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宝中的黄河文明/中华文脉
内容
内容推荐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黄河,从涓涓细流,到奔腾入海,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区。这条文化之河、文明之河,历经数千年乃至上万万的历史积淀,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其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和合万物的文化精神,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精神之河的不竭源泉。这里所撷取的9件国宝级文物,分别来自沿线9个不同的省区,它们是黄河文明的优秀代表,通过对它们的讲述,试图揭示黄河文化孕育的农耕文明、青铜文明、礼乐文明、丝路文明的内涵。

作者简介

张得水,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研究馆员,河南省博物馆学会副会长。出版《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陶塑》《河南古代陶塑艺术》《天地之中——嵩山地区的文化观念》等著作。

武玮,河南博物院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博物馆学与考古学研究,出版《黄河中下游地区汉至西晋模型明器研究》《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等著作。

目录

跄跄济济 连臂踏歌  1

—马家窑文化舞蹈纹彩陶盆

画像生活 礼乐华夏  37

—东周嵌错宴乐水陆攻战纹铜壶

蕴古朴之感 显精妙之心  75

—大地湾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胡旋舞蹁跹 世代永流传  101

—唐代石刻胡旋舞墓门

丹青绘写黄河弯 携手边关两千年  129

—和林格尔新店子汉墓壁画

驼铃悠悠 丝路绵延  171

—唐代三彩载乐骆驼俑

河汾骄子 有凤来仪  201

—西周晋侯鸟尊青铜器

 抟土炼为器 情谊越千年  227

—仰韶文化彩陶双连壶

崇黑尚礼 文明东夷  253

—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

后记

序言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黄河,从涓涓细流,到奔腾入海,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区。她所流经的区域,横跨了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级阶梯地貌,从青藏高原下切黄土高原,流向一望无际的东部平原;她的形成,源自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年间地质构造、地貌、气候的变化和水文变化,历经印度洋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碰撞、挤压,青藏高原的隆升,冰川的融合,最终形成气势磅礴的中国第二大河。大河奔流,生生不息。她为我们所呈现的,不仅仅是壮美的风景,惊涛骇浪的千古奇观,更为重要的是她所蕴藏的深邃的文化和精神。这条文化之河、文明之河,历经漫长的历史积淀,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其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和合万物的文化精神,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精神之河的不竭源泉。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早在遥远的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即是中华远古先民活动的主要历史舞台,也是中国早期文化形态的主要诞生地。在旧石器时代,
黄河流域便出现了山西芮城西侯度猿人、襄汾丁村早期智人,陕西蓝田猿人、大荔猿人,内蒙古鄂尔多斯萨拉乌苏“河套人”、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河南栾川孙家洞“栾川人”、许昌灵井“许昌人”,等等。其中,生活在黄河岸边的西侯度猿人,距今有180万年之久,是目前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猿人。其后,10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捕鱼狩猎,繁衍生息;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

进入新石器时代,在黄河的上中下游,黄河的儿女们在黄河水的滋养下,一步步走出蒙昧,向文明迈进。位于黄河上游的黄河、湟水河、大通河三河之间的河湟地区,在距今6000年左右,进入马家窑文化时期。在河流两岸的台地上,长期居住着以原始农耕经济为主的先民,
他们以生产彩陶见长,别致的陶器造型、精美的图案、繁缛的纹饰,充分彰显了先民惊人的艺术审美和表现力。仅乐都柳湾墓地一处,就出土彩陶17000余件,被誉为“彩陶王国”。距今4000-3600年,河湟地区进入齐家文化时期。红铜器和青铜器的出现,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了金属的性能,标志着生产力水平有了新的飞跃,宣告历史进入了青铜时代。青海民和官亭镇的喇家遗址,被称为“东方庞贝”,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毁于地震或洪水灾难的巨大聚落或城邦古国场景,是黄河儿女历经苦难与抗争的重要实证。位于黄河“几”字弯的河套地区,三面环河,涵盖了银川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汇聚了内地农耕文化与漠北草原文明,并将其融为一体,培育了黄河文化中的一支——河套文化的鲜明特色和个性。早在距今七八千年前阴山的东段,已出现以“裕民文化”命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在北
起大青山、南至陕北,西
起贺兰山、东至岱海的广
大区域,发现了距今7000
一5000年仰韶文化早、中
、晚期的系列遗存;距今
5000一4000年,在黄河东
流和南流的河水两岸及陕北等地,密集分布有龙山文化遗存,尤其是陕北的神木石峁遗址,是河套地区一处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的超大型中心聚落。发现的古城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
对独立的石构城垣组成。
城外分布数座人工修筑的“
哨所”类建筑遗迹,总面积
有400万平方米以上,城墙
有类似后代的瓮城、马面
、角楼等防御设施,古城
最高处是已具备早期“宫城”性质的皇城台,皇城内石墙底部发现了数十个兽面石雕,并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玉器等,这些都展现出石峁古城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超乎人们想象的文明程度,也为中国文明起源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资料,为新石器时代中国北方地区与欧亚草原双向、多重、频繁的技术交流和文化互动研究提供了实证。位于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在距今1万年前后,已进入新石器时代。主要分布于渭河平原、关中盆地的大地湾文化,发现了距今8000一7000年的栽培黍、原始建筑及早期的彩陶等,代表了华夏先民在黄河流域的文明贡献;而分布于河南境内黄河两岸的裴李岗文化,在距今9000一7000年,同样拥有了粟作、稻作兼备的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以及定居的房屋建筑,而且使用契刻龟甲、响石、骨笛、象牙雕板、牛骨叉形器、绿松石等宗教、艺术用器,已经具有超乎我们想象的丰富的精神世界。距今7000—5000年,在黄河中游是仰韶文化的一统天下。以豫西、晋南、陕东为中心,东起豫东平原,西抵甘青地区,北至阴山南北,南达江汉地区,这个广大区域成了仰韶文化的世界。半坡遗址、姜寨遗址、杨官寨遗址、庙底沟遗址、西坡遗址、双槐树遗址、大河村遗址等地的考古工作揭开了这个世界的神秘面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宝中的黄河文明/中华文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得水,武玮
译者
编者 张得水//武玮
绘者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1112943
开本 16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2
出版时间 2022-03-01
首版时间 2022-03-01
印刷时间 202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528
CIP核字 2021275216
中图分类号 K292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40
170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7: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