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代诗话中语言文字学论述整理与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诗话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论诗文体,数量庞大,内容极其庞杂。对诗话中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论述进行整理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书从大量诗话著作中选取有关语言文字学论述的语料,进行整理和分类,进而分析其问题,指出研究的成就和不足。同时注意将现代语言学方法与传统语言训诂法相联系,以解决诗话当中的疑难问题。本书共包括绪论、一至六章和结语。一至六章阐述了诗话当中的语言学问题,整体来说,主要包括文字、语音、词义、词源四大语言学问题。
目录
緒論
第一章 歷代詩話中語言文字學論述之文字研究
第一節 语词本字的探求
一、雅言词本字的探求
二、方俗词本字的探求
三、探求语词本字之误例
第二節 異文的分析
一、通假關係型
二、形近關係型
第三節 聯綿词異形的研究
一、聯綿詞異形的繫連
二、聯綿詞異形研究之误例
第二章 歷代詩話中語言文字學論述之語音研究
第一節 古音研究
一、庚、慶、令
二、下、服、降、英、風、薆、好、雄、南、宅、澤
三、明
四、有、遐
五、興、遽
六、觸
七、罹
八、窗
九、朱提
第二節 方俗音研究
一、榕
二、去、口、走、歸
三、韓
四、緒
五、盤
六、醉、吟
七、朋
八、旅、青、中、蟲、高、南、荆
九、虹
第三節 異讀字研究
一、異讀字的分類
二、異讀字產生的原因
第三章 歷代詩話中語言文字學論述之词義研究(上)
第一節 方俗词的詞義研究
一、方俗词義的記錄與考釋
二、方俗词義误訓舉例辨析
第二節 歷史詞的詞義研究
一、方響
二、叵羅
三、鹤棒
四、帖職
五、玉帳
六、吴钩
七、板舆
八、吹綸
九、子將
十、沿牒
第三節 外來词的词義研究
一、兀攃
二、路裹采、貢院、撒羹、换心山、麻姑刺
三、怯薛
四、鲰隅
五、木難
六、阿嚲廻
第四章 歷代詩話中的语言文字學論述之词義研究(下)
第一節 考證词義的方法
一、以形索義法
二、因聲求義法
三、據古求義法
四、比較匯證法
五、方言佐證法
六、民俗論證法
七、實地觀察法
第二節 詞義演變的研究
一、词義演變的方式
二、词義演變的原因
第五章 歷代詩話中的語言文字論述之词源研究(上)
第一節 考訂語詞的始見時間
一、溯及語源者
二、晚於語源者
三、成果爲大型辭書忽略者
第二節 探求语词的得名之由
一、因事物自身特點而得名
二、因事物與人物相關而得名
三、因语音相關而得名
第六章 歷代詩話中語言文字學論述之词源研究(下)
第一節 同物異名的分類
一、天象歲時類
二、宫室都邑類
三、人名官職類
四、衣冠服饰類
五、日用器具類
六、娱樂遊戲類
七、花草竹木類
八、蟲鳥禽獸類
第二節 同物異名的来源
一、来自古語词
二、来自方言词
三、来自外来词
第三節 異名產生的途径
一、通過修辭手段形成的異名
二、通過语音手段形成的異名
三、通過语義手段形成的異名
結語
參考文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代诗话中语言文字学论述整理与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樊莹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242538
开本 16开
页数 4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22-07-01
首版时间 2022-07-01
印刷时间 202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666
CIP核字 2021253609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2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2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5:5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