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乐谱是上海音乐学院张旭儒教授为管风琴、人声与打击乐队而作的多乐章作品。
“云”和“钟”是一对哲学概念,二者的平衡与融汇即是“和”的状态。全曲共四个乐章:Ⅰ.颤动、Ⅱ.拂云、Ⅲ.汇融、Ⅳ.鸣钟。
图书 | 拂云鸣钟(为管风琴人声与打击乐队而作)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乐谱是上海音乐学院张旭儒教授为管风琴、人声与打击乐队而作的多乐章作品。 “云”和“钟”是一对哲学概念,二者的平衡与融汇即是“和”的状态。全曲共四个乐章:Ⅰ.颤动、Ⅱ.拂云、Ⅲ.汇融、Ⅳ.鸣钟。 作者简介 张旭儒,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博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作曲、爵士乐教学团队、数字媒体教学团队硕士生导师,打击乐表演艺术研究教学团队博士生导师。 1989年起从事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教学。2006年通过人才引进于上海音乐学院任教,为音乐工程系、数字媒体学院、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及研究生部开设作曲、创意写作、音乐音响设计、音乐音响分析、打击乐创编、现代器乐创编、现代器乐经典文献导读、现代器乐作品分析与创编、作曲技术理论综合等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师生好评。 在上海音乐学院工作期间,创作了大量各类体裁的音乐作品,主要有:《YIXIN》(混合室内乐)、《感能》《清浊》《传说》《Zi&Qu》(室内乐)、《散令》(民族室内乐)、《土皮赋》(打击乐重奏)、《缘来春风生》(打击乐重奏)、《本真与前卫的对话》(多媒体打击乐剧场)、《奋进》(敲击交响诗)、《白娘子·爱情四季——秋》(多媒体京剧音乐剧场)、《觞塬》(交响曲)、《尚湖云水》(古琴与人声)、《家园·印象上钢》(多媒体情景剧)、《漠壁长歌》(呼麦、长调与交响乐队)、《连山易——续歌》(交响曲)、《清明心语》(为管风琴而作)、《拂云鸣钟》(为管风琴、人声与打击乐队而作的交响诗)、《音乐装置剧场——我》(第二乐章“木”)、《伊州尔语》(萨塔尔、弹布尔、手鼓与管弦乐队)、《丝路追梦》(多媒体交响剧场第三乐章“狂想曲”)、《炎黄颂》(交响幻想曲之“化”乐章)、《南泥湾的歌声》(交响曲)等。其作品在美国、法国、瑞士、荷兰、德国、英国、丹麦、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西安、成都、天津、武汉、沈阳、南京、杭州、兰州、台湾等地演出,在中国第十一届国家艺术节、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世博会、江苏常熟国际民间艺术节、中法国际年、美国坦戈伍德音乐节、瑞士国家广播音乐节、沈阳国际打击乐音乐节、北京现代音乐节等各种重大活动中演出。 目录 Ⅰ.颤动 Ⅱ.拂云 Ⅲ.汇融 Ⅳ.鸣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拂云鸣钟(为管风琴人声与打击乐队而作)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旭儒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660660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1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3-01-01 |
首版时间 | 2023-01-01 |
印刷时间 | 202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94 |
CIP核字 | 2022240013 |
中图分类号 | J647.611 |
丛书名 | |
印张 | 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98 |
宽 | 215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