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憨包子与小丫头
内容
编辑推荐

《十年忽悠》结束,艾米和Allan之间的美好爱情落下帷幕。当二人爱情的结晶瓜熟蒂落,将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

看《憨包子与小丫头》,听艾米讲述童年趣事!

这部在海外被热读的书,今天回到了中国。为您的收藏中增添一颗珍珠。

内容推荐

《憨包子与小丫头》一书是08年度畅销书《山楂树之恋》作者艾米与丈夫黄颜合著的中短篇小说集,由《小丫头》《憨包子》《黄米出生记》等篇目组成,讲述的是艾米、黄颜以及他们的孩子黄米、艾颜小时候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充满了童趣与童真。本书充分体现了作者艾米讲述故事的能力和平易生动的叙述方式,是一部极具市场潜力的文艺作品。

试读章节

2005年下半年,我在文学城的“海外原创”论坛连载《十年忽悠》,到感恩节的时候,我跟黄颜已经破镜重圆,约好圣诞节的时候我上他家看望他的父母,他上我家看望我的父母,所以我把《十年忽悠》后半部分的故事进行了很大的压缩,并抓紧时间写完了最后十几集,免得耽误我到加拿大拜见我未来的公婆。但为了不暴露故事结局,我仍然按每天一集的速度上帖。

当我的生日(12月4日)临近的时候,我已经写完了我的英美文学博士论文,也写完了《十年忽悠》,但离飞往多伦多过圣诞节又还有段日子,感觉前所未有的空闲,于是我写了几个小时候的故事,用了个题目,叫《儿生母苦》,表达我在生日之际对母亲的一点感谢。

这几个小故事在“海外原创”贴出后,很受欢迎,大家很喜欢文中那个古灵精怪的小艾米,也很喜欢宠爱孩子的艾米父母,尤其喜欢艾米家民主自由的气氛。我受到鼓励,接着写了下去。我父母也看了我的这些小文章,建议我将题目改为《儿生母乐》,因为我的出生带给他们的是无尽的快乐。

这部分收集的,就是那段时间写下的我小时候的故事,但用的是第三人称。

“儿生母苦”是艾米的奶奶爱说的一句话。每次艾米过生日,奶奶就会对艾米说:“儿呀,你知道不知道,儿生母苦啊,这些生日礼物其实应该给你妈。”

妈妈总是笑眯眯地说:“艾米就是最好的礼物,金不换的。”

艾米小时候最喜欢缠着妈妈讲艾米小时候的事,那些典故讲过很多遍,所以都烂熟于心了。

听妈妈说,她跟爸爸结婚一年多了,还没小孩,很着急。妈妈问爸爸:“如果我不能生小孩,那怎么办?”

“不能生就去领养一个啰。”爸爸心里可能还是很着急的,但看见妈妈这样着急,只好装做不在乎的样子。

“可是——我不仅仅是想要个孩子,我想要的是自己的孩子,我跟你的孩子。我们去医院检查一下吧。”

爸爸说:“再等一个月,如果还没有,我们就去医院吧。”

谁也不知道爸爸这个“一个月”的期限是怎么决定的,但刚好就在那一个月里,妈妈发现自己怀孕了。两个人不敢相信有这么巧的事,赶快跑到医院去检查,校医院说是怀孕了,两个傻乎乎的家伙还不敢相信,又跑到市里一家医院去检查,那家医院也说是怀孕了,两个人才兴高采烈地回来庆祝。

两个人都不喝酒,但妈妈那天坚持买了一瓶酒回来庆祝。妈妈说:“我怀小宝宝了,我不能喝,我看一眼酒瓶,吃一口菜,算是喝过了。你喝一点吧,庆祝一下。”

爸爸就倒了一小杯,喝了一口,据说是呛得眼泪都流出来了,但还是把那杯酒喝下去了。

爸爸妈妈对艾米感激涕零:“这个孩子可真懂事啊,晚来一个月,我们两个就要到医院去丢人现眼了。”

妈妈怀了艾米后,就有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爱好。爸爸总是问:“你想吃什么?告诉我,我上天入地也要弄来你吃。”

还好,妈妈爱吃的东西用不着上天入地去弄。她想吃炒的葵花子,爸爸就买了很多放在家里。妈妈就坐在桌前,一边看书一边吃瓜子。爸爸说她那时一吃就吃出半盆瓜子壳来,把爸爸吓得要死,说吃瓜子费口水,你这样个吃法,不把自己吃死掉了?

