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豁蒙声声(南京大学卷)(精)/文学院书系
内容
内容推荐
中国现代文学自肇始之日起,已近百年。其间历程坎坷,曲折婉转,幸有数代文人、学人为之披肝沥血,终得发展不辍,其间,有些事、有些人值得被铭记。《豁蒙声声》是由方岩主编,是一本散文集,书中共收录了二十位文学作者的文章,这些作者均为活跃于当下文坛的学者,他们或曾就读于南京大学,或正任职于南京大学。
目录
春末随笔董健
千古东坡面面观
因为我们没有一个“知识阶层”
——从伯林对知识分子与知识阶层的定义谈起 丁帆
家国的意味 巩本栋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
生于1899年叶兆言
经典阅读与人文情境许结
春花秋月何时了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张伯伟
杂家与“杂文”
隔在中西之间的日本: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
问题王彬彬
异口同声:从“东京语”到“京城声口”
旧时王谢程章灿
公车上书的传奇徐兴无
彩云易散霁月长明
——怀念我的同事王彩云刘俊
人类的动物园毕飞宇
民初思想界的厌世风潮张光芒
战争与菩提
——1865往事贾梦玮
那棵挂满魂幡的老树
——对当代审美精神的一次反省傅元峰
有思想的学术
——读《顾左右而言史》
关于青年写作、文学新人的断想何同彬
时间是一切事物的后记 方岩
颠倒的时间神话
——从朱朱《月亮上的新泽西》说起 李章斌
《格兰塔》:“新写作”的虚与实叶子
文体意识与文学意义
——-关于当代文学批评的一点漫谈韩松刚
导语
本书是文学院书系之一,书中多处再读中华古典文化,学者们思古观今,将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相结合,并将国外文学与中国文学相互揉和,对社会现状和社会制度中的弊端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反省和诘问,尤其在文学教育领域思考颇深;再次衡量学术和政治之间该有的距离;散发古人智慧,启迪当代文学。
精彩页
甲申年的春天特冷。春寒之中重读鲁迅《春末闲谈》,品味着他对那种剥夺思想的治人之术的剖析,不禁怦然心动。因而联想到大学之失魂与我辈读书人精神之萎缩。那细腰蜂式的把戏,叫人“没有了能想的头,却活着”。我们确实是“活着”,但几人尚有“能想的头”?思前想后,觉得我们的教育大概是有病,是不是中了那细腰蜂的毒针?于是知识分子的“坏毛病”,便使我不禁生出种种像春寒般不合时宜的焦虑与忧思。“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三年前我写过《失魂的大学》,去年又写了《再谈失魂的大学》,所虑之事依然存在,且有加剧之势。因又有几则随感写出,算是续篇。我倒是真心希望此种文字将无可再续,那时大学之真精魂便已归来也。
一、教育:“民爱”变“民畏”
在论及政治与教育的差别时,孟子有一个说法:“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现在的教育,似乎已经背弃了这则古训。你看,主其事者并不怎么措意于“得民心”的事,而是千方百计地忙着去“得民财”、乱收费、“搞创收”成为有中国特色教育的一大弊端。于是,本该是叫人爱的教育,便渐渐地叫人畏起来了。听说沪上民谣有“人民教师黑社会”之讥,北京则有百姓在民意调查中表示最恨两种人:教师和医生。这自然是一种言过其实的情绪化表达,但其中的警世之意不可小视。应该想一想,我们的教育到底生了什么“病”,才使得这个本来是那么高尚、圣洁、“民爱之”的事业,居然叫人民畏而恨之进而唾骂之?有一位朋友说,现在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政”与“教”互通有无、互为倚重、各得其所。在“教”界由“民爱”变“民畏”的同时,“政”界的人士却纷纷从大学里弄到了硕士、博士、博士后以至兼职教授、博导的美称,大大增加了从政的本钱,从而叫小民不敢不“畏之”,也不敢不“爱之”。有的政界人物,虽然一天也没有真干过教书育人之事,却宏论连篇,“指导”教育,俨然是一位大教育家了。而本该当教育家的大学的头头脑脑们,够得上教育家如蔡元培、罗家伦、马叙伦、叶圣陶者则鲜有其人,听说他们要当政治家,看重的是“副部级”“正厅级”之类的行政待遇。“政”与“教”错了位,“政”与“教”一锅煮,迂腐的孟老夫子真可以休矣。
我们告别了计划经济,但计划经济时代的官僚津制与“左倾”教条主义并没有随之而去。我们迎来了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尚未完全形成,教育还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于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中那些最不好的东西结合起来,也就是官僚津制的“权”与市场运作的“钱”结了婚,迫使教育失其本义,叫人民望而生畏。具有启蒙思想的清末诗人龚自珍有言,灭绝一个民族,先灭它的历史。我想补充说,还要灭它的教育——不灭教育何以灭其历史?从文化传承上说,灭史是断其根,灭教则绝其后。只有最短视、最没出息的民族才不惧怕教育的毁灭;只有最不负责任的政治家才派不懂教育的人去管教育。当然,完全灭掉中国的教育是绝不可能的,但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十年“文化大革命”曾使教育几近灭绝,再往前推,如1952年的院系调整(伴随着知识分子思想改造)、1957年的反右派、1958年的“大跃进”等。我觉得,最可怕的还不是已经干过的那些使教育异化、变质的蠢事,而是支持那些蠢事的某种“思维定式”,还会借着权势与金钱这两翼,不时幽灵般地游荡在今天教育的上空。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豁蒙声声(南京大学卷)(精)/文学院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方岩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452184
开本 32开
页数 34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14
出版时间 2022-08-01
首版时间 2022-08-01
印刷时间 202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88
CIP核字 2020180921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8
155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