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们一起上清华--要成绩更要成长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清华大学法学院12班的27位同学回顾从高三直至清华的奋斗历程,真实、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他们的高中生活和情感磨练。书中讲述了他们通过非常刻苦的努力,在压力和动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枯燥繁重的学习中如何在互助的状态下一起奋斗的历程。四名女孩用细腻而独到的文笔一一向读者展示了她们高三生活的点滴。

内容推荐

677分、663分、647分、615分,这是今年成都外国语学校同一个寝室的4名女生的高考成绩,其中两名分别为四川今年高考文科第一名和第三名!在这4个学生中,有3人同时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另外一人则以全额奖学金考入美国蒙霍约克学院。高考结束,这4名女生再创下一个奇迹——在即将迈入名校前夕,她们拿起了笔,写出了《我们一起上清华》一书,揭秘她们的高三生活。

高三的她们是如何相处的?如何学习的?如何看待爱情的?又是如何面对高三学习生活情绪上的低潮?四名女孩用细腻而独到的文笔一一向读者展示了她们高三生活的点滴。

目录

代序 肖帆 李冰

黄景怡 引子:自己的高三

肖思韵 不做选择面前的逃兵

伍丹 “高三开门红?NO!”

张晨 要爬坡不要攀岩

附 肖思韵 张晨 高三生活作息时间

试读章节

祸患常积于忽微

高三上半期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几乎每天都奔忙在学校和申请问。虽然我竭力维持并希望不拖下任何一方,但心中明白,复习迎考的工作仍是欠下了一大摊账,无数的书没背,无数的练习没做,多到根本没有勇气去整理具体的数目。尽管每周都在不停地考试,每次成绩都能保持稳定,心里的不安仍在不断加剧,不知深藏的隐患何时会暴露。

我从未体会过这样的恐惧,仿佛走在一片没有尽头的沼泽中,脚下深深浅浅,似乎是无底的深渊,又似乎只是一摊泥浆。在矛盾真正爆发之前,我便已经隐隐地在怀疑自己了,怀疑究竟能有多少事可以靠自己来把握,而自己所选择的路究竟是条通途还只是个死胡同,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如别人所言是个“很不错的、有前途的”学生。当所有的人都在朝着一个明确可见的结果前进时,我自己的结果又在哪里?没有人能对申请结果做出预测,因为它不是由单一元素决定的。标准化考试成绩、课外活动、兴趣特长、essay、推荐信、成绩单、附加材料、奖学金要求,每一项都重要,但每一项都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没人能猜到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会是怎样。同时,抛弃高考这个对我而言甚是稳妥的道路,这个赌打得值吗?可申请的路已经走了大半,又绝不可能半途停下。时间转眼就所剩不多了,别人已然拼尽全力地大干了几个月,我却欠下了大量工作没做,这种情况下的“稳定成绩”又有几分真实?若是实际情况暴露,结果会有多惨痛?把同样的结果搬到高考场上,这样的代价我敢付吗?于是,我几乎是在祈求一次失败,希图由它来推测最坏的可能。

忐忑了许久之后,十二月的月考来了。我近乎麻木地考了两天,只觉得每一科都不太好,按寝室惯例也没去对答案,一副随你宰割的心态。几天后,卷子陆续发了下来,看到自己每科的分数都甚是悲壮,隐约感到了些悲剧的前兆。望着卷子上错得几乎莫名其妙的题,听评讲和改错的心也没了,勉强撑了副无所谓的表情等着最后的排名公布。

由于已经知道了单科的成绩,最后那个惨不忍睹的排名和总分还没把我瞬间击倒,反而把别人吓了一跳,惊骇于我总分连百位数都变了,名次也跌到了“百年一遇”的境地。我靠初中曾经历过年级排名在连续两次考试中由一位数跳成三位数的“大场面”,白天还勉强绷着面子该怎样就怎样,自欺欺人地不把月考放在心上,直到下晚自习找到数学老师黎老,才敞开了哭,不仅为这个多少出乎意料的成绩,更是为发泄几个月里积累的恐惧。我告诉了她我由来已久的担忧、害怕自己拖欠太多从此一蹶不振、害怕以前的成绩都只是一时的假象而现在这样的状态才是各自真正的水平所在。毕竞进入高三后大家施展开了拳脚突飞猛进,唯独我在“不务正业”,这样继续下去,谁知结果会如何?

