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信息时代的企业组织变革/产业经济前沿问题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阐述了企业组织变革的动因与方式,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企业组织变革的表现——企业边界的变化,系统地回答了信息时代的企业组织为什么要进行变革以及如何变革的问题,并对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组织变革趋势进行了讨论,针对我国国有企业在现代环境下如何进行有效的组织变革进行了分析。

目录

1 走进信息时代/1

 1.1 信息时代的特征与影响/ 1

1.1.1 信息时代的标志和特征/ 1

1.1.2 信息时代的影响/6

 1.2 信息经济/9

1.2.1 信息经济的概念/9

1.2.2 信息经济与几种新兴经济的关系/10

1.2.3 信息经济的本质和特征/14

 1.3 信息时代企业面临的挑战/16

1.3.1 现代企业的问题/16

1.3.2 企业管理范式的转变/18

1.3.3 企业管理理论的变革/20

2 组织理论与组织模式/26

 2.1 企业组织的特征与模型/26

2.1.1 组织的定义及其特征/26

2.1.2 企业组织的定义和一般模型/27

 2.2 各具特点的组织理论/3n

2.2.1 古典组织理论/30

2.2.2 新古典组织理论/31

2.2.3 现代组织理论/34

 2.3 企业组织结构模式与比较/39

2.3.1 传统企业组织结构模式/39

2.3.2 新型企业组织结构模式/56

 2.4 组织理论和组织模式的演变/65

2.4.1 组织设计理论的基本假设/65

2.4.2 组织理论的发展脉络/66

3 倡患技术与企业组织/69

 3.1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69

3.1.1 信息技术的概念/69

3.1.2 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与阶段/70

3.1.3 信息技术的社会作用/72

3.1.4 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74

 3.2 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的影响/75

3.2.1 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影响的理论学说/76

3.2.2 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的挑战/77

3.2.3 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79

3.2.4 信息技术对个人的影响/82

3.2.5 信息技术对组织变革的影响/82

 3.3 信息技术在企业组织中的应用/83

3.3.1 信息技术在企业组织中的应用方式和领域/83

3.3.2 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阶段/85

4 企业组织变革概述/89

 4.1 企业组织变革的概念及模型/89

4.1.1 企业组织变革的概念/89

4.1.2 企业组织变革的模型/95

 4.2 企业组织变革的动因与方式/97

4.2.1 企业组织变革的动因/97

4.2.2 企业组织变革的方式/100

 4.3 企业组织变革的方向/103

4.3.1 企业扩展的方向/104

4.3.2 企业组织变革的三个方向/105

 4.4 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的变革/108

4.4.1 现有企业组织结构的问题/108

4.4.2 企业组织结构与企业战略/110

4.4.3 企业组织结构变化趋势/111

5 企业组织变革的表现一一企业边界的变化/121

 5.1 概述/121

5.1.l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21

5.1.2 交易成本理论关于企业边界的理论述评/124

5.1.3 国内外关于信息技术对企业边界影响的研究现状/127

 5.2 从组织特征考察信息技术对企业边界变动的影响/133

5.2.1 企业边界确定的简化模型/133

5.2.2 信息技术对企业边界影响的分析框架/134

5.2.3 两种不同类型企业的比较分析/136

5.2.4 结论及启示/139

 5.3 信息技术对企业纵向边界影响的模型及应用/141

5.3.1 企业边界的确定:基于交易成本理论/141

5.3.2 信息技术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模型/143

5.3.3 模型的简单应用/147

5。3.4 结论及总结/148

 5.4 信息技术对企业纵向边界影响的实证研究/149

5.4.1 研究设计/149

5.4.2 实证检验分析/156

5.4.3 结论及启示/162

6 企业组织变革前瞻一一网络经济的到来/167

6.1 网络经济的特征及其对企业组织的影响/168

6.1.1 网络经济的技术特征及对企业组织的影响/168

6.1.2 网络经济的产品特征及对企业组织的影响/171

6.1.3 网络经济的市场结构特征及对企业组织的影响/173

6.2 网络经济下企业组织的内部变革/175

6.2.1 网络经济下企业组织战略的变革/175

6.2.2 网络经济下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变革/179

6.2.3 网络经济下企业文化的变革/182

6.3 网络经济下企业组织的外部变革/185

6.3.1 网络组织的内涵及特性/186

6.3.2 网络组织的竞争优势/188

6.3.3 企业向网络组织变革应注意的问题/190

7 网络经济中的国有企业组织变革——建立新型企业集团/194

 7.1 企业集团的概念、特征、类型及管理结构/195

7.1.1 企业集团的概念与主要特征/195

7.1.2 企业集团的类型与管理结构/197

 7.2 当前国有企业集团的组织模式及其弊端/198

7.2.1 母子公司制是国有企业集团的现行组织模式/198

7.2.2 国有企业集团采用母子公司制的弊端/199

 7.3 网络经济中的混合型国有企业集团/202

7.3.1 适应时代发展的混合型企业集团/202

7.3.2 混合型企业集团的控制体制及核心企业的职能/204

附录/207

参考文献/213

试读章节

2 组织理论与组织模式

组织一般泛指各种各样的社会组成单元或单位,如企业、机关、学校、医院等。而管理学意义上的组织,则是指按照一定目的和程序而组成的一种权责角色结构单元。组织工作作为一项管理职能,是指在组织目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将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须进行的各项业务活动加以分类组合,并根据管理幅度原理,划分出不同的管理层次和部门,将监督各类活动所必需的职权授予各层次、各部门的主管人员,以及规定这些层次和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关系。其目标就是要通过建立一个适于组织成员相互合作、发挥各自才能的良好环境,从而消除由于工作或职责方面所引起的各种冲突,使组织成员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2.1 企业组织的特征与模型

