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财务从不说假话(领导和员工必读的管理密码)
内容
编辑推荐

任小平所著的《财务从不说假话(领导和员工必读的管理密码)》从财务的角度贯穿了灵活的管理之道,变通的管理之道,不违反制度的管理之道,寓教于乐的管理之道。

本书看似“读财”,实则“悟道”,“悟管理之道”,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将管理的智慧讲清楚。

内容推荐

《财务从不说假话(领导和员工必读的管理密码)》简介:财务那点事,看似说“己”,实则言“它”。搞好了,不仅可以让现实的“钱途”无忧,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未来的“前途”可期。当“钱途”与“前途”兼得时,公民之幸福,企业之兴旺,经济之繁荣,社会之和谐,国家之昌盛,民族之复兴,难道还远吗?

“小”财务,“大”道理。任小平所著的《财务从不说假话(领导和员工必读的管理密码)》看似“读财”,实则“悟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之道,贵在“聚财须有规矩、管财须有思想、用财须有得益”;企业如此,个人可以例外吗?所以,跳出财务“真”与“假”的无聊“纠结”,用心品味财务说的是不是假话?当然,财务从不说“假话”!

目录

第1章 企业最高境界:活着就好

 1 要赚钱,先保本:本量利分析

 2 比利润更重要的是现金

 3 小心驶得万年船

第2章 企业目标就一个:利润最大化

 1 收入:利润之“源”

 2 费用:利润之“殇”

 3 企业核心竞争力:成本

第3章 企业为啥不高兴:伤心不仅因为钱

 1 利润为什么这么少?

 2 钱总是不够花?

 3 大手大脚,花钱失控

第4章 管理层激励:“金手铐”,铐住了谁?

第5章 财务的逻辑: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 资产,无利不起早

 2 财务等式的管理哲学含义

 3 资产精华:流动性

 4 需要关注的五大资产

 5 负债:寅吃卯粮

 6 所有者权益:股东的真正财富

第6章 财务报表:雾里看花,终隔—层

 1 企业能活吗?

 2 活得累不累?

 3 幸福指数有多高

第7章 企业财迷:假作真时真亦假

 1 财迷之源:都是利益惹的祸

 2 财迷之道:核心是利润

 3 甄别之法:给自己一双慧眼

第8章 领导说好,黄金万两:财务,从“规矩”开始

 1 “规矩”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2 钱是谁的?

 3 规矩是什么?

 4 谁来服务?

第9章 “面包”与“操守”:财务的“是是非非”

 1 财务,为什么总受伤?

 2 财务底线:职业道德

 3 财务的目标:一切为了企业

第10章 人类失去会计,世界将会怎样?

试读章节

保持合理的现金头寸

企业一般都有点“闲钱”,这就是现金头寸。为什么要有这个东西,原因很简单,以备不时之需。理论上有三个方面:(1)正常交易需要;(2)风险防范需要;(3)投机需要。三个方面,防范风险是最主要的,毕竟企业是在风险状态下赚钱。

现金头寸多少合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点是肯定的,头寸太多,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都很高,头寸太少,风险成本又很高。因此,企业在确定现金头寸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企业的风险大小。一般情况下,风险越大的企业,现金头寸越大;反之越小。现实当中的很多事情,虽然都不能用钱去解决,但就企业的风险而言,钱还是很管用的。

比如企业卖的产品,因自身的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损失,虽然法律规定可以按双倍进行赔偿,现实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案例,但请记住,一旦与消费者关于产品的争议上升到法律层面,企业品牌本身也是一个受伤害的过程。

很多企业的做法就是,尽量与消费者协商,让消费者获得比法律途径要高一些的补偿,这样可以将产品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当然,如果碰到“狮子大张口”的消费者,这种办法并不管用,法律途径仍然是最后一个办法,不过对普通的消费者而言,法律尽管可能会给一个“公道”,但获取“公道”的过程非一般人所能承受,所以,理性的消费者也愿意接受一个非法律途径的合理补偿;当然,对于职业打假的人是另一个概念。所以,企业遇到类似的风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不要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早点解决对双方都是一个好事。

