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表明,智能科技这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灾难和困惑。数字鸿沟、算法歧视、网络霸凌、数据垄断等问题促使人们对智能科技进行有益的反思,借以找到解决困惑的途径,使智能科技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人类的进步事业。对于一般的消费者而言,学会识别真假信息,掌握基本数字技术,培养个人数字素养,智慧地使用智能科技乃是智能时代的首要任务。
图书 | 数字素养(从算法社会到网络3.0)(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试图表明,智能科技这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灾难和困惑。数字鸿沟、算法歧视、网络霸凌、数据垄断等问题促使人们对智能科技进行有益的反思,借以找到解决困惑的途径,使智能科技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人类的进步事业。对于一般的消费者而言,学会识别真假信息,掌握基本数字技术,培养个人数字素养,智慧地使用智能科技乃是智能时代的首要任务。 作者简介 於兴中,哈佛大学法学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学院Anthony W. and Lulu C. Wang中国法讲席教授,杭州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特聘教授。曾出版《法理学前沿》《法治东西》《法治与文明秩序》《法理学检读》等著作及译著《没有上帝的宗教》。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人与科技:从智能间的平衡到人性的平衡 1人与科技: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2 科技乌托邦 3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 4从智能间的平衡到人性的平衡 5 21世纪法律人的学习任务
第二编 人工智能与法律 1 智道:人工智能与法律之间的辩证互动 2制定人工智能法迫在眉睫 3人工智能与法学研究新范式 4人工智能与法律推理研究的几个重要里程碑 5人工智能与可辩驳推理 6机器人会有心性与灵性? 7人工智能与数码律师 8法律工程师--一种新兴的法律职业 9人工智能写手 10 智慧地使用人工智能
第三编 数据的困惑 1 数据权的多重面孔 2 数据主权 3欧盟的数据空间 4数据资源与区域治理 5 欧盟的数字罗盘 6 数据垄断
第四编 网络空间、算法与社会公正 1 虚拟存在的时代 2网络空间的法律与秩序 3互联网打破了哪些限制 4网络霸凌:美国的对策 5 疫情迫使英美法院采用法律科技 6算法社会利弊论 7今天我们还能奢望社会公正吗? 8算法权力
第五编 后人类时代、科技伦理与知识人 1智能科技与社科人文学者 2我们所处的“后”时代 3后人类时代真的来临了吗? 4科技伦理应该如何对待技术的商业炒作 5奇点更近 6人工智能的伦理和治理 7零工经济 8所有权的终结 9智道百期感言
第六编 NFT、元宇宙、网络3.0 1什么是元宇宙? 2 “元宇宙”的翻译是错误的 3玩家的利益与伤害原则 4知识人的责任和数字素养 5与元宇宙相关的一些法律问题 6 不可替换的代币 7 互联网3.0真的是网络的凤凰涅槃吗?
第七编 平台责任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1平台责任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2美国新一波反垄断 3松散的基本法律框架 4责权落实不到位的监管机构 5最终谁说了算:法院的态度 6改进的趋势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数字素养(从算法社会到网络3.0)(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於兴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7714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22-11-01 |
首版时间 | 2022-11-01 |
印刷时间 | 2022-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60 |
CIP核字 | 2022098990 |
中图分类号 | D912.170.4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7 |
宽 | 156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