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泛权力(透视中国历史上的权力法则)
内容
编辑推荐

在这本书中,我们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案例,用泛权力公式来分析中国古代社会权力运作的实际情况,显示权力运作的来龙去脉,把台前幕后的人物和权力操作都串连起来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会发现,权力并非落在白纸上的黑字那么简单,而是错综复杂地盘踞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里、在其发挥作用的各个时刻中,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也是本书要揭示的“泛权力”的本意。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三个篇章,第一篇希望全面反映泛权力的历史现象,分析它的内涵,摸索一些规律性的内容。从第一章“泛权力公式”到第六章的“为什么权力会泛化”,逻辑相对连贯,是从现象到内涵的逐步分析,步步深入解析泛权力的表象内涵。之后的四个章节,笔者抽出了泛权力现象中四个比较零散的规律,进行归纳陈述。对于不太喜欢逻辑推演和分析的读者,可以直接阅读第二篇和第三篇。第二篇讲的是历史上的泛权力案例,第三篇是从文艺作品中选择的泛权力案例。第一篇是对后两篇的一个概括,后两篇则反复证明第一篇的论断。对于没有大段时间完整阅读的读者来说,本书任何一个章节都可以截取出来独立阅读。

目录

第一篇 案里乾坤:揭开泛权力的面纱

 泛权力公式

 衍生权力的分类

 权力收益有多少

 食利者

 一切以衙门为中心

 为什么权力会泛化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权力大小

 听领导的话

 选官制度的变异

 制度是活的

第二篇 案中操作:泛权力作用案例选

 别迷恋桃花源,那只是个传说

 定罪是门大学问

 乱判胡同女尸案

 [苏州哭庙案]的不同解释

 一个人的战斗:浙江仓库一丐空案

 小人物林清的[教主梦]

 总督难翻案

 圣库是块大蛋糕

 杀个太监真不容易

 冤案是怎样炼成的

 杨乃武洗冤实录

 谁将珍嫔推下井去

 [被害人]归来

第三篇 拍案惊奇:文艺作品中的奇案

 白鼠精的无底洞到底有多深?

 蒋门神的权力网络

 梁山泊的排名政治学

 特殊的官场报恩法

 多收了四块钱

 暗度陈仓抢节敬

 卸任前乱判糊涂案

 钦差查案到浙江

 朝中有人好办事

 愣头青与好官

后记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签订《南京条约》的两江总督伊里布年轻时在云南做通判,没有什么背景,因事被弹劾罢官。他穷得没办法,就去求巡抚拨点盘缠回老家北京。巡抚衙门前站岗的兵丁见是个没钱的前官员,不肯通报。再三恳求,他们才让伊里布到西偏房等着接见。一连三天,伊里布看到云南大小官吏走进走出,晋见巡抚大人,可就是没有自己的份儿。大家都当伊里布不存在一样。在这三天里,伊里布枯坐胡床,百无聊赖,只好仰头默数西偏房房顶的椽木,数完了椽木又数椽上的方砖有几块,反反复复,默记在心。直到晚年,他都还记得云南巡抚衙门西偏房的结构和砖木数量。西偏房里的伊里布无论法定权力还是衍生权力,都等于0。

第四天,伊里布明白巡抚是不会搭理自己了,只好借了一点点钱先孤身一人回北京,把妻子儿女暂时留在云南,等在北京赚到了钱再想办法接回去。回到北京后,伊里布还是没人搭理,生活都成问题了。朝廷有规定,八旗子弟有过官爵的,都有奏请觐见皇上的权力。这是项法定权力,但从来没人把它当过一回事——就好像朝廷规定所有百姓都可以到紫禁城鸣冤一样。伊里布实在是山穷水尽了,干脆孤注一掷,狠狠心把衣服裤子都典当了凑钱塞给值守的人,向皇帝递上一个奏折。

