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沧桑(典藏版)/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吴岩,科幻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兼科幻与创意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著有《心灵探险》、《生死第六天》等长篇科幻小说。作品获得过多种不同奖励,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本书《沧桑(典藏版)》就是由他创作的一部科学幻想小说集,共收作品10篇。其中《心灵探险》获得了中国科协全国科普奖(二等奖)。

内容推荐

穿越时空迷雾,点燃心灵激情;激发神奇幻想,连接过去未来,科幻小说《沧桑(典藏版)》缔造当代神话!

《沧桑(典藏版)》由吴岩编著,是《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中的其中一本,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鼎力推荐。

目录

总序

窗外

换岗

秘密时间之路

鼠标垫

衰败之花

出埃及记

沧桑

船歌

心灵探险

试读章节

妈妈没有马上对欧静静说出大楼的秘密,却带着静静上了电梯。电梯一直在往下降,静静紧张地裹紧了自己的衣服。

“妈妈,你是带我到外面去吗?可是电梯好像已经过了底层了。”

妈妈摇了摇头,“不,静静,我要你看的东西不在外面。”

终于,电梯在地下15层停住了。妈妈叮嘱静静说:“拿好你的身份证和健康证明,跟着我。”

电梯的门打开了。静静吓了一跳。在一条狭长的通道中,亮着一盏盏黄色的灯,持枪的士兵拦住了她们的去路。

“女士们,请出示证件。”

她们的证件被塞人一个机器中,然后每人伸出一根手指,按在机器右下方的毛玻璃上。这样,她们的指纹就可以和证件上的印迹相对照了。很快,证件又从机器中跳了出来。

“好了,女士们。你们可以走了。”尽管那士兵用极不信任的眼光盯着静静,可还是把她们放了过去。

大约经过五道同样的警戒线,静静跟着妈妈来到一个钢制的舷梯旁边。在这里的士兵,发给她们每人一个塑料小袋,里面是两粒粉红色的胶囊。

“如果感到头晕,就请服用一粒。记住,请不要在下面呆得太久,最多不要超过10分钟。”

母女俩开始沿着很狭窄的舷梯向下走去,这旋转着的梯子通向更下一层。

“噢,天哪!”静静禁不住叫出声来了。在她们的脚下,地板被一块巨大而透明的玻璃取代了,透过玻璃,她看到一片火的海洋。

“妈妈。”静静抓紧了母亲的胳膊,不敢再向下面看。不过她发现,这火海离她们还很遥远,就好像她们正乘坐在宇宙飞船上,遥望远方的陆地。一阵眩晕,她几乎摔倒。母亲一把抱住了静静,把一粒胶丸送进了她的口中。

隔了一会儿,静静清醒过来:“妈妈,我们这是在哪儿?难道,难道不是在地球上?”

“你说对了,孩子。”妈妈镇静地说:“我们生活在一艘漂浮在太空中的宇宙飞船上。”

原来,100多年前,是地球人制造了这艘飞船。人们想用它到太阳系最边缘的冥王星进行探险。很不幸的是,飞船在中途遇到了意外。在快接近木星轨道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个光球。当时人们并不了解这种被叫作UFO的究竟是什么东西,以为真是外星人的飞船。但事实上它们是宇宙中一些神秘通道的入口,它在太空中游移不定,漂来漂去。只要什么物体靠近它,立刻就会被它那强大的吸引力吸到宇宙深处的另一个地方。

“这事来得太突然了,孩子,在你的爷爷他们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大光球已经把飞船吞噬了,只是眨眼的工夫,就来到了宇宙中的这块地方。”

静静听呆了,她无法相信,这只有在书中才能看到的科幻故事,竟然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妈妈还告诉静静,这巨大的飞船差一点就落在了那颗火一样的星球上。飞船上的人想尽了办法总算稳住了飞船,使它成为一颗行星。后来,人们终于在茫茫宇宙中找到了地球的位置,可是他们发现,要想摆脱那光球的吸引,回到自己的家园,飞船上的技术还远远不够,还要发展一两百年。正是为了这个目标,整个飞船上的成年人都在努力工作。同时也正是为了让他们的后代,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不忘掉他们的家园,他们又在飞船的玻璃里嵌入可以变幻的立体图像:白天是山水云雨,夜晚是月亮星星……为了减少那些好奇的青年人带来的麻烦,飞船上设立了军队,他们日夜守卫着要害之地……

