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奄吞秦汉(隋炀大帝上中下)
内容
编辑推荐

王守义著的长篇历史小说《奄吞秦汉(隋炀大帝上中下)》是一部气势恢弘又不失细节精致的作品。作品着力塑造一个崭新的隋炀帝的形象,脱开以往表现帝王故事的套路,以舒缓的笔调,严谨的构思谋篇成章。故事跌宕起伏,悬念重重,在矛盾纠葛中展现人物性格。以极富传奇色彩和现实意蕴的大故事来叙述隋炀帝打造历史伟业的英勇悲壮。以史家和史诗的笔触,扫除迷雾,再现了一个“奄吞秦汉”而沉冤千载的历史雄杰——大隋皇帝杨广。

内容推荐

王守义著的《奄吞秦汉(隋炀大帝上中下)》以尊重史实为创作基调,脱开以往表现帝王故事的套路巢穴,以恢弘气势、严谨的构思谋篇成章,力求最大程度还原隋炀帝的真实面目。故事跌宕起伏,悬念重重,善于在矛盾纠葛中展现人物性格,从而进行生动的形象塑造。以极富传奇色彩和现实意蕴的大故事来描述隋炀大帝打造历史伟业的英勇悲壮。作品以史家的眼光,史诗的笔触,扫除迷雾,再现一个“奄吞秦汉”而沉冤千载的历史雄杰——大隋皇帝杨广。

目录

前言/大写“奄吞秦汉”的隋炀帝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试读章节

原为周宰相的杨坚逼迫周朝皇帝——当时年仅九岁的周静帝禅让大位,代周而立,建立了大隋帝国,改年号为开皇。其都城仍旧定在周都长安。然而长安是汉朝旧都,自西汉以后至西魏、北周,宫阙与各部省衙署之间夹杂着民宅,出跸入禁对居民有干扰,对皇宫的安全也有诸多不利。加之都城规制狭小。城内水质卤碱,不甚宜人饮用。便采纳了精于垂象、地理的通直散骑常侍庾季才的奏章修筑新的都城。即于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六月发诏施行,于旧城东南二十一里开阔的龙首川处,创建新都。翌年三月完工,名日大兴城。大兴城把皇城、宫城和市民杂人居止分开。宫城居北皇城居南,皇城之内并列衙署,有广运、长乐、昭阳三门与宫城相通。民居坊市从东西南三面如众星拱辰似的围绕着宫城和皇城。皇城之南有朱雀门、安上门、含光门与外城郭相通。周七十六里,城内坊市星罗棋布,街衢制度之宏伟,自古帝京未曾有之。经隋文帝节俭治国二十三年,大兴城成了举世瞩目繁华富庶的京都。

太子杨广一路风尘仆仆来到大兴城,他从宽阔的朱雀门大街通过皇城,见很多衙署大门紧闭,各部省大臣都到仁寿宫去了。皇城内一片清冷,宫城南门外的东西大街把皇城与宫城分开,太子杨广从广阳门进了宫城。宏丽壮观的宫殿台阙清冷寂寥,钟鼓不闻,不见出人的身影,只有一些守宫太监和宫女们表情木然地穿行其间,不知在忙活什么。这种气氛给太子杨广的心头罩上了阴霾,有几个当值太监过来给他请安。杨广无心情理睬,将他们挥去,急忙去了东宫。他想见柳顾言及东宫官员的心情胜过一切。

东宫在宫城的东面,龙首渠至永兴坊分流为二渠,北渠流人禁苑,西渠西入皇城,经二十府监、都水监及太仆寺内坊向北流入宫城,渠上的成桥是去东宫必经路径。杨广走过桥去,突然听见东宫那边传来喊叫声。绕过一些亭阁,便看见东宫西南墙角院内一棵很高的梧桐树上,有一个人攀到高枝上,朝着文帝的寝殿发疯似的喊:“父皇啊!儿臣冤枉!杨勇冤枉!杨勇并没有抢班夺位之心,儿臣冤枉啊!”

