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双色图文版)/外国文学名著精读
内容
编辑推荐

被命运捉弄是可悲的,若禁不住命运的捉弄而去捉弄命运,则不仅可悲而且可鄙。欧·亨利小说的艺术成就众所瞩目。他的表面轻松幽默实则入木三分的文笔,他的于结尾处突现奇峰的结构故事的独特方式,都是对世界文学的贡献。

愿世人读欧·亨利,体验他的高贵。

本书选录了欧·亨利最优秀的多篇短篇小说代表作,其中有些已成为世界短篇小说史上的经典名篇。

内容推荐

欧·亨利是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富于生活情趣,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堪称“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他的作品以真实准确的细节描写、生动简洁的语言,使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也使他在世界短篇小说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有人将他比做“美国的莫泊桑”,也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本书选录了欧·亨利最优秀的多篇短篇小说代表作,其中有些已成为世界短篇小说史上的经典名篇,如《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配供家具的客房》等。

目录

麦琪的礼物

爱的奉献

警察与赞美诗

财神与爱神

未讲完的故事

配供家具的客房

忙碌经纪人的罗曼史

华服之憾

索利托的健康女神

公主与美洲狮

慈善数学讲座

精确的婚姻学

将计就计

艺术良心

双料骗子

女巫的面包

小熊返祖记

活动木偶

当汽车等待的时候

两位感恩节的绅士

改过自新

最后一片叶子

丛林中的孩子

市政报告

幽默家的自白

朋友

试读章节

“即使吉姆看我一眼不把我杀了,”她自言自语地说,“那他也一定会骂我像科尼岛游乐场里的歌女。可是又有什么法子呢——噢!凭一元八角七分钱我能干得了什么呢?”

七点钟了,咖啡已经煮好,炉子上的煎锅也已烧热,随时可以炸肉排了。

吉姆从不晚归。黛拉把表链叠折起来拿在手里,坐在饭桌的一角,紧靠着吉姆通常进屋的那扇门。接着,楼下传来他走上第一级台阶时的脚步声,她的脸色一阵发白。她平常习惯了为日常琐事默默祈祷,于是轻声说道:“求求上帝,让他觉得我还算漂亮吧。”

门开了,吉姆走进来,又把门关上。他看上去身材单薄,表情也很严肃。可怜的人,只有二十二岁——家庭的担子已经压在了他的肩上!他需要一件新大衣,而且连手套也没戴。

吉姆一进门就停下来,有如猎犬在嗅鹌鹑的气味,一动也不动。他紧盯着黛拉,眼神令她茫然不解,惊慌失措。那眼神不是愤怒,不是诧异,不是厌恶,也不是恐惧,不是她所预想的任何一种情绪。他只是呆呆地凝视着她,带着那种奇怪的表情。

黛拉缓缓地从桌角挪开身子,朝他走过去。

“吉姆,亲爱的,”她叫道,“别那样看着我。我把头发剪下来卖了,因为不送你一件礼物我没法过圣诞节。它会再长起来的——你不介意,是吧?我只能这么干。我的头发长得疯快疯快的。说‘圣诞快乐’吧,吉姆,让我们快活起来吧。你不晓得我给你买了一件多么好的——一件多么绝妙的礼物。”

“你把头发剪掉了?”吉姆吃吃地问道,仿佛他经过苦苦思索但仍未弄清眼前这明显的现实一般。

“剪了,还卖了,”黛拉说,“不论如何,你不也同样喜欢我吗?没有了头发,可我还是我呀,不是吗?”

吉姆用异样的眼光打量着房间。

“你说你的头发没了?”他说,那样子近乎一个白痴。

“你不用找了,”黛拉说,“它被我卖了,我跟你说——卖了,回不来了。今天是圣诞之夜,亲爱的。好好地待我吧,头发是为你而去的。也许我的头发能数得清,”她突然用甜蜜的口吻继续说道,“可是我对你的爱没有人能数得清。我可以把肉排下锅了吗,吉姆?”