2.1. 1 组织的定义及其特征

实际上,组织的存在比人们对其开展研究更为久远。其历史大概可以与人类历史相提并论。自从人类与动物相区别,开始以群体主活的方式而生存,这时就有组织存在。而人类对组织的思考则是近两千年的事。对组织的认识经历了逐渐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人类先将组织看做是由人群所组成的,并侧重于组织中的职责权限的分配及对部门层次进行研究的静态观念,到将组织视为由各种构成要素有机结合的整体动态观点,和重视于组织随时代环境的变化而自身不断适应和调整及创新的发展观点,以及强调组织中信息沟通与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社会心理观点等。

每一理论对组织的认识不同,提出的定义也多种多样。组织的定义总结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可称为组织的名词含义,也就是一般意义。如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就认为,组织“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和力量的一个体系”。而另一类,是从组织的动词含义来看,往往与管理的职能紧密联系。哈罗德·孔茨在《管理学精要》中指出:为了使人们达到预定的目标而有效地工作,必须按任务和职位制定好一套合适的职位结构。”这是管理上组织职能的目的。

为了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首先对企业的构成要素做一个分析。在系统组织理论中,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从系统的角度比较全面地研究组织构成,在他们所著的《组织与管理——系统的方法与权变方法》一书中对组织的阐述是:“组织的行为是以各种或多或少为组织成员所了解的目标为目的的。组织在完成其任务中将运用知识和技术。组织指的是结构性和整体性活动,即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人们共同工作和协作,相互关联性的观念表明是社会系统。所以,我们可以说,组织,一是有目的的,即怀有某种目的的人群;二是心理系统,即群体中相互作用的人;三是技术系统,即运用知识和技能的人群;四是有结构的活动整体,即在特定关系模式中一起工作的人群。”

系统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就是由目标、人员、技术、结构、管理系统等于系统构成。著名的管理学家法约尔总结出企业组织中存在六种基本活动,是企业不能缺少的。而巴纳德则把物质手段部分从组织概念中排除出来,然后进行逻辑分析,从而提出企业定义为由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联系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其忽略了技术这一因素在组织中的作用。社会一技术学派则从社会与技术的角度分析组织。决策理论则是从决策活动着手分析。全体生态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以及新制度理论等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的活动和组织的发展。总的来看,组织可以定义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一定的结构规则中,应用相应的技术为共同的目标而开展各项活动所形成的社会系统。它由共同的目标、相应的组织结构、多个人组成的群体、相应的技术以及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开展的活动五个基本要素构成。这五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就构成了组织系统。P26-27

序言

今天,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形成和推进,它的影响已经波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电子商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听得最多、看得最多、接触最多的字眼,环境的深刻变化使得企业再一次面临机遇和挑战。网络经济的到来改变了传统工业经济的运行规律,势必影响企业组织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网络经济的深入发展完全有可能改变企业的基本商业运作模式和组织形式.动摇在工业经济时代中业已成为经典的战略思想和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在这个“不变革,即死亡”的年代,企业除了进行第三次变革之外别无他路。那么,该如何进行变革?这是困扰每一个企业的难以回答却又不能不回答的问题。在一项对企业高层经理进行的关于企业组织变革的调查结果显示: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认为企业应该进行深刻的变革,但只有4%的人认为自己已经为这次变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申之重。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我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与尝试。其中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组织形式来为我所用是一条我们一直在走的路。但是, 目前, 西方的一些优秀企业也处于剧烈的变革之中。这说明他们原有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也不能很好适应当前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那么,我们的企业该怎么做,是继续学习那些已被西方企业所淘汰的组织模式,还是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答案毫无疑问是后者。那么,“到底该如何变革”就成了一道摆在中国企业家和管理者面前的难题。

现实中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实践的摸索,更需要理论的探讨与指导。如何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变革方向?在这一变革过程中,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组织文化以及同外部其他企业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全球组织变革浪潮中,我们的国有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是推倒重来还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最终应该形成一种什么样的有效组织形式?本书基于信息时代的基本背景,在对企业组织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与评述的基础上,阐述了企业组织变革的动因与方式,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企业组织变革的表现——企业边界的变化,系统地回答了信息时代的企业组织为什么要进行变革以及如何变革的问题,并对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组织变革趋势进行了讨论,针对我国国有企业在现代环境下如何进行有效的组织变革进行了分析。

本书主要面向高校研究生、本科生、MBA学生和企业高中层管理人员。

本书是集体合作的成果。全书由欧阳峰、林丹明策划整体框架并定稿。作者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文献,已尽可能地列在注释和书后的参考文献中,但其中仍难免有遗漏。特别是一些从网上下载的资料,由于网页内容变更等原因,无法标出来源。这里特向被遗漏的作者表示歉意,并向所有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暨南大学张耀辉教授和经济管理出版社的支持,谨向他们表示谢意。

作者

2005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信息时代的企业组织变革/产业经济前沿问题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欧阳峰//林丹明//曾楚宏//叶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73487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6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6:3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