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日子不慌不忙我们来日方长
内容
内容推荐
岁月不声不响,你且不慌不忙。在凡俗的烟火里,愿以素心,悦来日方长;愿晨昏相依,四季欢喜;愿你全力以赴地过,云淡风轻地活。手持清风待明月,眉挑烟火过一生。
本书共分为七章,精选季羡林、老舍、朱自清、史铁生、张晓风等名家经典随笔散文,共同回忆我们生活中经历过的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经历,让逐渐迷失在生活中的人们重新发现身边的温情与阳光。时光总是过的很快又很慢,让我们一起追随名家的脚步共同品味生活中的苦痛时刻与温暖瞬间,找到努力奋进的力量。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8.6-2009.7.11),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终身教授等。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曾三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桂冠。
目录
壹 在我的世界里,因为有你才更安心
想我的母亲 梁实秋
合欢树 史铁生
父亲的病 鲁迅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林海音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贰 今夜无眠相牵挂,时光荏苒何时逢
回到家里 张晓风
我的三个弟弟 冰心
哭小弟 宗璞
风筝 鲁迅
初冬 萧红
叁 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只道是寻常
儿女 朱自清
若子的病 周作人
当幽默变成油抹 老舍
母亲的羽衣 张晓风
我的彼得 徐志摩
肆 人生需要好友,一路同行微光亦暖
给沫若 郁达夫
回过头去——献给上海的诸友 郑振铎
致沈从文 林徽因
我所见的叶圣陶 朱自清
我的良友——悼王世瑛女士 冰心
伍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鲁迅的最后一天 许广平
致杨之华信四封 瞿秋白
她走了 梁遇春
水样的春愁 郁达夫
爱眉小札(节选) 徐志摩
陆 此去唯有梦里见,夜半梦回又是空
宗月大师 老舍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藤野先生 鲁迅
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汪曾祺
柒 默默无闻的小事中,全是无私深沉的爱
夜来香开花的时候 季羡林
记富奶奶 冰心
家德 徐志摩
无题(因为没有故事) 老舍
导语
一些岁月,念起,便是在意,将其入心珍存,静默如花,才可闻其馨香。日子,原本是这样朴素无华,只是时间左右了我们太多,于是便有了纠结与困惑,有了感慨与念想。放慢了脚步,不再是昨日的步履匆匆。
生活有惊有喜,日子平平淡淡。人要不慌不忙,将一份欢喜,深深地植入生活之中。
日子如常,时光如流,一生中真正重要的,不是生命里的岁月,而是岁月里的生活。灶台有汤,窗前有灯,阳台有花,三餐有味,四季有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日子越是忙碌,我们越要不慌不忙。
文学大师送给现代人的情感慰藉,从日常生活中感悟亲情、友情、爱情……
精选季羡林、沈从文、梁实秋、汪曾祺、朱自清等20余位名家的数十篇经典散文,将对父母的依恋、对儿女的体贴、对兄妹的关怀、对朋友的期盼、对师长的崇敬、对爱人的思念等诸多情感汇聚一身,让逐渐迷失在生活中的人们重新发现身边的温情与阳光。
精彩页
想我的母亲
梁实秋
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是神圣的。我写过一些杂忆的文字,不曾写过我的父母,因为关于这个题目我不敢轻易下笔。小民女士逼我写几句话,辞不获已,谨先略述二三小事以应,然已临文不胜风木之悲。
我的母亲姓沈,杭州人。世居城内上羊市街。我在幼时曾侍母归宁,时外祖母尚在,年近八十。外祖父入学后,没有更进一步的功名,但是课子女读书甚严。我的母亲教导我们读书启蒙,尝说起她小时苦读的情形。她同我的两位舅父一起冬夜读书,冷得腿脚僵冻,取大竹篓一,实以败絮,三个人伸足其中以取暖。我当时听得惕然心惊,遂不敢荒嬉。我的母亲来我家时年甫十八九,以后操持家务尽瘁终身,不复有暇进修。
我同胞兄弟姊妹十一人,母亲的劬育之劳可想而知。我记得我母亲常于百忙之中抽空给我们几个较小的孩子们洗澡。我怕肥皂水流到眼里,我怕痒,总是躲躲闪闪,总是咯咯地笑个不住,母亲没有工夫和我们纠缠,随手一巴掌打在身上,边洗边打边笑。
北方的冬天冷,屋里虽然有火炉,睡时被褥还是凉似铁。尤其是钻进被窝之后,脖子后面透风,冷气顺着脊背吹了进来。我们几个孩子睡一个大炕,头朝外,一排四个被窝。母亲每晚看到我们钻进了被窝,叽叽喳喳地笑语不停,便过来把油灯吹熄,然后给我们一个个地把脖子后面的棉被塞紧,被窝立刻暖和起来,不知不觉地就睡着了。我不知道母亲用的什么手法,只知道她塞棉被带给我无可言说的温暖舒适,我至今想起来还是快乐的,可是那个感受不可复得了。
我从小不喜欢喧闹。祖父母生日照例院里搭台唱傀儡戏或滦州影戏。一过八点我便掉头而去进屋睡觉。母亲得暇便取出一个大簸箩,里面装的是针线剪尺一类的缝纫器材,她要做一些缝缝连连的工作,这时候我总是一声不响地偎在她的身旁,她赶我走我也不走,有时候竟睡着了。母亲说我乖,也说我孤僻。如今想想,一个人能有多少时间可以偎在母亲身旁?
在我的儿时记忆中,我母亲好像是没有时候睡觉的。天亮就要起来,给我们梳小辫是一桩大事,一根一根地梳个没完。她自己要梳头,我记得她用一把抿子蘸着刨花水,把头发弄得锃光大亮。然后她要一听上房有动静便急忙前去当差。盖碗茶、燕窝、莲子、点心,都有人预备好了,但是需要她去双手捧着送到祖父母跟前,否则要儿媳妇做什么?在公婆面前,儿媳妇永远是站着,没有座位的。足足地站几个钟头下来,不是缠足的女人怕也受不了!最苦的是,公婆年纪大,不过午夜不安歇,儿媳妇要跟着熬夜在一旁侍候。她困极了,有时候回到房里来不及脱衣服倒下便睡着了。虽然如此,母亲从来没有发过一句怨言。到了民元前几年,祖父母相继去世,我母亲才稍得清闲,然而主持家政教养儿女也够她劳苦的了。她抽暇隔几年返回杭州老家去度夏,有好几次都是由我随侍。
母亲爱她的家乡,在北京住了几十年,乡音不能完全改掉。我们常取笑她,例如北京的“京”,她说成“金”,她有时也跟我们学,总是学不好,她自己也觉得好笑。我有时学着说杭州话,她说难听死了,像是门口儿卖笋尖的小贩说的话。
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日子不慌不忙我们来日方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季羡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520071
开本 32开
页数 2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6
出版时间 2022-09-01
首版时间 2022-09-01
印刷时间 202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88
CIP核字 2022147910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6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1:4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