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秦伯未治疗新律 |
内容 | 内容推荐 秦伯未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秦伯未先生认为中医治疗规律繁复漫散,有必要予以总结。本书以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实用,介绍了痰、食、气、血、虚、风、寒、暑、湿、燥、火、疫、虫十三纲,将百病症因治法概括为五十六律,并附有方药。本书据英文版《治疗新律》翻译而成,书中除包含秦老原著内容外,还增加了秦老学生吴伯平教授对其原文的解读与评注,以及Jason Blalack教授的阐释。本书内容丰富、实用,充分体现了孟河医派“轻、清、灵”的用药特点,亦反映了孟河医派丁氏学派的用药精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对现代临床诊治疾病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痰的治疗律 (一)宣散化痰法 (二)清热化痰法 (三)肃气化痰法 (四)燥湿化痰法 (五)温化痰饮法 (六)清降痰热法 (七)攻逐痰积法 (八)消磨痰核法 第二章 食的治疗律 (一)消食化积法 (二)攻下食积法 (三)助脾消食法 第三章 气的治疗律 (一)疏利气滞法 (二)镇静浮气法 (三)升举气陷法 第四章 血的治疗律 (一)清凉血热法 (二)温和血液法 (三)通经祛瘀法 (四)攻破血积法 (五)利气散瘀法 (六)收敛血管法 第五章 虚的治疗律 (一)补肺养阴法 (二)补益建中法 (三)补卫固表法 (四)生津滋液法 (五)养营补血法 (六)滋阴填坎法 (七)固摄精关法 (八)温补下元法 第六章 风的治疗律 (一)宣肺疏风法 (二)调和营卫法 (三)追风达邪法 第七章 寒的治疗律 (一)疏解表寒法 (二)温运中宫法 (三)温暖下焦法 (四)温降厥阴法 (五)温散表里法 第八章 暑的治疗律 (一)宣热祛暑法 (二)清心涤暑法 第九章 湿的治疗律 (一)芳香化湿法 (二)温燥湿浊法 (三)下行利湿法 (四)逐湿利水法 (五)发汗祛湿法 (六)清化湿热法 第十章 燥的治疗律 (一)润上清燥法 (二)润中清燥法 (三)润下清燥法 第十一章 火的治疗律 (一)宁静君火法 (二)苦泄相火法 (三)承制实火法 (四)宣发郁火法 (五)潜养虚火法 第十二章 疫的治疗律 (一)辟秽化浊法 (二)清瘟荡涤法 第十三章 虫的治疗律 (一)消积杀虫法 (二)辛酸苦降法 附录1 如何使用这本书 附录2 中药炮制 附录3 名词解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秦伯未治疗新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秦伯未 |
译者 | 译者:丁一谔//胡鸿毅//丁佐泓 |
编者 | Jason Blalack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33040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9 |
出版时间 | 2022-07-01 |
首版时间 | 2022-07-01 |
印刷时间 | 2022-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96 |
CIP核字 | 2022059718 |
中图分类号 | R24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67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