杨广走近宫墙看见了杨勇。

杨勇也看见了杨广,大骂:“杨广,你这个野心家,在父皇母后面前耍阴谋算计我。我没有抢班夺位,那是你们的诬陷。我冤枉啊!杨勇冤枉啊!”

杨广望着树上的杨勇说:“父皇母后废你,都是你自己不争气,自毁前程,怨不得别人。你荒淫酒色,纵妾杀妻,日夜酣饮,对父皇母后从不请安问膳,如此仁孝不闻,作为上嗣储君,将来能继大统吗?都快四年了,难道你对自己的过错没有一点反悔吗?你说你没有抢班夺位之心,为何以天子之礼,接受百官朝贺?你还私养甲兵,藏于宫中,父皇怕你加害,对你如防大敌,睡觉都不敢脱衣服,从后殿搬到前殿居住。这些事情你忘了吗?须知太子虽居上嗣,仍然义兼臣子,能把自己当天子来对待吗?”

杨勇:“我要见父皇母后,我冤枉!”

杨广道:“别喊了,母后去世已经两年了,当时出殡的队伍就从这里经过,你忘了吗?更何况母后在世之时,你私自把青楼妓女阿云接进宫,无比宠爱,而遣马明药杀自己的妻子元妃。母后多次责训于你,你改了吗?而今她仙逝了,就是活着,她会见你吗?至于父皇,父皇在仁寿宫养病,你喊也听不到。四年了,他要肯见你早就来了,你还是死了这份心吧!”

杨勇喊得更凶了。杨广走进幽宫门命令看守宫人:“把他从树上弄下来,以后再看见他在树上疯喊乱叫,要你们的狗命。”宫人慌忙去把杨勇拉下来。

杨广在东宫的殿阁廊庑间走着,大哥杨勇的喊叫声还隐约传来,这凄惨而又愤怒的声音,让他心潮难平。四年前,父皇在大兴殿宣诏废除大哥杨勇的皇太子位,而立他为皇太子的往事映现眼前。从此以后被父皇命令囚禁于幽宫的杨勇不住地喊冤,喊了四年了,一些支持废太子杨勇、反对册立杨广为储君的大臣和皇亲国戚也暗中应和,从来没有停止对他的攻击、诬蔑,说什么杨勇的被废是他杨广夺嫡阴谋的成功,他是废黜杨勇的幕后主使。苍天在上,这真是千古奇冤。虽说他瞧不起这位庸暗的兄长,但做太子继承大统的心思是有的。他有,四弟杨秀、五弟杨谅也有。然而杨广次不当立,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这点他从懂事起就清楚。而杨勇被废,是自己不成器,不争气,自毁前程。这是不争事实。父皇母后决定册立他杨广为太子,是因他为大隋江山社稷出生人死地作战杀敌,立下功劳,靠阴谋诡计能动摇根基深厚的皇太子杨勇吗?他在心里自问自答地走着,许多往事又一幕幕浮上心头……

隋文帝杨坚有五个儿子,长子勇、次子广、三子俊、四子秀、五子谅。杨坚篡周建隋、于开皇元年(公元581年)二月一日在临光殿举行过登基大典后,第二天就册立长子勇为皇太子。十天后,封次子广为晋王、三子俊为秦王、四子秀为赵王(后改封为蜀王)、五子谅为汉王。太子杨勇,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雄厚的政治资本,在做太子之前,还是有周之世,就因其父是掌握周朝军政大权的大丞相之故,杨勇被封为博平侯。及至周天元皇帝驾崩,八岁的皇太子宇文衍登基,世称静帝。而皇后杨丽华是杨坚长女。宇文衍称帝后便尊杨后为皇太后,杨坚与帝室联姻成为外戚,他早就左右着周家天下,此后便成了静帝的辅政大臣。为了排斥周室诸王,他封杨勇为大将军、左司卫、总统禁军。后出为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统旧齐之地。当了皇太子后,文帝对他很器重,军国大事皆令杨勇参决。凡尚书奏死罪以下的案件都要听听杨勇的意见。文帝是有意培养皇太子的政治才干,树立嗣君在朝中的威望。杨勇入主东宫,又大权在握备受文帝器重,加之朝臣对他的敬畏,他的感觉好极了,真是得意非凡。P19-21

