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隋唐五代科技史(彩图版)/中国历代科技史
内容
导语

本书以时代为轴,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古代科技文明的辉煌成就及其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中的重大贡献,刻画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不同历史时期下的发展脉络,从而让读者建立起对中国科技发展历史的知识框架。

本书笔触既侧重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又不失细致入微。

内容推荐

本书着眼讲述我国在隋唐及五代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内容涉及数、理、化、地、农、医、建筑等诸多领域。作者引用大量详实的资料,将史料、传说和出土实物相联结,同时将孕育中国古代科技的历史背景、民生百态娓娓道来。

目录

一 隋唐五代科技史概述

(一)隋唐五代科技发展的前缘

(二)隋唐五代的科技发展概况

(三)隋唐五代科技成果的基本内容

(四)隋唐五代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

二 隋唐五代的天文历法

(一)定朔法的应用及历法的改进

(二)一行及其对子午线的测定

(三)浑仪的改进与测天精度的提高

三 隋唐五代的数学

(一)数学教育的开展和“十部算经”的注释

(二)王孝通和《缉古算经》

(三)二次内插法的建立

(四)数学计算技术的改进

四 隋唐五代的农学

(一)畲田的出现和圩田的扩大

(二)水田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

(三)秧田的设置和壮秧技术的形成

(四)南方蚕桑业的普及和发展

(五)茶的种植和栽培技术

(六)园艺和畜牧业的进步

(七)农学著作的繁荣

五 隋唐五代的地理学

(一)方志的繁荣

(二)制图学的创新

(三)域外地理知识的扩展

(四)对潮汐成因及海陆变迁等的认识

六 隋唐五代的医药学

(一)医事制度和医科划分

(二)古医籍的整理和研究

(三)本草著作的整理和充实

(四)病源症候学的成就

(五)杰出的医药学家孙思邈

(六)藏医

(七)中外医药的交流

七 隋唐五代的水利

(一)治河防洪实践的增多及其技术进步

(二)大运河的开凿和航运工程的发展

(三)农田水利工程的全面发展

(四)城市供水、水准测量及其他

八 隋唐五代的建筑技术

(一)“坦弧石拱桥”的杰作

(二)卓越的城市建筑及总体规划设计思想的形成

(三)木结构建筑技术体系的确立

(四)仓储建筑的技术成就

(五)高层砖塔建筑的技术成就

九 隋唐五代的物理学和化学

(一)隋唐五代的物理学

(二)隋唐五代的化学和化工

十 隋唐五代瓷器的发展与技术进步

(一)隋代陶瓷技术的进步

(二)唐代陶瓷技术的飞跃式发展

(三)五代的传世之作“雨过天青”

(四)瓷器与技术的输出

十一 隋唐五代的手工业技术

(一)发达的冶金矿业与先进的铸造技术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及作用

(三)兴旺发达的造纸业及其技术成就

(四)绚丽多姿的纺织印染技术

(五)隋唐的造船技术成就

十二 结语

精彩页

隋唐五代的科学技术,是隋唐五代文化结构中的重要部类之一。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唐代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成就,远远地超过欧洲而居于世界前列。

(一)隋唐五代科技发展的前缘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这个美丽富饶的国度里,聚集着勤劳智慧的各族儿女,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他们在创造性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谱写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光辉篇章。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非常活跃,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人才辈出,风采各异。其代表人物有老聃、墨翟、庄周、荀卿、孔丘、孟轲等,后来还有韩非子、淮南子、董仲舒、玄奘、韩愈等。他们的观点和学说,形成了当时封建制度循序发展的思想体系。中国古代的史学研究也取得了伟大成就,孔子作《春秋》,左丘明修《左传》,司马迁著《史记》,班固编《汉书》,司马光撰《资治通鉴》……一大批重要史学创作建立和完善了中国史学研究的规范体系。古代的军事科学更是名闻遐迩,春秋时期孙武的《孙子兵法》和战国时期孙膑的《孙膑兵法》,都是世界军事科学上的经典著作,而杰出的军事人才更加难以胜数了。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相当于欧洲的希腊雅典时期。这一时期,世界的科技发展处于多中心时代,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和希腊等国各自迎来了文化大繁荣,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进步。中古时期。巴比伦、埃及、希腊等国的文化相继衰落,而中华文化仍在蓬勃发展。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于唐宋时期达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鼎盛时期。  

(二)隋唐五代的科技发展概况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政权,结束了南北朝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杨坚是一个开明的政治家,他果断地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实施了改革。迅速巩固了新王朝的统治,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及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随着政治、经济的统一,社会意识形态也明显地趋于一致,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合流和中外交流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下,隋代的科学技术在建筑、数学、农学、水利、天文、地理等领域,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安济桥的落成、大兴城的兴建、大运河的开凿,充分显示出隋代在建筑科技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数学、农学、水利方面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区宇图志》等方志成就,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宝库;刘焯等天文学家对定朔法的改进,为其后僧一行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公元618—907年,李唐是中国历史上国力最强大的封建王朝,拥有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科学技术水平。著名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对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著名数学家王孝通的《缉古算经》,是唐代数学成就的杰出代表;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中评述:“在唐代,王孝通成功地解决了三次数学方程。”唐代的农学异常活跃,畲田、圩田技术广泛普及,壮秧技术和茶的栽培技术、植桑养蚕技术、园艺和畜牧业蓬勃发展,生产工具不断得到改进且有所创新。以陆龟蒙的《耒耜经》、陆羽的《茶经》和韩鄂的《四时纂要》为代表,唐代的农学著作也空前繁荣,至今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科学作用。在地理学上,制图学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以高僧王玄策、玄奘法师和杜环等人为代表的著名学者,在域外地理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窦叔蒙的《海涛志》,则是我国现存最早论述潮汐现象的专著。唐代的医药学成就更加突出,无论在医科划分、古医典籍的整理和研究、病源症候学上,还是被后人尊为医圣的杰出医药学家孙思邈,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建筑科学方面,无论是长安城的都城建筑体系及其建筑水平、木结构建筑体系的确立,还是高层砖塔建筑技术的成就,都显示唐代在该领域的长足发展。此外,冶炼技术、采矿技术、造纸技术、雕版印刷技术、纺织印染技术和造船技术等重大的发明和成就,都对国际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五代十国的劳动人民,在半个世纪的岁月中饱经战患,丧失了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仅在瓷器生产等个别领域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隋唐五代科技史(彩图版)/中国历代科技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奎元//王常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985315
开本 16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1
出版时间 2022-08-01
首版时间 2022-08-01
印刷时间 202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278
CIP核字 2022037063
中图分类号 N092-49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5
152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