奇迹出现了!皇上正琢磨着云南局势混乱要加强治理,见到有一份云南来的奏折,马上下令单独召见伊里布。召见时,皇上向伊里布详细询问了情况,很认可伊里布,龙颜大悦将伊里布官复原职,回云南上任。伊里布高高兴兴地准备返回云南,皇上突然下圣旨越级提拔伊里布为知府。伊里布刚走出京城,突然又下圣旨再破格提拔伊里布为监司(监察州县的地方长官,比按察使低一级)。一到昆明,伊里布就去拜访巡抚。门口站岗的还是那几个兵丁,看到伊里布一口一个老爷,极尽谄媚之能事。衙门里的大小官员看到伊里布,都忙着主动行礼,满脸堆笑套近乎。巡抚接到通报就来接见,和颜悦色说了一大堆庆贺的话。见伊里布还穿着监司的衣服,巡抚惊讶道:“你大概还不知道吧?昨日圣旨到昆明,升你做云南按察使(省政府第三把手)了,怎么还穿监司的衣服呢?”巡抚呵斥左右:“赶紧去把大人官服拿来!”

到这里,伊里布的法定权力是云南按察使,正三品,但他的“靠山权力”让巡抚都敬畏三分。他的靠山是谁?皇上!因为皇上专门单独召见了伊里布,伊里布这人肯定和皇上有密切关系,不然怎么会单独召见呢?皇上如果不是宠信伊里布,怎么转眼就让他官复原职,而且还几天之内把他从小小通判破格提拔为按察使呢?所以,伊里布上可通天,说不定就是皇上暗地派往云南的钦差大臣呢!出于对皇权的敬畏,云南全省上下都对伊里布礼敬不休。不到两年,伊里布便由按察使升为布政使,又升为巡抚。

《清代野记》里面记载了两则有“皇帝靠山”的人物的命运。安徽人龙汝言在某都统家教书。嘉庆皇帝生日,都统让龙汝言代写祝词。龙汝言就收集康熙、乾隆两朝御制诗百韵,写了篇祝词。结果嘉庆皇帝非常喜欢,要奖励该都统。都统不敢隐瞒,说祝词是家庭教师龙汝言写的。嘉庆更高兴了:“南方士子往往不屑读先皇诗,今此人熟读如此,具见其爱君之诚。”立即赏龙汝言举人功名,参加第二年的会试。第二年会试结束后,嘉庆大声申斥各位考官,说这次录取的进士水平太差了。考官们出来后,很不解,偷偷询问近侍太监:“今年中进士的人水平不错啊,皇上为什么还不满意呢?”太监回答:“龙汝言落第了,皇上不高兴。”龙汝言是嘉庆嘉奖过的,亲自树立起来的“南方士子”榜样,是嘉庆特命其参加会试的。他落第了,无疑是在说嘉庆皇帝的眼光有问题,挑选的士子水平不好。龙汝言因此获得了“靠山权力”,在科举考场上无往不胜,在下一科会试中“拟中”状元。考官们把初步名单交给嘉庆,嘉庆皇帝一看排在第一的是龙汝言,高兴地说:“我所欣赏的人果然能力不错嘛。”龙汝言随即被委派南书房行走、实录馆纂修等差,赏赐不断,举朝艳羡。  京城西便门外有个白云观,每年元宵后,都要开庙十多天,届时男男女女都会前去游玩,称之为“会神仙”。白云观兴旺的原因是“交通宫禁,卖官鬻爵”。道士高峒元和总管太监是拜把兄弟。高峒元以神仙之术惑弄慈禧太后,慈禧封他为总道教司,与江西龙虎山正乙真人并行,其实正乙真人远不如白云观的权力大。有了慈禧这个靠山,白云观既有了法定权力(总道教司),又有了衍生权力(沟通宫廷卖官鬻爵的通道)。凡是达官贵人的妻妾子女有点姿色的,都寄名为义女高峒元的义女,并将被他宠幸视为极大的荣耀。杭州有个侍郎的妻子姿色绝美,也拜高峒元为假父。高在慈禧面前为他美言几句,该侍郎就得到了广东的学差,要知道,广东的学差可是天底下最好的学差呀。P016-017

后记

感谢读者阅读本书!

