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胡笳韵(蔡文姬)/大漠碑铭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不到十岁就名满洛阳的神童;一个父死母离夫亡家破而流落草原的再醮之妇;如蛹化蝶般从苦难的人生中;感悟着生与死的真谛,演绎了千古绝唱——《胡笳十八拍》……

《胡笳韵(蔡文姬)》拟以蔡文姬的故事为线,以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冲突为核,反映公元前一世纪时各民族在斗争中磨励,在交往中融合,共谛中华文明的史实。作者郭长岐、刘春雷让人们重温一段历史,与中国北方民族进行亲密接触,在读故事中寻绎历史中所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气节。

内容推荐

一部女性心灵的成长史;一部汉代百姓的生活史。《胡笳韵(蔡文姬)》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策划的历史系列长篇小说《大漠碑铭》丛书的其中一部。

《胡笳韵(蔡文姬)》拟以蔡文姬的故事为线,以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冲突为核,反映公元前一世纪时各民族在斗争中磨励,在交往中融合,共谛中华文明的史实。作者郭长岐、刘春雷让人们重温一段历史,与中国北方民族进行亲密接触,在读故事中寻绎历史中所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气节。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尾声

试读章节

“嘻嘻,高点,再高点,父亲,我要飞起来了,你看呀,我多像一只春天的燕子,我要融化到蓝天里了。”

那是一架在天空飞舞的秋千,那是一个多么明媚的午后。

忽然间,风停了,那架秋千在顷刻间从脚下消失得无影无踪,好像有一双巨手从背后猛然推了她一下。啊,来不及叫喊,她就一头栽了下去。

蔡文姬全身猛地一抖,从凳子上立了起来,眼前是朦胧的灯影。有个人影正立在面前,文姬惊恐地将身子向后撤去。

“夫人,是我”,正准备将一件裘衣披到文姬身上的爱丽亚也被吓了一跳。

“这大漠的四月,可比不了你们那里,虽说是春天了,可天气还凉得很,大王嘱咐我,将这件新做的裘衣给你送过来,让你早晚穿着,小心着凉。”爱丽亚边说边将手中的裘衣披到了文姬身上。

文姬揉着惺忪的眼,冲爱丽亚微微一笑。然后将身上的裘衣夹紧,走出了大帐。

扑面而来的寒风,让她清醒了许多,而梦魇依然让她心有余悸。像这样从半空像一片落叶坠下的感受,她已经在梦中体验过好多回了。每次醒来,心里都是难以抹去的惊怵。

草原的夜色黑得那么彻底,那么空旷,夜空繁星点点。文姬站在帐外,茫然地望着眼前这陌生而冷寂的草原,一种无法排遣的悲凉霎时又涌上心头。不知过了多久,隐约的鼓乐声从远处传来打破了这死寂的夜,一团团火光伴随着鼓乐声升腾而起。

这是春祭,是人们在庆祝春天的到来。每年的春祭是匈奴人一年当中最大的一次庆祝活动,他们要将蛰伏了一个冬季的激情,通过春祭的形式释放出来。尽管四月的春风依然料峭,尽管四月的春天还看不到一丝绿色,但毕竟那个难挨的冬季又远去了,春天的脚步正悄悄临近,这块他们赖以生存的草地在一天天苏醒,那些饿得皮包骨的牛羊又可以饱食终日,这怎能不让他们感到高兴呢。

人们将林中那些干枯的树枝堆集在一起燃着,使原本沉寂的草原,到处是绵延不绝的点点篝火。远远望去,蔚为壮观,人们都围着篝火尽情地跳着、嬉笑着,将手中盛酒的皮囊高高抛到空中,谁接住,就痛饮几口。

听到这欢乐的声音爱丽亚兴奋不已,她对文姬说道:“夫人,那边的庆祝活动开始了,我们过去看看吧。”

“你过去吧,我想一个人待会儿。”文姬微笑着说,爱丽亚犹豫了一下,说:“那我去了。”

爱丽亚像一个快乐的孩子,连跑带颠地向那篝火处跑去。

远处的声音越来越响,有节奏的鼓乐声,人们兴奋的喊叫声,再加上冲天的火光,使夜幕下的草原沉浸在一派欢庆的气氛当中。

不过这种欢乐是属于那些匈奴人,和文姬一点关系都没有,她甚至有些厌烦这种欢乐的喧闹。她茫然地站在这空旷的草原上,不知道该去哪里。她只想远离这些欢乐的声音,一个人安静地待上一会儿。文姬紧了紧身上的裘衣,信步向前走去。

广袤的草原,天空繁星点点。

文姬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心头生出无限感叹,天地如此之大,可何处才是我蔡文姬的容身之所?看着这爱丽亚眼中的天堂,文姬感到的却只有陌生和恐惧,每次从梦魇中醒来,家乡总是她心头挥之不去的痛。

走到一个背风的草坡下面,文姬坐了下来,因为有草坡挡着,让她心烦的喧闹声似乎小了一些儿,文姬闭眼坐下来,那属于故乡的记忆又开始涌了上来:

宽阔的院子中间,左边是一片竹林,右边是一片桃林,像现在这个时节,竹林中已是一片嫩绿,而桃林中也已满是怒放的娇艳桃花。文姬曾好奇地问父亲:“为什么我们家的左边是这些瘦瘦高高的竹子呀。”

