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优秀孩子是怎样练成的(亲子共读版)
内容
编辑推荐

父母教育孩子的重点应放在激发和引导上,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自我教育。因此,在编写此书时,作者特意安排了很多供孩子们阅读的内容,也希望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这些内容,并相互交流学习心得,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共同前进。

只要父母与孩子认真共读这本书,共同成长进步,那么,父母和孩子都会品尝到无穷的幸福和欢乐。给孩子一本好书和一个好榜样往往胜过许多空洞的说教,经常和孩子一起翻阅这本书吧,它一定会对你教育好孩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会为你的孩子带来无穷的力量,一定会给你的家庭带来无限希望。

内容推荐

优秀孩子是怎样炼成的?这是最受天下父母和孩子共同关注的问题。

要想炼就优秀孩子,需要父母和儿女共同努力。为人父母,要加强学习,“做合格父母”,这是培育优秀孩子的前提条件;要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教育,因为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要用好榜样引领和激励孩子,因为“把好榜样送给孩子远远胜过送亿万家产”。

而为人子女,要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激励。

本书既是父母的良师益友,又是孩子的力量源泉。书中众多典型生动的教育案例、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催人奋进的好榜样将带给天下父母及孩子莫大的启迪、力量和希望。

目录

愿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进步(前言)

家长篇 做合格父母育优秀孩子

 一、相信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

 二、尊重孩子,才能唤醒孩子

 三、理解孩子,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四、宽容孩子,别被分数迷住了眼

 五、了解孩子,让孩子快乐成长

 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七、家务劳动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机会

 八、重视方法、习惯和生活教育

子女篇 优秀孩子的秘诀在于学会了自我教育

 一、必须拥有积极的心态

 二、必须有明确而坚定的目标

 三、用困难磨炼自己的意志

 四、用失败奠定自己成功的坚实基础

 五、学会及时控制和摆脱

 六、战胜自卑

 七、用自信心去战胜一切恐惧心理

 八、改掉拖延的坏习惯

 九、充实地度过每一天

 十、学法守法,远离黑网吧,预防违法犯罪

 十一、学会不断地自我激励

试读章节

许多孩子不快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总是感到压抑,感到不被父母理解。因此,要想让孩子快乐成长,父母必须放下架子,走进孩子的内心,经常与孩子平等地交流,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细心的人应该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如今的许多中小学生,虽然他们看上去什么都不缺,要什么有什么,但是,他们却并不快乐。为什么?因为他们往往只是物质上的“小皇帝”,而在精神上他们却像个“小乞丐”。许多孩子从小缺少伙伴,家长也不注意与孩子沟通,只是一味逼孩子读书、做功课。孩子们常常有很多苦处没有地方倾诉,有很多疑惑没有人解答。这类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厌学、产生心理障碍、离家出走,甚至有极端的举动。

譬如,浙江省金华中学学生徐力,原本是一个性格内向温顺的孩子,平时从不把自己的怨气表现出来,被母亲打时,他也不吭声,不反抗。但母亲平时并不注意与他交流,只是一味地逼他考前十名,徐力的对抗情绪在心中不断堆积,得不到任何人的理解,导致心态扭曲,精神崩溃,最后做出了用重锤击死母亲的极端举动。

我在孩子的教育方面,采取的是与徐力的母亲完全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从来不逼女儿考前几名,也不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强加给女儿,总是通过平等的交流与对话让女儿接受我的观点。如果有些观点通过平等的沟通与讨论,女儿还是不能接受,我一般也不强求,而是暂时予以搁置,以待今后慢慢沟通。

考入省重点中学——荆州中学,是我的女儿初中时的理想。但要考入荆州中学必须在中考时考到全县前20名,但我平时从来不在考试名次上给她施加任何压力。中考前的一次全县统考,她考入了全县前10名,应该说中考时考全县前20名没多大问题。可是中考时,女儿却出人意料地只考了全县第35名,能否进入重点中学成了个大问题。后来我发现,全县第35名比第20名也就少5分,5分之差就隔了15名的距离,可以想象竞争是何等的激烈。我不仅没有责备女儿,反而十分理解她。考虑到凭女儿扎实的基础完全可以读荆州中学,只是中考时出现失误了,我准备花几千元集资款送女儿到荆州中学去就读。但那段时间,我的心情却不是很好。应该说,这会在无意之中给没考出理想成绩的女儿一些心理压力。可女儿不仅没有出什么问题,反而在我入睡之后,给我写了一封信来安慰我,同我交流。信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爸爸:

您好!

