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秦始皇:大秦帝国启示录
内容
亮点展示

5688111784523f76.jpg

编辑推荐

1.跨越国界的视角,回归人性,把秦始皇当人看,而不是神!灭六国、大一统、筑长城、造秦俑……通过一本书,看秦始皇一介凡人,如何完成神级操作!

2.大秦生存指南!实地走访+史料考证+文物佐证,真实准确地还原秦帝国从崛起到覆灭的每一步,全面展现大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

3.以故事说历史,轻松不乏味,通俗不晦涩,在碎片阅读中了解历史真相。

内容简介

本书是了解秦始皇和大秦帝国的通俗读本。作者陈舜臣秉承其一直以来对历史的严谨态度,亲自赴西安等地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史料、出土文物,以及考古发现,运用其擅长的推理分析手法,为读者重新审视秦始皇及其所处的大时代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书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全面勾勒出秦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为读者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大秦帝国画卷。

作者简介

陈舜臣(1924~2015),华裔日本作家,生于日本神户市。在日本的历史创作领域与司马辽太郎并称“双璧”。他通晓汉语、英语、日语、印度语、波斯语五种语言,作品常呈现无国界的宏观视野。他的历史作品因加入了推理的成分而自成一派,多次在日本掀起阅读中国史的热潮,主要著作有《中国的历史》《太平天国兴亡录》等。

目录

第一章 功在千秋

“皇帝”的发明者 /002

史无前例的“统一”/007

秦国的“拿来主义”/011

深入人心的理念 /013

第二章 乱世风云

式微的周王室与秦国的成长 /018

秦国的异国人才 /021

时势造英雄 /026

两种治国之道 /029

第三章 少年秦王的秘密

上位的周折 /032

商人吕不韦的投资 /034

为王铺路的商人 /037

秦始皇生父之谜 /039

《吕氏春秋》诞生史 /042

第四章 踏上统一全国之路

大一统的助力者 /046

跨越国境的人 /048

合纵还是连横 /051

性情中人赵武灵王 /055

第五章 独裁者的阳面与阴面

秦始皇与阿克巴大帝 /060

秦始皇与成吉思汗 /062

频繁遇刺 /067

第六章 万里长城与骁骑民族

名扬天下的万里长城 /070

骁骑民族的融合 /074

斯基泰人的影响 /078

“笔祖”蒙恬 /081

第七章 支撑秦国的法家思想

儒家精神的缺失 /084

李斯和韩非的恩怨 /087

封杀言论的缘起 /092

坑儒的真相 /095

法家思想的支撑 /097

第八章 羡?仙

封禅一事的疑点 /102

被迷信冲昏头脑 /105

长生不老的愿望 /109

秦始皇的两面性 /114

第九章 民怨沸腾

从不毛之地到沃野良田 /118

曾祖父留下的传家宝 /122

规模宏大的半成品 /125

疑窦丛生的陵墓 /127

刘邦和项羽的崛起 /132

第十章 战国最强的虎狼之师

国家集权和农业改革 /136

白刃战的引入 /138

老谋深算的王翦 /140

收缴天下兵器 /147

第十一章 文物会说话

意外的重大发现 /150

两千年前的禁卫军 /153

主帅俑到底是谁 /157

秦朝文物二三事 /159

第十二章 大秦帝国的覆灭

博浪沙刺杀事件 /164

遗诏的谜团 /166

遗臭万年的宦官赵高 /169

逃犯起义与大秦灭亡 /174

治国之道的反面教材 /181

后?记 /183

精彩书摘

通过秦始皇推行的各种新制度,天下逐渐变成了一个整体。

都城咸阳发出的指令能遍及全国,统一的轮距更是能让人们驾着同一辆马车去任何地方。统一的文字则让普天之下都能看懂使者传达的诏书,也为皇帝的统治带来了便利。

其实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人们才开始认为“中国是一个整体”。如果秦始皇没有出现,没有做到一统天下,恐怕中国就会变成如今欧洲的模样——由多个国家组成,每个国家说着不同的语言。

三国时期、南北朝、金朝、元朝……中国历史中,分裂时期也许比统一时期更长,但经过秦始皇短暂的统治,“中国是一个整体”这一概念深深扎根在了中国人的心里。

著名学者傅斯年先生认为,夏族在西,夷族在东,所以西部的周族便是夏族,东部的商族便是夷族。公元前 1050 年左右,周武王向东部发起进攻,最终商朝灭亡。 以此学说为依据,我们可以推测周族并不是在商族没落后才崛起,而是与商族几乎同时并存的,且实力更胜一筹。还有学者认为,纵观历史,中国西部充满野性力量的新鲜血液曾不止一次地涌入东部。

虽然不知以“霸道”治国可以维系多久,不过秦始皇能够兼并六国也不是仅凭武力。秦国积蓄已久的实力才是最强大的依靠。商鞅贡献的政治力量,还有郑国这种异国技术员贡献的技术力量,都对增强秦国的实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们在阅读史书时,要留意这段历史是由谁写的。秦朝在秦始皇死后两三年就灭亡了,所以撰写秦史者只有可能是后来的史官,而非秦国自己的人。而且秦始皇先后消灭了韩、魏、燕等六个国家,恨他的人不在少数。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很多对秦始皇不利或者让他颜面受损的事,在史书中都是被刻意放大过的。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采取了许多对商人十分有利的措施:统一度量衡,让各地使用容积相同的量器,为商人做生意敞开了便利之门;统一文字,让各地的人能看懂同一封信,对商人也大有裨益;统一轮距,则让商人可以驾着同一辆马车走南闯北。

