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物性论 |
内容 | 内容推荐 《物性论》是一部用史诗篇幅和诗歌格律来表达哲理的哲学著作。全书以六卷拉丁语韵文的形式留传下来。通过阅读我们将从中了解伊壁鸠鲁主义等哲学思想,汲取古人的智慧,学习如何正视死亡,如何获得幸福。这部杰出的拉丁语哲学著作,在影响了西方诗歌创作的同时,也以其精巧的比喻,妙趣横生的话语,给每个现代人带来生活的启示,使人们摆脱对死亡的恐惧,获得精神的平和与安宁。 作者简介 卢克莱修(Titus Lucretius Carus),古罗马共和国晚期的杰出诗人、哲人,以哲理长诗《物性论》著称于世。他整合了古希腊和希腊化时期的千年哲学传统,系统地阐释了唯物主义原子论。他既反对神意论,又反对机械决定论,构建了一个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既遵从自然法则也保留自由意志的宇宙,上承古希腊的伊壁鸠鲁哲学,下启近现代西方的自然主义哲学。卢克莱修认为,只有透彻理解物质世界的原理,才能摆脱迷信、恐惧和焦虑,达到哲学的至善。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序言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曾运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唯 物论来分析人生的问题,提 出“第一,不要害怕神;第 二,不要担心死亡;第三, 幸福很容易获得;第四,不 幸很容易忍受。”他将此作 为人生教导的核心。而卢克 莱修作为伊壁鸠鲁思想的继 承人,采用诗歌的形式来阐 述哲学思想以及万物的本性 。在这本书中,卢克莱修用 伊壁鸠鲁主义哲学,尤其是 德谟克利特开创的原子唯物 论来解释“人生”与“宇宙”的 难题。本书共分六卷。分别 阐述了“原子与虚空”“原子 运动的规律性与世界万物形 成的原因”“灵魂的本性,灵 魂与精神的区别”“感官与事 物流出的影像的联系,感官 与精神世界的关系”“宇宙、 生物和社会形成的过程,人 类与社会发展的未来”以及“ 当时的各个学科,用原子唯 物论解释自然现象,同时还 提到了生物进化论的思想” 。 本书对于研究原子唯物 主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 对之后的唯物主义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对卢克莱修 想要传递的思想进行传播显 得尤为重要,读者需要通过 了解哲学发展的每一步来了 解这个世界,尤其是了解人 类思想进化的过程。尽管卢 克莱修的观点并非完全正确 ,但却对消除宗教偏见以及 解释自然发展的过程起到了 一定的作用。在阅读本书后 ,读者不仅对宇宙、自然和 物质会有更清晰的了解,也 会对幸福与死亡的关系有进 一步的认知。 译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物性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古罗马)卢克莱修 |
译者 | 译者:林瑄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台海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83086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2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21-10-01 |
首版时间 | 2021-10-01 |
印刷时间 | 2021-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66 |
CIP核字 | 2021161295 |
中图分类号 | B502.41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5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