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海漂浮散记/智量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智量,我国著名翻译家。江苏江宁人,1928年6月生于陕西汉中。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语系,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1978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1993年退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比较文学会副会长。

这部《人海漂浮散记》里收入的文字,是智量1978年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工作以后直到2012年间所写出和翻译的东西中的一部分。

内容推荐

这部《人海漂浮散记》里收入的文字,是智量1978年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工作以后直到2012年间所写出和翻译的东西中的一部分。

《人海漂浮散记》收录了《这样,我来到上海》;《外语给我惹来的麻烦》;《一片残叶和一片落叶》;《怀念翻译家余振先生》;《怀念王璞同志》等作品。

目录

前言

永远的忏悔

花狗

王良大伯

青竹妹妹

我的朋友二吉子

桃花姑娘

这样,我来到上海

黄浦江边

赵师傅

小李老师

一堂英语课

外语给我惹来的麻烦

现行反革命

老章和我所欠的房租

我的顶头上司

一片残叶和一片落叶

关于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回忆

迎春的花儿

怀念施蛰存先生

怀念翻译家余振先生

怀念前辈诗人辛笛

怀念王璞同志

后记

试读章节

1940年,我十二岁,在离家七十多里的c城上初中一年级。

学校设在汉江边一座破庙里,庙旁一片乱葬坟地上造几间草房,就是我们的教室和宿舍。草房前面是操场,没有围墙,操场外是一条公路,路外就是江堤。一眼望去,只有堤下滚滚东流的江水,和几十里以外隐隐的山峦,四周空旷得很。

初冬时分,寒风劲吹,残叶在操场上飞舞。

一天下午,第一节课后,同学们都在教室前晒太阳。一个人影出现在操场边,正沿着红色的庙墙一步步向教室走来。远远望去,能看出是个中年妇女,她身体佝偻,步履蹒跚,头上包着一块咖啡色方巾,穿一件藏青色束着腰带的大衣,一只手上提一个白布小包袱,另一只手杵着一根长长的木棍。

我一看见她的身影便开始心跳,觉得她和我有关系。但是我看不她是谁。远远望去,她很像是一篇童话故事中一个饥饿的乞丐。我还刚刚看到她的身影,就好像已经知道,她左边面颊有一块褐斑,她的头巾很破,她的大衣上有许多补丁,她的鞋……

突然,就在这一瞬间,我认出她是谁了。

她是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她那块已经用了许多年的咖啡色头巾,上面有许多的破洞;那件呢大衣,就是日本人大屠杀时,我们一家人从南京城里逃出来,刚逃到徐州那天,她穿的那件大衣。那天,为了赶上最后一列逃离的火车,我们从停在轨道上的一列又一列车厢下爬过,母亲一只手自己爬,一只手还要牵着我,大衣因此被勾破好几处。逃到大后方以后,她用几块布料补过这件大衣,呢料上补几块布疤,而且颜色不完全相同。尽管母亲已经费尽心思,也的确补得很不错,但是我总觉得这件衣服很难看。我最不喜欢看她穿这件衣服了,而她冬天又只有这一件外衣可穿。她的鞋,一定是那双南京穿来的皮鞋,早就不成样子,而这是她最好的鞋……

我再睁大眼睛注意看,的确就是我的母亲!我的心猛烈地跳动起来……

我脑海中是童话里那个包着破头巾、穿着破大衣、杵着木棍的乞丐。而我眼前看见的,却正是我自己的母亲。

母亲越走越近了。她快要认出我了。这时同学们在各自玩耍,并没有人留意她。但是如果他们留意了,如果他们知道这个乞丐样的女人就是我的母亲,那我怎么办呢?而她正包着那块破头巾,穿着那件补了布疤的破呢大衣,杵着一根木棍,向我和我的同学们走来。

我该怎么办呢?