我给您写这封信时,时针已快指向12点,正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您劳累了一天,这时一定进入梦乡了吧,祝您做个美梦。

今天下午您为我上高中的事,不顾夏日的酷热再一次去了荆州,回来时已是晚上9点半。您说老毛病又犯了,头痛得厉害,可我没再说什么,只是呆呆地望着您黑瘦的面庞,想象着烈日下您四处奔波的情景,我的心在流泪,这些天的麻烦事一件件接踵而至,我不但没能为您分忧解难,反而让您操劳,我很内疚,可世上没有后悔药,我只能尽我最大的努力学习,三年后再逢您欣慰的微笑。

晚上,我在《青年文摘》上无意中看到了娟子写给父亲的一篇文章《我拿什么奉献给你》,娟子对已去世的父亲充满怀念和愧疚之情。我也多么想写一篇文章来赞美爸爸,但因自己笔拙,表达不了爸爸对我的关爱,可是,我会选择其他的办法,为您献上一份厚礼……

我希望您能注意身体,不要常常因疲劳和痛苦而睡不着觉,影响了身体。

女儿

2001年7月20日晚  午夜,我起床方便时发现了这封信,读着女儿的信,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后来,我把这封信给平时总跟自己孩子闹矛盾的一位家长看了,他说他的爱人也看哭了。他问我:“你靠什么良策使女儿那么勤奋,使女儿那么懂事?”我回答:“最好的办法是走进孩子的心灵,是要多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多与孩子平等交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讲到这里,我还想向各位家长介绍另一位女孩写给她爸妈的信。这个女孩在家与父母的相处与我的女儿完全不一样。虽然都是同一年龄段的女孩,但两个女孩子所处的家庭氛围却完全两样,两个孩子的心态和对父母的情感也截然不同。这个女孩的信是这样写的:

爸爸妈妈:

我想把我沉积了13年的心里话向你们诉说,我们从来没有谈过心吧!知道那是为什么吗?我总觉得我们这两代人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你们总喜欢用老思想教育我,整天整天地唠叨,于是我学会了逃避,你们难道没观察到这两年我没有一次和你们同在桌子上吃过饭吗?平日里只要一谈到有关学习上的事,我就找借口走进房间将自己反锁在屋里。长此以往,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发现我变了,变得“深不可测”,当我和朋友们嬉笑时,我的内心却总像一座融化不了的冰山。我变得孤僻,和任何人之间都有隔膜,变得连我自己都不认识了,常指着镜子里面的人问“你是谁”。

好不容易交了几个朋友,当我们在一起玩耍时,当我们在一起学习时,当我们一起上学时,你们却说我们在一起纯属为了玩,为了谈一些无聊的事。我的同学和朋友们谁都不敢到我家来玩,谁都不敢打电话找我。我有时向她们抱怨,她们却打趣地说:“我们可不想去淋‘开水澡’。”后来,她们也渐渐疏远了我,我知道你们把我的其他道路都堵死,目的是为了逼我走中间那一条路,是吗?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的感受,现在都是什么时代了,依我的断想,在将来那些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将是社会上最没有用的人。

我曾经恨过你们,为什么要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为什么会使我的心灵如此脆弱?我也恨我自己,因为我没有理想,没有抱负。你们对我的期望越高,我越害怕,我不知道假如有一天我让你们失望了怎么办。我的心情真的很沉闷,不过诉说了心里的苦闷之后心里也轻松了一大半,我写了这么多,你们不会嫌烦吧!我真的害怕你们看到一半后给撕了。爸、妈,我知道你们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我好,但我需要的渴望的是理解。“理解”这两个普普通通的字,它的内涵是那么深、那么大。

