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死魔的面具(名家名译双色插图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
内容
编辑推荐

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诗人、文艺评论家,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自觉地把短篇小说视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的作家。他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宣扬唯美主义和神秘主义,因《毛格街血案》、《窃信案》、《金甲虫》等被尊称为“侦探小说的鼻祖”,因《黑猫》、《鄂榭府崩溃记》、《红死魔的面具》等被誉为“恐怖小说之父”。

本书收录了爱伦·坡的多篇小说作品,其中包括:《毛格街血案》、《窃信案》、《黑猫》等。

内容推荐

《红死魔的面具》是美国著名作家爱伦·坡的恐怖小说代表作。作者以绚丽的文笔描绘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富丽奢华以及掩藏在这奢华背后的死亡的恐惧,小说的着眼点在于以死神的舞蹈来象征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其故事离奇,气氛和色彩的渲染都不愧为大师的手笔。

除《红死魔的面具》等恐怖小说以外,本书还选入了坡的其他小说,如《毛格街的血案》、《金甲虫》等侦探小说。这些作品中丰富的想象、不寻常的内容、新奇的手法,以及细致入微的心理、意识的刻画,对西方文学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目录

毛格街血案

玛丽·罗热疑案

窃信案

金甲虫

泄密的心

黑猫

一桶白葡萄酒

跳蛙

红死魔的面具

瓶中手稿

大漩涡底余生记

椭圆形画像

试读章节

话说“红死”在国内肆虐已久,像这般致命,这般可怕的瘟疫委实未曾有过。这病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就是出血——一片殷红,令人发指。患者初时感到剧痛,突然一阵头昏眼花,于是全身毛孔大量出血丧命。只要患者的身上,特别是脸上一出现猩红色斑点就是染上这瘟疫的预兆,这时诸亲好友谁也不敢近身去救护他和慰问他。患者从得病到发病,一直到送命,还不消半小时工夫。

可是荣王爷倒照样欢欢喜喜,他胸有成竹,天不怕地不怕。当他领地里的老百姓死了一半的时候,他便从宫里武士和命妇中挑了一千名体壮心宽的伴当,把他们召到跟前,然后带了他们隐居到他统治下一座雉堞高筑的大寺院里去。这座寺院占地宽广,建筑宏伟,完全按照王爷那古怪而骄奢的口味兴建而成。寺院四周围着坚固的高墙。墙上安着铁门。这批门客进了寺院,便随带熔炉和大铁锤,把门闩全都焊上。他们横下心来,决不留开方便之门,哪怕今后在里头憋不住,一时绝望发狂,也无从出入。寺院里贮粮充足,有备无患,他们对什么瘟疫都不放在心上了。外界闹得如何,悉听自便。再说伤心也罢,挂虑也罢,都是庸人自扰。王爷早已安排好一切寻欢作乐的设备。有说笑逗乐的,有即兴表演的,有跳芭蕾舞的,有演奏乐曲的,有美女,还有醇酒。寺院里应有尽有,尽可以安享太平,寺院外却是“红死”猖獗。

