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教师品德的力量(博达教师用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今天的人们说起人生成功的要素来,总是提到什么智商、情商乃至财商,停留在技能本领或者精神性格的层面。是的,这些确实是成功的要素,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了成功的另一项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品德。尤其是对那些成就大事业的人来说,这一要素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

德为人之本,教师的品德更是如此。

本书紧紧围绕中小学教师如何成为一名品德高尚的教师展开阐述。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真实事例说理,生动地告诉读者朋友:“德”是师之魂;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热爱学生,是一种心态,一种责任,一种智慧”;不断进步,成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强化大局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维护学校的整体利益与荣誉,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彼此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目录

第一章 品德,我们力量的源泉/1

 品德就是力量/2

 “德”是师之魂/6

 爱,让我们义无反顾/9

 正直与善良,撑起我们为人为师的脊梁/16

 约束感,让我们走得更好/22

 珍视你的人格,就是储蓄你的价值/27

第二章 师德就是教育力/31

 为人师表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32

 以令率人,不如身先/33

 威信,教育的潜在动力/36

 尊重可以使人理智,也易使人悔过/40

 “欣赏”温暖人心/45

 被学生喜欢,胜过“一打”的教育技巧/49

 只讲尊严,就是在扼杀尊严/55

第三章 职业精神助你成事/59

 敬业,师德修养的起点/60

 责任重于泰山/66

 比金子还珍贵的是忠诚/73

 勤奋是通往荣誉圣殿的必经之路/77

 要么不做,要做就用心做好/80

 全力以赴,追求完美/91

 建立和谐的同事关系/95

 谨守“为下”之道/102

第四章 气度决定高度/105

 有瑕乃是/106

 教室,允许出错的地方/111

 尊重学生的缺点/113

 宽以待人/116

 莫做那个可怕的“心灵杀手”/119

 付出宽容,就能收获健康与和谐/122

 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25

第五章 以德育人/131

 坚持以“育人”为中心/132

 顺乎人性是最美/136

 循“道”而教/139

 换种眼光看学生/141

 别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144

 改变不了学生的境遇,但可以改变他的内心/147

 情感的沟通可以填平“代沟”/151

 把急躁的心沉静下来/156

第六章 育人先育己/159

 厚学养德/160

 藏书,蕴的是为师的底气/164

 想要走好上坡路,先要学会低头/166

 找借口,不如说“我不知道”/16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71

第七章 实现为师的崇高/177

 守住师德的底线——良心/178

 “自化”自己的灵魂/182

 勇于付出,常怀感恩/185

 做无悔的奉献者/189

 做个堂堂正正的好人/192

第八章 从“心”修炼自己的品性/195

 知足常乐,天高地阔/196

 直面生活的不幸/201

 拥有好心情,生活才能更美好/208

 甘于平凡就是不凡/211

 走向淡泊/213

 关注生活质量,培养审美情趣/217

 在为人师表的实践中走向人生的卓越/221

试读章节

“德”是师之魂

“德才兼备,堪为人师”,这是社会对教育工作者中的优秀者做出的评价与赞誉。

他们是凭什么取得了令社会悦服的赞扬,取得了上级领导的认可与表彰呢?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敏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战、乐于奉献呢?

不是优越的工作条件,也不是丰厚的待遇,而是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的精神激励着他们埋头苦干,把自己的青春无私地奉献给自己的教育事业。师德就是这样给予了他们无穷的教育动力,无形地影响着他们的教育能力。

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对青少年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是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终生的。

然而,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教师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不读书、不看报、不重视时事政策的学习,只满足做一名简单的传授者;只管教书,不管育人,认为育人是领导的事;缺乏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差,追名逐利,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规范意识,不尽职守责,甚至不备课,得过且过,“只当和尚不撞钟”;有的亦教亦商,以教谋私;有的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对尖子生袒护娇惯,对差生讽刺挖苦,无原则的迁就、体罚、变相体罚、甚至侮辱学生人格的事时有发生;个别教师酗酒闹事,参与赌博,甚至违法乱纪……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部分教师,甚至是个别教师身上,但它严重损害了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亵渎了学生年轻的心灵。于是在这种环境与状态中,就出现了家长有意见,社会不认可,学生厌学,甚至辍学的被动局面。使素质教育陷入了能力低下,目标难以实现的尴尬境界。

“德是师之灵魂”,有人曾经说过:“一个人一旦失去了灵魂,那么他就成了行尸走肉,”可见,精神对人的生命活动的支配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师德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教师的人格、品德、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对象。因此,我们教师都应以其崇高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品质给学生以楷模,给学生以感染,让学生深受启迪,在调动他们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我们的教育的基础上,有效地实施我们的影响力,开展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否则,不论我们的教育管理制度多么完善,我们的管理者多么勤奋努力,我们的教育效果都会大打折扣,事倍而功半。

在一所学校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事情:

一位老师因评选区级优秀教师的过程中,自己没有被推荐为候选人,就闹情绪,无故不上课。还有一位农村教师因为怕自己家的麦子被雨淋而不来校上课。还有一些年青教师有这样的态度:我教而学生却不愿学,这能怪我吗?他不学就是他的责任。