渴望理解的女儿P33-36

序言

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多父母总是习惯于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够努力,不够争气,总是喜欢夸奖和羡慕别家的孩子,甚至拿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的孩子的优点比。其实,这样做是十分错误、十分有害的。你知道优秀孩子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吗?首先,请你深刻认识下面几个问题:

一、教育影响着家庭、孩子和民族的命运

要想知道优秀孩子是怎样炼成的,父母和孩子都必须首先深刻地理解教育对家庭、对孩子、对民族的未来意味着什么。然而,很多父母和孩子都还没有深刻理解教育的意义和自己肩负的责任。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他在田里劳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求救的哭声,于是他放下农具,跑到泥沼边,发现一个小孩掉进了粪池里,于是弗莱明把这个小孩从死亡边缘救了出来。

过了两天,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农夫家门口,走出来一位优雅的绅士。他是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说:“我要报答你,你救了我小孩的生命。”农夫说:“我不能因为救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

就在这时,农夫的儿子走了过来。绅士问:“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很骄傲地回答:“是。”绅士说:“我们来个协议,让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这小孩像他父亲一样,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令你骄傲的人。”

农夫答应了。后来农夫的小孩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也就是盘尼西林的发明者。他在1944年受封骑士爵位,且得到诺贝尔奖。

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肺炎,谁救活了他呢?盘尼西林。那绅士是谁呢?上议院议员丘吉尔。他的儿子是谁?是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爵士。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对于一个家庭和孩子来讲,教育也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因为教育是最有效的投资,它可以改变世界,改变未来。如故事中的弗莱明,如果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他的命运又会如何呢?世界上会有这样一位伟大的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吗?

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们都曾指出:欠发达国家要想发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兴办教育;要想帮助落后地区和贫困家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教育帮助。

大道理不用多讲,每一位父母心中都应该清楚:教育对家庭,对孩子的未来意味着什么。但是,还必须认真提醒父母们的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上面故事中的农夫那样遇到一个绅士来为你培养、教育孩子。要想炼成优秀孩子,主要还是要靠父母和孩子自己。

二、每个父母都能成为优秀的教育专家

许多父母总是习惯于这样想:我把孩子交给学校,就靠学校了,再说,我没有多少文化,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很多钱,对孩子的教育没有什么办法,孩子的成长只能听天由命了……

教育好一个优秀的孩子,究竟需要父母有多少钱?多少文化?同样还是先看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国际中学生数学奥赛冠军安金鹏所讲述的他和母亲共同奋斗的故事。

我的家在天津武清县大友岱村,我有一个天下最好的母亲,叫李艳霞。我家太穷了。我7岁那年上学,学费是妈妈找人借的。我发现,自从我上学以后,妈妈反而不爱坐在我身边看我念书了。时间长了,我便明白了:我总是把同学扔掉的铅笔头捡回来,用细线捆在一根小棍上接着用,或者用橡皮把写过字的练习本擦干净,再接着用。我越是懂事,她便越是伤心,于是她就再不看我用捆着小棍的铅笔头做作业了。

初中毕业后,我被著名的天津一中破格录取,我欣喜若狂地跑回家,可我没想到,当我把喜讯告诉家人时,他们的脸上竟会堆满愁云:奶奶去世不到半年,爷爷现在也生命垂危。家里现在已欠了一万多元的债。我默默地回到我的小房中,眼泪整整流了一天。

晚上,我听到屋外有争吵声。原来是妈妈想把家里那头刚怀上驹的毛驴卖掉,好让我上学,爸爸坚决不同意。他们的话让病重的爷爷听见,爷爷一急,竟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安葬完爷爷,家里又多了几千元债务。我再不提念书的事了,我把录取通知书叠好塞进枕套里,开始每天帮妈妈下地干活。过了两天,我和爸爸同时发现:小毛驴不见了!爸爸铁青着脸责问妈妈:“你把毛驴卖了?你疯了,以后种庄稼、卖粮食你用手推、用肩扛啊?你卖毛驴的那几百块钱能供金鹏念一学期还是两学期……”

那天,妈妈哭了!她用很凶很凶的声音吼爸爸:“娃儿要念书有什么错?金鹏考上市一中在咱武清县是独一份呀,咱不能让穷字把娃儿的前程耽误了!我就是用手推、用肩扛也要让他念书去……”

捧着妈妈卖驴得来的600元钱,我真想给妈妈下跪磕头。我太爱念书,因此也一定是天下最不孝的儿子,我这一念下去,妈妈又要为多少难,吃多少苦呀!

