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稻草人
内容
编辑推荐

怀旧不仅是一种文化积淀,它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经过时间发酵酿造而成的文化营养。它为认识、评价当前儿童文学创作、出版、研究提供了一份有价值的参照系统,体现了我们对它们批判性的继承和发扬,同时还为繁荣我国儿童文学事业提供了一个坐标、方向,从而顺利找到超越以往的新路。这是《中国儿童文学经典怀旧系列》(主编蒋风)出版的根本旨意的基点。

这本《稻草人》(作者叶圣陶)是该系列中的一册,收录《旅行家》、《富翁》、《鲤鱼的遇险》、《眼泪》、《画眉鸟》、《玫瑰和金鱼》等故事。

内容推荐

这本《稻草人》(作者叶圣陶)是“中国儿童文学经典怀旧系列”(主编蒋风)中的一册。

《稻草人》收录《一粒种子》、《地球》、《芳儿的梦》、《新的表》、《梧桐子》、《大喉咙》、《旅行家》、《富翁》、《鲤鱼的遇险》、《眼泪》、《画眉鸟》、《玫瑰和金鱼》、《花园之外》、《祥哥的胡琴》、《瞎子和聋子》、《克宜的经历》等故事。

目录

小白船

傻子

燕子

一粒种子

地球

芳儿的梦

新的表

梧桐子

大喉咙

旅行家

富翁

鲤鱼的遇险

眼泪

画眉鸟

玫瑰和金鱼

花园之外

祥哥的胡琴

瞎子和聋子

克宜的经历

跛乞丐

快乐的人

小黄猫的恋爱故事

稻草人

试读章节

傻子的姓名,没有一个人知道。

他自出母胎,就睡在育婴堂墙上的大抽屉里。小朋友看见过这个大抽屉么?很深,又很广,漆着黑漆,仿佛一具小棺材。父母生了孩子不欢喜留着的,便送到这个大抽屉里。除了送去的人看见抽屉里有了孩子,便留养着,由乳娘给奶吃。可是,不是母亲的奶,又哪里有什么甜昧呢!傻子就是吃这种没有甜味的奶活着的。

他到两岁光景,身体还是很轻,脸上有些老年人的皱纹。他只能发“唔哑唔哑”的声音,不能说话,不能叫人——有什么人给他亲亲热热地叫呢?他又不会笑。

那一天乳娘高兴了,抱着他逗他玩,她含一颗粽子糖在嘴里,要他的小嘴凑着接了去吃。他的头被抱近了,小嘴凑近她的嘴了,才出的锋利的门牙割碎了她的嘴唇,却没有接到粽子糖。胭脂似的血渗出来,她觉得很痛。于是她怒了,重重地打他的头,又骂道,“你这傻子!…‘傻子”的名字就此开始行用了。

他六岁上出了育婴堂,因为有一个木匠领他去做徒弟。他举起斧头时,总是摇摇不定,砍下时,只削去木头的一层皮。他当锯子时,常常因推移不动,弄得面红耳赤;待吃了师傅的几下手掌,才得到师傅的帮助。他不懂得哭,并且似乎不懂得痛;举得起斧头时他总是砍,推得动锯子时他总是锯。邻近人家看见他的,都说他真是个傻子。

这是很冷的一夜,傻子还在那里做夜工。因为富翁家里赶紧要造一问有五重复壁的暖室,所以师傅命傻子同别一个徒弟连锯木板。他吩咐道,“明天要把木板带到富翁家里去用,你们两个必须锯完了方可睡觉。倘若今夜锯不完,明天休要见我!”师傅自去睡了。

傻子听师傅已经睡熟,轻轻地对他的同伴说道,“这么冷的天气,你做工多么辛苦,不如去睡觉罢。”

同伴说,“我的眼睛早已黏了拢来,最好立刻躺下来睡。可是木头没锯完,明天不能见师傅的面呢!”