这本书谈的是历史上的权力泛化现象,我称之为“泛权力”。官府的权力并不是法律规定的那样明明白白,而是衍生出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权力,泛溢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时,中国社会弥漫着“一切以衙门为中心”的观念。人们痴迷于那一方官印、一纸委任状包含着的权力——那是衍生出更多的权力、获取更大的收益的根本。权力会蔓延到各个领域,几乎没有遗漏。陶渊明寻找桃花源,我们都希望他能找到,遗憾的是,他没有。归隐并不能逃避权力和现实的影响。陶渊明除了归隐最初的三四年,后半生过得窘迫而悲惨。

正是因为权力的强制属性和权力能给人带来伤害的功能,理想的权力状态应该是:权力的大小、形式明确无误,有强大的制约体制,权力的行使过程受到监督。这也是现代政治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中国发展出了辉煌的政治文明,但遗憾的是泛权力的现象和现代政治学的理念相差甚大。正如海瑞所说:“百姓口小,有公议不能自致于上。”老百姓在政治实践中的话语权被剥夺了,权力所有者的实际权力很大,处于强势地位。

本书力图清楚地描述泛权力的历史现象,同时归纳出了“泛权力公式”:实际权力=法定权力+衍生权力。一个人的实际权力不是法律明文授予的法定权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从法定权利上发展出来的衍生权力。而衍生权力是由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和人际交往的手段决定的。

清末,御史刘汝骥外放徽州知府,人见慈禧太后辞行。慈禧太后问他:“你拜谒各位军机大臣辞行了没?”刘汝骥回答:“没有。”慈禧太后就开导他说:“军机大臣,你一定要去拜谒。你现在是外官了,不再是御史了。御史是清流,要清正刚硬才能监察百官。今后,你要好好学习应酬。”慈禧太后金口提醒刘汝骥“学习应酬”,其实就是要刘汝骥提高人际交往手段、注意搭建人际关系网络、发展出各种衍生权力,不然的话他的徽州知府是很难当好的。类似的话,唐德宗对拒不收礼的丞相陆贽也说过,唐德宗私下批评陆贽:“卿清慎太过,地方官员给你的馈赠,你一概拒绝,会伤害大家的感情,恐怕事情不通,影响工作。以后像马鞭、靴子之类的礼物,你但收无妨。”这些事例反复说明,泛权力影响之广,似乎已深入政治的各个层次和时期。

同时,权力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收益。实际权力的大小和与权力关系的远近,决定了一个人的收益多少。实际收入和实际权力紧密相关,地方官的实际收益大于京官,掌握核心权力的吏部、户部官员的收益大于其他部门的同僚。六部中刑部最清苦(因为没有掌握财权,也很少有工程),刑部官吏自然不能靠俸禄生活,就在刑罚上打主意。清朝,刑部以废黜严刑峻法的名义,取消笞杖,改作罚金摊派给地方州县,规定每县每年向刑部上缴二百两银子。这笔银子就是刑部诸官的法定之外的衍生收益了。再比如钦天监比刑部更清苦,人家只管天文历法,和官员和百姓没有直接关系。不过钦天监依然能靠“摊派皇历”赚钱,每年颁发皇历以每本二两银子的高价摊派给地方州县。虽然收益只有刑部同僚的百分之一,钦天监官员们也总算有笔衍生收益——现实中,似乎没有纯粹的“清水衙门”。

泛权力现象和金钱因素相互结合,是引发古代许多匪夷所思事件的根本原因。清末,沈幼岚想抱住庆亲王奕勖这棵大树得以升迁,但屡次求见皆被拒之门外。同乡某御史就对他说:“奕勖之门不难进,但必须花费巨款方可。”沈幼岚大悟,拿着两万两银票送给庆王府的看门人,说:“这是小意思,给王爷买些果品。”看门人进入报告,奕勖竟然亲自出来迎接,沈幼岚又喜又惊。告辞后,奕勖又亲自送出门外。沈幼岚出来对人说:“金钱魔力竟然如此巨大!”没几天,沈幼岚就得到了升迁。这说明了金钱在搭建权力关系时的重要作用,是权力收益的又一表现。此外,科举、地缘、血缘、派系等因素也对权力关系的搭建很有作用。  在本书中,类似的观点、事例还有很多。本书结合历史案例和逻辑分析,反复说明泛权力的现象,希望给读者留下若干印象。相信读者如果记住以下概念:实际权力、法定权力、衍生权力、权力收益、人际关系等,基本就能理解泛权力的内涵和表现了。