在寺院里隐居了将近五六个月的工夫,这时外边正闹得天翻地覆,荣王爷却开了一个盛况空前的化装舞会,请这一千名伴当玩乐。

这场化装舞会啊,真个是穷奢极侈。这里且容我把举行舞会的场地介绍一下。一共有七间屋子,原是一套行宫。不过若在一般宫中,这种套间只要把折门向两边推开,推齐墙跟,眼前望出去就一片笔直,整个套间一览无遗。而这里的情况大不相同,因为这位王爷就爱别出心裁,其余可想而知了。这些屋子造得极不整齐,一下子只能看到一个地方。每隔二三十步路的地方就有一个急转角,每个转角都可以看到新奇的景物。左右两面墙中间都开着又高又窄的哥特式窗子,窗外是一条围绕这套行宫的回廊。窗子都是彩色玻璃的,色彩个个不同,和打开的各间室内装饰主要色调一致。譬如说,东厢那间悬挂的装饰是蓝色的——窗子就蓝得晶莹。第二间屋子的装饰和帷幔都是紫红的,窗玻璃也照样是紫红的。第三问屋里一律是绿的,窗扉也是绿的。第四间的家具和映人的光线都是橙黄的。第五间全是白的,第六间全是紫罗兰色的。第七间从天花板到四壁壁脚都密密层层罩着黑丝绒帷幔,重重叠叠地拖到同色同料的地毯上。只有这一间的窗子,色彩同室内装饰不一致。这里的窗玻璃是猩红色的——红得像浓浓的血一般。在这七间屋子里,摆得满坑满谷,或悬空挂着的大批金碧辉煌的装饰品中,竟没有一盏灯,也没有一架烛台。在这一套屋子里,根本没有一点灯火,也没有一点烛光。可是在围绕这套屋子的回廊上,每扇窗子对面都搁着一只沉甸甸的大香炉,香炉里有个火钵,发出的光透过彩色玻璃,照得屋里通亮。因此呈现出五光十色,千奇百怪的景象。可是在西厢的黑屋里,火光透过血红的窗玻璃,照射到漆黑的帷幔上,却是无比阴森,凡是进屋的人,无不映得脸无人色,所以男男女女没有一个胆敢走进屋来。

在这间屋里,西墙前摆着一台巨大的乌木檀时钟。钟摆左右摆动,发出的声音又沉闷又呆滞又单调。每当长针在钟面走满一圈,临到报时之际,大钟的黄铜腔里就发出一下深沉的声音,既清澈又洪亮,非常悦耳,然而调子和点子又如此古怪,因此每过一小时,乐队里的乐师都不由得暂停演奏来倾听钟声;双双对对跳着华尔兹舞的也不得不停止旋转,正在寻欢作乐的红男绿女不免乱一阵子;这且不说,钟声还在一下下敲的时候,连放荡透顶的人都变得脸如死灰,上了年纪的和老成持重的都不由双手抚额,仿佛胡思乱想得出了神。但等钟声余音寂止,舞会上才顿时一片轻松的欢笑声;乐师个个面面相觑,哑然失笑,似乎借此为刚才那番神经过敏的愚蠢举止解嘲。大家还私相悄悄发誓,保证下回钟响再也不这样感情用事。不想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过了六十分钟,也就是说过了三千六百秒钟,时钟又敲响了,这时又照旧出现一片混乱和震惊,引起大家沉思。但是,尽管如此,这场欢宴还是规模盛大,让大家玩得痛痛快快。王爷的口味毕竟古怪。他对色彩和效果别具慧眼。他对时兴的装饰一概不放在眼里。他的设想大胆热烈,他的概念闪耀着粗野的光彩。有人以为他疯了,他的门客却不以为然。不过要确定他没有疯,少不得要听到他说话,见到他的面,跟他接触过才行。

在举行这个盛大宴会之际,七间屋子里那些活动装饰大多是他亲手指点安排的。化装舞会的声光特色也是根据他的主导口味设计的。不消说得,一切都搞得奇形怪状。真是五光十色,变幻无穷,令人眼花缭乱,心荡神驰——差不多都是在《欧那尼》里看见过的场面。到处都是光怪陆离的形象,四肢和打扮都不伦不类的人。一切梦幻般的奇景,只有疯子头脑里才想得出这种花样。固然有不少东西美不胜收,但也有不少东西伤风败俗,有不少东西稀奇古怪,有的叫人看了害怕,还有许多叫人看了恶心。事实上,在这七间屋子里走来走去的人,无异一群梦中人。这些梦中人映照着各问屋子的色彩,不断扭曲着身子,竟惹得乐队如疯如狂,宛若奏出配合他们步子的回声。未几,那间黑屋里的乌檀木时钟又敲响了。于是,一时除了钟声之外,万籁俱寂,声息全无。这些梦景顿时凝住了。但等钟声余音消失——其实只有一眨眼的工夫而已——人群中便有一阵几乎强制抑制的轻微笑声,随着远去的钟声荡漾着。于是音乐又一下子响了起来,梦景重现,香炉上散射出来的光线,透过五颜六色的窗子照着憧憧人影正扭曲得更欢。但是,西厢那一间,那些参加化装舞会的还是没人敢去。夜色渐阑,从血红的窗玻璃中泻进一派红光;阴森森的帷幔那片乌黑,令人魂飞魄散;凡是站在阴森森的地毯上的人,一听到近头乌檀木时钟发出一阵闷郁的钟声,无不感到比在远头其他屋里纵情声色的人所听到的更肃穆、有力。

