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世纪欧洲(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著名中世纪史学者克里斯·威克姆多年研究成果的集中阐述,观点鲜明,令人耳目一新。过往的中世纪通史著作大多致力于以清晰的框架梳理欧洲在500—1500年间发生的纷繁复杂的各种事件,但本书的着眼点是历史中各层面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之间的动力结构,让历史变得鲜活起来。因此,作者在书中摈弃了目的论的历史书写方式,并不强调历史的“结果”,没有专注于其他许多研究者关心的“民族国家”起源问题,而是聚焦于中世纪本身,力图摘掉后人的滤镜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通过本书,我们可以从与众不同的视角,重新认识这段历史,打破对中世纪概念的刻板印象。
目录
第一章 观察中世纪的新视角
第二章 罗马及其在欧洲西部的后继者,500—750
第三章 东方的危机与转型,500—850/1000
第四章 加洛林实验,750—1000
第五章 基督教欧洲的扩张,500—1100
第六章 重塑欧洲西部,1000—1150
第七章 长期经济繁荣,950—1300
第八章 政治重建的多重意涵,1150—1300
第九章 1204年:另一种可能的失败
第十章 界定社会:欧洲中世纪晚期的性别与共同体
第十一章 金钱、战争与死亡,1350—1500
第十二章 重思政治,1350—1500
第十三章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导语
牛津大学中世纪史大家克里斯?威克姆的集大成之作。
打破人们对中世纪刻板印象的一部新中世纪通史。
以短小的篇幅、精炼的笔法尽可能深而广地描绘了中世纪的全貌,通过对前人成果的概括与升华,提炼出了新的中世纪史着眼点。
书评(媒体评论)
一段纵贯千年、光彩夺目的历程。——《出版者
周刊》
对古代与现代之间的欧洲进行了一次全面研究…
…内容丰富、流畅、富有思想性,不仅对学习欧洲史的
学生,对所有学习历史的学生都很有吸引力。——《柯
克斯评论》
研究中世纪和之后时期的历史学家,应该会受益
于威克姆将中世纪看作是一系列由结构性力量编织在一
起的重要转折点的这种独到见解。他对这幅历史画卷中
各个元素所扮演的角色进行的分析是耐人寻味的。——
罗伯特·萨瑟兰-哈里斯,《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期

《中世纪欧洲》证明了克里斯·威克姆对材料掌
握的权威性以及他思路的清晰性。——詹姆斯·戴维斯
,《文艺复兴季刊》
精彩页
第一章
观察中世纪的新视角
这是一本关于变化的书。我们所说的中世纪(medieval period或middle ages)从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延续了1000年;而作为本书主题的欧洲,在这一时期结束时与刚开始相比已经大不相同了。罗马帝国主宰着这段时期的开始,它统一了半个欧洲,却与另一半泾渭分明;而在1000年后,欧洲则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复杂形态,现在大多数的独立国家都曾经以某种形式出现在那个时期。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展现这些变化还有其他诸多变化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它们究竟有多么重要。但是,本书并不聚焦于结果。许多中世纪研究者都全神贯注于那些“民族”国家的起源,或者其他被他们视为具有“现代性”的方面,对于他们来说,正是这些结果为那个时期赋予了意义。而在我看来,这却是大错特错。历史并非目的论的:也就是说,历史的发展并非“去往”,而是“来自”。此外,对我而言,充满勃勃生机的中世纪时期本身就非常有趣,没有必要以任何后来的发展为其正名。我希望本书能够清晰地呈现这种旨趣。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世纪欧洲历史是纷乱事件的简单堆积,仿佛除了作为某个随机选择的1000年的一部分之外,就完全没有结构可言。事实远非如此。中世纪有一些清晰标志着变革的时刻,也正是这些节点塑造了这个时期。