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以近世东部亚洲海域为中心)/葛兆光讲义系列
内容
商品特色

内容推荐

本书为“葛兆光讲义系列”之一,是作者2011年后为博士生开设“亚洲史的研究方法”课程的讲稿,经过十年以上的讲述,并反复修订增补后成书。

全书分为四单元十三讲,从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东西方有关亚洲史的学术史,重点讲到近世东部亚洲海域史的研究,并且详细介绍近世环东部亚洲海域历史的相关文献。本书的重点,是通过案例讨论亚洲史研究的途径,也讨论如何既把中国史放在亚洲史的大背景中,又从中国角度观察周边,进一步通过中国、东部亚洲海域、整个亚洲,理解历史的交错、联系和融汇。每个单元都以“问题”开始,讨论亚洲史研究的必要性,以“讨论”结尾,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最后给出建议阅读的论著目录。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门针对研究生的历史课,而且是有关区域史研究的方法论。

作者简介

葛兆光,1950年,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1950年出生于上海,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1992年起,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2006年至2013年担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曾任日本京都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校客座教授。2009年获选第一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全球学人”。著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等。

目录

“葛兆光讲义系列”·说明

自序

开场白“亚洲史的研究方法”课程要旨

第一单元亚洲史/东部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

【问题:亚洲作为一个历史世界,可能吗?】

第一讲从“元寇/蒙古袭来”事件说起

引言:同一个历史事件,在不同的区域、角度和影响

一、“元寇/蒙古袭来”的前前后后

二、“蒙古袭来”及其对东北亚诸国的直接冲击

三、“元寇”事件的历史意义:世界史的开端?

第二讲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

引言:不要画地为牢:把中国放进亚洲

一、“亚洲”或“东部亚洲”,凭什么成为一个历史世界?

二、所谓亚洲或东部亚洲海域:它与欧洲的不同历史与文明

三、近世东部亚洲海域:几个故事

四、超越国境:交错与纠缠的区域史

第三讲亚洲/东部亚洲史的研究方法

引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历史学的变化趋势

一、仍然是历史、考古与语言:亚洲史研究在中国

二、物品:物质文化史的途径

三、人物:族群与文化融合的历史

四、书籍:图书中的亚洲史

五、事件:涉及亚洲不同国家的历史事件研究

【讨论:文献、历史和语言】

【建议阅读论著】

第二单元亚洲史的学术史:欧洲东方学、日本东洋学与中国的亚洲史研究

【问题:为什么要讨论学术史?亚洲研究与日本东洋学的兴起】

第一讲从欧洲东方学、日本东洋学到亚洲史研究

引言:趋向现代:明治以来的东洋学

一、何为东洋?明治、大正时代日本对中国周边之研究

二、“与欧人争胜”:欧洲东方学之刺激

三、“有如国土”

明治、大正时代日本的侵略野心与学术取向之关系

四、明治、大正时代:东洋史研究领域的重要日本学者

五、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诸领域所受日本之影响

第二讲个案:近代东西学术中之南中国海及东南亚研究

引言:关于环南海或东南亚的历史研究

一、东西学术目前的“南海”

二、法国东方学家的南海研究

以费琅、马司帛罗和伯希和为例

三、日本东洋学家的南海研究

以藤田丰八和石田干之助两部著作为中心

四、东西学术影响下的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界

以冯承钧为例

五、“南海”:历史课题与政治问题

六、有关南海的历史文献,以及《塞尔登地图》

【讨论:通向亚洲史或东部亚洲史的途径】

【建议阅读论著】

第三单元环东海南海作为一个历史世界:十五世纪以后的东部亚洲海域史

【问题:为什么十五世纪之后,要谈论“东部亚洲海域”?】

第一讲蒙古时代以后

东部亚洲海域史的一个关键时代(1368—1420)

引言:历史的“关键时期”

一、妥协:亚洲东部局势的暂时稳定(1368—1405)

二、对峙:东部亚洲国际秩序的一段曲折(1403—1419)

三、冲突:“应永外寇”或“己亥东征”(1419)

四、再平衡:朝鲜通信使出使日本(1419—1420年及以后)

五、小结:蒙古时代之后的东部亚洲海域

……

序言

这是近十几年在复旦大学讲“亚洲史的研究方法”这门课的讲义。

之所以要讲这门课,是因为2010年,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设立了“亚洲宗教
、艺术与历史研究”博士招生方向,必须要有一门和“亚洲史”有关的基础课程。可是亚洲那么大,没有谁能包揽,没有谁愿意承揽这个活儿,我只能硬着头皮自己来,于是开始准备讲义。

讲义的初稿是2011年的春天,我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时开始草拟的。胡适
曾经任职的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亚图书馆(Gest
Library),就在东亚系的
Jones Hall隔壁Frist
Campus Center的楼上。我真应该感谢这个图书馆!它收藏的东亚文献给我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收藏的东亚论著也刺激了很多的研究思路。至今还记得,我当时在葛思德图书馆里,摊开稿本开始撰写课程大纲,想到什么就用笔在纸上写下来,看到什么也用贴纸记下来贴在大纲上。就这样,两个月里,渐渐积累了一大叠稿纸和五花八门的资料。五月中回到上海,就开始把大纲和资料,另外手写,重新修改成讲稿,那时的讲稿很粗略,只是作为讲课时的提示性内容。我历来讲课,都是一边讲一边完善。这一年的九月开学,在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和历史学系第一次讲这门课,当时的自我感觉,好像还颇像模像样。于是此后十一年里,陆陆续续讲了八九次,讲了再改,改了又讲。在十几年里,这份讲义渐渐地从手写的大纲和抄录的贴纸,变成录入电脑打印出来的讲义,打印的讲义天头地脚上,陆陆续续又写满了新的内容,旁边又贴上了好多写满字的贴纸,然后,再一次重新录入打印。周而复始,到了2021年,终于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经过近十轮讲述,2021年的秋冬学期,我最后一次上这门课,手中的讲义也渐
渐成型。正如成语所谓“敝帚自珍”,我决定把这份讲义交给商务印书馆,作为“葛兆光讲义系列”中的一种出版。很多人都知道,多年来我的习惯是,一旦讲义完成并交付出版,这门课便不会再讲了,既是自信它已经完成使命,也是因为害怕再照本宣科让听众笑话。可是,也许是因为这门课完全是一个尝试吧,这回我还是感到了一点儿不自信,我总是在想,课虽然讲完了,但 知道这门课的目的,是不是真的达到。

因此,我很想听到读者的反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以近世东部亚洲海域为中心)/葛兆光讲义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葛兆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209458
开本 16开
页数 4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2-10-01
首版时间 2022-10-01
印刷时间 202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本科及以上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648
CIP核字 2022051334
中图分类号 K300-3
丛书名
印张 2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2
156
2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