“竹子高耸直上,志存高远,刚直不阿,是文人的表率。”父亲一脸严肃地说:“我希望你将来也能有这样的志向和气节。”

“那为什么右边又要种上桃树呢?”文姬又问。

“喜欢呀,到了秋天就可以给我的小文姬摘桃子吃呀”。

父亲那严肃的脸上此刻满是笑容。

后院中还有一架秋千,母亲说,在没有出嫁之前,她也喜欢闭上眼睛在秋千上来回荡悠,那种飘忽不定的感觉总让她痴迷,觉得自己像在飞一样。自从嫁给了她的父亲,她就再没有荡过秋千,但每次看到院中的秋千,她就会忆起那一去不复返的闺中生活,那个充满幻想和憧憬的年龄。这秋千是母亲少女时代的纪念物,可又成了文姬最喜欢的一种游戏方式,乘父亲外出时,文姬便叫上丫环雁儿偷偷地坐上去玩个痛快。父亲是不允许她们荡那么高的,而文姬却偏偏喜欢这种高飞的感觉。她闭上眼睛,任凭雁儿用力推。然后再睁开眼,感觉自己是一只自由的小鸟,在蓝天白云间飞翔。

这是文姬12岁之前的生活,这是少女时代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一阵凉风吹过,沉静在回忆中的文姬浑身一哆嗦,她从草地上站起来,继续向前走。

那些喧闹的声音越来越远,这时竟然有如丝如缕的琴声传了过来。

文姬感到诧异,驻足细听,是琴声!那琴声断断续续,中间常有迟滞,明显是初学者在弹琴。但在草原上居然能听到这清脆而柔婉的音符,也足以让文姬感到诧异和激动。来到这草原已近一年,除了遍地牛羊的叫唤和漫天黄沙的怒吼声,何曾听过这亲切悦耳的丝竹之音。

文姬驻足细辨,那琴声是从不远处的一座毡房里传过来的,她快速走了过去。等她掀起毡帘,看到正坐在地毯上拨弄琴弦之人,不由得一愣,弹琴的竟是与爱丽亚一同侍奉她的少女苏拉!P17-19

序言

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系列长篇历史小说《大漠碑铭》和读者朋友见面了。

“大漠”是指哪里?是我们北方的蒙古高原,古称“朔漠”,也称“瀚海”、“大碛”,史书上把内蒙古地区称为“漠南”。

“碑铭”是指什么?就是“树碑立传”,为那些已被历史尘封的北方古代人物。

北方,大漠文明的丰富内涵和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一直鲜为人知。同时也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随着历史的演进,在这片土地上,有过不同族属的兴替。遥想当年,在这片土地上,有牧歌羌笛,也有吹角连营,有穹庐逐绿,也有战马嘶雪,在几千年的风雨中,记载在史书中的北方部族有鬼方、猃允、戎狄、东胡、匈奴、鲜卑、柔然、回纥、突厥、契丹、女真、蒙古以及其它族体。在他们争取生存的历史进程中,都曾经表现出各自的刚烈和坚韧,无畏地冲开各种束缚而踏出自己的辉煌。但他们没能为后世留下足够的记忆,人们要了解他们多数只能凭借汉家资料,正史中的有关北方游牧民族的列传和志记是有限的,有些是带有偏见的,而在野史和民间传说中则更是把北方民族视为异类。比如“苏武牧羊”、“昭君出塞”、“杨家将”、“岳飞抗金兵”等等,其中所出现的北方民族不都是野蛮的反派角色吗?

事实真是如此吗?上下五千年,正史与野史交替,神话与传说并存,我们不能以地域来评介民族和人物。我们应该认识到,北方的历史既是游牧民族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部分。以史为鉴,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把握中国社会治乱兴替的规律,可以洞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永恒智慧。北方古代优秀人物众多,有些堪比秦皇汉武,只是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使很多人一头雾水而已。那么,如何让人们能清晰明白地去了解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北方人物,感受历史的真实,这便是我们编辑这套《大漠碑铭》系列丛书的缘起。

这套丛书由十四册组成,均为内蒙古地区实力派作家创作完成。这套书中有写匈奴、鲜卑、乌桓的,也有写辽、金、西夏和蒙元的,基本囊括了我们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不同族属中的不同人物,有帝王也有平民,有男人也有女人。在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北方民族跨越阴山步人中原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每位作者在创作中、我们在编辑中都注重不拘泥于旧说,更不拾人牙慧,大胆在作品中表述独立的见解,但我们更注重,在对人物和事件的认识上虽可和成说不尽相同,但在史实上却不杜撰,更不戏说,尽量达到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和事件为纬,经纬交织,描写出不同民族不同风俗的故事,用其中蕴含的或高昂或哀婉的场景,让人们重温一段历史,与中国北方民族进行亲密接触,在读故事中寻绎历史中所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气节。

以史为鉴,以古人为鉴,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是我们编辑出版这套系列丛书的愿望,同时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愿我们这套系列丛书能更为生动、更为多彩地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及历史人物的机会,能为读者朋友带来阅读上的满足和愉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胡笳韵(蔡文姬)/大漠碑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长岐//刘春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4115525
开本 16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8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内蒙古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