“有我呢,”傻子拍着胸脯说,“你不要管。这些木头统归我来锯,包你一夜锯完。你的夹被不够暖了。反正我不睡,你把我的破棉絮一起盖了罢。”

同伴连忙自己的夹被同傻子的破棉絮铺在地上,他躺在上面,鹘落一卷,便进他的舒适快乐的王国去了。

傻子见同伴肯听说话,非常满足;看自己的破棉絮围成个舒适快乐的王国,事情又多么好呀!他于是重又推动锯子。他的手冻得有些僵了,仿佛没有拿什么东西。细小的煤油灯火被窗洞里的风吹动得东斜西倒,木头上弹着的墨线实在不容易看清楚。但是他不管,只是一推一挽地锯,简直像一台锯木的机器。

天亮了,亮得太早了一点,傻子还有两根木头没有锯完。师傅醒转来,听见还有锯木的声音;看时,只有傻子在那里工作,那一个徒弟却包在破棉絮里。他气极了,跳起身来拉开破棉絮就要打。傻子急忙说,“他并不要睡呀,是我叫他睡的,师傅不能打他。,’

师傅听了,益发恼怒,但恼怒转了方向;心想傻子不但教人学坏,并且将棉絮借给人家,鼓励人家学坏,实在可恶!又想富翁家的工作给他耽误了,不免要受责罚,便举起六尺杆向傻子头上打去,恨恨地骂道,“你这个傻子!”

这件事的结果是傻子被罚去两顿饭,只好在旁看他人三口饭一口菜地乱咽。

有一天,他从人家做工回来,天色已经黑了。他慢慢地走,忽然踏着一件东西。拾起来看,是一个布袋,分量重重的。凑近电灯光解开来,好耀眼的光亮,原来是十来个银元。  于是他站住了。他想,“这些白亮亮的东西,于我全没用处。倘若带了回去,今夜还是吃两碗饭,盖一条破棉絮,两碗饭和一条破棉絮是本来就有的。但是师傅却很中意这东西不知什么缘故。”

他实在想不明白。他又想,“何必去想他呢;反正没有用,丢了就是了。”正想向垃圾桶丢时,他又转了一个念头。“这一袋东西总是谁掉了的。那个人倘若是同师傅一样的,一定舍不得这一袋东西。我把它丢在垃圾桶里,不要累那个人哭死么!”他就立在那里等待。

做夜市的小贩回去了,喝醉的酒客被扶归了,查街的巡士走过了,沿街的门都关上了;街上没有别的东西,只有静寂的电灯。傻子立在电灯下,只不见来找寻这一袋东西的人。他很觉奇怪,难道是电灯掉了的么?不然,电灯为什么亮着他的独眼,不肯跟大家安睡呢?

那边有脚声了,是急促而轻轻的脚声。傻子心想一定是那个人来了。从电灯光中望去,是一位老太太,眼眶有泪光。她相着地面走,没有看见傻子。

“老太太,你找一袋白亮亮的东西么?在这里!”

“拿来!阿弥陀佛!”老太太皱瘪的脸笑了,笑得真丑。

傻子的师傅见傻子不回家,以为他掉在河里了,或者给骗子骗去了。到平日睡觉的时候,他就睡了。当傻子摸进门时,满屋漆黑,师傅的鼾声发得怪响。他摸到破棉絮的地方,就往里一钻。

明天天刚亮,傻子的同伴见傻子躺在自己身旁,便推醒了他,问昨夜到了哪里去。傻子一一讲了。那个同伴从被窝里伸出右手,指着傻子的额角道,“你这傻子!”

又一天,傻子做工的那人家上梁,照例有糕和馒头赠给工人。傻子得了两块糕、两个馒头。

他回家的时候,路上遇见一群难民。几个女子,破而污的衣背里,裹着赤裸的孩子;有几个将孩子抱在怀里给奶吃。他们喊出痛苦的声音,像荒年的老鸦。

很奇怪的,傻子觉得他们的眼光射在自己手里的糕和馒头。“他们想吃么?他们未必知道糕是甜馒头是咸的。让他们尝一尝新鲜味道倒也好;横竖这些是我分外的,我回去有分内的两碗饭呢。”于是他尽所有送给难民。

难民哪里料想得到有这样好的馈赠。他们不喊了,将糕和馒头分成无数小块,大大小小都分配到。他们的下鄂齐动了,仿佛吃着山珍海味那样有滋有味,傻子看得很有趣。

傻子的邻居早知傻子当晚有好吃的东西带回来。当他走到门口时,就喊住他道,“上梁馒头糕分一半吃吃。”P9-13

序言

今年年初的一天,我的年轻朋友梅杰给我打来电话,他代表海豚出版社邀请我为他策划的一套《中国儿童文学经典怀旧系列》担任主编,也许他认为我一辈子与中国儿童文学结缘,且大半辈子从事中国儿童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对这一领域比较熟悉,了解较多,有利于全套书系经典作品的斟酌与取舍。