妈妈笑着说:“你放心,想吃就是药。如果不是人体需要的,人就不会想吃。我不吃瓜子就想吐,吃了就什么都好了。”  妈妈说如果把她那时吃出的瓜子壳全堆起来,一定能埋住一个人了。

妈妈想吃的另一样东西是荸荠(waterchestnuts),也叫马蹄。那时候物质还比较匮乏,街上很少有荸荠卖,爸爸跑很远的地方去买回来给妈妈吃。他总是把荸荠洗干净了,用开水烫过了,放在一个洗菜的塑料盆子里,端给妈妈吃。

妈妈就用一把小刀,削一个,吃一个。妈妈削水果皮的本领很高,削苹果都是从头到尾一条长长的皮,中间不断掉。妈妈说她削荸荠也一样,削出来都是整条的皮,只剩下荸荠上的那个“柄”,可以捏在手里,吃起来方便。

妈妈吃荸荠也是吃出半盆荸荠皮来,爸爸又是胆战心惊,说老人说了,荸荠是“化食”的,不要吃得太多,免得吃出问题来。结果有一天,妈妈吃了很多荸荠之后,发现艾米在肚子里不动了,以为把艾米化掉了,急得大哭起来。

两个傻乎乎的又风驰电掣地上医院,到了医院门口,艾米在肚子里踢打起来了。爸爸妈妈松了口气,打道回府,说咱们这孩子真是体谅父母,又让咱们少丢人现眼一回。P007-010

序言

在艾米码字的“艾园”,有许多像我这样“无帖来三遭,有帖来九遭”的读者、普普通通的艾园“知傻”。艾米称我们为知傻,是因为她在写《十年忽悠》时,觉得自己爱得很傻,但却有很多人为她的傻爱而感动,于是她称这些人为“知傻”,因为大家理解她的傻。今天,看到我们的《憨包子与小丫头》终于出版,我这个知傻心情很激动,也码下一篇阅读感想在这里,代表普通读者向我们热爱的作家表达祝贺与祝福之意。

我看过很多描写童年的书,因为我是一个童书编辑。那些带着纯真的情感回忆童年趣事的,好比图书中间的珍珠,不但很宝贵,而且散发出柔和的光芒,让人爱不释手。我看这类书常常一个人看得笑出声,看得在沙发上打滚。近年在国内很风靡的回忆童年的《窗边的小豆豆》,就是我书架上的珍藏。甚至当年上大学时,因为在网上看到一个名叫钟丽思的女士写的《顽童时代》,觉得非常好看、太好看了,就忍不住想打印一份给自己,好捧在手里一遍一遍地看。那时候打印费相当贵,挤挤挨挨地在Word文档里排了半天版,还是排出了六七十页,最后花了差不多30元在学校的打印店里打了出来,放在床头当宝贝一样看。后来我才知道,钟丽思上世纪80年代定居法国,《顽童时代》是她的自传体小说,据说在出版前就已在海外华人中广泛传阅,被誉为一部真正意义的“中国人自己的《爱的教育》”。

多年后,远在美国的艾米黄颜回忆童年的《憨包子与小丫头》也出版了,这部同样在海外被热读的书,今天回到了中国。除了《窗边的小豆豆》和《顽童时代》,我的收藏中又多了一颗珍珠。

一个是调皮鬼,一个是憨包子,如今已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他们深爱对方,且拥有一双可爱的儿女。在这本充满爱的书里,不仅有艾米黄颜的童年趣事,还有他俩的爱情结晶——在美国出生成长的黄米宝宝和虾头妹妹的故事。前者由几年前那个沉浸在第一次做母亲的快乐中的艾米娓娓道来,于是有了艾米的童年——《儿生母乐》和黄颜的童年——《弟弟小时候》,等到黄米宝宝呱呱坠地后,初为父母的两人,一起用他们的妙笔记录了宝宝给全家人带来的欢乐,也记录了女儿出生后小哥哥与小妹妹的成长趣事:《黄米出生记》《憨包子是怎样炼成的》《长大做个恐龙》《黄米卖疼》《小总理》《小夫子》《小丫头》《小财主》《小情人》……这一串串可爱的小故事,令人时而捧腹不已,时而泪盈于睫。

艾米2005年开始在网上创作小说,迄今已有7部完结,并陆续在国内出版。我从《山楂树之恋》开始成为艾米的忠实粉丝之一,那本书给我的震撼,让看得泪流满面的我几乎不知如何是好,遂又买了四五本,送给了爸爸妈妈、闰蜜好友们。而我自己也常常在包里装一本,在上下班的地铁上,随便抽一段看。从那以后,《十年忽悠》《至死不渝》《不懂说将来》《三人行》等艾米作品,让我成为艾园的忠诚读者。直到现在,每天早晨我一般都提前10分钟上班,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倒一杯自开水,打开电脑,去看看艾园里的新帖子。等同事们都来了,帖子看完,正好开工。

