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白裤瑶服饰技艺的活态传承及其染织类特需品创新路径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项目结题成果。主要运用符号学、文化人类学等研究方法,对白裤瑶服饰的装饰纹样及其审美图式进行考察,探讨其蕴含的文化意味与审美趣味,分析其对于凝聚族群记忆中的作用。利用民俗学与应用科技学手段,深入探讨白裤瑶服饰技艺精微之处。从生产性保护基地建设、白裤瑶服饰技艺传承人体系建设、生态博物馆建设以及学校教育对于白裤瑶服饰技艺的活态传承与发展进行探讨。最后对白裤瑶染织类民族服饰特需品创新发展的路径进行构建。全书对民族服饰艺术符号与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推进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简介 黄三艳,女,1987年1月生,湖南永州人,硕士。现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美术学研究。在《美术大观》《丝绸》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若干,主编规划教材1部,主持教育部项目1项,主持及参与其他厅级项目5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人类文明的活化石:白裤瑶的前世今生 第一节 白裤瑶的历史来源考 第二节 白裤瑶的现状:人口分布与村寨组织 第三节 白裤瑶的习俗与自然崇拜观 第二章 别具风情:白裤瑶的装扮特征 第一节 掛衣花裙:女性传统服饰装扮 第二节 及膝白裤:男子传统服饰装扮 第三节 儿童服饰 第三章 染绣结合:白裤瑶染给技艺探微 第一节 制纱织布 第二节 『斑斓勃率』之龙染技艺 第三节 双数针带绣衣纹 第四节 手诈量法制成衣 第四章 族群记忆:白裤瑶服饰的文化象征意味考察 第一节 关于象征人类学 第二节 白裤瑶服饰的装饰特征 第三节 身体装饰的多元文化表达:白裤瑶服饰的象征人类学意味考察 第五章 文化赓续:白裤瑶服饰技艺的活态传承研究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第二节 白裤瑶服饰技艺的活态传承现状 第三节 白裤瑶服饰制作工艺的传承困境与活态传承策略 第六章 创新发展:白裤瑶染织类民族特需品发展路径探讨 第一节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特需品 第二节 生产性保护:白裤瑶染织类民族特需品的内生发展路径 第三节 外扩驱动:白裤瑶染织类特需品的外生路径举要 参考文献 致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白裤瑶服饰技艺的活态传承及其染织类特需品创新路径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三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39172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4 |
出版时间 | 2023-02-01 |
首版时间 | 2023-02-01 |
印刷时间 | 2023-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时尚娱乐-服饰搭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00 |
CIP核字 | 2023017757 |
中图分类号 | TS941.742.851 |
丛书名 | |
印张 | 1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