吉姆好像从恍惚中一下子回过神来。他搂住他的黛拉。让我们花十秒钟,转向其他方面去仔细考察一下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吧。一周八元或一年一百万——这又有什么不同呢?数学家或智者对此会给出错误的答案。麦琪带来了珍贵的礼物,但那件东西未在其中。这句隐语将在下文被揭示明白。

吉姆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包裹放在桌子上。

“不要误会我,黛尔。”他说,“我想不论是剪发、刮脸还是洗头,任何这类事情都不能减少我对我的姑娘的爱。不过你要是打开那包东西,就会明白刚才你为什么使我一阵发呆了。”

白皙的手指麻利地解开绳带,撕开包装纸。接下来是一声因狂喜而发出的惊叫;接着,哎呀,马上转变为女性神经质的涕泪交流的哭号,弄得这一家之主非立刻使出浑身解数来安慰她不可。

因为眼前就放着那些梳子——整套的饰梳,鬓边用的,脑后用的,是黛拉渴慕已久的东西,她曾在百老汇街的一个橱窗里见到过。漂亮的梳子,纯玳瑁做的,背边上镶嵌着珠翠——那色彩用来配那已失去的秀发,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这梳子价格昂贵,她明白这一点,而且心里只是留连艳羡,一点也没有奢望过真的占有它们。现在,它们属于她了,可是一直仰望它们的那头秀发却没有了。  但她还是把梳子紧紧抱在怀里。许久,她好不容易才抬起模糊的泪眼,微笑了一下,说道:“吉姆,我的头发长得快极啦!”

接着,黛拉像一只被火烫着的小猫似的跳了起来,嘴里“(口欧)(口欧)”地叫着。P4-5

序言

体验高贵

(代译序)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北部的格林斯伯勒市有一位不得志的波特医生。1862年9月11日,医生纤弱的妻子生下一个大眼睛的男孩。孩子不很壮实但非常可爱,他们叫他比尔。三年后,身为医生的波特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妻子被可恶的肺结核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出于生活的无奈,医生把小比尔送到祖母家里,由婶婶抚养。

婶婶丽娜是一位教师,办有一所私立学校。她不仅在生活上照顾小比尔,还一直指导他读书,鼓励他自己讲故事。使他从小就对文学和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五岁时,威廉·锡德尼·波特(Wiliam Sidney Porter,后来他自署的名字是Sydney Porter),也就是原来那个小比尔,不得不中断学业,到叔叔的药店当学徒工。五年后,工作的劳累和生活的艰辛使他病魔缠身,难以支撑。为了改善身体状况和寻找新的工作,他离开家乡,离开城市,来到几千里外的西部大草原,到一个牧场作了牧人。大草原上壮丽的自然景观,热情奔放的游牧生活,以及敦厚质朴的风土人情,使他的身体和精神都重新获得了健康和活力。

1884年,他来到奥斯汀谋生,先后当过药剂师、会计员、土地局制图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在此期间,他遇到了一位可爱的姑娘阿索尔·阿斯蒂斯·罗琦,并且不顾她父母的反对与她私奔成婚。婚后的生活虽然幸福却充满艰辛。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不幸夭折。但第二个孩子,女儿玛格丽特的出生与健康成长,使波特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然而命运再次捉弄了他。

1891年,在奥斯汀第一国民银行当出纳员期间,他办了一份《滚石》杂志,但因不善经营,经济上受到很大损失。不得以,他挪用了银行近一千美元的资金。为此,他不仅失去了工作,而且受到起诉。他不堪忍受审讯带来的人格侮辱,于是弃家出走,隐姓埋名,四处流浪。1896年,他辗转来到中美洲的洪都拉斯,过上了流亡国外的生活。两年后,阿索尔·阿斯蒂斯·罗琦病危,他得到消息后日夜兼程赶回家中探望。但他的关切并未挽留住爱妻的生命。他尚未揩干痛悼的泪水,警察就找上门来了:他因负罪出逃罪加一等,被判五年监禁。

对于他这个多年落魄江湖的流浪汉来说,监狱的屈辱生活并不是不可忍受的。然而,他的心却在为一个人战栗着,那就是他孤苦无依的女儿玛格丽特,他生命中的小天使。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就要到了。他望着铁窗外的天空,痛苦地流下了泪水:他没有能力为那个让他日夜牵挂的小姑娘买圣诞礼物。

好久没有给女儿讲故事了。对了,口袋里没有钱,手中却有一支笔,何不为女儿写一篇故事呢,这难道不是最好的圣诞礼物吗?

