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浮士德(双色图文版)/外国文学名著精读
内容
编辑推荐

《浮士德》以18世纪到19世纪初期德国和欧洲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努力追求的一生,概括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满现实、努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理想社会的全部过程。《天上序幕》是情节的开端。以宇宙为背景,展开了一场天帝和魔鬼靡非斯特关于人能否实现和怎样实现人生理想的问题的争论,并由此引起在浮士德身上下的赌注,从而确立了诗剧的基本主题。

内容推荐

主人公浮士德是位年近半百的中世纪的博学之人,他对旧的书本知识非常厌倦,感到大自然和人生在向他召唤。于是他和魔鬼订下契约,魔鬼做他的仆人,尽量满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只要浮士德表示满足,契约便解除,浮士德的灵魂便归魔鬼所有。

在魔鬼的作用下,浮士德返老还童,又让他品尝爱情,拥有权力,实现伟大理想……这些都没有使他满足。在浮士德百岁时,双目失明的他憧憬美好的生活,说出了那句伟大的结论,并不禁失声叫道:“你真美呀,请你停留!”于是倒地而死。魔鬼正要按契约攫取他的灵魂,天使前来将浮士德的灵魂拯救上天!

目录

一、天上序幕

二、借魔法浮士德返老还童

三、来去匆匆的爱情

四、发行纸钞救封建帝国于水灾

五、重返书斋人造人风头占尽

六、与海伦跨时空恋爱浮士德追求美如愿以偿

七、填海造田为民造福浮士德实现非凡的理想

试读章节

在一座欧洲中古式狭小的房子内,书桌旁的靠椅上坐着心神不定的浮士德。他是个满腹经纶的年过半百的老学者,哲学、医学、法律,还有神学他都精通。尽管获得学士、博士的头衔已经多年,每天带领自己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可是说到底,他仍然觉得一无所知,这让他心内如焚。

与世俗相比,他博学多识,即使地狱与魔鬼也不能让他胆颤心惊,因而他整天郁郁寡欢。他不敢奢望有什么真知灼见,用来教诲世人让他们走向正道。他没有富足的财产和盛名,所以,他苦心钻研魔术,尝试通过魔力使自己洞察宇宙万物。多少不眠之夜,他静坐案前,只有如水的月光伴随着他思考。在这淡淡的清辉中,他希望有精灵陪伴他到山巅飞舞,借着一帘幽光在草地上盘旋,荡涤一切知识的浊雾浓烟,踏着星光远行。

还要在这四堵围墙内,像囚犯一样长住。可恨的蛀虫已把祖传的家具与各种器械给咬坏了,这就是浮土德的生存空间。

他的沉思便是他的痛苦,他的微笑便是他永远的孤独。烦闷的心被莫名的痛苦占据着,停息了生命的活力。上天创造了生动的自然的本意是让人在其中栖息,然而浮士德却钻进象牙塔,甘受破纸堆和各种蛀虫相伴不离的痛苦。

他想逃离这个空间,去探索星辰的运行,接受自然的启示。那时他的心灵将通畅,就像精灵与精灵对话。偶尔翻开书卷,他猛然看到大宇宙的符记,就在这霎那间,他欢娱得流泪,泪如泉涌,他感到生命的幸福重新流通他的每一根血管。他感觉自己是个神灵,他领悟了先哲的名言:

灵界并未关闭,只是你的官能阻塞,心灵已死!青年人,快快奋起,在春光中将尘埃荡涤!

浮士德仔细观察着符记,感到万物成为一体,天力上升又下降,太阳发射着光和热,从天空直射到大地上,万籁和鸣响彻云空。

这难道是一场幻景?

怎样才能把握这无限的自然?“你是一切生命之源,天地之根。”翻动书页,浮士德注视着地表的符记。

这符记给浮士德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它激励着浮士德去闯荡世界,把人间的苦乐承担,不怕狂暴,不怕寒风。这时有一团红光在他头顶环绕,他高呼:“地灵!地灵!快快现形!”

但见刺眼的红光一闪,地灵扭动着身躯来到了浮士德面前。

“谁在唤我?”地灵解释说,“他力量强大,老是在我的境界上纠缠不清。他苦苦地祈求见我,我想满足他强烈的心灵呼唤才慨然出现,却不成想把他吓着了。”

地灵发问道,“心灵的呼唤发自何处?哪儿是创造和吞吐宇宙的胸怀?浮士德在哪?他的声音曾竭力刺人我的耳鼓,难道他被我的气息震慑而变成一只可怜虫?”

“你只不过是火焰的化身,”浮士德反驳说:“我为什么要怕你?我就是浮士德,我和你一样。”

“在生命的浪潮里,在行动的风暴中,”地灵说,“我转变时间的滚滚巨轮,让盛与衰,得与失,生与死相互交织。”

“哈哈,”浮士德听罢笑着说,“你这位周游世界的神,我们像促膝谈心。”

地灵并不赞同浮士德的说法,“浮士德,与你相近的只是你理解的神,而不是我。”

地灵说完,一下子就消逝了。

浮士德猝然惊倒,感叹道:“不是你,是谁呢?我这神的肖像竟然连像你都不配!”

一阵敲门声将浮士德美妙的幻想打断,只见他的助手瓦格纳身着睡衣,头戴睡帽,手执蜡烛进来。浮士德气得背过身去。

“对不起,先生,”瓦格纳歉疚地说,“我听您诵吟不止,我猜一定是部希腊悲剧?这是时尚,我也想追求。如果一个人常年埋在书斋,孤陋寡闻,又怎么能通过演说来领导世界呢?”