一开始我也感到有点突然,但毕竟自己从童年开始,就是读《稻草人》、《寄小读者》、《大林和小林》等初版本长大的。后又因教学和研究工作需要,几乎一而再、再而三与这些儿童文学经典作品为伴,并反复阅读。很快地,我的怀旧之情油然而生,便欣然允诺。

近几个月来,我不断地思考着哪些作品称得上是中国儿童文学的经典?哪几种是值得我们怀念的版本?一方面经常与出版社电话商讨,一方面又翻找自己珍藏的旧书。同时还思考着出版这套书系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却长期处于一种“不自觉”的蒙昧状态。而清末宣统年间孙毓修主编的“童话丛刊”中的《无猫国》的出版,可算是“觉醒”的一个信号,至今已经走过整整一百年了。即便从中国出现“儿童文学”这个名词后,叶圣陶的《稻草人》出版算起,也将近一个世纪了。在这段不长的时间里,中国儿童文学不断地成长,渐渐走向成熟。其中有些作品经久不衰,而一些作品却在历史的进程中消失了踪影。然而,真正经典的作品,应该永远活在众多读者的心底,并不时在读者的脑海里泛起她的倩影。

当我们站在新世纪初叶的门槛上,常常会在心底提出疑问: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到底积淀了多少儿童文学经典名著?如今的我们又如何能够重温这些经典呢?

在市场经济高度繁荣的今天,环顾当下图书出版市场,能够随处找到这些经典名著各式各样的新版本。遗憾的是,我们很难从中感受到当初那种阅读经典作品时的新奇感、愉悦感、崇敬感。因为市面上的新版本,大都是美绘本、青少版、删节版,甚至是粗糙的改写本或编写本。不少编辑和编者轻率地删改了原作的字词、标点,配上了与经典名著不甚协调的插图。我想,真正的经典版本,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是精致的、典雅的,书中每个角落透露出来的气息,都要与作品内在的美感、精神、品质相一致。于是,我继续往前回想,记忆起那些经典名著的初版本,或者其他的老版本——我的心不禁微微一震,那里才有我需要的阅读感觉。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也渴望着这些中国儿童文学旧经典,能够以它们原来的面貌重现于今天的读者面前。至少,新的版本能够让读者记忆起它们初始的样子。此外,还有许多已经沉睡在某家图书馆或某个民间藏书家手里的旧版本,我也希望它们能够以原来的样子再度展现自己。我想这恐怕也就是出版者推出这套书系的初衷。

也许有人会怀疑这种怀旧感情的意义。其实,怀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情感。它是一种自古迄今,不分中外都有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人类作为个体,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上,需要回首自己走过的路,让一行行的脚印在脑海深处复活。

怀旧,不是心灵无助的漂泊;怀旧也不是心理病态的表征。怀旧,能够使我们憧憬理想的价值,怀旧,可以让我们明白追求的意义;怀旧,也促使我们理解生命的真谛。它既可让人获得心灵的慰藉,也能从中获得精神力量。因此,我认为出版《中国儿童文学经典怀旧系列》,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积淀。

怀旧不仅是一种文化积淀,它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经过时间发酵酿造而成的文化营养。它为认识、评价当前儿童文学创作、出版、研究提供了一份有价值的参照系统,体现了我们对它们批判性的继承和发扬,同时还为繁荣我国儿童文学事业提供了一个坐标、方向,从而顺利找到超越以往的新路。这是《中国儿童文学经典怀旧系列》出版的根本旨意的基点。 《中国儿童文学经典怀旧系列》经过长时间的筹划、准备,将要出版了。 我们出版这样一个书系,不是炒冷饭,而是迎接一个新的挑战。

我们的汗水不会白洒,这项劳动是有意义的。

我们是向往未来的,我们正在走向未来。

我们坚信自己是怀着崇高的信念,追求中国儿童文学更崇高的明天的。

2011.3.20

于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稻草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006578
开本 32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5
12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7: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