还好,黎老已带过多届高三,经验丰富,对于我呼天抢地的情绪爆发还能架得住,半是随意半是冷静地跟我谈了许久,让我渐渐平静。按她的说法,在高三里出现大的波动才是正常情况,一路平稳无事反而稀有,让隐患集中暴露也未尝不是好事。考过了就算了,知道不是自己的真实水平就别把结果放在心上,现在要抛开情绪去关注该干的事,而不是沉浸在忧伤中不能自拔。更重要的是,她否定了我认为自己“真的不怎么样”的想法,告诉我她首先相信我是个不错的“人”,其次才是学生、考生。黎老提到了连我自己都没曾意识到的改变,从高一到高三,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我在朝着她所期待的方向成长,蜕去了初入高中时的浮躁狂妄,渐渐稳重。她的轻松和信任,把我在心理崩溃的边缘拉了一把,止住了我在低落的情绪中越陷越深的趋势。起码,我重拾了对自己的信心,这是后续整改的前提。

当然,如此巨大的打击远非一次谈话就能化解。回到寝室,气氛同样沉重。伍丹和我一样失手了,虽然绝对落差没我的大,但站在她的水平上,也算非常惨痛。两个人的情绪相互影响着,像同频率的波发生干扰一样,越发加剧了本已十分深重的伤心。大家都在情绪的低谷中挣扎,说了些什么我也没太听进去,仍是在不住地自怨自艾。整个寝室都笼罩在低落的情绪中,我作为这情绪的制造者之一,也没同往常遇到阻碍一样向她们求助,只是暗自祈祷大家都能尽早走出这困境。事后来想,类似这样“群死群伤”的事故若是发生在顶亲近的人身上,大家都还是不要当面提了,以免情绪共振加重负担,等各自都激动完了发泄完了再来分析,或许要好些。

最终彻底把我从无尽的恐慌和自我怀疑中拯救出来的是学长和朋友们。

学长们一直都很关心我高三里的状态,时常会发来短信问问有无异常。毕竟是过来人了,收到我汇报月考成绩的“爆炸性消息”,学长安慰之外更多的是指点,用他们的经验告诉我要怎样走出来。“卷子不用再分析了,直接丢。这样考出来的东西不是正常水平,错的多半都因为大脑一时短路,没价值。”“呵呵……这样的……我也干过类似的,比你这还夸张……不怕不怕,你两年积累的东西肯定不是她们两个月能赶上的,安心继续往下走哈,乖。”“你那个文综也太扯了点吧?别忙着哭了,背书去,背完了就没事了。”“哎呀哎呀,不要短信里跟我抒情了,让中国移动占便宜。去写下来,写完了看你还郁闷不?”这些劝慰、指点,看似十分平常,甚至无关痛痒,但因为出自我所仰慕的学长,便毫无抵触地接受了,并一一照办:月考的卷子评讲完后我再没翻过,老老实实把心放回肚子里继续两头忙,写总结原本就是孙老师要求的例行公事,只是做得更认真而已。

朋友继续毫无怨言地在深夜陪我发短信,直至我平静下来。他们都太了解我心病的症结,也太知道怎么才能降住我起伏不定的情绪。全是些平淡的话语,甚至只是“糟,我的面泡过了”之类的话,长长短短,来来往往,但它们确实让我在惶恐不安中感到了点点滴滴的温暖,知道哪怕眼前一片黑暗,我也不是在孤军奋战。至今我仍很清楚地记得那几个夜里,我是怎样盘坐在床上,看着手机里的字句,体会他们强大的内心力量,在无尽的夜色中渐渐看到走出泥沼的方向。“有智慧去解难,有信念去坚守,有能力去俯视,也更强大,更谦卑。”或许这便是我真正需要学习的东西,在面对极大变化时仍不改信念,以理智寻找出路。

P35-39

序言

蓦然回首

——我们的家庭教育观(代序)

思韵考取清华大学保送生后,又在高考中以663的高分跻身全省文科三甲,我们全家以及朋友们都为之感到幸福和骄傲。然而,待尘埃落定之后,蓦然回首,思韵18年人生旅程历历在目,这一结果似乎又来得如此自然,于是,怦然跳动的心便慢慢地平静下来,犹如浮云散尽之后的蓝天,剩下的只有澄澈和宁静。

