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乾隆事典/清史事典
内容
编辑推荐

读书、做学问累了,不妨饱览一下大好河山。新疆壮美的风景、西藏神奇的土地,那是乾隆时代奠定的版图,血与火上演的悲喜剧,造就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这段历史太沉重,去看那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吧,小桥流水,鸟语花香……运河沿岸的城市从扬州到苏杭,乾隆南巡的遗迹不时出现,乾隆帝比我们早就多次到过这里了,是勤政?还是游山玩水?

乾隆皇帝的文治武功彪炳青史,其人其事留下了众多的故事,不管是好,还是坏。

让我们走进乾隆时代,走近乾隆皇帝吧。

内容推荐

本丛书由台湾著名清史、档案学家陈捷先主编,延揽两岸清史权威分别执笔。它有别于目前市面上传记、编年、辞典等类别的清史书籍,可说是第一部结合传记、年表、辞典的工具书性读本。每册集中介绍一代皇帝及其制下的王朝,主要内容包含“皇帝小传”、“皇帝年表”和“皇帝辞典”三大部分。其中,“小传”简要评说这位皇帝的特色与经历,“年表”清晰地展现当朝的重大事件,“辞典”则条理清晰地介绍、解释走入重大事件中的人与事。书末还附有“后妃表”、“子女表”、“年代对照表”、“辞条索引”、“译名对照表”等,以便读者查阅检索。

本书为“清史事典”丛书之《乾隆事典》。

目录

出版说明

主编的话/陈捷先

前言

凡例

乾隆皇帝小传

乾隆皇帝事典

附录

 1.乾隆皇帝后妃表

 2.乾隆皇帝诸子表

 3.乾隆皇帝诸女表

 4.年代对照表

 5.辞条索引

后记

试读章节

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这位满族出生的清朝统治者,在位六十年,自为太上皇四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以在世八十九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他的盛名更来自于文治武功,乾隆皇帝号称有“十全武功”,确实在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上留下了浓笔重彩的一章。重要者如:消灭准噶尔地方政权,平定回疆叛乱,在新疆设置行政机构,常驻军队,移民屯田。平定西藏叛乱,颁布《钦定西藏章程》,集权于驻藏大臣。制定金奔巴掣签制度,以确定达赖、班禅、大呼图克图转世继承。平定苗疆叛乱,征剿上、下瞻对,对大金川用兵。在云贵川桂等少数民族地区继续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了对西北、西南边疆地区的控制。用兵缅甸、安南及廓尔喀。

文治方面,精通汉族文化的乾隆皇帝征集古来遗书,编纂《四库全书》,保护与禁毁书籍并存。迭兴文字狱,钳制思想。他著有《乐善堂诗文全集》、《御制诗文集》,是中国历史上诗作数量最多的诗人。他喜欢巡游,继续巡幸避暑山庄,四次东巡谒陵,六下江南。所到之处,作诗题匾,留下墨宝,以致今天人们把那种喜欢到处题词或者在古迹名胜乱写某某到此一游者,称之为乾隆遗风。

其实,乾隆皇帝在社会经济方面也颇有作为。他的时代,中国人口已有二三亿,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乾隆皇帝劝垦荒地,治理黄河;频繁蠲免钱粮,重视积贮备荒;促进生产发展,注意人民生计,处理了大量的社会问题。

乾隆时代中国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兴起,把触角伸向东方。乾隆皇帝关闭宁波、厦门、云台山(今江苏连云港),只留广州一口通商;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等各项要求:多次断绝与沙俄的恰克图贸易,对西方国家采取保守的外交政策。

乾隆皇帝保持了大清帝国的强盛,“乾隆盛世”的评论足以证明其治理国家的成功。

然而,乾隆皇帝晚年的倦勤和宽纵,也给他的帝国投下了阴影。他重用权臣和珅,吏治腐败,贪污盛行。人口大幅增加,社会矛盾突出,天地会、秘密宗教发展,各地起事不断。发生了湘黔苗民起义和川楚陕白莲教起义,后者使清朝由盛转衰。

