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管理真性情--总经理手记
内容
编辑推荐

总经理应该是一个管理性情中人,眼里、手中、脚下、身旁、心里都弥漫着管理的丝丝情愫。本书作者先后踏入国营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经历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管理实践,用挥洒性情的文字记述了一个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成长和蜕变,从中可窥见中国经理人的崛起之势,中国企业的崛起之势。

内容推荐

作者先后踏入国营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经历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管理实践。企业一线上鲜活的工作实践多年来形成一点一滴的性情感悟,这些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系统、深刻、全面的理念:什么叫做领导?管理需要设计吗?到底如何对待员工?管理的支点又在哪里?最重要的还是管理者的心态。这些挥洒性情的文字记述了一个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成长和蜕变,从中可窥见中国经理人的崛起之势,中国企业的崛起之势。

目录

第一部分 领导:大智大慧

1 领导成就企业/2

2 聪明的“懒丈夫”/5

3 拍板的魅力/11

4 适度距离管理/16

5 用好领导的特权/20

6 归粗于己,让细于人/24

7 门外汉的奇迹/27

8 龟爬比兔跑来得快/31

9 像“农夫”一样经营企业/35

10 “空降兵”不妨慢跑/38

11 牵住牛鼻子/42

12 管头管脚/46

13 从小做起/50

第二部分 设计:有谋有略

14 成功管理是设计出来的/56

15 核心理念是企业的航海灯/59

16 建一个強组织/62

17 把握“涵盖性管理要素”/66

18 经营在前,管理随后/69

19 别把组织命运系在一人身上/72

20 当心组织政治/75

21 独一无二方能满园春/80

22 有舍的才有得/86

23 无形者至无价/91

24 调节企业文化风向标/96

25 营造组织鲜活氛围/99

26 好管理崇尚简约/106

第三部分 员工:自动自发

27 每个员工都是发动机/112

28 由“打卡”说起/119

29 责任是金矿/122

30 员工和客户一样重要/126

31 挠准员工利益之疗/130

32 换个角度看员工/133

33 激励在于巧用“差”/136

34 沟通从心开始/140

35 合而不同/144

36 迟钝的“神经梢”会毁了你的公司/148

37 水至清则无鱼/15l

38 “自动”方能“主动”/156

39 甩活儿给下属/160

第四部分 支点:四两千金

40 撬动管理支点/164

41 简军管理是一种纯粹的智慧/167

42 大管理要从小源头抓起/171

43 基础管理必练内功/175

44 用“概念”杠杆撬动有效管理/178

45 善用人性的自私/182

46 管理自有巧路径/185

47 用小经营核心客户群/188

48 谨防组织肥胖症/191

49 固化:成功企业的“独门功夫”/194

50 管理悟性从何而来/197

51 客户就是支点/200

52 管理基因/203

53 企业持久力三道坎儿/208

54 谁是最好的老师/211

第五部分 心态:不迷不惑

55 制衡权力,修炼心灵/218

56 做个不对下属发火的老总/222

57 管理心态之感悟/225

后记/233

跋/237

试读章节

拍板的魅力

拍板就是决策。管理者每天都在拍板,然而,这一过程因人而异,各有所妙。

拍板之一妙在于它是在“几乎正确”和“可能错误”之间的一次选择。这个选择在于有效而非繁多,未来而非眼前,正确而非无误,实在而非技巧,结果而非过程。

拍板之二妙在于它是惟一的。你可以在拍板之前数次犹豫,也可以在拍板之后反复回味,但在同一时间里你不可能拍两次板,这就是拍板的惟一性铁律。

拍板之三妙在于其“不可逆转性”。当管理者在多个方案中选择了一个之后,就失去了证明哪一个更正确的机会,因为你永远不可能再去检验其他方案的可行性或优越性。就像通用电气花了六年时间,直至韦尔奇临近退休前,还在非常艰难地在三位总裁候选人之间抉择。当韦尔奇鼓足勇气宣布任命其中的一位时,另两位落选者几乎在同一时间被其他著名公司聘用了。仅就这一点而言,哪个候选人更为合适,可能永远是一个谜了。