序言

大写“奄吞秦汉”的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公元569—618年)是中国隋王朝的第二代皇帝。他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从秦汉大帝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确立。到汉魏之际中央集权帝国的崩溃,中国历史经历了长达四百年之久的分裂。公元589年隋灭陈,实现了国家统一,才结束了这漫长的分裂,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从分裂走向统一,从大乱达于大治,时代需要伟大的领袖人物出来建功立业,开创新局面。隋炀帝可以说是应运而生的一个很有作为的帝王,是一个大英雄。他志包宇宙、气吞山河,“狭殷、周之制度,尚秦汉之规模”,使大隋帝国“地广三代,威振八纮”。他的开创性文治武功在其前代帝王中少有人能与之匹畴。隋炀帝治下的大隋国,是有史以来中国国土面积最大的时期。他即位后勤政为国,兴办大型公共工程,诸如营建东都,开掘南北大运河(从杭州至北京,今称京杭大运河),沟通和发展南北经济。他巡游江都,以加强南北文化联系,巩固统一局面。他经略西域,威服四夷,打通自汉魏之际分裂以来断绝四百年之久的丝绸之路。他用武力和离间羁縻之策使地广万里的突厥分化为东、西突厥,先后臣服大隋,使丝绸之路北道开通。他御驾亲征吐谷浑,将吐谷浑地收置为郡县,打通了丝绸之路南道,从此青海归人中国版图。他亲到张掖主持三十四国交易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由国家帝王主持的国际经济贸易大会。交易会结束后,炀帝从六月到九月历时两月多在河西巡视,到了敦煌、玉门等地“万乘西出玉门关”,这是中国皇帝足迹向西所至最远的地方。他功业卓著,“威振殊俗,过于秦、汉远矣”,“振古以来,一君而已”。

作为一个颇具个人魅力的帝王,隋炀帝还是一个出色的文学家、诗人。他文才盖世,为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不少气势雄浑的边塞诗。在文治方面,隋炀帝力排众议,纠正文帝之失,变革文帝以佛教治国、废除全国学校的国策,实行“融塔并寺”之策,精简寺院限制僧人;恢复学校教育、由政府给教师发薪的政策。提出尊师重道、奖掖人才,把学校教育当作移风易俗教化民众的最主要国策。在此基础上,他提倡国家要有全新的教育,废除九品中正制和世袭制。主张不分贫富贵贱公平地选拔人才为国所用,他在兴学诏书中说“文轨攸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内,岂无奇秀!”他创设了进士科,正式设立了科举取士制度。分科举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后来在唐朝任宰相的房玄龄、杜正伦,大臣温彦博、侯君素、张损之、孙伏加、杨纂等都是隋炀帝钦点的进士。总之他兴办学校、创设科举、整理图籍、敦奖名教,热爱科学,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及科教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京杭大运河、科举制度、经略西域打通一万多公里的丝绸之路,三大功业影响中国经济、文教和对外贸易一千多年。大运河体现了古代河流建设工程的最高成就,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跨度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水至今滋养着现代中国的经济。丝绸之路从中华民族的深处走来,从骆驼的足迹延续到了今天的火车飞机,这条连接中国与中亚、东欧各国经济贸易甚而友好往来的桥梁至今仍旧那么重要,那么繁荣,那么辉煌。隋炀帝所干每一件事都是大好事,无疑是一位以自己的活动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伟大历史人物。

然而,隋炀帝的形象被历史地丑化了。他被诬为昏君、暴君,他臭名昭著,千年来一片叫骂声!岂不怪哉?冤哉?然而究竟杨广是怎么被丑化搞臭的?!