乾隆皇帝留下的历史遗产是丰富的,我们有必要走进他的历史,了解他的人生,探索他的心灵。

还是让我们从他的儿时说起吧。

走上金銮殿

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京师雍亲王的格格钮祜禄氏生下了一个男孩,宗人府循例命名为弘历。按照排行,他本是亲王的第四子,由于已有夭折的儿子,弘历实际上成为次子,他的兄长是侧妃李氏所生的弘时。弘历长到九岁时,与同龄的弟弟弘昼一起在府内入学读书,翰林院庶吉士福敏是他们的启蒙塾师。

弘历与他的祖父康熙皇帝有缘分,受到爷爷的宠爱。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月,皇帝玄烨辞世,少年弘历有幸在六十九岁的老祖父去世前一起度过一段终生难忘的美好时光。这年三月,祖父应父亲的邀请,四天内连续两次来圆明园赏花,见到聪颖可爱的孙子弘历,十分喜欢。一个多月后,康熙皇帝便带上他巡幸塞外,祖孙同住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朝夕相处。老皇帝教他写字背诗、练习射箭,同游山庄三十六景。过了夏天,祖孙开始了行围。一次康熙皇帝射倒一只大熊,便让御前侍卫领着弘历上前补射一箭,没想到那只大熊突然从地上站起来扑向弘历,多亏老皇帝补射一枪才使弘历化险为夷。老皇帝说自己的孙子命大,不过以后行围再也不敢叫弘历近前了。被祖父救命的初次历险经历,深深地印在弘历的脑海里,终生不忘。九月底祖孙结束秋狝木兰回到京师,没想到仅一个多月后,慈祥的祖父便因病去世,离开了弘历。

在康熙晚年储位之争中获胜的胤稹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弘历也随之而成为储君。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1723年9月16日),新皇帝宣布了秘密建储的决定,以解决储位之争。弘历虽然不是明确的皇位继承人,但从皇帝派遣他参加各种礼仪活动的次数远远高于其他弟兄来看,他的可能性很大。这在当时恐怕是一个公开的秘密。雍正十一年(1733),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同时弟弟弘昼被封为和硕和亲王。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1735年10月7日)夜,雍正皇帝可能由于吃丹药铅中毒去世,大臣们取出当年预存圆明园的建储密旨,公开确定了二十五岁的青年弘历嗣皇帝的地位。按照雍正皇帝生前的安排,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与张廷玉四人为辅政大臣。不过三天后,根据辅政大臣所请,辅政更名为“总理事务”,以免使人联想到康熙皇帝初年专横跋扈的辅政大臣,表明了对于新皇帝的尊重。

八月二十七日(1735年10月12日),清廷向全国公布了雍正皇帝的遗诏。九月初三日(1735年10月18日),弘历于紫禁城的太和殿登基并颁布诏书,大赦天下,改明年为乾隆元年(1736),颁乾隆新历,铸乾隆通宝。乾隆时代就这样开始了。

宽猛相济的统治

雍正皇帝是一位朝乾夕惕、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康熙末年朝政废弛的局面进行了多项的改革,承上启下,促进了清朝全盛的形成。不过在储位之争你死我活走上帝位的他,残酷打击政敌;推行改革雷厉风行,急于求成,有时不切实际。其严猛政治遗留了一些政治问题,也落下了刻薄寡恩的骂名。

乾隆皇帝及时调整统治政策,争取政治上的主动。他在多次场合从宽严、宽猛的关系谈治理国家的思想,他说:“治天下之道,贵得其中。故宽则纠之以猛,猛则济之以宽。”又说宽非纵弛,严非刻薄。他以宽猛相济作为治国之道,试图将慈祥祖父的宽大与严厉父亲的整饬结合起来。不过从当时的政治形势出发,乾隆皇帝主张的宽猛相济,实际上是在说要以宽大来纠正老皇帝的猛政。

解决政治遗留问题

乾隆皇帝首先解决政治遗留问题。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对储位之争的政敌残酷打击。乾隆皇帝即位后渐次纠正其父的过激行为,他释放了被圈禁的宗室,着手恢复他们的宗籍。当年皇位的有力竞争者允襁等被释放给还爵位。允禩、允禟被雍正皇帝将名字分别改为具有侮辱性的阿其那、塞思黑并迫害致死,还将其子孙削除宗籍。乾隆帝则给还其子孙产业,赏给俸饷,赐予红带,收入玉牒。在圈禁中已死的允祉,被恢复诚亲王爵位,收入玉牒。还注重封爵宗室,如康熙皇帝的两个幼子、已废太子允初的子孙都得到了爵位。这些措施使得紧张的宗室内部关系趋向缓和。