那年秋天,我回家拿冬衣,发现原来160斤重的爸爸脸色蜡黄,瘦得皮包骨头地躺在炕上。妈妈若无其事地告诉我:“没事,重感冒,快好了!”谁知,第二天我拿起药瓶看上面的英文,竟发现这些药是抑制癌细胞的!我把妈妈拉到屋外,哭着问她这是怎么回事,妈妈说自从我上一中后,我爸便开始便血,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妈妈借了6000元钱去天津、北京一遍遍地查,最后确诊为肠息肉,医生让爸爸尽快动手术。妈妈准备再去借钱,可爸爸死活不答应。他说亲戚朋友都借遍了,只借不还谁还愿意再借给咱呀!末了妈妈告诫我,千万别跟你爸提钱的事啊!他穷怕了,一提钱就会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

那天,邻居还告诉我:我的母亲是用一种原始而悲壮的方式完成收割的:她没有足够的力气把麦子挑到场院去脱粒,也没钱雇人使用脱粒机。她是熟一块割一块,然后用木板车拉回家里,晚上再在院子里铺一块塑料布,然后双手抓住一大把麦秆在一块大石头上摔打脱粒……三亩地的麦子,靠她一个人割打,她累得站不住了就跪着割,膝盖磨出了血,连走路也是一颤一颤的呀……

我不等邻居说完,便飞跑回家,一把从背后抱住正在为我缝衣服的妈妈,大哭道:“妈妈,妈妈,我再不能读下去了呀……”

妈妈最终把我赶回了学校,爸爸的手术也到底借钱做了,只是家里的债务抵了天——2.5万元!然而,我的妈妈居然仍有办法让我安心把书念下去。

我的生活费是每个月60元到80元,比起别的同学每个月200元至240元的生活费,它少得可怜。可只有我才知道,我妈妈为这80元钱,要从月初就一分一分地省,一元一元地卖鸡蛋、蔬菜,实在凑不够她还得去邻居家借个二三十元。她和爸爸、弟弟在家几乎从不吃菜,就是有点菜也不用油拌,而是舀点腌咸菜的汤搅和着吃。

我是天津一中唯一在食堂连素菜也吃不起的学生,我只能顿顿买两个馒头,回到宿舍泡点方便面渣就着大酱和咸菜吃下去;我也是唯一用不起草稿纸的学生,我只能用一面印字的废纸打草稿;我还是那儿唯一没有用过肥皂的学生,洗衣服总是到食堂要点碱面将就。可我从来没有自卑过,我总觉得我妈妈是一个向苦难、向厄运抗争的英雄,做她的儿子,我无上荣光!

我刚进天津一中的时候,第一堂英语课就把我听懵了!老师流利的口语和同学们熟练的配合让我感到差距太大了,那完全不是我在乡村中学里听到的英语。母亲来给我送钱的时候,我给她讲了怕英语跟不上的忧虑,谁知她竞一脸笑容地回答我:“妈只知道你是个最能吃苦的孩子,妈不爱听你说难,因为一吃苦便不难了!”

我记住了妈妈的话。我有点口吃,有人告诉我,学好英语,首先就要让舌头听自己的话。于是每当我路过学校的建筑工地,我便总捡一枚石子含在嘴里,然后开始拼命地背英语课文。舌头跟石子磨呀磨,有时血水就顺着嘴角流淌下来了,但我始终咬牙坚持着,晚上,很多同学躺在宿舍里跟着录音机练英语发音,我没钱买录音机,便把小石子含在嘴里跟着念。

半年过去了,小石子磨圆了,我的舌头也磨平了,我的英语成绩期末进入了全班前三名,我真感谢母亲的教诲与点披,她一句话竞激励我神奇地跨越了这么大的学习障碍。我发誓,一定要拿金牌报答母亲,无论多苦多难!