艾米的书中,除了那些动人的故事和可爱的人物,故事叙述者清爽自然的文风和率真的情感,也是我这个书虫极为喜爱的。可能因为自己大学在外语系学英美文学时,跟导师学了一些叙述学的皮毛知识,总喜欢研究作者的文笔文风,导致现在养成了个毛病,对人家讲故事的方式很敏感,类似的故事,如果一个讲得清新、平和、实在,而另一个矫揉造作或笔端刻薄,就极爱前者,极忍受不了后者。我还发现,艾米除了故事讲得很舒服,有一个写作习惯是在描述主人公做某件事之前,把导致他/她做这件事的心理机制分析一下,有时甚至把外界环境也捎带分析一下,这个写作习惯隐在流畅的叙事中,一般情况下,读者只会因此非常理解主人公,觉得他们之所以那么做是合乎情理的;但当你看久了,也可能会冒出这样一个想法,咦,这个作者心眼儿挺好的,她喜爱这个主人公,也很懂得怎样爱护她的主人公。这种感觉,让我一颗敏感的心很是激动了一家伙,因为现在下笔刻薄的人真是不少。

《憨包子与小丫头》是艾米已出版作品里最轻松、最甜蜜、也最温暖的一部。一个又一个小故事,读来不仅觉得津津有味,也油然而生一股羡慕的心情。童年艾米、童年黄颜、黄米宝宝、虾头妹妹,这四个宝宝两代人,共同的特点是个个都是在蜜罐里泡大的,他们享受无限丰足的爱,在温馨快乐的氛围里自在地成长,那样大量的爱,大量的自由,是很多孩子错过了的,比如我。我生在农村,妈妈在生活的重压下难免脾气大,怨气多,我有时候不幸地就成了靶子,现在自己过于腼腆拘束的性格,怕就是童年时代的阴影造成的。因此我常常暗暗鼓励自己,一定要做个超级爱孩子的妈妈,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切记切记。

可见这本书对还没有做父母、即将做父母的人是更加值得一看的。我们做童书的编辑体会最深的,就是父母比孩子更需要“爱的教育”,那些只把孩子当作一个“小人儿”,动辄认为孩子不听话的家长,往往意识不到孩子们无论做什么事,背后的原因常常都是可以理解、值得尊重的。如果父母强加臆测,反而会因为误解把孩子推向误区。其实,爱不仅仅是令人愉悦的情感,也是恒久的包容和理解。像网友们说得那样,在《憨包子与小丫头》里,正是由于父母全力去保护孩子的童真,孩子才能快乐地成长,始终保留天性里的乐观和率真。看到“闺蜜”妈妈担心地对艾米说:

“你别瞎写啊,别误导大家呀,我们娇惯你,你没成坏人,那是你自成人,是我们运气好,不是每个小孩子都惯不坏的,如果别的父母看了你写的东西,都使劲惯小孩子,惯坏了怎么办”,我和网友们一样忍不住微笑,“闺蜜”妈妈不仅是个体贴女儿的好妈妈,也是一位负责任的好妈妈,但事实上,心理健康的人常常被描述为具有童稚气,也就是人们说的“赤子之心”,这是因为他们像孩子一样,往往带着天真、毫无挑剔的眼光观察世界,这样的人拥有一颗开放的心,不容易产生成见,对自己真诚,对别人也坦然,能够善待自己,也能够善待别人。

我想,这也是艾园如此吸引我们的原因吧,在这里,“码字的以码字为乐,看字的以看字为乐,灌水的以灌水为乐。一切顺其自然,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开心。”(黄颜语)我不能更同意了,对我来说,这里是我的精神乐园,在我天天为五斗米而累得贼死的时候,这里是一个休憩的好地方。我希望艾米黄颜一直在艾园码下去,和大家分享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快乐,而我们知傻也会一直呵护这块乐土。希望时间就这样过去……呵呵,我老是盼望生活可以悠闲一点,再悠闲一点,于是就展望到退休以后了:希望艾米黄颜的儿女、儿女的儿女在源源不断的爱意中长大,知傻们也和艾米黄颜一起慢慢变老,到那时,我们都闩发苍苍,艾园里的一切也将成为了不起的财富,代代相传。

Tandy

2009年2月22日

书评(媒体评论)

祝愿每位天使,都能获得一座最大号的圆规,倚靠亲子的力量,在精神上画出属于自己的广褒世界。

——红西子

除了《窗边的小豆豆》和《顽童时代》,我的收藏中又多了一颗珍珠。

——Tandy

每次看艾黄的文章,都感觉说不出的温馨和感动,被他们一家人的爱和温馨所感动。让我这颗时时感到疲惫的心去爱家里的人,也去感知家人的爱。

——百度网友

问:“这艾黄是什么人?”

答:“我电不知道,只知道他们的粉丝铺天盖地。”

——文学城网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憨包子与小丫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艾米//黄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598572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25
15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