尽管妈妈把这一切都告诉了静静,可她仍旧担心静静是否能接受得了,特别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都无法回到自己的家园这一事实。

“孩子,你看,不光是你,连我也没有离开过这幢大楼,甚至你的爷爷就已经在这飞船中生活了。我怎么会不理解你的心情,我也是从你这么大过来的呀!不过,我相信,通过大伙儿的努力,总有一天我们还会回到自己的地球。将来,你大学毕业了,也会加入到我们当中,像你爷爷、爸爸、叔叔阿姨们一样,去面对那些技术难题。说真的,只有一个从小就渴望着回到家乡的人,才能胜任这种工作。而你,静静,你已经在渴望了,对吗?”

静静一直没有讲话,她只是茫然地点了点头。今晚她知道的已经太多太多了。她必须用好几天的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妈妈望着女儿心里想:她能顶得住,她从小就有一种坚强的意志。记得三岁那年,她接受心理测验,从一根又黑又长的管子中爬过去,很多小孩爬到一半就大哭大叫,不肯前进,而静静硬是爬了出来。妈妈知道,这一次,静静也会从每一个受到震惊的人都会产生的灰色情绪中爬出来。她还会以极大的热情投人到攻克技术难题的工作中去,也许正是他们这一代,将实现我们返回家园的美梦。

无论如何,从今晚起,欧静静将不再是孩子了。

P3-6

序言

1860年,英国皇家学院发布了一个罕见的通告:圣诞节,大名鼎鼎的法拉第院士将举办化学讲座。听课的对象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大学生,却是少年儿童!

那天,皇家学院的大讲堂里坐满唧唧喳喳的小听众,顿时使这个一向肃穆、沉寂的最高学府活跃了起来。然而,当一位头发花白、身材瘦长的科学家出现在讲台上时,整个大厅顿时鸦雀无声。

老教授这次没有宣读高深的科学论文,而是津津有味地讲着蜡烛为什么会燃烧,燃烧以后又跑到哪儿去了。他一边讲着,一边做着实验……孩子们双手托着下巴,紧盯着讲台,深深地被这位老人风趣的讲解所吸引。

很多人对法拉第的举动感到惘然不解,法拉第却深刻地回答:“科学应为大家所了解,至少我们应该努力使它为大家所了解,而且要从孩子开始。”

法拉第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苦难的童年:一个贫苦铁匠的儿子,连小学都没念!他12岁去卖报,13岁当订书徒工。他从自己所卖的报、所印的书中,刻苦自学,以至读完《大英百科全书》。法拉第对化学书籍特别有兴趣,就省吃俭用,积蓄一点钱购置化学药品和仪器,做各种实验。就这样,他22岁时被当时英国大科学家戴维看中,当上了戴维的实验助手,从此成为攻克科学堡垒的勇士。法拉第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学习科学确实应该“从孩子开始”。

童年常常是一生中决定去向的时期。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苗壮方能根深,根深才能叶茂。只有从小爱科学,方能长大攀高峰。

小时候看过一本有趣的科学书籍,往往会使少年儿童从此爱上科学。少年儿童科普读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这门科学的“招生广告”。它启示后来者前赴后继,不停顿地向科学城堡发动进攻,把胜利的旗帜插上去。

法拉第曾说,他小时候由于读了玛尔赛写的科普读物《谈谈化学》,开始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法拉第给孩子们讲课,后来把讲稿写成一本书,叫做《蜡烛的故事》。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伊林在小时候,曾反复阅读了《蜡烛的故事》。伊林在回忆自己怎样走上科普创作道路时说:“我写的书就是从那些书来的。”爱因斯坦曾回忆说,十一岁那年,他读了《自然科学通俗读本》、《几何学小书》,使他爱上科学。