我在1997年1月举行的全国数学奥赛中,以满分的成绩取得第一名,顺利入选国家集训队。

我在回天津准备赴阿根廷参加国际数学奥赛的时候,收到母亲托同学转给我的200元钱和一张留言条:“妈妈为你自豪,要谦虚,要为国争光!”捧着这笔“巨款”和纸条,我哭了。

按规定,我赴阿根廷参加比赛的报名费和服装费应统统自理。交完报名费,我肯定没钱买服装,我把必备的书籍装进我的小木箱,然后用塑料袋把装有母亲做的黄豆辣酱的瓶子包好,准备工作就结束了。

我正和同学们聊天,班主任和数学老师来了。他们是受学校委托,来检查我的准备情况的。当他们看着我依然穿着好心的老师和同学接济我的一身颜色、大小太不协调的衣服时,忙打开我的贮藏柜帮我挑选衣物,班主任指着我那件袖子接了两次、下摆接了三寸长的棉衣和那些补丁连补丁的汗衫背心说:“金鹏,这就是全部的衣服啊?……”他突然流泪了。我一下不知所措,忙说:“老师,我不怕丢人的。我母亲告诉我‘腹有诗书气自华’,我穿着它就是去美国见克林顿也不怕丢人!”

最终,我的出国服装费是由天津一中解决的。我带着满心的感激向阿根廷出发了。

7月27日,比赛正式开始。从早晨8点30分到下午2点,我们要整整做五个半小时的试题。

第二天公布获金牌奖的名单,当我听到自己名字时,喜极而泣,心中默默喊道:“妈妈,您的儿子成功了!”

8月12日,天津一中校礼堂里座无虚席,全校师生齐聚在这里为我夺得奥赛金牌庆功。我的母亲,这位普普通通的农妇和市教育局的领导以及天津市著名的数学教授们一起坐在了主席台上。轮到我发言的时候,我根本没有讲稿,不是我不慎重,而是我有满肚子的话要说,它们根本用纸记不完。那天,我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要用我的整个生命感激一个人,那就是哺育我成人的母亲。她是一个普通的农妇,可她教给我的做人的道理却可以激励我一生。”

我念高一那年,想买一本《汉英大词典》学英语。妈妈兜里没钱,却仍然答应想办法。早饭后,妈妈借来一辆架子车,装了一车白菜和我一起拖到40里外的县城去卖。我们到县城时已快晌午了,我和妈妈早上只喝了两碗红薯玉米稀饭,此时肚子饿得直叫。我真恨不得立刻有买主把菜拉走,可妈妈还是耐心地和买主讨价还价,终于以一角钱一斤成交。210斤白菜应换来21元钱,可买主只给了20元。有了钱我想先吃饭,可妈妈说:还是先买书吧,这是今天的正事。

我们到书店一问书价,要18元2角5分,买完书只剩下1元7角5分。可妈妈只给了我7角5分零钱去买了两个烧饼,说剩余的一元钱要攒着给我上学花。虽然吃了两个烧饼,可等我们俩快走完40多里的回家路时,我已经饿得头昏眼花了。这时我才想起,我居然忘了分一个烧饼给妈妈吃,她饿着一天的肚子为我拉了80里路的车!我后悔得直想打自己耳刮子,可母亲却边拉着车边对我说:“妈没多少文化,可妈妈记得小时候老师念过高尔基的一句话——贫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学!你要能在这个学堂里过了关,那咱天津、北京的大学就由你考哩!”妈妈说这话的时候,她不看我,她看着那条土路远处,好像那条路真的可以通向天津、通向北京一样。我听着听着就觉得肚子不饿了,腿也不酸了……

如果说贫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学,那我就要说,我的农妇妈妈,她是我人生最好的导师……

我早已记不清多少次为听众和读者讲述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了,也不知道自己多少次被这个故事感动得泪流满面了。我坚信,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读完这个故事,都应该知道优秀孩子究竟是怎样炼成的了!

有这么伟大的母亲,还有什么孩子不能炼成金刚?

