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懂每一个学生--课堂评估的目的设计分析和使用策略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一共包含22章,其中有20章是在《小学数学教师》期刊发表的20篇系列文章基础上形成的,另有2章(第1章和第9章)是基于当前国内外有关课堂评估的前沿研究成果梳理而成。22章总计分为四部分,分别是课堂评估总论,课堂评估的工具研发及评分标准,课堂评估与核心素养,以及课堂评估的实践。其中,第一部分探讨的主要问题涉及什么是课堂评估(对课堂评估概念的定义和定位等),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两种不同评估的侧重点与对比),以及“课堂评估:作为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课堂评估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第二部分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何设计开放式的评估题(开放式课堂评估题遵循的一系列准则),如何判断评估题的质量(用多个案例阐述质量评估过程),如何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进行试卷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如何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估(不同类型教师在评估中的差异),如何通过反思性日记对学生进行评估,如何通过成长记录袋对学生进行评估(反思性日记和成长记录袋为两种形成性测评方式)。第三部分首先以“也论数学核心素养及其构建”开篇,阐述21世纪学生发展所必备的数学核心素养框架,随后分别对智能计算思维、数学建模、数学交流和数学情感的内涵、意义与评估等进行介绍。第四部分主要围绕课堂评估的实践展开。
作者简介
蔡金法,祖籍浙江萧山。1984年获杭州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数学教育),1994年获美国匹斯堡大学博士学位(数学教育认知研究),并荣膺杰出博士论文奖。现为美国特拉华大学数学系、教育学院教授,数学教育研究主任。2000~2001年,应邀为美国哈佛大学访问教授。曾任全美教育研究协会数学教育研究委员会主席,目前担任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数学教育研究专著系列的主编;先后担任《数学教育研究》等6本国际教育研究类杂志的主编或编委;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近期,应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之邀,担任2016年《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主编。所从事研究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的基金支持,累积金额已超过500万美元。热爱教学,于2002年荣获特拉华大学优秀教学奖。创办了中美教育研究院,热衷于教育交流、创新和研究。
目录
第一部分 课堂评估总论
第1章 什么是课堂评估
一、什么是评估
二、如何区分评估、评价、测量与考试
三、课堂评估的定位
四、课堂评估的过程框架
五、课堂评估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2章 课堂评估:作为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课堂评估的不同类型及其特征
二、诊断性评估:开展教学的前提条件
三、形成性评估:教学改进的实施依据
四、终结性评估:教学质量的判断依据
五、平衡不同类型评估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第二部分 课堂评估的工具研发及评分标准
第3章 如何设计开放式的评估题
一、课堂评估题设计准则
二、问题设计要能够评价重要的数学内容
三、问题设计要能够评价重要的数学认知过程
四、问题设计要使用有效的引导语
五、问题设计要使用恰当的现实背景
六、结语
第4章 如何判断评估题的质量
一、案例一:平均数
二、案例二:百分数
三、案例三:运算
四、结语
第5章 如何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进行开放题试卷分析
一、开放性课堂评估题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框架
二、定量分析的案例
三、定性分析的案例
四、结语
第6章 如何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估
一、案例一:同一地区教师对学生作答的评分差异
二、案例二:中关教师对学生作答的评分差异
三、案例三:“新手”教师与“资深”教师对学生作答的评分差异
四、保障课堂评估客观性的几点建议
五、结语
第7章 如何通过反思性日记对学生进行评估
一、案例一:开放式的反思性日记
二、案例二:半结构化的反思性日记
三、案例三:结构化的反思性日记
四、案例四:特殊主题的反思性日记
五、反思性日记的评分方式
六、结语
第8章 如何通过成长记录袋对学生进行评估
一、成长记录袋实施的基本流程
二、成长记录袋中可包含的具体内容
三、针对特定数学内容领域的成长记录袋设计
四、成长记录袋的评分方式
五、结语
第三部分 课堂评估与核心素养
第9章 也论数学核心素养及其构建
一、引言
二、核心素养关联的人才观与数学观
三、数学核心素养成分构成模型
四、数学核心素养成分
五、结语
第10章 智能计算思维的内涵与意义
一、智能计算思维:三个案例
二、智能计算思维的概念源起
三、什么是智能计算思维
四、智能计算思维与数学思维的差异
五、结语
第11章 智能计算思维的课堂教学
一、课堂教学中智能计算思维的基本能力
二、案例一:线性关系
三、案例二:数学推理
四、案例三:算法思维
五、结语
第12章 智能计算思维的评估
一、智能计算思维的整体性评估标准
二、评估标准案例
三、结语
第13章 数学建模的内涵与意义
一、什么是数学建模:两个案例
二、从“数学问题”转化为“模型问题”
三、数学建模过程
四、结语
第14章 数学建模的课堂教学
一、选择或设计恰当的数学建模任务
二、对学生可能的建模策略进行预测
三、数学建模的课堂教学组织
四、结语
第15章 数学建模的评估——基于美国《州共同核心数学课程标准》的评估
一、基于美国《州共同核心数学课程标准》的数学建模评估
二、“健康周活动”案例:问题阶段
三、“健康周活动”案例:规划阶段
四、“健康周活动”案例:验证阶段
五、结语
第16章 数学建模的评估——基于新加坡《数学建模资源工具包》的评估
一、基于新加坡《数学建模资源工具包》的数学建模评估
二、乘车案例:作出假设
三、乘车案例:数学推理与运算
四、乘车案例:运用现实世界的知识对模型和解答结果进行解释
五、结语
第17章 数学建模的评估——“基于建模过程和结果”的整体性评估
一、“基于建模过程和结果”的整体性评估
二、个体层面评估案例:“募捐”问题
三、小组层面评估案例:“成绩”问题
四、三种数学建模评估的比较
五、结语
第18章 数学交流的内涵、意义与评估
一、如何创设评估学生数学交流的情境
二、如何设计评估题引导学生数学交流
三、如何对数学交流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
四、结语
第19章 如何对学生的数学情感进行评估
一、什么是隐喻法
二、用隐喻的方式进行定量分析
三、用隐喻的方式进行定性分析
四、隐喻法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五、结语
第四部分 课堂评估的实践
第20章 课堂评估实践中的教学任务设计
一、课堂教学实践: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选择课堂教学任务的标准
三、课堂教学任务设计的反思
四、结语
第21章 如何开展基于学生思维的教学实践
一、课堂教学实践:中奖问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懂每一个学生--课堂评估的目的设计分析和使用策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蔡金法//刘启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2013171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22-08-01
首版时间 2022-08-01
印刷时间 202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93
CIP核字 2022148563
中图分类号 G623.502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