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费霓看来,房子要比爱情可靠得多,要不是结婚才能分房,费霓决不会跟方穆扬结婚。
旁人不明就里,以为费霓选择方穆扬,是图他长得好看,毕竟他除了脸外一无所有。
后来方穆扬因画画暴得大名,他的父母也恢复待遇,人人皆夸费霓慧眼识珠,一早就看中了方穆扬的才华。
殊不知,这是一场从两小无猜到细水流长,分不清到底是暗恋成真还是先婚后爱的因缘际会。
图书 | 实用主义者的爱情 |
内容 | 内容推荐 在费霓看来,房子要比爱情可靠得多,要不是结婚才能分房,费霓决不会跟方穆扬结婚。 旁人不明就里,以为费霓选择方穆扬,是图他长得好看,毕竟他除了脸外一无所有。 后来方穆扬因画画暴得大名,他的父母也恢复待遇,人人皆夸费霓慧眼识珠,一早就看中了方穆扬的才华。 殊不知,这是一场从两小无猜到细水流长,分不清到底是暗恋成真还是先婚后爱的因缘际会。 作者简介 孟中得意 一个普通话不标准的普通作者,写一些普通但不标准的故事。偶尔撕开人物伤口,也是为了更好地愈合。 微博@孟中得意 目录 第一章 筒子楼 第二章 收音机 第三章 喜糖 第四章 众里寻她 第五章 欺负 第六章 烫 第七章 倔 第八章 待业青年 番外 馋 导语 人间清醒费霓×浪漫至极方穆扬,七十年代,假戏真做。 出版独享:新增3600字番外——《馋》,讲述方穆扬和费霓年少时的故事。 外封,取景方穆扬的画室,落地窗外一树桃花,花瓣随风飘了一室,窗边地上散落着画具,仿佛小方刚在墙上画下两人相拥的图景。 内封,精选大地纸,纹路特殊,从上垂落桃枝花影,凸显书名,精致大气。 内含8P典藏彩插,以画框串联,好似一场春日的展览,逛遍浪漫。内文选用80g岳阳楼胶板印刷纸,质感细腻,便于阅读。 精彩页 第一章 筒子楼 1 但凡提前一年恢复高考,费霓有别的机会改变命运,她就不会跟方穆扬结婚。 费霓是家里第三个孩子,她打小身体不好,大哥二姐都惯着她,三个人分一个苹果,她一个人就要吃一半。 哥哥高中毕业后响应号召去了内蒙古插队,本来他可以顶替父母进厂的,但他舍不得两个妹妹吃苦,家里最多两个进厂名额,他得留给妹妹。费霓的二姐顶替爸爸进了纺织二厂,过了两年,费霓顶替妈妈进了制帽厂做帽子。 费霓工作后,每月的工资、粮票除了给家里交伙食费,剩下的都攒起来。遇上认识的内蒙古知青回乡探亲,她就把之前攒的钱和粮票拿出来,去商店买普通饼干,论斤买,分开装,一斤一个铁罐,罐子用做好的新衣服包着。剩下的地方粮票也换成全国粮票,请人随饼干、衣服一起给大哥捎过去。她还贴心地给大哥捎了新毛巾和香皂,让他洗脸用。大哥每次来信,都说他能吃饱,不要再带饼干给他了,周围一堆饿死鬼,还不够分的;粮票也不要给他,他自己有饭辙;衣服更别寄了,一年也洗不了几回澡,好衣服纯属浪费。 大哥当知青的第六年,费霓的二姐结婚了,和纺织二厂的一个同事。彼此知根知底,爸妈都没意见,只有费霓不同意,怕二姐嫁过去吃苦——姐夫是家中独子,父亲早年就没了,和一个瘫痪的老娘住在筒子楼的一间小房。 二姐说有感情比什么都重要,费霓说感情是精神层面的事,她不和他结婚也可以一直想着他,但她的身体不能和瘫痪的老太太常年住在一间房。费霓这套精神物质分离理论并没有打动感情至上的二姐。二姐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小妹隐藏在清纯面孔下的势利。 二姐还是和会计同事结了婚,费霓用她攒下的布票买了一块布料,那料子她一直想买又舍不得,如今她一狠心买了,和之前收藏的扣子做成了一条连衣裙和一件衬衫,作为二姐的新婚礼物。 原先一家五口挤在十几平方米的筒子楼,一间房被隔成两间,费霓上了初中,家里就开始按性别分房间,她、二姐、妈妈住在里屋,爸爸和大哥住外屋。大哥插队、二姐结婚后,家里终于不那么拥挤了。父母心疼小女儿,把里间让给了她单独住,老两口住在外面。 厨房和厕所共用,去水房洗个衣服周围也是一堆人,在人群中沉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费霓被动学会了和人寒暄。 她最受不了的是菜籽油和猪油混合的味道,每次晚饭时间,这股味道都要从过道飘进来,钻进她的鼻子。 只有书能给她一些安慰。书店卖的书也就那几种,她从收废品的老爷子那里淘来了大学课本,翻烂了以后就开始背词典。英文词典和俄文词典,她甚至能从例句中找到趣味。有一次,她竟从一堆废品里发现了莎士比亚。看书是她唯一的乐趣,书里并没黄金屋,虽然她从小到大没考过第二名,但推荐工农兵上大学,就是没她的份儿。天一亮,她还得在制帽厂日复一日地做同一个样式的帽子。有时她想,还不如插队下乡,至少乡下很大,不会这么挤。 宣传里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但也只是想想而已,她听说乡亲们并不欢迎知青们去乡下和他们抢粮食吃。她的大哥在乡下连温饱都成问题。大哥已经插队七年了,回城没有任何指望。她给大哥写信,让他好好努力,争取拿到工农兵推荐入学的名额。 不上班的时候,费霓除了看书,都在踩缝纫机帮人做衣服,用挣来的钱和换来的布票,给母亲、二姐各做了一件的确良衬衫,给父亲买了两双尼龙袜子,还给大哥做了一条连衣裙,让他拿去送给村支书的女儿,以增加获得推荐入学的概率。她把洗发膏、雪花膏、香皂都留着让大哥送礼,自己用肥皂洗头。 厂里领导跟她谈话,说她有机会调到厂办。可后来就没信了,另有人调到了厂办,财务科科长的女儿——一个把“澄澈”念成“登辙”的人。再过了些日子,科长女儿被推荐去上大学,费霓继续在制帽厂做帽子。 自从取消高考后,大学里多了许多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半文盲,费霓愤愤地想。但如果让她和这些半文盲去当大学同学,她乐意之至。 并没人给她这个机会。 尽管她会英、俄两门外语,会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还自学了微积分,也没人推荐她去上大学。而如果别人知道她在看莎士比亚,反而会将她作为落后分子的典型。 她在报纸上看到有一个女孩子,两年里一直坚持在工作之余护理同厂意外致残的青工。女孩子在厂里评了先进,获得了推荐上大学的资格。 费霓并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但如果能去上大学,她也愿意尽心尽力地自费去照顾陌生人。 她厌倦了每天都做帽子,那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费霓想起方穆扬也评上了先进,她决定去医院看看她的同学。 P1-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实用主义者的爱情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孟中得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116435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0 |
出版时间 | 2023-05-01 |
首版时间 | 2023-05-01 |
印刷时间 | 2023-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94 |
CIP核字 | 2023031089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