许三多所说的:“做有意义的事”。我要记录下自己在时代变迁和人才济济的环境中怎样残酷厮杀的。这些年,我经历了从一个学生转变成职业人再到自主创业者,然后又回到从员工到管理者的角色,感受了一个人成长的不易。这期间,我的领导、同事、朋友和亲人们给了我无私的馈赠——指导和教诲,同时给了我宝贵的机会,使我在人生道路上实现了一个目标又一个目标。对我而言,重要的不是一次次收获的喜悦,而是捧着一颗感恩的心品味着旅涂的一路风景。
这本书是我根据少年时期的理想、大学时期的“荒废”和初入职场的困惑,理想与现实碰撞的成长节点,为自己的人生确定目标、找到方向的记录。这对于那些和曾经的我一样的年轻的朋友,还有那些和我差不多经历的创业者,会不会有点滴的帮助?我想,每个人的成长和未来都是必须面对的,或多或少遇到类似的问题,似曾相识,或许就会有些许的感悟。我很希望跟新老朋友共同探讨过往岁月,与未来10年的我们。是啊,每10年,我们的国家乃至每个人都在进步,都在变化。可有多少人认真地想过,10年后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呢?
每个人都从10年前的历史中走过来,继而走向10年后的未来。如今,知识、科技飞速发展,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日益增大。遥望自己的未来,该如何面对社会的发展,又凭什么争得成功的一席之地呢?就我个人而言,我在应对社会发展和变迁时表现得比较从容淡定。常常在闲暇中反思,不仅有反思,还要做出反应,去适应变化。我喜欢记录生活中对我有深刻意义的事情和想法。书中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社会人的影子,只有真实的才值得分享。我希望本书能帮助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朋友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目标,让自己紧跟时代的脚步,从容享受未来的生活。
作者
2011年1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