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叶甫根尼·奥涅金(双色图文版)/外国文学名著精读
内容
编辑推荐

这部小说通过三个贵族青年知识分子在沙皇专制下的苦闷、彷徨、挣扎与牺牲,描绘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沙俄社会的生活画面,提出了俄国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即贵族知识分子脱离人民的问题,也是十二月党人失败的原因所在。

别林斯基对本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奥涅金》可以称为俄罗斯鲜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有人民性的作品”。

内容推荐

出身贵族,却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与贵族阶级发生了疏离,不满于贵族社会的庸碌,自视清高,和周围格格不入,但贵族生活又使他灵魂空虚,毫无能力,无所作为,不能融于人民大众,这就是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奥涅金,他只能以一个社会的“多余人”的身份,成为俄国文学人物画廊中“多余人”的开路先锋。

花天酒地、逢场作戏的上流社会使他厌倦;达吉雅娜的真情他也没有珍惜;决斗中杀死了好友——诗人连斯基,远走他乡,却无法使他摆脱“忧郁症”;重返莫斯科后,欲重新追求已成公爵夫人的达吉雅娜,却未能如愿以偿,演出了一场无奈的人生悲剧。

目录

一、忧郁

二、诗人

三、小姐

四、乡村

五、命名日

六、决斗

七、庄园和日记

八、到莫斯科去

九、旅行

十、重逢

试读章节

有人说,寂寞就像蜘蛛一样,常常在心的角落里结网。

刚刚从舞厅里回来的奥涅金,摘下礼帽,脱下他那件英国式的外套,沉坐在沙发里。他此刻感到自己的心里似乎真有几张寂寞的网。他把身子往前移了移,使自己更舒服地靠在沙发上,左手托着腮,扫视着房间里的一件件精美的家具。这间他一向认为是豪华精美又宽敞舒适的住宅,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他却常常感到过于空旷。父亲又常常早出晚归,忙于应酬,使他有点寂寞难耐。

“先生,您是否要一点夜宵?”此时已是午夜时分。仆人把水果和茶水放在茶几上,又随口这样问道。

“不必了,我不想吃。今天有我的信吗?”

“只有三张请帖,已放在您的书房里了。”

提到宴会和舞厅,奥涅金再熟悉不过了。何止是熟悉,那是他生活的所有空间和全部内容。躺在床上,奥涅金难以人眠。早知社交界使他如此疲劳,应接不暇,何苦当初那样执著,赶走了家庭教师。如今,他还真的留恋起了那段美好的时光。

奥涅金的第一位家庭教师是一位法国小姐。她美丽善良而又浪漫有趣,把奥涅金的生活设计得丰富而有情致。后来,父亲又找来了一位法国的穷教士——里阿贝先生来完成奥涅金的学业。可是奥涅金过惯了诗意浪漫的生活,怎能坐得住板凳,念那些枯涩的文字。里阿贝先生也实在不忍心把这个活泼可爱的儿童累得头昏眼花。于是老先生学会了圆滑,讲课时马马虎虎,从来不讲干干巴巴的大道理,内容不深,态度不严。凭着奥涅金的聪明,倒使得他们有时间常去公园玩耍。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转眼之间,奥涅金已长大成人,到了春心荡漾的青年时代。家里再欢乐却已装不下他的满怀希望,公园再有趣,已容不下他那颗多愁善感的心。于是,他赶走了家庭教师,想要随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到外面的世界去走一走,看一看。此时的他已落得个逍遥自在,无拘无束。想穿什么穿什么,想学什么学什么。他给自己设计了时髦的发型,打扮得像个伦敦的阔少。马祖卡舞不仅学会,而且跳得很漂亮。凭他一口流利的法语,通畅的文笔,还有潇洒英俊的外表,以及渊博的学识和文雅的谈吐,使他很快就在社交界大显风采,人们公认他聪明伶俐又十分可爱。

奥涅金的聪明确实无处不在。论学问,他多多少少马马虎虎总算学过一些东西,也称得上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可是博而不深,广而不精。他的聪明就在于他能适时地展示自己的学问才智而又不至于露出破绽,使自己受窘。他谈吐文雅,从容不迫,在不痛不痒的问题上说上几句;遇到重大争论未知领域,他则保持沉默,佯装内行。有时插上几句俏皮话,使那些贵妇人一笑粲然。

