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潜伏在资本市场
内容
编辑推荐

是潜伏在资本市场的深喉?还是蛰伏于财经记者中的庄托?

身陷囹圄的财经记者,满腔热血书写资本传奇,为你拨开财经报道的重重黑幕,还原最真实的血色资本市场。

真实的资本市场,比小说还精彩。本书是第一本以财经记者这个独特的视角,讲述资本圈的书,是一部资本市场纪实性小说。

内容推荐

关于资本市场,你知道什么?

身现资本市场的券商高手、玩转资本的庄家、民间金融巨擘、久经沙场的散户……都无法窥见庞大的资本冰山一角。

真正潜伏于资本深处的财经记者们,游离于资本市场的各个角落,有的怀抱着新闻专业主义冒着生命危险追寻真相,有的暗地配合庄家步伐发布新闻搅浑资本市场,有的利欲熏心身担记者和庄托双重角色……他们明察暗访、阅尽众生。凌驾于资本市场却又身现……

通过他们,你可以窥见整个血色资本市场的全貌。

你会发现——

原来在股市里赚钱,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财经新闻报道的背后,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券商的研究报告,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庄托,其实无处不在;

虚假、黑幕、血泪、丑恶、迷局……

小说很精彩,

真实的资本市场,比小说还精彩。

目录

1 财经记者

2 金牌研究员

3 停牌

4 财经调查

5 首席记者

6 复牌

7 新闻专业主义

8 股东大会

9 庄家

10 跌停?涨停!

11 向“庄”舞剑

12 资本游戏

13 别了,新闻理想

余声

试读章节

1 财经记者

H市《吴越晨报》财经新闻部主任专用办公室内,烟雾缭绕。

“妈的,又跌惨了。”平涛将烟蒂按人烟缸。下午3点,股市收盘,平涛所买的一只股票仍以跌停报收。

平涛所在的《吴越晨报》近年来在业内异军突起,发行量已经连续两年稳坐H市报界的头把交椅。2006年起,股市大牛,《吴越晨报》便扩大财经新闻的版面,由两个版扩充为八个版。平涛,算得上是《吴越晨报》的创始人之一,自创刊起,一直担任办公室主任。一年前调岗,任财经新闻部主任。

不过,平涛的日子并不好过,总编林向阳多次在中层会议上对报社财经新闻的质量提出批评,据最新的第三方数据调查,财经新闻的阅读率仅为16.7%,位居各新闻品种阅读率末席。鉴于此,林向阳决定调整财经新闻部的人员结构,将长期稿件质量偏差的两名记者调岗,同时补充两位新同事。今日下午,这两名新人即将来找平涛报到。

“笃笃笃”,敲门声响起,平涛以为是新人来了,“请进!”

进门的不是“新人”,而是梁诗妃。梁诗妃今年29岁,硕士学位,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在报社已有8年报龄。平涛执掌财经新闻部时,曾在报社内部进行了一次招聘,美食记者梁诗妃火线加盟。梁诗妃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女,但五官还算标致,加上出稿量颇大,在H市报界已小有名气。

梁诗妃并没有坐下,而是站到了平涛身后,随意地在平涛肩上按摩了两下。“平主任,今天股票做得怎么样啊?”

“怎么个屁,还是跌停,你说我明天卖不卖?”平涛没有回头,继续望着电脑上的K线图。

“哦,我一会儿找几个券商研究员问问吧,看看他们怎么说。”梁诗妃说着,手没有停。

平涛突然叫了一声:“哎哟,轻点儿,轻点儿,老骨头了,你这蛮妞别把我脖子扭断了。”

“这样可以吗?”梁诗妃减轻了按摩力度,“平主任,我听说报社从《22世纪财经》挖来一个老记者?水平怎么样啊?”

“废话,《22世纪财经》出来的人,水平能差吗?你可要努力了,不然到年底首席记者的评选,要被人家抢去了哦。据说还是个美女呢!”

梁诗妃的手停了下来:“什么首席记者啊,稿分排名都是假的,走个形式而已,最终选谁,还不是你们这些当主任的说了算?”梁诗妃的语气充满了不高兴,或许是真的,或许是装的。

“哈哈哈,那就要看你怎么表现了!”平涛反手按住了梁诗妃停在他肩上的手。梁诗妃的手指并不修长,但平涛并不挑剔。

“什么怎么表现,人家努力多写稿子就是了。”

“除了这个呢?”

