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城乡接合部疏解治理研究(基于空间社会学视角)/社会风险与社会建设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空间社会学理论为视角,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疏解非首都功能过程中城乡接合部的治理问题,即从静态之社会样态与动态之空间实践两个层次的互构入手,深入剖析空间疏解治理过程中城乡接合部各相关利益主体,即基层管理者空间权力实践、流动人口空间维存、本地村民空间维权的互动博弈;分析城乡接合部空间重构过程中的不平等与不公正现象,进而为科学合理地疏解非首都功能、维护不同类型的社会群体享有相对公平的空间权益提出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翟慧杰,女,河南兰考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中欧应急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治理、应急管理、风险治理。在《行政管理改革》《学习时报》等报刊发表多篇论文;参与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参编《中国社会治理创新之路》等多部著作。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 研究对象与理论工具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 城乡接合部概念的相关研究 二 城乡接合部治理研究:宏观视角 三 城乡接合部治理研究:微观视角 四 简要评价 第三节 技术路线、基本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 技术路线 二 基本结构 三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于空间社会学理论的城乡接合部治理研究框架 第一节 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适用性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空间思想 二 空间维存:“城市生态学派”的思想内核 三 空间权利融入城市社会学的萌芽阶段 四 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聚焦空间权利 五 后现代语境中的空间阐释:以福柯、苏贾为代表 六 空间社会学理论的适用性 第二节 分析框架:空间权力与空间权利的多元互动博弈 一 框架的基本内容 二 相关治理主体分析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运用 一 界定空间治理场域 二 描述场域的多元主体以及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 三 剖析多元主体之间的博弈策略 第三章 空间疏解治理场域分析——以C镇A村为例 第一节 C镇A村的空间形态 一 C镇空间的演变 二 A村空间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疏解要求及C镇A村基本情况 一 空间疏解的基本要求 二 C镇A村空间疏解基本情况 第三节 C镇A村空间疏解治理的瓶颈 一 空间生产不足:基本公共服务缺位 二 空间集体消费不均衡:村委会治理难 三 空间改变不理想:村民居住空间没改善,“瓦片经济”减少 四 空间分配不合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与人口疏解相矛盾 第四章 任务导向:基层管理者空间疏解治理的权力技术 第一节 基层管理者空间疏解的背景 一 国家的空间调控政策:空间的排斥与包容 二 政府分类控制的常用方法 第二节 基层管理者空间疏解的组织体系与任务分解 一 A村空间疏解的政策法律依据 二 空间疏解整治机构:综合整治指挥部 三 A村空间疏解的任务分工及实施阶段 第三节 基层管理者空间疏解任务的落实 一 压力型体制下的空间权力实践 二 刚性的空间执法方式 三 空间疏解任务落实中面临的难点 第五章 空间维存:疏解治理过程中流动人口的行动逻辑 第一节 空间压缩:流动人口的空间再生产 一 空间生存方式的改变 二 心理封闭的边缘空间 三 就业空间与生存空间的危机 四 居住空间的生存生态 第二节 空间生存:流动人口缝隙化的生存策略 一 交换居住空间与房东社会关系的生成 二 城乡的空间分配与流动人口的维存方式 三 边缘空间集体消费不足: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难 第三节 空间抗争:流动人口的多维形态 一 流动人口底层化意识加剧 二 流动人口采取游击战术进行空间抗争 三 流动人口的主动退场 第六章 空间维权:疏解治理过程中本地村民的行动逻辑 第一节 空间权利的产生:违建的缘起与演变 一 宅基地上违法建房的溯源 二 农用地空间违建样态的演变 第二节 空间权利的剥夺:由利益受损到新贫困产生 一 基层管理者拆违建任务实施 二 经济收入中断 三 空间集体消费供给不足引起新贫困 第三节 空间权利的维护:本地村民集体反抗的行动逻辑 一 拆违程序不规范引发空间权利抗争 二 基层管理者强制拆违引起村民抗争 三 村民维护空间权利的话语策略 四 村民维护空间权利的灰色博弈 五 拆违不公平引发的空间权利抗争 第七章 基于空间正义的路径设计 第一节 空间正义理念下的理论逻辑 一 空间正义的嵌入 二 空间正义的出路 第二节 空间权利的保障:共生理念下的空间治理 一 疏解治理过程中空间生产的保障 二 疏解治理过程中空间分配的权益保障 三 疏解治理过程中空间交换的保障 四 疏解治理过程中空间集体消费的保障 第三节 空间权力的制约:有限政府理念下的空间治理 一 构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运行机制 二 科学规划城市社会空间 三 规范政府权力 四 完善执法程序 五 扩大公众、NGO的参与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基本结论 一 “基于空间权力与空间权利的多元互动博弈”的分析框架 二 疏解整治工作进入治理困境 三 疏解整治工作是多元主体非对称空间权益博弈过程 四 破解治理困境在于寻求各方的利益平衡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一 研究视角的创新 二 研究理论框架的创新 三 研究成因机制的创新 四 研究解决思路的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城乡接合部疏解治理研究(基于空间社会学视角)/社会风险与社会建设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翟慧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70640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9 |
出版时间 | 2022-08-01 |
首版时间 | 2022-08-01 |
印刷时间 | 202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02 |
CIP核字 | 2022134779 |
中图分类号 | D6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