哕嗦完全书的观点,我介绍一下全书的体例。本书分三个篇章,第一篇希望全面反映泛权力的历史现象,分析它的内涵,摸索一些规律性的内容。从第一章“泛权力公式”到第六章的“为什么权力会泛化”,逻辑相对连贯,是从现象到内涵的逐步分析,步步深入解析泛权力的表象内涵。之后的四个章节,笔者抽出了泛权力现象中四个比较零散的规律,进行归纳陈述。对于不太喜欢逻辑推演和分析的读者,可以直接阅读第二篇和第三篇。第二篇讲的是历史上的泛权力案例,第三篇是从文艺作品中选择的泛权力案例。第一篇是对后两篇的一个概括,后两篇则反复证明第一篇的论断。对于没有大段时间完整阅读的读者来说,本书任何一个章节都可以截取出来独立阅读。

本书主要选材于明清时期的笔记和小说,具体材料来源除在文中说明外,请看“参考文献”。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作为一本严肃的历史作品,本书参考的小说内容,其中有许多来自《官场现形记》。笔者觉得参考小说的内容并不影响全书对泛权力现象的阐述和相应的论点发挥,相反,小说内容提供了丰富、形象的论据。小说内容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的提炼。胡适在《(官场现形记>序》中说:“《官场现形记》是一部社会史料……就大体上论,我们不能不承认这部《官场现形记》里大部分的材料可以代表当日官场的实在情形。”据说慈禧太后索阅此书后,曾经按照线索调查,还有官吏因此获咎。我并非历史科班出身,写作完全是业余所为,书中难免存在错误。我对史料遴选和观点推演上的错误承担所有责任。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我在写“给历史把脉”系列的时候,就曾想深入某个历史现象甩开了创作,既有系统的分析,又能把现象讲透。于是就有了这本《泛权力》。本书的创意和写作,从2009年12月开始,持续了半年的时间。我要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对本书的肯定、支持和出版。感谢黄宝忠老师、陈丽霞老师和谢焕编辑,感谓}浙江大学出版社所有为本书的编辑、出版、发行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同行们。谢谢大家!

我还要感谢我的导师叶自成教授的肯定,感谢吴思老师和丹飞老师两位的推荐,感谢九州出版社的云岩涛老师和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张玉霞两位前辈编辑的推荐。他们的溢美之词让本书增色不少。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唐琳娜对我的鼓励和支持。她不仅是本书许多章节的第一读者,而且给予我精神上的肯定和思想上的启发。

书已经出版了。许多我要表达的内容都在书中反复哕嗦了,遗憾的是还有许多没有表达出来或者自认为表达得不到位的地方。每一本作品都不是作者最满意的作品,相信每位作者都在努力创作最满意的作品之中。

张程

二○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于北京朝阳水南庄

书评(媒体评论)

一本好看的书。从作者选择的角度,可以看到许多有关权力的内幕。

——(《血酬定律》、《潜规则》作者)

泛权力是中国这样一个官本位影响很深的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张程的《泛权力》通过古代中国重大案件背后的泛权力影响的分析,揭开了泛权力神秘的面纱,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现象:本书语言生动,故事性强,读后引人深思。

——(北京大学外交学系主任,教授)

权力是个狠角色,每一对社会关系都有权力附身:加法连学龄童都会做,凡社会人每日都在用,张程提出的“实际权力=法定权力+衍生权力”这一“泛权力公式”以简驭繁,拎出了社会权力分配和作用机制。张程所说的法定权力和衍生权力在我理解即显权力和隐权力,属于当下无所不在的规则与潜规则这一对机制在权力场域的实时应用。

——(独立策划人、金牌作家经纪人、原磨铁总编辑、漫友副总编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泛权力(透视中国历史上的权力法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8079785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4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1.2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40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4: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