于是,他写出了《口哨狄克的圣诞袜》。这是他的第一篇小说。从此,他的铁窗写作生涯开始了。时间是1899年。

故事的主人公叫狄克。他是一个流浪汉,吹口哨是他生活中唯一的乐趣。圣诞节的前一天,狄克被警察赶出城市,沮丧地来到乡下。路上,一辆马车从他身旁飞驰而过,车上一个小姑娘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冲他喊“圣诞快乐”。这一声祝福使狄克激动不已,心中感到无比地幸福。小姑娘是一位种植园主的女儿,因为同狄克打招呼,弄丢了一只准备用来装圣诞礼物的长袜。狄克拾到这只袜子,仔细地收了起来。傍晚,一群劫匪强拉狄克人伙,要在圣诞夜到庄园主的住所去放火抢劫。狄克急中生智,冒着生命危险写了一封告发信,把信连同一块圆石塞到小姑娘的圣诞袜里,然后用力把它投进了庄园主的屋子。这只从天而降的圣诞袜救了小姑娘一家,它也成了小姑娘最珍贵的圣诞礼物。

不难看出,故事的作者虽身为阶下囚,但有着一个高贵的灵魂;他身陷囹圄,但内心仍渴望着爱与温情。故事写完了,用什么署名呢?他不求留名后世,锡德尼·波特这个囚徒的名字更是耻辱的象征。监狱里有个看守,叫奥林·亨利(Orrin Henry),是个很有趣的人物。好了,就用欧·亨利(O.Henry)署名吧。从此,这个欧·亨利一发不可收,在他生命的最后十一年间,创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最终成为一个深受美国和世界读者喜爱的伟大的小说家。

1901年,欧·亨利因在狱中“行为良好”,提前两年获释。1910年,他的身体和心灵再也承受不住疾病和不幸的婚姻生活的折磨了。6月5日,他在纽约逝世,时年尚不满48周岁。

的确,欧·亨利的作品是他一生坎坷命运的写照。但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他的小说绝不是自传。在去世前不久的一封未写完的信中,他写道:

我想让讲故事的人陈述事实——并不是想让他像对舆论界或对神父那样坦白——而是像这样,比如他被围困在海洋中的一个小岛上,没有得救的希望,为了消磨时间,他就给自己讲故事,包括他的经历、历险和观点。

我想让这个人(指故事的主人公——引者注)具有天生的智慧和个性,绝对开放并心胸开阔,我要让大家看上帝是如何把他置于绝境——把他放在这儿,“不管他愿意不愿意”。我想让大家知道他能对此做什么,从始至终都会有一个永恒的问题——打算怎么办?

的确,对舆论界讲的往往是众取宠的谎言,对神父讲的不过是纯个人的烦恼。对自己讲故事的欧·亨利不是这类“自传者”。他的故事,讲述的是苍穹下芸芸众生沉沦——获救的心路历程。

他讲到了流浪汉、牛仔、店员、城市女工、小市民、警察、骗子……他讲到了美好的东西一——爱、高贵、优雅、温情、善良、忠诚、执着、豪爽——和丑恶的东西——自私、卑鄙、猥琐、冷漠、贪婪、虐待妇女。但美好的东西总是被丑恶的东西裹挟着,随命运的浊流沉浮。这就是人生的炼狱。但欧·亨利告诉我们:命运是捉弄人的撒旦,信念是拯救人的上帝;人,要高贵起来。

被命运捉弄是可悲的,若禁不住命运的捉弄而去捉弄命运,则不仅可悲而且可鄙。欧·亨利小说的艺术成就众所瞩目。他的表面轻松幽默实则入木三分的文笔,他的于结尾处突现奇峰的结构故事的独特方式,都是对世界文学的贡献。

愿世人读欧·亨利,体验他的高贵。

感谢出版社的编辑慧眼识珠,使这个精选本得以出版。此次编选,笔者不揣浅陋,对译文统一做了校订,部分篇目进行了重译。此外,有幸请郭继宁、郑丽丽、朱馥芸三位卓识之士执笔作品评点,本书为此增色多多。译事艰辛,然字斟句酌之间不无快意。

译者、评点者水平有限,谬误在所难免,敬请指正。

石向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双色图文版)/外国文学名著精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欧·亨利
译者 石向骞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269992
开本 32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4-01-01
首版时间 2004-01-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4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3
出版地 吉林
210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7: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