5世纪时罗马帝国在西部的覆灭,7世纪时帝国东部在面对伊斯兰教兴起时遭遇的危机,8世纪后期到9世纪时加洛林实验在政府大规模道德化方面的强大,10 世纪时(特别是在这一时期)基督教在北欧和东欧的扩展,11世纪时政治权力在欧洲西部的迅速分权化,10—13世纪时的人口和经济增长,12和13世纪时政治和宗教权力在欧洲西部的重建与同时期拜占庭帝国的衰落,14世纪时的黑死病和国家结构的发展,以及14世纪后期和15世纪时更广泛大众对公共领域参与的出现——这些是我眼中的重要变革时刻,它们在本书中都各自有着对应章节。将所有这些转折点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组结构性的发展,其中包括:公共权力概念的消逝和再发明;政治体系的资源平衡从依靠税收转向土地占有然后再度变回依靠税收;政治文化上使用文字书写导致的充满变化性的影响;以及中世纪后半叶时,改变了统治者及其统治的民众彼此相处方式的,地方权力和地方认同正式化和边界化程度的提高。这些也会成为本书的核心内容。以本书的篇幅,自然无法深入探究社会和文化的微观历史,也无法详尽叙述各个国家的历史事件。本书是对中世纪的一种阐释,而非一本教科书式的叙述—在后一方面反正已经有许多优秀的作品了,也无需我再去写这样一本书。当然,我在每一章中都对政治活动进行了简要概述,从而为我的论点提供历史背景,这将尤其有助于那些初涉中世纪领域的读者。但是,我的目的是要专注于那些变革时刻及总体结构,从而展现出在我眼中最具有中世纪特征且能让这个时代显得有趣的事件;而这些时刻和结构也是后文内容的基础支撑。
我这份变革时刻的列表所体现出的故事线索,也与其他很多欧洲中世纪叙述中或明确或暗示的有所不同。一种直到今天也依然十分常见的叙事是,欧洲从衰落(尽管有“格里高利改革”)、愚昧(尽管有“12世纪文艺复兴”)、贫困[尽管有佛兰德(Flanders)的纺织业和威尼斯(Venice)的航运业]和政治孱弱[尽管有英格兰的亨利二世(Henry Ⅱ)和爱德华一世(Edward Ⅰ)、法兰西的腓力二世(Philippe Ⅱ)和路易九世(Louis Ⅸ)、卡斯蒂利亚的阿方索六世(Alfonso Ⅵ)和费尔南多三世(Fernando Ⅲ)的(民族)国家建设]中走出,在有着十字军、骑士精神、哥特式主教座堂、教宗君主制、巴黎大学和香槟(Champagne)集市的12—13世纪“中世纪盛期”达到鼎盛;与之相对,1350 年之后则被视为一个有着瘟疫、战争、分裂和文化不安的“衰落”时期,直到人文主义和激进的教会改革出现才再次解决这些问题。这种叙述将不会在本书中出现,因为它歪曲了中世纪晚期的面貌,并将中世纪早期和拜占庭完全排除在外;此外,其中包含了太多渴望将中世纪时期(至少在1050年之后)视为现代性“真正的”一部分而创造出的产物,而这正是我在上文已经批判过的。这种叙述还隐秘地继承了人们长久以来对历史的期望:它要提供道德教训、值得赞美的时代、英雄与恶人。历史学家们说他们已经超脱了这一点,但事实却时常并非如此。
对很多人来说,中世纪这一时期的道德属性就源于“中世纪的”(medieval)这个词本身。这个词有一段非常奇怪的历史。它在最开始时就具有负面意义,并且现在也常常如此。从罗马共和国以来,人们就常常称自己的时代为“现代的”——拉丁文里的moderni—而将他们祖先的时代称为“古代的”(antiqui)。然而在14、15世纪的时候, 少数被我们称为人文主义者(humanist)的知识分子开始将“古代的”这个词严格地限定于罗马帝国时期及更早以前的古典作家身上,他们将这些人视为自己真正的祖先,而那些所谓在这1000 年间稍逊一筹的作家则被“贬”入了自17世纪起逐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世纪欧洲(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克里斯·威克姆
译者 译者:李腾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939720
开本 32开
页数 48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47
出版时间 2022-12-01
首版时间 2022-12-01
印刷时间 202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736
CIP核字 2022173684
中图分类号 K503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9: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