二是企业的交易模式。企业的交易模式要么是“现金”,要么是“赊购”,两者的区别不在于后者是否给钱,而是有一个“时差”。

现金交易较多的企业,头寸应该多一些,反之可以少一些。对企业来讲,对“时差”的管理极为重要,否则容易出现资金断裂的问题。比如,超市行业,对开超市的人而言,现金流非常好,因为给消费者的东西都是现金交易;但超市给供应商的货款往往有一个时差,如果时差失控,超市崩盘也就不远了。

三是关注现金流。现金流好的企业,头寸可以少一些,反之可以多一些。在企业管理中,产生现金流的业务主要有三个:(1)经营活动现金流;(2)投资活动现金流;(3)筹资活动现金流。三个当中,经营现金流是最重要的。企业要规避的一个问题就是:不要将现金流的希望寄托在筹资活动上,无论是股东还是银行,都不会无休止地给企业现金流的。

虽然理论上我们很难有一个关于现金流的标准,业界“偶像”的一些做法还是值得借鉴的。比如香港的“四大天王”(李嘉诚、李兆基等),历经风雨而不倒,一个重要的财务秘诀就是:不管在什么时候,公司账上的现金头寸都会占资产总额的10%左右,有的更是超过了15%。

所以,“偶像”不是天生的,一定是经历很多事以后才炼成的。和其他企业不同,“四大天王”也经历了很多“诘难”,但“诘难”过后是“微笑”,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不管什么时候,他们始终牢记一条:持有适度规模的现金是必须的,既有应对风险的需要,更是抓住机会的本钱。

和他们比,我们的一些企业,总是心动,但从不行动。并且不将头寸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总认为钱花出去才是钱,钱花出去才能挣钱,更有甚者是“寅吃卯粮”,举债度日,一时的风光,但终究不长远。

2011年4月13日,内蒙古包头市惠龙集团董事长金利斌自焚身亡。生前的金董事长很“牛”,不仅在包头商界举足轻重,还先后获得2007年共和国经济建设元勋、2008年包头市十大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金董事长的公司成立于2002年,经过多年“打拼”,在食品物流、洗浴娱乐、农业矿业、金融投资等行业可以说是干得“风生水起”,公司自己网站也曾对外宣称,惠龙集团资产逾25亿元,拥有员工近2000人。

如此辉煌的事业居然让金董事长“抛弃生命”,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金董事长干的很多事情,都是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解决的,法律上叫“非法集资”,主要的手段就是“高息揽储”,最后的结果就是:东墙拆完了,西墙等着修,逼得没办法,只能“一死了之”。媒体披露的数据显示,非法集资的总额高达12.37亿元。

“人死不能复生”,逝者虽有罪,但安息的权利还是有的,因此,评价“离开”的人,有点不仗义。

不过,金董事长的这个事,再一次告诫人们:贪欲,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大贪大代价,小贪小代价,不贪无代价;金董事长可以用“死”求“解放”,而那些还想活着的人,该怎么办呢?如果不想效仿,办法就一个,“以泪洗面、苟且余生”。

从财务的角度看,一个不到10年就能累积“巨额财富”的企业,说没问题是假的;即使我们无法知晓其“致富法宝”,但“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这句话还是要琢磨琢磨。

现实的管理中,管理现金头寸应注意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时间原则,也就是说,时间太长的东西可能无法估计,但三个月应该没问题;因此,时间原则就是要求企业要保证目前的资金可以维持三个月的基本所需。

二是“刚性原则”,有些钱企业可以拖一下,而有的钱是到点就必须给的,商量的余地很小。主要有两个方面:

(1)工人的工资,这个东西很难商量,毕竟给你干了活,还等着这点钱“养家糊口”;有些企业这方面做得比较糟糕,小的方面是“法盲”,大的方面是“不人道”;还是那句话,老板可能要1000万才能喂饱,但工人可能只需要1000块,满足欲望低的人,幸福感也是不错的,所以,企业不要拖欠工资。