可是其他屋里都挤得满满的,充满活力的心脏正扑腾扑腾跳得起劲。狂欢方酣,不觉钟声当当,已入午夜。于是,正如上文所述,音乐顿时寂然,双双对对跳着华尔兹舞的也不再旋转;一切照旧出现一种令人不安的休止。但是,这回时钟要敲十二下,因此玩乐的人们陷入深思默想的时间更长了,脑子里转的念头也更多了。也许,正因如此,最后一下钟声的余音还未消失的时候,大家才有闲工夫察觉到来了一个从未引人注目过的蒙面人。大家顿时窃窃私议,来客的消息就此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宾客间一片唧唧喳喳,纷纷表示不满和惊讶,末了又表示恐惧、害怕和厌恶。P1-3

序言

世界文学名著是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轻松快捷地阅读更多名著,并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提高文化素养,我们编辑出版了这套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名家名译插图本》丛书。

丛书精选自古希腊以来世界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106部传世名著,大部分是小说,此外包括了诗歌、散文、童话、戏剧等多种体裁。其中许多作品还都是语文新课标指定的必读书。鉴于目下同类书译本较多,良莠难辨,我们严把译本质量关,收入丛书的要么是出自著名译家之手,要么是广受读者好评、代表最高翻译水准的优秀译本。

在精选译本的基础上,针对青少年读者的审美取向和欣赏阅读心理,我们对这些名著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独到的处理。

首先是按照“青少版”的标准,在忠实于原著、确保故事情节完整性的前提下,与译者一起对部分作品中的一些次要人物、次要情节作了缩写或改写,对其中一些繁冗描写作了适度删节,使故事更紧凑、情节更引人。

其次是彰显“无障碍阅读”的理念,对作品中出现的一些生僻字、多音字等一一随文注音。同时还由译者对书中难懂的名词、人物掌故作了精当的注释。

第三是妙用插图,生动形象。书中插图分为两类:一类是全书最前边的插图,多是关于作者、作品和时代背景的珍贵图片;另一类是根椐作品情节绘制插配的精美图画。这些插图既美化了版面,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也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具象地理解名著的丰富内涵。

总之,这套丛书在整体上较好地体现了不断创新和追求完美的精神,内容精粹,版式华美,采取双色印刷,使得插图、注释和注音与正文文字色调对比鲜明,十分赏心悦目。特别是余秋雨先生在百忙中欣然挥毫,为这套丛书题词“世界文学名著,毕生精神滋养”,嘉勉之情,溢于笔端,既为丛书增色,也鞭策着我们加倍努力,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一个细节。我们的目标就是为青少年奉献一套质量最优、形式最美、可读性最强而价格又最低的优秀读物。

丛书编委会

2009年5月

书评(媒体评论)

真正杰作文学书。

——[英]毛姆

美国出了两个伟大的作家——爱伦·坡和马克·吐温。

——[英]萧伯纳

爱伦·坡是西班牙“精神上和文学上之父”。

——[西班牙]伊巴涅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死魔的面具(名家名译双色插图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爱伦·坡
译者 陈良廷//徐汝椿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366454
开本 16开
页数 1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18
15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8: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