在拉丁语已鲜为人知的今天,奥涅金还可以看懂卷首的题词或在书信的末尾写上拉丁语的祝您健康,或跟人谈论起罗马讽刺诗人尤维纳尔的诗,甚至还能背两句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伊尼特》,使人刮目相看,觉得深不可测。  奥涅金虽不爱翻弄尘封的故纸堆,也不肯花时间去记那些大事记,但他得益于他的记忆力。从罗马的罗慕洛王朝直到各朝代的名人轶事,如凯撒为何渡过卢比康,他都如数家珍,无所不知。

奥涅金对经济学造诣颇深,谈论起经济句句在行,对民生之道,立国之本,富国强兵之计,他都有自己的主张。因此,他特别偏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文章。床边就放了一本,每天入睡之前必翻几页。就说此时,尽管奥涅金四肢疲惫,极想入睡,可是心灵却游移得越来越远,不肯驻足。他又翻起了亚当·斯密的书。可是,怎么也看不进去。他就这样辗转反侧,等待着睡神的光顾。

一觉醒来,奥涅金似乎又有了精神与兴致,全然忘了昨晚的疲劳与厌倦。洗漱之后,他首先到书房看了三张请帖。同时而请,哪家都不能推辞,这可让他有些为难。不过,奥涅金自有分身之术。他穿上晨礼服,戴上玻利瓦尔帽,驱车到林阴路上边兜风边谋划着赴宴的安排。禁军军官卡维林的舞会和好友的生日他必须前去,让他费脑筋的倒是女友热情洋溢的郊游之约。按理说奥涅金应该异常高兴欣然赴约。可是那是对一般人而言,奥涅金虽涉世未深,却堪称情场老手。自从看了古罗马诗人罗维德的《爱的艺术》,了解了诗人因写此书而遭流放,远离意大利和他的故都,一生动荡漂泊,最后在摩尔达维亚荒原里了此一生的故事,他便有了自己爱的哲学。没有人能理解,可是他自己却运用自如。他早就学会了故作多情,当天真的少女惊奇不已之时,他便海誓山盟,表示爱慕,或殷勤献媚,破除无邪少女的成见;当抓住了女孩的芳心不能自持的刹那,他又拿出全副的热情和心机,博得不由自主的亲昵,聆听了第一声春心的战栗之后,他却退避三舍,变得高傲冷漠;当女孩爱情的烈火燃到最旺、没了信心、痛苦难耐的时候,他又甜言蜜语重新出现,变得专注驯服。这样软硬兼施,几个回合,就把对方折磨得神魂颠倒,没有自尊,只有绝望的泪珠。于是,再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教训她一番,叫她没有恨的理由,只得到僻静的地方追悔莫及痛苦一生……P1-4

序言

出身贵族,却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与贵族阶级发生了疏离,不满于贵族社会的庸碌,自视清高,和周围格格不入,但贵族生活又使他灵魂空虚,毫无能力,无所作为,不能融于人民大众,这就是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奥涅金,他只能以一个社会的“多余人”的身份,成为俄国文学人物画廊中“多余人”的开路先锋。

花天酒地、逢场作戏的上流社会使他厌倦;达吉雅娜的真情他也没有珍惜;决斗中杀死了好友——诗人连斯基,远走他乡,却无法使他摆脱“忧郁症”;重返莫斯科后,欲重新追求已成公爵夫人的达吉雅娜,却未能如愿以偿,演出了一场无奈的人生悲剧。

这部小说通过三个贵族青年知识分子在沙皇专制下的苦闷、彷徨、挣扎与牺牲,描绘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沙俄社会的生活画面,提出了俄国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即贵族知识分子脱离人民的问题,也是十二月党人失败的原因所在。

亚历山大·塞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民族伟大的诗人,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他出身于莫斯科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从学生时代开始写诗,一生写了八百多首抒情诗,鞭挞沙皇的专制暴政,歌颂自由。还写过历史剧《鲍利斯·戈都诺夫》以及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1837年2月8日,因与沙皇走狗丹特士决斗负伤,两天后逝世。

从1823年5月到1831年秋,普希金写成了他的代表作——诗体小说《叶甫根尼·奥涅金》,并于1833年出版。它的发表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确立的标志,别林斯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奥涅金》可以称为俄罗斯鲜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有人民性的作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叶甫根尼·奥涅金(双色图文版)/外国文学名著精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普希金
译者 马国骏//赵艳霞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262696
开本 32开
页数 1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1-09-01
首版时间 2001-09-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5
丛书名
印张 4
印次 3
出版地 吉林
210
146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4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