(2)政府的税收,这个东西更不能商量,除非你有非常独到的办法。对政府来讲,关心企业发展是它的基本责任,但依法、足额收税也是它的权利,只要求政府承担责任不享受权利也是不现实的。

不过今天的某些现象并不好。比如这两年政府调控房价的力度很大,但仍有些开发商“逆势而上”,北京某楼盘就卖到30万一平,这无疑进一步刺激了公众在房价方面的“脆弱神经”;媒体的后续报道显示,除了建委等行政部门进去检查,税务也开始查税。

其实我们想问的一个问题是:查税是政府的权利,为什么非要到这个时候呢?至少给社会的一个观感是:有点欺负人的味道;也就是说,大的方面我无法用法律的框架把你摁住,但税这一块,没有问题的企业则少之又少了。

P8-10

序言

这是1997年的某次旅途中,飞机上邻座与作者的偶然对话:

邻座:兄弟高就?

作者:“教书匠”。

邻座:什么学校?

作者:大学。

邻座:教啥的?

作者:财务,也就是大家说的会计。

邻座:会做“假账”吗?

作者:?!?!?!

虽然岁月流逝,但类似的话题常被提及。偶有解释,但更多的是“无语”。看来,财务给人的“感觉”,就一个字:“假”。

财务是“假”的吗?如果不是,为什么大家都这么认为呢?如果是,为什么大家都还需要呢?

世间诸事,眼见虽然为“实”,但不一定是“真”;耳听虽然为“虚”,但不一定是“假”。财务可能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搞财务的人,都觉得自己很重要,说自己是单位的核心,单位那点事,没有自己不知道的,很“牛”,当然也很危险。’

不是搞财务的人,说财务就是一个“算账”的,就是给领导“拉车”的,“领导”咋走就咋走,“没脑子”。

搞财务的人,总想去影响别人,特别是领导,说这事不可以,那事不能干;不是搞财务的人,特别是同僚,总说财务“事婆”,除了说“不行”,就不知道啥事是行的。

看来,财务与非财务,各唱各调是常态。常态之下,双方又不能“掰”。合又合不来,掰又掰不掉,要想过得好,办法就一个:换位思考。所以,财务整的那些事,看似复杂,实则简单。财务是“果”,业务是“因”;外部人重“果”,内部人重“因”;因果能否和谐,财务要学会看“因”,而非财务要学会看“果”。

商业社会,财务是资本行走的“眼睛”,是资本交流的“语言”,是资本逐利的“记录”,是资本分赃的“依据”…,所以,有利的地方,就一定有财务。

商业时代,财务很重要。财务告诉你的不一定是“真”的,但你一定可以辨别哪些可能不是真的。给自己一双慧眼,把这个世界看得明明白白。

财务那点事,看似说“己”,实则言“它”。搞好了,不仅可以让现实的“钱途”无忧,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未来的“前途”可期。当“钱途”与“前途”兼得时,公民之幸福,企业之兴旺,经济之繁荣,社会之和谐,国家之昌盛,民族之复兴,难道还远吗?

“小”财务,“大”道理。本书看似“读财”,实则“悟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之道,贵在“聚财须有规矩、管财须有思想、用财须有得益”;企业如此,个人可以例外吗?所以,跳出财务“真”与“假”的无聊“纠结”,用心品味财务说的是不是假话?当然,财务从不说“假话”!

本书能够出版,感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喻炼女士和科睿博宇管理咨询公司的周强先生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所提供的帮助。有句话叫,文责作者担,得益归读者。我非常“忐忑”地坚信:读者的智慧远胜作者的“一管之见”。期待与您的交流,任何善意的品评均可发至:renxiaoping@ciir.edu.cn。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财务从不说假话(领导和员工必读的管理密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任小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188467
开本 16开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5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5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4: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