在另外一所学校还曾经发生这样一件事情:

一位老师因事请假两天,学校按规定扣除了他一定的津贴,这位老师到校后再上课时,就按他自己的课时计划不再教请假那几天的课了,他的理由就是:既然我请假了,学校就得找人把课上齐,没有我的责任。

这样的教师,这样的职业道德,对教育的负面影响是什么,有多大,难道不值得我们深刻的反思吗?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这样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的穿戴、怎样对待朋友和故人、怎样笑……这一切对儿童都是有着那么重要的意义。”而我们的一些教师,周六、周日或者是晚上在大街的路灯下“垒长城”、“斗地主”,乐此不疲,通宵达旦;更有甚者,在学校、在办公室也潇洒把股炒……这样的师德无疑会使他课堂上的侃侃而谈大打折扣,以后不论怎样正面教育学生都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

只有那些时刻都想到自己是老师,时时刻刻都以教师职业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在一切细微之处都体现出道德典范的人,才是我们所说的师德所在。

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要我们全身心,全方位、全天候地规范我们的言谈举止,在长期的积累、沉淀中逐步塑造出来的。教师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没有半点虚伪和矫作,这就是我们最宝贵的职业道德。教育者特殊的职业性质,使得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必须清楚地知道:我是教育人的人,我的言谈举止都应该合乎师德标准。有了良好的榜样作用,才能被社会认可,被学生认可,我们教育的对象才能由亲其师到信其道,你的学术才华才能有施展的机会和场所。

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告诫自己: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教育,这是历史的重任,这是祖国的重托。只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具备了高尚的师德、良好的师风、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我们就会产生无穷的进取力量,我们就能想尽一切办法去优化我们的校风、优化学生的学风;就知道我应该做什么,我怎样才能更好地做什么工作,最大程度地展现自己的才能。

“德”:是师之魂。我们的教师有了圣洁的“灵魂”,必定会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那么我们的施教对象就会成为善于学习的、愿意学习的、身心健康的、会发明创造的人,而不是厌学的、逃学的、最后辍学的人。我们教育的产品中就会更少地出现“废品、次品、易碎品和危险品”(身体不好的是废品,智力不好的是次品,心理脆弱的是易碎品,品质不好的是危险品)。

P6-8

序言

今天的人们说起人生成功的要素来,总是提到什么智商、情商乃至财商,停留在技能本领或者精神性格的层面。是的,这些确实是成功的要素,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了成功的另一项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品德。尤其是对那些成就大事业的人来说,这一要素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

英国伟大的教育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在《品德的力量》一书中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品格之高下。”

可见,德为人之本、国之魂。教师的品德更是如此。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道德这一概念之中。

1997年12月5日9时45分,陕西径阳发生4.8级有感地震,西安市在同一瞬间震颤。其大学校园四楼的一所教室,一位白发的老教授正在给学生讲课。大楼摇了一下,所有的学生连同教授的身体摇了一下。教授的心一惊:“可能是地震。”他张口时却说:“请同学们有序离开教室,到教学楼前的空地集合。”学生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鱼贯而出。

另一所教室里,一位打扮入时的女教师正在给学生讲《人生哲理》。大楼摇了一下,女教师大惊,喊了一声:“地震啦!”率先冲向门口。至于她身后的学生如何乱作一团,她不得而知,只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推挤着她向下奔……

所有的人都集中到楼前的空地上,学校领导清点人数:只有老教授未下来。正在这时,老教授出现在楼口,镇静地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同学们一齐欢呼冲上来围住了他。细心的人发现:他手里还提着一双高跟鞋——正是女教师为便于逃跑踢脱在楼道的。事后清查得知:老教授和他的学生全部安然无事,而女教师的那个班:有三名女生扭了脚,一名女生跑掉了鞋。

这个事例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有着优良品德的教师,能够无时不刻的用自己的道德魅力,来感染和教育学生,在这种教育下,学生所受的教育效果经常大于课堂中的书本教学。

然而,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教师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不读书、不看报、不重视时事政策的学习,只满足做一名简单的传授者;只管教书,不管育人,认为育人是领导的事;缺乏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差,追名逐利,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规范意识,不尽职守责,甚至不备课,得过且过,“只当和尚不撞钟”;有的亦教亦商,以教谋私;有的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对尖子生袒护娇惯,对差生讽刺挖苦,无原则的迁就、体罚、变相体罚、甚至侮辱学生人格的事时有发生;个别教师酗酒闹事,参与赌博,甚至违法乱纪……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部分教师,甚至是个别教师身上,但它严重损害了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亵渎了学生年轻的心灵。

《教师品德的力量》紧紧围绕中小学教师如何成为一名品德高尚的教师展开阐述。本书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真实事例说理,生动地告诉读者朋友:“德”是师之魂;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热爱学生,是一种心态,一种责任,一种智慧”;不断进步,成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强化大局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维护学校的整体利益与荣誉,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彼此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教师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错误与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 者

20lO年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教师品德的力量(博达教师用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瑛//牛玉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158426
开本 16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1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451.6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