这里,我们不能不追究旧史家的错误。著名史学家袁刚指出:“旧史家的错误,在于不能正视历史,不承认隋炀帝的功业,将他与无所作为的昏君混为一谈,使历史遭到歪曲。由于胜者王侯败者寇的政治偏见,隋炀帝的形象被丑化了。”隋炀帝的被丑化,被诬为“昏暴”之君,直接与唐李渊、李世民父子有关。李氏父子出于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故意“昏”“暴”不辨。他们是给隋皇杨广捏造罪名,篡改历史的首事之人。尽管李唐继承了隋的典章制度和基本设施,从教育、法律等政治体制到经济设施都全盘享用。洛阳新城成了大唐的经济中心,大运河的水滋养了大唐三百年。但他们却着意抹杀了隋炀帝的这些历史功绩,丑化了隋炀帝的政治形象。我们知道在中国几千年改朝换代的历史上,夺取前朝江山的后朝统治者绝对不说前朝的好,而是抑其善而扬其“恶”,把前朝君主说得一无是处。以证明自己“篡弑”的合理正确(此乃中国统治者的通病)。李渊父子便是此等之君。通过否定炀帝功业,篡改历史,为自己承续天下挖空心思地制造合法性。

宇文化及在江都宫杀害隋帝杨广,国内大乱,以瓦岗寨为首的反政府武装趁机起事,谋异之臣举兵割据,争权夺利。时为太原留守的李渊这个自小父母双亡,因姨表亲关系由隋文帝夫妇收养于隋宫长大的李渊,博得亲表弟炀帝信任,总管山西、河东四十余郡军政大权,是隋皇杨广倚重的权臣,但他却支使次子李世明盗用国库银子阴招亡命,藏兵于民间谋举大事。杨广被宇文化及杀害后,李渊打着白旗誓师,信誓旦旦要为炀帝报仇,他举兵攻入长安,拥立杨广的孙子十三岁的侑王为帝,称隋恭帝。李渊以宰相、大将军之职辅佐大隋新皇主政,以保卫新皇、为炀帝报仇的名义号召和动员全国讨伐国贼。各地忠良纷纷举义兵响应,李渊的军力迅速扩大,反政府武装很快平息。这时李渊露出真面目,逼迫隋恭帝让位,改国号日“唐”。翌年,恭帝杨侑不明不白地死了。李氏父子貌似忠于隋帝杨广,实则是窃隋之国的大盗。为了掩盖他们的奸伪面目,他做了皇帝后就对失国的他的亲表弟隋帝杨广大张挞伐。就说李渊给杨广死后的恶“谥”吧。所谓“谥”,是帝王、大臣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炀帝的死讯传至洛阳,留守东都的越王侗在太府卿元文都、金紫光禄大夫段达、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等炀帝生前诏命总留台事的大臣议决下,嗣立皇位,改元皇泰,皇泰主给先帝立谥,日“明”帝,庙号世祖。但李渊拒不承认,他给杨广谥日:“炀”。按《谥法》,“炀”是个很坏的谥号,其意是,“好内远礼,去礼远众”是昏,“逆天虐民”是暴。这个“炀”字原是炀帝最早加之于昏君陈后主的。陈后主贪图女色,唯知荒淫嬉戏,毫无建树,可谓恰如其分。但李渊却恶毒地强加在杨广身上。这一错就错到了底,李唐统治中国近三百年,三百年是多少代人!都强迫性地接受这样的洗脑。杨广是冤到底了。……能较深入准确地把握隋炀帝本人的品质、性格、气质。这是隋炀帝之所以能做出影响历史的事业的重要元素。为此我首先做了大量采访调查。我三次去扬州,凭吊了隋炀帝杨广墓,观看了文物古迹,翻阅了地方志史。

