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黍粟的故事
内容
内容推荐
粮食,不仅是中国人餐盘中的主食,更是文明的根基与源头。每一次粮食作物的驯化、传入和推
广,都在改变历史,重塑文明,对于强调“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而言,这种体会尤为深刻。
“粮食的故事”系列丛书以所选粮食作物的驯化或传入、推广作为切入点,全景展示每一种粮食
作物对中国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深远影响,分析粮食作物背后不同文明的碰撞与交流。让读者从每种
粮食作物的发展历程中,了解粮食作物是如何一步一步影响到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领会粮食对不
同区域文明形态、中华文明兴衰的影响,进而勾勒粮食与文明的关系,从每种不同粮食作物之中了解
中华文明的进程。
本系列丛书共 6 册,分别为《水稻的故事》《小麦的故事》《黍粟的故事》《玉米的故事》《大豆的
故事》《番薯的故事》
目录
一荒蛮时代:黍粟的起源及传播
黍粟的本土起源
“蒸煮”革命与“面条”的诞生
“杜康作秫酒”典故与历史流传
黍粟的时空旅程和文化印迹
二商周之际:黍粟文明初步创立
“黍稷”之辩与“五谷之首”
甲骨文与金文中黍粟的关联文字
“社稷”内涵与国家观念的代表
日常民食和税收对黍粟的依赖
从“粟爵粟任”看商鞅的“国富论”
“输粟于晋”的粮食外交
“黍离之悲”的士人爱国情怀
三秦汉隋唐:黍粟文化日臻繁盛
“耕—耙—耱”旱地耕作技术典范的确立
《论贵粟疏》凸显的“贵粟”和“重农”思想
“治粟内史”“搜粟都尉”等官职设置及演变
从“回洛仓”“含嘉仓”看朝廷的“积粟”储备
以黍粟为主的兵资与官俸耗用
“黍粟万石”陶仓墓葬文化的盛行
“乐律累黍”形成和对度量衡的贡献
“悯农诗”典范的诞生及传扬
古罗马时期的欧洲与黍粟
四宋元以降:黍粟的衰退与嬗变
从“以粟为主”到“小麦居半”
黍粟品种选育水平提升
“嘉谷”“嘉禾”“贡米”掌故
“布袍脱粟”海青天
从“鸡黍之交”看古人信义观
小米与艰苦奋斗的精神
五前世今生:黍粟文化遗产留存
黍粟遗存和丰富的农具
传承至今的黍粟农作制度
以黍粟为中心的传统产出和文化活动
黍粟复合系统与田园景观
参考文献
导语
粮食,改变历史,重塑文明。不同的粮食作物塑造着不同的文明形态,而粮食作物的变迁也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本书从文明史的角度,讲述每种粮食作物从种子的驯化或传入、推广的过程带给中华文明的影响,分析粮食的传播背后不同文明的碰撞与交流,探讨中国与世界文明的历史与形态。
不一样的粮食,不一样的故事,从粮食中一窥中华文明的演变进程,从粮食中洞悉人类历史的发展大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黍粟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红中
译者
编者 王加华
绘者
出版社 泰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906401
开本 32开
页数 1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22-03-01
首版时间 2022-03-01
印刷时间 202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236
CIP核字 2021114995
中图分类号 S516-49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