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内容
编辑推荐

《一生伏首拜阳明》畅销二十万册,《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是鹤阑珊的最新力作。很多书仅注重于写王阳明的生平,而这《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却另辟蹊径,从正能量的角度来解读王阳明心学,心学是一门很高深的处世之学,对我们普通人极有实用价值。

内容推荐

鹤阑珊编写的《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用专业却通俗的笔法,对王阳明的心学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解读,并且将其与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相结合,提升我们人生的正能量。既有思想价值,又有实用价值。书中对王阳明人生几个重大事件的重新挖掘和研究,也是其它书中所没有的。

目录

第一部分:唯有王阳明

 第一章 妄动的心灵

第一节:何谓第一等事

第二节:吾以动心为耻

第三节:乏善可陈的仕途

 第二章 心学横空出世

第一节:被放逐

第二节:龙场悟道

第三节:心学的力量

第四节:阴暗版的王阳明——刘瑾

 第三章 终极武器:致良知

第一节:用“知行合一”破山中贼

第二节:王爷,请让我用良知打败你

第三节:良知无所不能

第四节:此心光明

第二部分 伏首拜阳明

 第四章 王阳明何以让日本崛起

第一节:日本,心学漂洋过海来看你

第二节:揭竿而起的心学门徒——大盐平八郎

第三节:维新前三杰的心学造诣

第四节:维新豪杰们的不执一

 第五章 经营之神稻盛和夫的心学圣经

第一节:敬天爱人

第二节:关注看不见的

第三节:作为人,何谓正确?

第四节:人生和工作的结果=思考方式×热情×能力

 第六章 日本战神东乡平八郎为何伏首拜阳明

第一节:卓越的洞察力就是良知

第二节:战场上的知与行

第三节: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附录一:王阳明年谱

附录二:心学入门课《大学问答》

白话译文

试读章节

直到王云五岁时,居然还不会开口说话,民间称这种人为“哑巴”。王天叙愁肠百结,认为老天真是神秘莫测,明明是他暗示的云,按他的意思办了,他却不让孙子说话。

有一天,有位和尚走进了王家的院子,听到王天叙在叫“云儿”,又看到王云在玩耍,就跑上去摸着孩子的头说:“好个孩子,可惜道破了。”

王天叙听到耳里,“啊呀”一声,说:“老天的神秘岂是我们凡人可以戳破的,赶紧改名。”

王云改名王守仁后的第二天,就滔滔不绝地说起话来。一个月时间里,他成了话痨,把四年来没有说的话统统补齐。

王天叙高兴地每天跳着脚走路,更让他惊喜的是,王守仁对儒家经典书籍,张口就来,有的书籍甚至能倒背如流。王天叙惊异地问孙子:“你是如何学到的?”

王守仁回答:“平时您朗读,我在心里默记,居然就记住了。”

王天叙大为惊异,认为是祖宗显灵了。

王阳明的祖先最远可以追溯到东晋风流人物王羲之。王羲之的第一等事就是书法。但自王羲之后,王家就没有什么人可以名载史册了。直到元末明初,王阳明的六世祖王纲才进入人们的视野。王纲和刘伯温是好朋友,长期隐居深山老林。刘伯温认为他有超人的智慧,就请他出来为政府效力。

刘伯温这点做得很差劲,因为王纲被迫出来做官时,都已70高龄。在南京(当时明王朝首都是南京)还未享受几天,就被派到广东剿匪。广东山贼跟他在深山中打游击战,王纲一副老骨头哪里经得起这么折腾,剿匪大功告成就辞职回老家,结果在路上一命呜呼了。

他的儿子王彦达要求政府给抚恤金。可政府认为,王纲已经辞职,政府没有义务给钱。王彦达经历千山万水把老爹的尸体背回家,给后代立了“第一等事”:就是饿死,也不给政府工作。