雍正帝打击年羹尧、隆科多及其党羽,以文字狱株连到士大夫。汪景祺《读书堂西征随笔》案、查嗣庭江西乡试试题案是其著名者,案主及其亲属不是被杀就是被流放,还停止了汪、查二人原籍浙江的乡、会试。乾隆帝允许年案中革职的知县、守备以上文武官员起复录用,放回被流放的文字狱涉案人员,还劝导士大夫为文不必似从前避忌。

不过,对于吕留良案的遗留问题,乾隆帝则停止宣讲《大义觉迷录》并收缴销毁所颁原书,防止欲盖弥彰的副作用,并将曾静、张熙凌迟处死。

P17-21

序言

清朝是帝制中国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中国专制与民主政体的分水岭,因此清朝在整个中国史中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与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在历史长河中,清朝确实也是中国由强变弱、由先进变为落后、由主权独立变为半殖民地的转折时刻,而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民族等等的问题,又大都与清朝有着分割不了的关系,不是清朝演化的,就是清朝延伸的,这就使得清史研究至今仍有其学术与实用价值的主要原因。

然而清朝的史事纷繁,有宫廷的,有国内的,有边疆的,有国际的,有政经文教的,有军事外务的……真是不一而足,包罗万象。同时这些历史事象又能反映巨大世局的变化,更有深刻的历史内容,因此一个人若要研究清史,往往真有翻读《二十五史》的感觉,“不知从何开始”。清朝的史料也是浩如烟海,有汉文的,有满文的,有其它少数民族的,也有东洋与西洋的,要搜集、整理、编印、利用这些资料,实在不易。同时清朝史料还有内容失实的、伪造的、互相抵牾的、简略疏漏的,不经专家学者精心考证分析与去芜存菁,势必不能取得有益的、可信的素材,根本写不出让人共信的历史。

所幸近几十年来,清朝深宫大内的珍藏,中央与地方的档册,非汉文的多种国内外语文史料,逐渐编辑或翻译成书了,而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也日新月异的陆续问世了,这给治清史的人提供了不少参考之资。不过这些学术论文、专书与史料汇编,有的过于专精艰深,有的分散不易获得,对研究、教学及一般人士的利用,仍有不便之处。台北远流出版公司为服务各界,特发起编纂《清史事典》丛书,邀约清史学者多人,分别执笔,以清朝历代皇帝为单位,用年表式开列其在位期间的重要大事,再以辞典式文字来详解人、事、时、地的内容,使读者一目了然,容易掌握当年的史实。本丛书出自多人之手,写作时间又不多,疏忽与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尚望方家君子不吝指教,以便再版时修正。

后记

近年来,清朝皇帝传记的影视、读物大受欢迎,清史作品颇为时髦。不过自己研究乾隆的兴趣,却开始于二十多年前。大学与研究生时代上冯尔康老师的清史课程,老师讲了有关雍正皇帝及其时代的专题研究,得知老师出版《雍正传》,当时有些学者研究康熙而专门关注乾隆的人很少,我想何不顺着老师的研究继续探讨乾隆帝及其时代呢?于是开始关注乾隆时期的历史,自己的研究生学年论文写的就是乾隆朝蠲免钱粮的论文,而且还发表了,算是与乾隆帝有缘分吧。由于乾隆朝的史料实在丰富,需要研究的课题太多,自己感到力不从心,加上有其它研究爱好与任务,不能全力以赴投入精力研究乾隆。不过自己尽力而为,还是写了有关乾隆时代的五六篇论文。

感谢陈捷先教授的“清史事典”计划,使自己有机会圆了学生时代的梦想,全面叙述了乾隆时代的历史,这或许印证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然而单凭自己的能力是做不好《乾隆事典》的,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清史学界出了一批乾隆研究的高水平著作,其中对自己写作帮助最大的是庄吉发教授著《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白新良教授著《乾隆传》、郭成康教授编写《清史编年》(第六卷乾隆朝),在此我要向三位先生表示谢意。同时还要感谢自己参考过的唐邦治《清皇室四谱》等工具书与学术成果的作者,这些先生的大名与书目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乾隆事典/清史事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常建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400213
开本 16开
页数 5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2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8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49
丛书名
印张 3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65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