赵武灵王本来有可能在秦始皇之前统一天下,但他被活活饿死之后,赵国便因此失去了得到天下的机会。楚国原本也有能力争夺天下,后来也错失了良机。天下最终还是等待着秦国能有一个非凡之人实现统一大业。

秦始皇登基时还是少年,性格特点并不明显,但我认为他从小就有不同寻常的一面。谜一般的身世、纷乱的家事……能感觉到他把所有的事都藏在心里,在一边冷眼旁观。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人们期盼统一,也在促进统一。秦始皇若不是正好出现在这个时候,也许就不会有那么辉煌的成就了。这就叫时势造英雄吧。

只要是有用的人才我都要用,才不管他是齐王的侄子还是谁。

如果不能为我所用,我就要杀了他。这就属于游牧部落那种利字当先的想法。秦国每一代的国君都和游牧部落的独裁君主非常相似,百姓也愿意接受统治者的独裁,并寻求统治者的指示。秦始皇也正能满足百姓的这种期待。

据《史记》记载,秦朝建国是由尉缭计划,李斯执行。尉缭是大梁人,他曾为秦始皇相面:

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秦始皇这个人,高鼻梁,细长眼,有鸷鸟一样的胸膛,豺狼一样的声音。刻薄寡恩,心如虎狼,处于穷困潦倒时能甘愿为人之下,得志时也容易反过来咬你一口。”

有人说尉缭姓尉名缭,也有人说尉缭是官衔名称。这个人物是否真实存在还未可知,但《史记》称秦始皇非常中意尉缭,常让他陪伴在自己左右,准许尉缭的吃穿用度都和自己一样,并对对他非常谦逊。秦始皇为一个外来的大臣做到如此地步,但尉缭十分感谢秦始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的同时,仍觉得秦始皇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真有必要的时候搞不好还会对你卑躬屈膝。

卑躬屈膝并不代表这个人很老实,正相反,他若是得势就要“食人”。他可以向你下跪,也可以残忍地杀害你。他可以谦逊到尘埃里,也可以狠狠把你踩在脚下。想到这里,尉缭丢下一句“不可与久游”便想速速逃走,但是秦始皇又拦住他不让他走。

尉缭想逃走,一定是因为发现了秦始皇现在对自己客客气气,将来也有可能翻脸不认人。他或许还预感到秦始皇会因为这种特质,变成整个天下的统治者。

一提起秦始皇,人们便会下意识地想到万里长城,以至于容易误把整座长城当成秦始皇的杰作。其实,战国时代的各个国家都分别修建了城墙。此举一是为了明确本国的领土范围,二是为了抵御外敌。

例如燕国、赵国、魏国和齐国就沿着本国的边境线,修建了燕长城、赵长城、魏长城以及十分出名的齐长城。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便将各国修建的长城连接、加固,或继续向北延伸。整修过的长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临洮,《史记》称其“延袤万余里”。

从地图上来看,长城的总长度大概有 2700 千米。但长城有高低起伏,个别位置还有两三层,把这些都算进去大概就有 5000 千米了。在古代中国的 1 里约等于 500 米,那么 5000 千米就约等于1万里,由此看出长城的长度并没有被夸大。

前言/序言

序言

春秋战国时代,是各诸侯国轮番登场的舞台,也是时人眼中的天下。假如战国末期七雄割据(秦、楚、燕、齐、赵、魏、韩)的局面延续下来,也许这片天下会从此分裂成七个国家,变得像欧洲一样零散。秦始皇统一了天下才避免了这样的情形。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秦始皇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的缔造者。

若想了解中国,就必须先了解秦始皇。他生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他的大秦帝国却在他死后迅速土崩瓦解。即便这样,他统一天下的事迹,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三国鼎立、南北朝动乱、宋金对峙……秦朝灭亡后,中国历经数次分裂,却从来没有人认为这是常态。或许在古人的传统观念中,中国就应该是一个整体。

在那个时代,只有拥有强大到一定程度的力量,才能统一天下。那么,秦始皇的力量究竟从何而来?

回顾秦始皇的霸业时,我们会发现,他虽然是诸侯之子,却几乎只凭一己之力就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他那不可思议的人生轨迹,的确值得重温。不过对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人而言,秦始皇也算是一个失败的案例。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曹操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我认为,这句评语似乎更适合秦始皇。在历史的长河中,各个领域偶尔会出现走在时代前面的豪杰。然而深入研究过秦始皇这个代表人物就会明白,他们也不过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造就了他们。

可以说,秦始皇所拥有的力量,来自他所处的时代。

我写这本书,是想通过揭开时代的面纱,勾勒秦始皇的形象,再借助秦始皇这支璀璨夺目的明烛,照亮这个时代的真容。

陈舜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秦始皇:大秦帝国启示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舜臣
译者 译者:蒋桑橙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163659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33
出版时间 2020-11-01
首版时间 2020-11-01
印刷时间 202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390
CIP核字 2020201190
中图分类号 K827=33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6
149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6: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