著名的俄罗斯科学家齐奥科夫斯基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宇宙航行事业,那是因为他小时候读了法国科普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产生了变幻想为现实的强烈欲望,从此开始研究飞出地球的种种方案。

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吴征镒院士说,小时候看了清代的《植物名实图考》,使他迷上了植物学。

俗话说:“发不发,看娃娃。”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将来是否兴旺发达,要看“娃娃们”是否从小热爱科学。“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祖国的兴旺发达,靠我们这一代,更靠娃娃们这一代!1935年,高尔基在写给伊尔库茨克高尔基第十五中学学生的一封信中,曾深刻地指出“娃娃们”学科学的重要性:“孩子们,应该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是比科学更强大、更所向无敌的了。……你们的父亲从世界掠夺者手里取得了政权后,在你们面前开辟了一条宽广的道路,使你们能达到科学所能达到的高度,而继续父亲一辈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事业的责任,也就落在你们肩上。”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空间科学技术方面拔了头筹。这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想什么呢?他首先想到的,是美国的小学教育有没有出了什么问题。我觉得,这位美国总统是有眼力的。他正是看到了青少年一代的重要性。  广大青少年,今天是科学的后备军,明天是科学的主力军。为此,邓小平在为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题词时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

正是为了培养少年儿童从小热爱科学,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联袂选编了这套《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入选这套丛书的作品,不论中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佳作”,即不论是就选题、内容、文笔而言,都是上乘之作;

二是“科普”,即起着科学启蒙、科学普及的作用,那些不含科学内容的玄幻、魔幻小说,即便像《哈利·波特》那样广有影响的作品也不选入;

三是“少年儿童”,即必须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即便是霍金的《时间简史》、盖莫夫的《物理世界奇遇记》那样优秀的科普读物,由于读者对象是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人,而对于少年儿童来说过于艰深,未能收入。

另外,《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注意选入各门学科的代表性图书,使少年儿童读者能够涉猎方方面面的科学知识。除了以科普读物为主体之外,《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还选入科学幻想小说、科学童话等科学文艺作品。这样,使这套图书具有内容与体裁的多样性。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选编《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为了使少年儿童读者以及家长们来到书店的时候,可以一下子就买到中外少年儿童科普佳作,因为这套书是编者从上千部中外少年儿童科普图书中精心挑选出来的。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迎接共和国60周年而编辑出版的,这是我国迄今最权威规模最大的一套少儿科普经典书系,也是我国第一套少儿科普经典文库。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金钥匙,开启科学殿堂的大门。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向导,带领你在科学王国漫游。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好朋友。多读一本好书,犹如多交了一个好朋友。

愿《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给你带来知识,带来智慧,带来希望,带来科学的明天。

叶永烈

2008年4月20日于上海“沉思斋”

书评(媒体评论)

《心灵探险》获得中国科协全国科普奖(二等奖);《生死第六天》和《沧桑》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神秘的电影院》和《日出》获得中国科幻小说星座杯白羊座金奖。

一群具有特殊能力的孩子,借助电脑游戏进入虚幻世界,完成一场面对自然与心灵的双重探险……《心灵探险》在精彩紧张生动有趣的同时,显示出作家精深的心理学专业底蕴……作者既是科幻作家,也是科幻研究者兼教育者。他引导一代代年轻科幻迷走上科幻创作道路的事迹着实令人感动。

——著名科幻作家 星河

吴岩年轻得令人羡慕,但更令人羡慕的是他的丰富的阅历和作品;他是专攻心理学的。却有着很好的文学造诣。至少对我来说,吴岩的名字是和科幻连在一起的。

——《科技潮》杂志前主编 李慰怡

吴岩从小热爱科幻,师从新中国科幻之父郑文光和叶永烈,还在很多新生代作者登上科幻舞台之前,他就已经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获得众多奖项。他还是当代中国重要的科幻理论家,我也从他的著作中获益良多。

——著名科幻作家 韩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沧桑(典藏版)/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363145
开本 32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12-01
首版时间 2011-12-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0
14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