母亲,乞丐,破头巾,破大衣……

我立刻向母亲奔去。

我要去拦住她,不让她走到我的同学们跟前来。

这时母亲也认出了我,她开口在叫我了。我的心跳得更猛烈,我在想,同学们一定都在身后注视我,他们一定已经听见母亲叫我的名字,知道这个衣衫破烂的女人就是我的母亲,他们一定在嘲笑,一定在说我的母亲是个乞丐……

迎着母亲慈爱的笑容,我心头涌起的却是一股对她的埋怨。姆妈,你为什么要来啊!你为什么偏偏要这样一副打扮,出现在我的同学们面前……

恰在这时,上课铃响了。铃声解救了我。同学们涌进教室去,不会再有人留意到我和我的母亲了。我悬着的心落了地。我走到母亲跟前,望着她含笑的、慈爱的、憔悴的脸。片刻以后,我才说话:

“姆妈,你怎么来啦?”

我话音里传达出心头对母亲的埋怨,母亲却没听出来,她只听见她心爱的儿子在叫她“姆妈”。她伸出双手搂抱我,给我把衣服拉挺,拍去我身上的灰尘,又理顺我纷乱的头发,还问我为什么不戴帽子。我没有回答她,只顾回过头去,看有没有同学瞧见我们。已经开始下一堂课了,教室外一个人也没有,我有些放心了,但还是拖着母亲往校外走,同学们如果从窗子里边往外瞧,就会看见我们的。

走到操场边,转到庙门前,回头看不见教室了,我才再问母亲:  “你为什么来呀?这么远,你怎么来的?”

“你来信说生病,我担心,就来看你。”母亲说。

母亲这年是45岁,她原本是小学教师,逃难到后方,找不到工作,只能种地。她种了一亩多地的蔬菜,养几只猪,维持我和她的生活。她每天都很忙很累。其实我只是一星期前有点不舒服,想家了,就随便地写了封信给她。这时早没事了。

母亲告诉我,她把园子里的大白菜全卖给菜贩子,凑了几块钱,就动身来了。她半夜两点钟出门,整整走了十二个钟头,为了省钱,一路上连杯水也没舍得喝。

我真不该写那封信!

“多亏这根棍子啊!要不我走不到这里。”母亲提起她手中那根难看的木棍对我说。而我当时恨不得她赶快把那根木棍丢掉,在我看来,她杵着它,实在太像那个童话中的乞丐了。

母亲一边走,一边打开她手里的包袱,拿出一小块糖糕叫我吃。我不要吃,我这时只想让她离开学校,越快越好,别让老师同学看见她。

我拖着母亲向县城的方向走。学校在城的东郊,我拖着她穿过大街,一直走到城西,离学校远远的,我才放心,同学们不会看见她了。我们找一家小客店住下,母亲向店家要来一盆热水泡她肿胀的脚,再用一根针把脚上的几个大泡挑破。她让我去街上买来几个叫做“锭子馍”的很硬的烧饼当两人的晚饭。吃完那几个馍,她仔仔细细地把我全身上下都查看过,知道我确实是没有病了,这才放心。

天黑了,我们躺在床上,母亲把我搂在怀里,问我学校的功课和成绩,我一边回答她的问话,一边就睡着了。我睡得好香,好甜。我一觉睡醒,发现那盏桐油灯还亮着,母亲还没有睡,她斜靠在床头的土墙上,一只手搂着我,一只手压在她自己的胸前,好像她心里不舒服。我第二觉睡醒,母亲还是没有睡,她在缝补我衣服上脱线的裂口。

马上天就亮了,母亲打来热水,给我洗脸、洗手,又给我洗了脚。太阳一出来,我们就离开小客店,我送她往回家的路上走,这时,她说:

“本来我想给你把被子衣服洗一洗,还想看看你们的学校,跟你的级任老师谈一谈……”

说到这里,她没有说下去,只看了我一眼,轻轻地叹一口气。我心里有鬼,很怕她再往下说。

我送她走到大路口,她杵着那根木棍要迈步时,又嘱咐我:

“天冷了,夜里不要踢被子,当心着凉。”

想想再说:

“马上放寒假了,你回来不要走路,叫一辆人力车。你口袋里有钱。”

她一步步走去。看她佝偻的背影缓慢地消失在拐弯处,我转身往学校走,手伸进衣袋,摸到一叠钞票,母亲把她身上的钱全留给我了,她怕我丢掉,用针线给我缝在衣服里。P1-4

序言

这部文集里收入的文字,是我1978年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工作以后直到2012年间所写出和翻译的东西中的一部分。按著作的性质分为翻译编、创作编、文论编和教学编。我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师和作协会员,在过去几十年的工作中,写过和翻译过一些东西,但是限于我的水平,这些东西只能说对同行的朋友们和对学生们有一点参考价值,也绝非全部都有这样的价值。因此这次出版这个文集,我并没有把自己写过和译过的东西全都收进来。比如在我大学学习阶段和此前所撰所译的东西,我给许多朋友的书和文章写过的推荐文字、序文和评论等等,全都没有收入。译文部分也只取一部分世界名作,大量其他译文均未采择。可惜的是,有一些名作的译文丢失了,或一时查找不到,只好付之阙如。只希望这里印出的这些文字对于我的同行同志们、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和学生们能有一点用处。

在这里,我必须对养育我教导我,使我成人成材的我的父母、老师和许多学界前辈敬致谢忱,尤其是我在北京大学学习和工作时期的恩师和同事们以及学友们,他们给予我的培养和帮助,我没齿难忘。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出版文集这项工作上给予我的关怀、支持和帮助。我还要借此机会衷心感谢我的妻子吴妹娟女士,数十年来,我所做出的每一点成绩中,都有她的劳动和贡献。

敬请每一位读到这些文字的人士,给我以严格的批评指教!

智量

2013年春于上海

后记

有人说,往事如烟,有人说往事并不如烟,他们都对。许多过去的事留在你的记忆中,起初淡淡的,飘飘忽忽,的确如烟,而时间久了,它们会不知不觉消失掉。而另一些往事却会在你的心头凝聚、浓缩,终于沉甸甸地保留下来,令你无法忘却。这样的往事还会不时地从你心底探出头来,提醒你留意它们的存在,它们的确并不如烟。我这里写下的,就是一些这样的“并不如烟”的往事。

我在茫茫人海中漂浮过七八十年,心头积留下许多往事。这本书也就是在写这些往事。但是,我要说明的是,我所写下的这些往事,并非全都是我所经历过或见到过的人和事本来的面貌。有些事今天发生,有些昨天发生;有些事在这里发生,有些在那里发生;有些事是这个人做的,有些是那个人做的。而我有时就会把它们归纳、糅合、融会,当作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出现的一件事或一个人的事来写了。为此,在有几篇里,我不得不丢开人物或事件本来的名字,也更改了时间和人物发生或出现的时间与地点。我觉得,这样写,文字的容量会更大些,内涵会更丰富些。很多作家不都是这样写的吗?反正我笔下写出的东西,包括人物或事件的每一个细节,都一定是我亲身所见或亲自经历的,都具有它们生活的、历史的,乃至人性的可靠的真实。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这些文字中没有虚构。其实,就请您把它们当做小说来读吧,我本来就想给它们起一个名字,叫做“纪实体小说”或者“回忆体小说”。不过,其中有几篇倒也是真姓真人的,原原本本的如实记述。

我有一个写作计划的,已经拟定了一百个题目,但是写到第十九篇(题目是“同林鸟”。我并没有按事件或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写),因为写得太伤心神,每每会“泪沾襟”,实在无法写下去,便就此卡住,再也坐不到电脑前面。于是便只剩下这十八篇,搞得这本书像一部残稿似的。这一点,请容许我也如实地交代。以后,等心情平静些,我会继续写下去的。

真诚地希望听到读者朋友们和专家学者们的批评意见。

智量

2005年3月26日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9年3月在上海市六人民医院的病床上修改补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海漂浮散记/智量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智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507142
开本 32开
页数 2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1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2013106000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8
14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0: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