“瓦格纳,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才能打动你的听众,”浮土德仍然沉浸在自己的想象心境中,继续说道,“否则你一无所获,你只能东拼西凑地炒冷饭,糊弄小孩或猴子。”

“可是,先生,”瓦格纳说,“只有演说才使得雄辩家高人一筹,所以我想提高自己的演说水平。”

“那好,你尽量去追求浮华的雄辩,”浮士德并非赞同瓦格纳的观点,“要说的就直接说出来,用不着咬文嚼字。否则,哪怕你说得天花乱坠,听起来也一样味同嚼蜡。”

“天呀,先生,”瓦格纳感叹道,“艺术长存而人生苦短,求本溯源谈何容易!可能我们还没有一知半解,就将要命归黄泉。”

“你这呆子,”浮士德批评说,“难道书籍是喝一口便永远止渴的圣泉吗?智慧若不是靠心灵感悟,你将永远不能走进‘自由王国。’”

“请原谅我,先生,”瓦格纳说,“畅游历史是多么快乐,从中你可以知道我们取得了哪些成就。”

“不错,我亲爱的朋友,历史永远是读不懂的书籍,”浮士德接着说,“所谓的时代精神不是学者自身的精神在时代中的反映,所以不幸常常发生,世人一见到所谓学者便立即躲开,因为他们的著作不过是垃圾、破烂,充其量也不过是演绎封建主义的。”

“但是,先生,这个世界难道无法认识了吗?”助手瓦格纳提醒说。

“得啦,亲爱的助手,”浮士德说,“你应当弄清楚所谓的认识。从前倒是有几个清醒看世界的人,正因为清醒地认识了,所以在这个世界备受摧残。好啦,晚安,我的助手。”浮士德显得有些困倦,思想的光芒暗淡下来。

“先生,我宁愿永远清醒,恭听您的高论。请允许我明天再来请教。”说完,助手瓦格纳便与浮士德告辞了。

漆黑的夜幕中只剩下浮士德一人,他知道,一切希望都不可能从瓦格纳心中消失,他会不停地寻找,偶尔成功也不会乐不可支,得意忘形。

他感谢瓦格纳把自己从一种绝望中解救出来。地灵的形象是那样高大,自己则是十足的矮子。他自以为是神明的肖像,以为接近了永恒真理的镜子,觉得比一般的天使还要优越,夸说周身的血脉流淌着自由力量,没想到被地灵批评和指责为就像狂人,受到当头一棒。

他不想与地灵结伴。因为,有力请来地灵,却无力挽留,结果还是被地灵无情地推回到现实中来,何去何从无人指点。难道让内心的烦恼再阻挠生命的进程?如果人们实现了使这个社会富足的目标,那么赋予生命的美好情感和美妙精神已经冻结在尘世的喧嚣中。如果幻想勇敢飞翔而到达永恒的境界,但等到幸福的时代的漩涡中相继破灭,人们就会陶醉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忧愁将潜人心底,它不安地动荡,扰乱平静的幸福。或者戴上假面具,扮演家庭、夫妻、儿女,扮演水、火及毒剂,人们为此对这些世道而终日惶恐不安。

浮士德深知自己不是神,倒像生活在尘世中的虫蚁,苟延残喘,遭到行人的践踏后葬身泥土。破旧的书籍堆成高墙,禁锢着浮士德,还有数不清的破烂,这一切的一切,怎能不压抑他的思想呢?在这样的世界里,如何能寻找到缺少的东西?难道要读破万卷书,才能懂得世上人到处都在吃苦受难,幸运儿只是偶尔的几个?

“空间的骷髅为什么对我冷笑,你我的境遇差不多,曾经迷惘地寻找光明而陷入模糊困境,执著地追求真理而悲惨地迷误终身。”浮士德不禁大声喊,“连这些机械也在讥讽我,光天化日之下,大家也不肯掀开面纱,破旧的家什呀,你们已经成为累赘。只有即时创造的东西,用起来才称心如意。”P4-7

序言

“人要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我愿看见人群熙熙攘攘,我愿看见自由的人民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这是在两个世纪前德国伟大诗人歌德在他的代表作《浮士德》中得出的结论(浮士德语)。

歌德于1749年出生在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市的一个富裕的中产家庭。在大学期间,歌德系统地学习了法律、科学、艺术、哲学,很快就接受了时代先进思潮和文学运动的影响,开始了文学创作。歌德是德国资产阶级早期文学运动——“狂飙运动”的旗手,作品充满了反叛精神,著有著名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

《浮士德》是歌德倾注一生心血写就的一部多种诗体韵文,其创作延续了近六十年之久。故事始于代表“善”的上帝与代表“恶”的魔鬼米非斯陀的一次赌博。上帝认为人在努力追求时难免走弯路,但最终会走光明大道;而魔鬼则认为人都是贪图安逸的,只要让他享受就会走上魔路。他们把赌注押在浮士德身上。

主人公浮士德是位年近半百的中世纪的博学之人,他对旧的书本知识非常厌倦,感到大自然和人生在向他召唤。于是他和魔鬼订下契约,魔鬼做他的仆人,尽量满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只要浮士德表示满足,契约便解除,浮士德的灵魂便归魔鬼所有。

在魔鬼的作用下,浮士德返老还童,又让他品尝爱情,拥有权力,实现伟大理想……这些都没有使他满足。在浮士德百岁时,双目失明的他憧憬美好的生活,说出了那句伟大的结论,并不禁失声叫道:“你真美呀,请你停留!”于是倒地而死。魔鬼正要按契约攫取他的灵魂,天使前来将浮士德的灵魂拯救上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浮士德(双色图文版)/外国文学名著精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歌德
译者 李智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268575
开本 32开
页数 1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3-02-01
首版时间 2003-02-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6.34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3
出版地 吉林
210
146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1: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