“讨厌,大白天在办公室里能不能不要说这种话啊。老不正经的。我去写稿子了,今天采访了龚方雄,独家哦。”说罢,转身欲离去。

“你等一下,我有正经事问你。”

梁诗妃转身回来,在平涛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眨巴着眼睛,等待平涛发问。

“肖川要回来了,你知道吗?他应该是你师弟,说说这个人吧。”

肖川,男,26岁,大学毕业后便进入《吴越晨报》时尚新闻部供职。一年后,考上浙江大学新闻系的研究生,研究生在读期间,仍在报社笔耕不辍,直到研究生第三年,由于要写硕士论文,才申请停薪留职一年。研究生毕业后,肖川回到报社,被征集到奥运会特派小组,去北京参与报道奥运会。奥运会后,肖川从北京调回,被总编林向阳安排进入财经新闻部。

“他啊,哼哼,我就搞不懂,他凭什么能一边在报社拿着工资,一边还在读书。也不知道这三年,他能学到什么?”

平涛又给自己点了支烟,示意梁诗妃继续说下去。

“以前,我和他一起都在专刊部,我写美食,他写时尚,听说他总是喜欢赶场子,有的广告业务员对他很不满,业务员去拉广告没拉到,他拿了公司500元场子费,就给人家发了半个版;而且写稿子时,从来不顾及报社的利益,LV不在我们报纸做广告,他还拼命给人家老总写人物专访,居然还发了一个整版。要知道,如果LV付费在报纸上刊登广告,那就是100万啊!”

“他稿子写得怎么样?”平涛来了个“回龙”,从鼻孔里喷出一阵青烟。

“也不怎么样吧?你看他在北京发的都是些什么稿子啊!十有八九都是拿了好处费的。”

“在报社有什么背景吗?”

“没听说,他去读研的时候,我已经毕业了,但听其他师弟师妹说,他家里比较穷,他妈下岗多年,他读大学本科的时候,全靠他爸一个人养活全家。不过,我听别的同事说,他不想来写财经新闻,他对股市一窍不通。”

平涛在烟缸里掐灭烟头,继续问道:“肖川口碑怎么样?”

梁诗妃没好声气地说:“他要是好人,那世上就没好人喽。老色狼一个!”梁诗妃给平涛说了一个肖川的故事:“据说有一次,他约了一个网上认识的女孩子见面,带着人家去逛商场,女孩子看见一个名牌包就走不动了,当然,走不动也是正常的,这叫‘吊凯子’,出来约会就是宰这些色狼的”。

“肖川看女孩走不动了,告诉营业员,他今天没带这么多现金,也没带信用卡,和营业员商量能不能开支票。人家牌子是顶级奢侈品,怎么可能接受支票呢?营业员坚持现金付款或刷卡。肖川就和营业员表示,希望先收下支票,营业员自己去银行取款,如果确认支票有效,就把包送到女孩家里,免得他们再跑一趟。”

“营业员答应了,这种动不动就一万多元一个的包,营业员卖出去一个,提成都不少,营业员乐得接这个活,于是就记下了女孩子家的地址和肖川的手机号码。”

“三天后,营业员打电话给肖川,问他支票是不是有问题,银行不认。肖川这时就笑了,告诉营业员:‘不好意思啊,支票的确有问题。’营业员又问:‘那包你女朋友还要吗?’肖川说:‘对不起啊,她不是我女朋友,但我和她已经上过床了,谢谢你帮忙啊。不过,你也没吃什么大亏,不是吗?金融危机是怎么来的——次贷危机,我信誉不良不管用,还需要渴望利益的中介机构嘛。”

“这小子!”平涛没有发表任何评论,又给自己点上一支烟,“好的,我知道了。你先去吧,稿子快点写,晚上6点前必须写完,大西洋商场请吃饭,你和我一起去。”

梁诗妃刚去不久,敲门声又响,来的是刚从《22世纪财经》跳槽来的资深记者李清如。

平涛站起身来与李清如握手,热情地为她挪开椅子,并亲手给她泡了杯茶。

“欢迎欢迎,我们这座小庙终于迎来了个大和尚啊!哪天到的?”

李清如轻声道了谢:“哪里哪里,平主任太抬举我了。我是本市人,老公、孩子都在这儿,我年纪也大了,就想来养老。以后还要向平主任多学习呢!”  “什么话啊?你年纪大了?那我不是糟老头子一个?”其实,平涛年龄并不算老,今年才46岁,正值年富力强。

“呵呵,女人嘛,和男人不一样的,过了30岁,就老啦。”李清如淡淡一笑,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

平涛细细地打量着李清如,这个女人比梁诗妃时尚,围巾是巴宝莉的,包是范思哲的,虽然平涛并不能准确地说出这些牌子的名字,但光看质地,他就知道都是名牌货。李清如烫了个波浪卷,一副精致的耳环在长发问若隐若现,皮肤白皙,如果不是事先看资料知道她已经30出头,平涛准以为她是一个27岁左右的小白领,但李清如只要一笑,眼角深深的鱼尾纹还是出卖了她的年龄。

