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非农化乡村常住人口市民化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以新制度主义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中国发达地区非农化乡村常住人口市民化的结构特征及其背后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市民化机制、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本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丰富国家宏观制度安排的顶层设计,拓展发达地区非农化乡村常住人口市民化前进道路,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实际工作及关心新时代市民化进程的广大读者朋友阅读。
作者简介
刘小敏,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原党组成员、副院长,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牵头撰写并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等出版著作逾十部,代表作有《残疾人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研究》《流动人口学》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等报刊发表论文逾百篇,有数十项成果获国际国内奖励,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摘登,或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治》《外国政治与国际关系》《精神文明建设》《伦理学》《社会学》等全文转载,代表作有《“入粤民工潮”问题探讨》《和谐社会构想的伦理学探讨》《新移民问题:生成机理与治道变革》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相关部门课题及省市其他课题数十项。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主要内容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四 特色、价值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架构阐释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市民化研究的文献回顾与述评
三 新的解释框架:新制度主义与市民化选择
四 基本概念与问卷样本描述
第三章 制度变迁与市民化
一 市民化的制度变革历程
二 制度变革中的市民化实践
三 制度变革带来的启示
第四章 市民身份认同的分化
一 制度环境与身份认同
二 非农化乡村与身份认同
三 行动主体:市场能力、观念与身份认同
四 身份认同分化的逻辑
第五章 市民化意愿及其分化
一 本地村民入户城镇的影响因素
二 本地居民的回迁意愿
三 外来常住人口的选择性市民化
四 选择性市民化反思
第六章 突出问题透视
一 部分外来村民“未市民化”
二 部分本地村民“逆市民化”
三 常住人口总体上“半市民化”
四 常住人口的诉求差异及分化
第七章 问题成因剖析
一 “未市民化”生成机理
二 “逆市民化”生成机理
三 “半市民化”生成机理
第八章 发展思路构想
一 基本实现外来村民易地市民化
二 基本完成本地村民原地市民化
三 全力达成常住人口共同市民化
第九章 运行机制优化
一 优化户籍准入机制
二 优化土地流转机制
三 优化成本分担机制
四 优化就业促进机制
五 优化社会保障机制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非农化乡村常住人口市民化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小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2802961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22-09-01
首版时间 2022-09-01
印刷时间 202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32
CIP核字 2022109746
中图分类号 C924.24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6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