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潜意识与生存(荣格自传) |
内容 | 内容推荐 《潜意识与生存:荣格自传》是一部以自传体书写的心理学家思想史,被誉为荣格毕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通过病例实证,系统化介绍荣格派心理学中至为关键的阿尼姆斯、阿尼玛模式,从内在事件认识自我,解析精神世界。书中回顾了其83年人生历程,印证了童年经历对其一生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思考了生命中的幻象和死后意识的关系;此外荣格更袒露了自己与弗洛伊德——两位心理学发展奠基之人——从相识相知到分道扬镳的真实历程和原因所在 目录 第一章 童年 第二章 中学时代 第三章 大学时代 第四章 精神病治疗活动 第五章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第六章 正视潜意识 第七章 著述 第八章 塔楼 第九章 旅行 第十章 幻象 第十一章 论死后的生活 第十二章 后期思想 结语 序言 我的一生是关于潜意识自我认知的一生。潜意识当 中,一切事物都在寻求外在的表现形式,而人格也渴望 不断演进、逐渐脱离潜意识状态,并作为一个整体体验 自身。我做不到运用科学语言去追溯自身的成长历程, 因为我无法将自己看作一个科学问题来进行自我研究。 从内观的角度来看,我们是怎样的?从永恒的角度 来看,我们又是怎样的?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只能通 过神话的形式加以解答。与科学不同,神话更注重个体 ,能够更确切地描绘生活。科学运用的是“平均”的概 念。这一概念过于笼统,因而无法公正地判定个体生活 的多样性。 因此,这就是我目前所致力的事业:在我八十三岁 高龄之际,讲述我自己的神话。我只做直接的陈述,只 “讲故事”。故事是否“真实”无关紧要,所讲的是否 是“我”的预言、是否是“我”自己的真实生活,才是 W一重要的事情。 写自传相当不易,因为没有可供参考的标准,没有 自我评判的客观基础,也的确没有进行比较的适当基准 。我知道自己在许多事情上都是特立独行的,却不清楚 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我不是猴子、不是牛,也不是 树。我是一个人。但人是怎么一回事呢?像其他生命一 样,我是无限神性中的微小组分,无法将自己同任何动 物、植物或石头做比较。只有神话性的生命才可能具备 比人类更加广阔的活动范围。那人类如何才能形成关于 自身的确切观点呢? 人类是一个精神性超自然的心理过程,我们无法控 制它,至多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引导它。因此,我们无法 对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做出Z终的判断。如果我们真的拥 有那种能力,便可无所不知了——然而,这充其量只是 个借口罢了。实际上,我们从不知道这一超自然的心理 过程到底是如何发生的。生命的故事始于某处,在这个 特定的节点,我们才恰巧对它产生了记忆,而此时,生 命甚至已经演化得相当纷繁复杂了。我们无从知晓生命 将如何演变,因此,有关生命的故事没有起点,而对终 点也只能加以模糊的暗示。 人的一生是一场令人怀疑的实验,它只有在数字形 式上才是一种宏伟的现象。就我个人而言,生命是如此 转瞬即逝,存在的时间如此不充裕。然而任何事物都得 以生存和发展,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很久以前,当 我还是名年轻的医科学生时,上述事实就给我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生命是如此神奇,使我有幸没有被过早地彻 底击败。 我总是觉得,生命像一株依赖根茎生长的植物。它 真正的生命是隐形的,深深埋藏在根茎之中,而露出地 表的部分只能延续一个夏天。随后,它便枯萎殆尽—— 犹如昙花一现。当我们谈及生命和文明的无限发展和衰 退时,“绝对虚无”这种印象便不可避免地浮现脑海。 然而我从未丧失一种意识,即永恒的流动中蕴含着某种 不朽的东西。我们看到的花朵终会凋谢,而根茎将一直 存在下去。 Z后,我生命中W一值得讲述的事件,是我如何通过 这个稍纵即逝的世界认识这个永垂不朽的世界。因此, 我在书中主要叙述的内容是内心的经历,在这些经历当 中,我概括了自己的梦和幻觉。这些东西,构成了我科 学研究的主要素材。它们是火红的岩浆,将需要加工的 石头淬炼成型。 相较这些内在的事件,其他所有的回忆,诸如旅行 、相识和周围的环境都变得黯然失色。许多人都参与到 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中来,并描述了这个故事。读者可 以通过阅读或他人的讲述了解这个故事。我对生命中外 在性的事件的记忆大多模糊或消失了,但是,我所邂逅 的“另一种”现实,我与潜意识的较量却在我的记忆中 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在那个王国里,总是充满了丰 富的宝藏。相比之下,其他任何事情都显得无关紧要了 。 类似的是,有些人,他们的名字从一开始便进入我 命运的画卷,与我的命运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 ,只要想起他们,我就能回想起许多与其相关的回忆。 内心体验同样在我经历的外在性的事件上留下了印 记,并对我的青年时代乃至余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很早便洞察到:如果无法从内心找到方法,解决生命 中复杂的情况和棘手的问题,那么它们终究是微不足道 的。外部环境无法替代内心体验。因此,就外部事件而 言,我的一生始终异常贫乏。对于它们,我无法过多谈 及,因为它们使我感到空洞和匮乏。我只能根据内心发 生的事情来了解自己,正是这些事情使我的生命与众不 同,而这本自传所探讨的也正是它们。 导语 "1.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分析心理学创立者,开创性提出“情结”概念,提出完备的人格分析类型;其理论和思想至今仍对心理学研究影响深远,被誉为心理学界哥伦布。 2. 本书是荣格的毕生研究成果集大成之作,内容涵盖近代心理学发展关键节点及灵魂人物。从童年生活出发,讲述真正的大师一生,告别枯燥内容,沉浸式体验荣格如何走上心理学研究之路 3. 梦境与现实关联实证,分析真实的自我心理状况;潜意识和梦境中出现的景象,都是现实中无法满足、被压抑的情结。了解潜意识,就是了解真正的自我,看透梦境,就是看透人生下一步的变革与发展。 4. MBTI理论起源,探索人格分析原型。荣格理论将人分为两种态度类型和四种功能类型,组合而成八种人格类型,这一理论是当代MBTI分析模型的基础。 "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我是摩西,那荣格就是约书亚,将要拥有 精神医学的许诺之地,而我对此只能从远处眺望。 ——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派创始人、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 支柱) 我希望能够继续与荣格做心理分析。他是一位 崇高、充满活力与智慧的人。我对他充满感激,很 庆幸自己能够有机会与他一起做心理分析。 —— [德]赫尔曼·黑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雨果称其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潜意识与生存(荣格自传)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
译者 | 译者:王虹霓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952085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9 |
出版时间 | 2022-12-01 |
首版时间 | 2022-12-01 |
印刷时间 | 202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58 |
CIP核字 | 2021024674 |
中图分类号 | K835.226.2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陕西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