尽管拍板是瞬间的行为,带有决策者浓重的个人色彩,然而古往今来,成功的拍板者大凡都有以下五点表现。

活用先知者

孟子云:“上君集人之智。”意思是:“高明的领导,善于采集众人的智慧。”确实,不管你看见还是没看见,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在公司内部总有一些人能够知晓公司未来的奥妙,清楚哪个员工知道解决问题的诀窍。我们姑且把这些为数不多的人称作“先知者”。这种人可能不在显著的位子上,甚至可能就被安排在一个毫不起眼的岗位上,更有可能你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这个人的存在,但是,他们具备先知的悟性,具有特殊的思维,是组织进行决策的重要资源之一。聪明的管理者,在活用先知者的同时,还善用外脑,在自己周围往往形成一个松散型的智囊团;有的也会有意无意地随时与先知进行非正式的沟通。当遇到棘手难题时,不妨找个闲聊的机会,有的放矢地获得先知的思想。

管理者若不想经常为拍下的“板”而后悔,就应学会珍惜这些具有特殊知识和智慧的群体,因为他们就像河里的鸭子,总是最先知道河水的冷暖和春去秋来的先兆。P11-12

后记

属马的我,在这世上,已经走过了第四个本命年。在慨叹生命易逝的同时,回首来路,我亦满足。从一个懵懂无知、整日嬉戏于太湖水边的小男孩,成长为一个能够和员工一起共同创造现在和憧憬未来的总经理。

感谢上帝选择了我,我亦选择了认真地生活。

记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这样说过:“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这句话道出了求学与实践的一个辩证关系。对于我这个习惯在实践土壤里摸爬滚打的人来说,这句话应改为“知为行之师,行为知之成”。这儿的“知”,不仅来自学校,更源自于生活、学自于他人、来自干实践的感悟;由感悟而成的“知”,又无时无刻不在指导我的“行”。作为总经理的我,每一时刻,无不在有意无意之间凝炼着对管理的独到感悟。

漫漫管理之路,是一条充满艰辛与快乐的路。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中,也常常饱含着失败的滋味。我也知道,自己仍将遭遇失败。但是,我从来没有因为选择这样一条路而后悔过。

1987年,我主动要求离开舒服的政府官位,投身到严重亏损的国营企业。这一千就是三家,前两家干得很不错,后一家干砸了,加起来一共八年整。这是起步的八年,也是我初尝管理滋味的八年,其中甘苦只有自己知道。付出总有回报,酸甜苦辣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笔宝贵财富,是我在管理世界中掘到的“第一桶金”。

一路走来,幸有贵人相助。承蒙小天鹅朱德坤先生提携,使我有了一个事业转机,我非常有幸地进入了德国西门子在华企业的高级管理层。都说德国西门子管理是世界上最优秀管理的典范。这一难得机会垂幸于我,使我内心至今深藏着对朱德坤先生的感激之情。

在西门子任职期间,我像海绵一样,如饥似渴地吸取这一国际最知名企业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我先后多次到德国西门子企业接受当代领导管理培训,还专门受训于西门子(中国)管理学院和中欧管理学院。短短三年,使我真正打开了眼界,体验到了一般人几乎无法体验的东西,感悟到了西方优秀企业管理的一些真知灼见。

1999年4月,我又有机会掌门一家由中国著名集团公司和日本松下公司共同投资的合资企业。作为一个不安于现状的实践者,我颇为自信地开始尝试一次全新角度、全新思维、全方位改造的现代管理实践。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三年内,这家公司的销量连年翻番,效益出人意料地成倍增长,在业内获得很好的口碑。

现在,我已经来到了一家民营企业,作为拥有这家公司股份的总经理,工作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应该说,这是一次全新意义上的管理实践。养育自己的“孩子”,时时为“孩子”的未来而揪心不安,时时又为“孩子”的成长而心满意足。

