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走向村居良法善治(广东省惠州市村居法治建设实践)/乡土法学文丛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围绕惠州村居的良法善治,对惠州市村居法治建设的良法建构、村居法治建设的善治运行、村居法治建设的主要特点进行全面的总结,系统梳理惠州市村居法治建设的亮点工作,提炼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路径与方法,探寻提升村居法治建设质量、效率、公信力的途径与方法,就惠州市村居法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出思考和建议,为惠州市村居地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夯实依法治市基层基础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以深入推进惠州市村居法治建设,全面提升村居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依法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社会问题、协调利益关系、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培育村居民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村居法治环境,促进惠州市的村居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作者简介
高其才,男,汉族,1964年9月出生,浙江省慈溪市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独著有《中国习惯法论》(湖南出版社,1995年;修订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瑶族习惯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多元司法——中国社会的纠纷解决方式及其变革》(法律出版社,2009年)、《国家政权对瑶族的法律治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桂瑶头人盘振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
合著有《农民法律意识与农村法律发展》(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瑶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法律问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司法公正观念源流》(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基层司法——社会转型时期的三十二个先进人民法庭实证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乡土司法——社会变迁中的杨村人民法庭实证分析》(法律出版社,2009年)、《政治司法——1949—1961年的华县人民法院》(法律出版社,2009年)、《当代中国法律对习惯的认可研究》(法律出版社,2013年)、《洞庭乡人何培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等。
编著教材有独著《法理学(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法社会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村居法治建设的良法建构
第一节 审慎立法
第二节 精细立规
第三节 自主立约
第三章 村居法治建设的善治运行
第一节 自觉守法
第二节 规范执法
第三节 公正司法
第四章 村居法治建设的经验总结l
第一节 村居法治建设的显著成效l
第二节 村居法治建设的基本特点l
第三节 村居法治建设的主要经验l
第五章 村居法治建设的发展完善
第一节 村居法治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l
第二节 提高对村居法治建设意义的认识
第三节 推进村居法治建设的基本理念
第四节 加强村居法治建设的主要建议!
第六章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走向村居良法善治(广东省惠州市村居法治建设实践)/乡土法学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其才//张华//池建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6406740
开本 16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22-09-01
首版时间 2022-09-01
印刷时间 202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412
CIP核字 2022175982
中图分类号 D927.653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