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力求在两个方面展示乡村教育的深层意蕴:一是在乡村教育自身的视域中揭示乡村教育的人文意蕴,突显乡村教育何以呵护乡村少年完整的生命成长;一是于现代教育的整体背景之中,审视乡村教育在整个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位序,探索乡村教育之于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人文意义。
本书自首次出版后一再重印。现再版上市,新增作者最新研究,以飨读者。
图书 | 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增订本)/教育人文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力求在两个方面展示乡村教育的深层意蕴:一是在乡村教育自身的视域中揭示乡村教育的人文意蕴,突显乡村教育何以呵护乡村少年完整的生命成长;一是于现代教育的整体背景之中,审视乡村教育在整个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位序,探索乡村教育之于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人文意义。 本书自首次出版后一再重印。现再版上市,新增作者最新研究,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刘铁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哲学。著有《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大学精神》《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学校公民教育的哲学探究》《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追寻生命的整全:个体成人的教育哲学阐释》等专著。其中,《追寻生命的整全:个体成人的教育哲学阐释》一书入选201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曾多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录 引言 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起点与路径 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城市取向的乡村教育何以超越 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 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 破碎文化体系中的乡村教育:乡村教育重建如何可能 徜徉在乡村自然与乡土人文之间 ——一位乡村少年成长史的现象学解读 生命自然善好的守护:触摸乡村教育的哲学意蕴 ——以电影《草房子》为例 春晖中学:现代教育的田园牧歌 鲁迅和沈从文:乡土中国教育发展的两种精神脉象 重建乡村社会的文化想象 乡村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位序 回归乡土的课程设计:乡村教育重建的课程策略 探寻乡村教育的基本精神 后记 乡村教育、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人文 ——我的乡村教育人文研究:回顾与反思 附录 乡村教育:为现代人重建精神家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增订本)/教育人文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铁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4937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2 |
版次 | 3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9 |
出版时间 | 2022-05-01 |
首版时间 | 2022-05-01 |
印刷时间 | 2022-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08 |
CIP核字 | 2022073195 |
中图分类号 | G725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福建 |
长 | 230 |
宽 | 156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