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班教育,汗颜自己至今没能一字一句地把一本管理教科书从头至尾地读完。如果说,在管理实践中,我取得了一点有效的东西的话,那便得益于我从未停止过的“知”与“行”。在我的眼里,管理不是枯燥名词的堆砌,不是隔靴搔痒的岸上教练,更不是依葫芦画瓢的说教,而是实实在在、丰富多彩,惟有身体力行方可体验、感知和升华的实践。

管理无边界 有人的地方,就有管理。作为一个永远求知若渴的学生,我从他人身上,在问题里面,在挫折面前,感悟到了管理甘甜;作为一个总经理,我在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过程中,更加感悟到了管理的无限。

管理充满乐趣 在管理中,复杂与简单、变幻与平淡、粗犷与精细、刻板与圆滑、无情与有情、未来与眼前同时并存,交织繁衍,永无止境;.时而给人顺畅与烦恼,时而给人探索与迷茫,时而又给人以惊喜与叹息。管理的世界就如同一个变幻无常的万花筒。

管理需要灵性 在有灵性的管理者眼中,企业是一个活脱脱的生命体。管理者应顺其心跳的节奏、呼吸的韵律、血液的流动、思想的张扬而激情澎湃。这样的管理者才能和企业融为一体,获得灵性。

管理之妙在于无法雷同 就像自然界找不出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在管理世界里,你也永远不可能找到两家完全相同的公司。即使是同一家公司,有几任管理者,就会呈现出几种完全不同的面貌。管理无法照搬、模仿,只有嫁接融合后的自我固化。因此,管理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也就是说,每个公司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所谓模式,就是每个公司自己独有的知识财富,他人无法拷贝、临摹、移植。

管理是长线 一个成功的组织不是为短期赚钱而存在,它苦苦追求的是使每位员工的付出都能融入到组织的整体战略之中,从而使企业长期盈利。抱着一蹴而就的管理思想,其结果必定是徒劳的。

管理来自实践 当你读完硕士、博士、MBA等等,尽管已经满腹经纶,踌躇满志,充满豪情壮志。但是,碰到现实问题,却也仍旧会不知所措。相反,一个没有高学历的人,乃至从未踏进过学校大门的人,凭着勇气、悟性和机遇,却也能创一番家业,获得惊人成功,还能滔滔不绝地把管理奧妙透露给你。管理的生命在于它的实践性,而非其理论。管理人的生命之树,只有植根于实践的土壤,才会富有朝气和活力。

管理需要感悟 感悟是一种充满智慧的过程,通过感觉、思想、演绎、筛选、抽象,然后上升到可操作性的概念、规则和流程。感悟是通向成功管理的有效途径。它需要积极的思考,尽管这样的思考会给你带来烦恼甚至痛苦。然而,我们仍旧需要随时随地地思考,惟有如此,方有感悟。感悟需要童心,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怀有好奇、简单、执著、柔性的思维。童心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创意,让一个管理者永无止境地面对切,每天都在追求更好!

管理需要真性情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惟有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做一个源自生活、悟自实践、发自心灵、学自他人的性情中人,才有可能不被时代大竞争所淘汰,才有可能在这潮起潮落的变幻中永葆事业青春。

末了,必须提起几句话。感谢阎海云女士。最初,是她不厌其烦地对初稿进行了逐字逐句的修改和统合,串起了散在沙地上的贝壳,让我有勇气把初稿交给出版社。感谢《IT经理世界》胡明沛副总编,当初是他鼓励我写管理类文稿,他是我认识的第一位杂志编辑。感谢《经理人》总编杨俊杰先生,是他为我专门在其杂志上开辟了一个专栏,以及为我每篇文章斧正的周建华编辑,他的文笔实在令我敬佩,每次都能让我受益匪浅。更要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经其精心策划和编辑之手,本书才以一个我喜欢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管理真性情--总经理手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宪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169505
开本 16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9.23-49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2
16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3: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