“不老,不老,我代表《吴越晨报》欢迎大美女的加盟!我们的报纸正准备走出H市,向长三角城市发行,正需要你这样的资深记者。”

“平主任太客气了,《吴越晨报》发展得这么快,想必平主任也一定是强将手下无弱兵。我还要向同事们和平主任多学习才是。”

李清如很客气,平涛却觉得她客气的背后,始终和自己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有一种很难亲近的感觉。于是随便闲扯了一阵,便为李清如安排好“格子间”,并让办公室为其配了新电脑。

一切安顿好后,平涛轻轻拍了拍李清如的肩:“你先适应一下环境吧,这两天不用急着写什么稿子,还有一位新同事要来,过两天我们部门开会,重新分配一下各人的工作。”

李清如回头,给平涛一个淡淡的微笑:“好,平主任,那我先回去啦,明天开始上班。”说完便起身离去,她穿了一双菲拉格慕的高跟鞋,但走路时并没有发出“嗒嗒”的响声。望着她的背影,平涛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李清如离去后,平涛听见办公室的男男女女们开始纷纷议论起来……

“这美女是谁啊?”“是啊,是啊,而且好像很有钱的样子歙!”

平涛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始给他的朋友打电话,一一询问今日股市的战果,一直等到下午5点半,肖川还是没来报到。

“怎么回事啊,哪来一股煳味?”办公室里发生一阵小小的骚动。最后,大家发现,在一个无人的“格子间”的废纸篓里有一个正在燃烧的烟头。

平涛闻声从办公室里钻了出来:“是谁干的!不是反复强调公共办公室里不许吸烟吗!”平涛看着这个没人的“格子间”里,已经多了一台电脑,桌上也整齐地插着一排书籍和文件夹。

梁诗妃说:“可能是肖川,刚刚看见他搬电脑过来了。”

平涛很生气:“他人呢?谁看见他,让他到我办公室来。”平涛在报社还有一个“职位”——“消防安全总监”,在他眼皮底下,差点儿发生一起火灾,这显然是他不能接受的。

平涛放眼望去,肖川并不在。首席记者魏枫则像没事人一样,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写稿子。

“魏枫,你看见肖川了吗?”平涛问道。

“NO!”魏枫头也不抬,继续敲打着键盘。

平涛对她的态度很不满,非常不满,这种不满已经持续一年了。在他眼里,魏枫这个老女人仗着自己资深,常常和他这个“新”主任意见相左,并当面顶撞过他很多次,每当平涛给记者布置一些选题策划,要求分头去完成时,魏枫总要提出补充意见,认为还应该采访张三或没必要采访李四,这让平涛很没面子。

去年年底,在首席记者竞岗时,平涛就想把魏枫搞下去,但总编林向阳说,梁诗妃资历不如魏枫,可能压不住人,而且魏枫的稿分排名仍然是第一名,没道理动她,建议今年年底再说,届时将魏枫调往广告部做金融广告负责人。

平涛继续回办公室看盘,今天运气不错,两只股票都涨了。一他抱着电话和几个朋友吹了起来,讨论是今天卖出,还是先捂着,希望股票能再涨一天。

聊了半天,也没讨论出一个所以然来。平涛上QQ和几个不认识的网友打了几把斗地主,赢了几局,心情大好,发了条短信给梁诗妃说饭局时间快到了,自己去车库开车,让她10分钟后在报社门口等他。

肖川本打算去找平涛报到的,但被西湖雨伞董秘李松的一个临时电话拖去吃饭了。三天前,肖川打电话给李松,表达自己想去混个脸熟的想法,李松一口应允,说过几天请肖川吃饭,一边吃,一边聊。

尽管还没正式去财经新闻部报到,但肖川从北京归来后,就开始逐一拜访H市的上市公司。不求出稿,只求和圈内人混个脸熟,免得正式去财经新闻部报到后,还需要一段进入角色的时间。

P1-7

书评(媒体评论)

可以说《潜伏在资本市场》是一部资本市场纪实性小说,作者本身多年来深入资本市场调查得来大量第一手资料,虽是虚构,却是最真实的资本市场,在揭黑的同时,也让人真实地感受到记者、券商、企业家的这些身陷资本市场的人们的无奈与激情。

——吴晓波

《潜伏在资本市场》是第一本以财经记者这个独特的视角,讲述资本圈的书,不仅让人真切地窥见资本圈的光怪陆离,更重要的是可以让读者了解到财经新闻报道背后的一些故事。实用性、文学性十足。

——阚治东

上当不是别人太狡猾,而是自己太贪,是因为自己才会上当。在今天的商场上已经没有秘密了,秘密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马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潜伏在资本市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仇子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21661
开本 32开
页数 3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8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0:5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