朋友们总喜欢问,孩子如此优秀,你们是怎样教育的?其实,孩子的优秀,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家庭教育、学校培养和社会影响等环境因素一样也不能少。作为家长,如何给家庭教育找到好的定位至关重要。在我们的认识上容易产生一个误区,即把家庭教育仅仅看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过分关注和敏感,忽略了家庭教育的特殊性以及影响成绩的非智力因素和环境因素。有些家长监督孩子做作业很严厉,孩子成绩不好找家教很积极,对孩子看课外书和从事休闲娱乐活动很担忧,事实证明,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如果我们把家庭教育的目标锁定为孩子的成长而不是成绩,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人生愿景、自信心和意志力,注意引导和帮助孩子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不断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学习成绩的提高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

孩子的成长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个人只有知道了自己需要什么和要干什么,才会有使命感,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我们一直鼓励思韵要拥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为之而奋斗。小时候,她想当天文学家,我们就半夜起来陪她看月食;她想当作家,我们就和她一起讨论并修改文章。在她十岁那年,我们一起在电视前观看北大百年校庆的系列活动,当她知道北大是中国精英辈出的最高学府时,便撕下了当天的日历,在背面写下: “1998年五四青年节,肖思韵立志考北大。见证人:爸爸、妈妈、吴叔叔、包阿姨。”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宏愿,实在难能可贵,我们为之感到高兴,但又不忘及时引导她思考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告诉她,想要考上北大清华,不仅要是学校的佼佼者,还必须成为全市的尖子。当时都江堰市并不是每年都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所以一定要志存高远。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目标的激励,思韵才能勇敢地面对学习中的各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一步一步地向梦想靠近,最后终于获得了成功。

“习惯不是造就你,就是毁掉你。”美国作家肖恩·柯维这句寓意深远的话,已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得到了验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作用怎样高估也不为过。思韵从小就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妥善地处理好学习与玩耍的关系。她知道,只有在学习的时候认真地学,才能在玩耍的时候痛快地玩。开始这是我们对她的要求,后来就逐步成为她的习惯。每当她开始学习,就会忘记周围的喧嚣,电视、音乐、谈笑都完全不能影响她的专注,只要规定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什么都不能将她从书桌旁拉开,这使得她的学习效率很高,也拥有了比很多人更多的玩耍时间,所以她自己觉得这些年过得很轻松,而学习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希望得到赏识而不是指责,这是所有孩子也包括大人们共有的心理。常获赏识使人自信,常受指责使人自卑。思韵是幸运的,因为她一直是在父母和老师的赏识中长大的,因此她始终对自己都充满了自信。当然,她有时也会在挫折面前垂头丧气,这时我们会告诉她,成功和失败都是人生的必修课,只要失败后你站起来了,那么失败就会成为动力,这样一来,失败也就变为人生的财富了。记得在思韵15岁生日的时候,我们在给她的生日寄语中写了这样一段话:“生命到了开花的季节,既需要呵护更需要锤炼。唯有精心呵护,才能使其健康成长;唯有千锤百炼,才能使其百折不挠。15岁的你,将怎样呵护和锤炼自己的生命、筹划未来的人生呢?”这里面寄托了我们对孩子深深的爱。在中学6年里,思韵经历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挫折,同时也渐渐学会了怎样平和地面对各种各样的结果。对于学生来说,失败无非就是考试考砸之类的,还远不能和以后人生中真正的挫折相提并论,所以如果孩子连学生时代的失败都不能正确面对,以后又如何独立地行走在人生路上呢?到了高三后半期,再遇到考试成绩很差的情况时,她已经不会长时间地沉浸在消极情绪中,而是能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之后更加努力,成绩出现了强劲的上升势头,老师们都说她已经越战越勇了。

中学生活已经离思韵这批孩子们渐行渐远,大学校园正在向他们招手,在他们人生的道路上将会遇到更加激烈的竞争。有人讲,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进入了学习型社会,学习已不仅仅是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目标的手段和工具,而是生活的一部分,这话讲得非常正确。我们相信,牢固树立起终生学习的理念,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这样一定会使自己成为时代的强者,从而让自己的生命真正地活出意义来。

最后,我们想以萨穆尔·斯迈尔的名言与青年朋友和家长们共勉:“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肖帆 李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们一起上清华--要成绩更要成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成都时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055396
开本 32开
页数 2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5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2.46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1
143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8: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