让我欣慰的是,当年炀帝的龙舟船队浩荡荡到扬州的东关运河码头遗址已修复,码头上竖立着十米长三米多高的大隋皇帝杨广的铜版浮雕——大运河的水承载着隋皇杨广率龙舟船队浩浩荡荡而来的壮丽的画面;隋皇杨广的坟墓不再是我在旧照片上看见的衰草寒烟一抔黄土。而是一座占地千亩的壮丽的陵园。人园门两侧的两座大厅里展出他的丰功伟业。让我不舒服的是美丽的瘦西湖上当地导游仍在津津有味地大讲隋炀帝的“淫秽”故事。

我去过杭州京杭大运河展览馆,将馆内展品几乎全拍摄下来;我与身为记者的妻子常锦屏一同乘船在大运河上观光游览。我去了淮安看运河大闸的雄伟壮观,看大运河上来来往往载着各样货物的千吨大船,一艘接一艘络绎不绝,在大运河的波涛里永无止境地往来行驶。伟大的长城,早就失却它的防御功能,成为人们参观的历史遗迹。而一千三百年前的大运河,它运载的物资有多少,巨大得无法计数,到了一千三百年后的今天——人类已征服太空,经济运行已高度机械化、电子化的时代,大运河还在日夜不息地为国人的生计忙碌着,做着无法估量的奉献。我感谢隋炀帝,尊敬隋炀帝!

我去大禹导河的积石山下当年炀帝亲征吐谷浑渡黄河的古临津渡口,设想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与对岸吐军的那场激烈地夺关之战。我也到祁连山下扁都口(古代的大斗拔谷),想象一千多年前炀帝在深谷中与暴风雪抗争的悲壮……

雄关、大漠、江湖河汉、古战场……就是他经通丝绸之路、开凿大运河的用武之地。

除了沿着炀帝的行止足迹上下求索,我还在大量古今书典里去做艰难的寻觅……十年的耕耘,这部小说终于问世。

写作期间,得到兰州大学教授、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著名学者刘满先生的帮助,刘教授的《河陇历史地理研究》是部学术价值很高的著作,其对隋唐时期河湟地区的交通、军事和民族关系进行了相当详实的考证。我在小说中有关隋炀帝西巡路线,炀帝破吐谷浑、穿越大斗拔谷至张掖主持国际贸易大会等情节里均采用了他的著作《隋炀帝西巡有关地名路线考》《西北黄河古渡考(一)、(二)》《临津关与隋炀帝西巡》等文章论定的历史地名。刘先生还给我提供了许多相关的历史遗迹的照片。另外,青年作家刘维仁陪我去扬州、杭州、淮安以及积石山下黄河古渡拍摄隋炀帝西巡、大运河今昔的有关资料图片,在此一并深致敬谢!

我的妻子常锦屏生前为报刊主任编辑,她喜爱文学,有美文集《橄榄树下的梦》问世,拙作《隋炀大帝》百余万字的手写稿十之七八是她生前利用下班后休息时间和节假日搬上电脑。当小说出版之时,她却看不到了。在此谨表我深深的缅怀。

这当儿,传来喜讯:

联合国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

中国“京杭大运河”“丝绸之路”遗产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杨广啊!你的杰作“京杭大运河”和“丝绸之路”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赞扬和认可。中国“京杭大运河”被认定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跨度最长的运河。是无与伦比的杰作。

从此,世界阅读大运河、阅读丝绸之路的新时代来到了。

伟大的杨广,你是不可战胜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奄吞秦汉(隋炀大帝上中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守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80133
开本 16开
页数 13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63
出版时间 2016-12-01
首版时间 2016-12-01
印刷时间 201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796
CIP核字 2015104213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7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2: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