王家本来是读书世家,不是耕种世家,所以必须要考试做官,否则很可能没有饭吃。王彦达的儿子王世杰在实在受不了贫穷的生活跑出去考试,但一看到进入考场要搜身,就拂袖而去。他后来对人说,搜身是对人尊严的变相侮辱,我王家都是道德高人,怎能受这样的侮辱?所以就是饿死,也不去考试。

王世杰的儿子就是王阳明的爷爷王天叙,从小受家教影响,一门心思修身养性。生了儿子——王阳明的老爹王华后,说:“还是要读书中进士啊,不然书不是白读吗?修身养性,即使把自己修成圣人模样,没有平台给你施展,也不是真圣贤。”

王华说:“这话我记下了。”

如上所知,王天叙的“第一等事”是:读书中进士,做官,为祖宗争光。至于为民造福,那就是第二等事了。

中国古代教育大都是家学,也就是家庭教育。读书人的家庭教育就是给孩子灌输科举考试的内容,顺便学点圣贤之道。比如,铁匠的家庭教育是打铁的技能,顺便告诉后代,打铁要“童叟无欺”,做个正直的打铁人。也就是说,在家庭教育里,品德教育看似是第二等事,可由于是上一辈人的以身作则,所以就是第一等事。在中国古人看来,道德和能力是一回事,道德无懈可击的人能力必然强大。一个人如果品德低下,那其他就一无是处。即使有超人的能力,也不会被认可。P6-7

序言

人间有一种正能量,大能生天生地,成鬼成神;小能使人自得自足,幸福快乐。这就是我们的心,如果要在这个“心”上加一个条件的话,那就是,拥有良知的那颗心。

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了我们的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正能量。而王阳明心学正是让我们可以恢复正能量的心灵哲学。

日本顶级政治家兼军神东乡平八郎在印章上记刻下:一生伏首拜阳明。我们不禁要问,王阳明到底有什么值得这位功勋与道德并重的神仙级人物顶礼膜拜一生?

答案动人心弦:只是因为他唤醒了内心的良知,并产生了巨大的正能量。这种正能量使他拥有了无懈可击的完美道德,屡建奇功,并创建了心学体系;由此而成为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位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的伟大人物。

在王阳明仙逝后五百年时间里,几乎所有的英雄人物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他心学的影响;几乎所有创造了伟大事业的人物都把他看成是自己的精神导师。

曾国藩推崇王阳明,其组建民团的思维源泉正是王阳明。康有为、梁启超把心学作为拯救中国的一剂良药,在他们的著作中,经常能看到王阳明心学体系中“心即理”、“知行合一”等概念。尤其是在近代的日本,王阳明心学中的“自尊无畏”思想缔造了无数明治维新志士,这些志士们前仆后继,终于让日本脱胎换骨,成为亚洲强国。蒋介石在战败到台湾后,把心学奉为神学。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曾发出感叹:“21世纪必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王阳明有如此车载斗量的拥趸只证明了一点:心学的正能量的确能改天换地,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大的升华。

那么,我们该伏首拜阳明什么呢?也就是说,心学的正能量都有哪些?

王阳明的“心即理”,要我们明白,我心即是天理,天理就在我心,要有独立精神,不要迷信权威。王阳明的“人人都有良知”告诉我们,人人都可以成圣作贤,要有自尊,人人都是平等的。王阳明的“要以良知的指引生活,不要违背良知,当死不当死”告诉我们:人必须要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最后,他的“知行合一”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为人处世、修心炼心的模板:只要我们一直知行合一,就能到达内心强大的境地。

归根结底,人生在世,所遇到的一切事情、一切竞争,都是心的竞争,心的战斗。只有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才能战胜一切。而拥有强大内心的关键就是恢复良知,在良知的指引下去为人处世。

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这不是一句诳语。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所有竞争的白热化,外在的技术手段人人都可以学到,大家都旗鼓相当,谁能胜出,就要看谁的内心强大,谁内心的正能量强大。王阳明的心学正是让我们凝聚巨大正能量的心灵哲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鹤阑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609927
开本 16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2014086959
中图分类号 B248.25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6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