有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遇到一些困难时,总是认为自己没办法克服,总是习惯于找借口推脱自己的神圣责任,看看安金鹏的母亲李艳霞,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与李艳霞的困难相比,我们很多家长的困难简直不值一提。这也是我为什么要认真讲述这个故事的原因。我衷心希望天下父母都向李艳霞女士学习,无论多苦多累、无论多艰难都不放弃对孩子的培养。同时,我也要提醒天下少年:要学习安金鹏,从小理解父母,感激父母,奋发努力,为父母争光,为国家争光。如果你也像安金鹏那样懂事,那样勤奋,那样吃苦,你还用担心没有光明的未来吗?

父母的品质决定着孩子的未来。一个家庭,哪怕穷得家徒四壁,只要父母善良、节俭、乐观、整洁和善于鼓励孩子,这样的家庭仍是孩子心灵的圣殿和力量的源泉。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父母必须学习教育艺术,千万别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尽到责任了,要想培养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了解以下问题:

1.当今很多学校主要侧重于教育孩子学习知识,而孩子要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人才,需要大量的生活磨炼、社会锻炼。因此,家庭教育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2.学校的教育模式是流水线作业。一个老师面对数十个孩子,不可能面面俱到。观察孩子的个性差异,引导孩子的个性发展仍是父母责无旁贷的大事。

3.老师为学生解决的大多都是学业上的问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问题,如身体、心理、情感、信心等,如果得不到及时、科学的引导,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时候父母为孩子解决一个看似很小的思想问题,孩子却像翻过一座大山一样轻松了。

4.现行教育体制与师资力量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应试教育的弊端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要。父母不能等待,不能袖手旁观,只能用自己的努力去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更不能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就万事大吉了。

请父母们千万要记住一位国外著名教育家的提醒:父亲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过一百个教师的作用。

因此,请允许我对天下父母说:为了孩子和家庭的未来,还是多学学安金鹏的母亲吧!再也不要总是抱怨孩子不努力,不听话;再也不要指责学校不负责;再也不要说自己文化水平低,经济条件差;再也不要说自己工作忙,时间紧——总之,再也不要为自己找任何借口。其实,父母教育孩子是不能找任何借口的。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成为优秀孩子,也都完全能够成为优秀孩子。

每个孩子的潜能都是非常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父母如果能正确地教育引导,孩子的潜能就会被逐渐开发出来。反之,如果孩子经常受到错误教育的伤害,那么他们也许会走上歧路。  所有爱孩子的父母都具备成为教育艺术家的前提条件。安金鹏母子的故事说明,文化水平很低甚至大字不识的父母,也能培养出优秀孩子。其秘诀在哪里?在于他们多是以善良正直的品质、朴实随和的性格,在逆境中勤劳向上、不屈不挠的毅力和精神,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感染着孩子,激励孩子。

同时,我们也常常看到,有些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很高的父母,由于各种原因,却很难称得上是懂教育、合格称职的父母,听着他们哀叹家门不幸的时候,我们在同情之余,也不禁要问:为什么不趁早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努力呢?

三、必须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教育

我们提倡父母与孩子共同努力,并不是说要父母也像孩子那样去啃课本,也不是要父母每天陪着孩子学习。父母最重要的责任和最好的办法在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引导孩子学会学习,学会自我教育。

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曾经找教育专家咨询,称自己十几年如一日,天天辛辛苦苦培养儿子,可是儿子却只以很差的成绩考上高中,而且对学习一点信心也没有了。专家问:“你是怎么教孩子的呢?”她说:“我听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就每天教孩子学习,从三年级起,我开始买很多教辅参考资料先自己学,学懂了就等着孩子来问我。现在,孩子上高中了,我一看书便傻眼了。我怎么看参考书也搞不懂,怎么教孩子呢?我便十分难受地说:‘儿子,妈如今教不了你了。’”

儿子说:“妈,你都教不好了,我也就完蛋了。”

这个案例提醒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注意方法,父母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英国有位教育家有这样一段名言:“平庸的教师向学生传达知识,较好的老师向学生讲解知识,优秀的老师激励学生自己学习知识。”这段话虽然是提醒老师的,但更值得每位父母深思。父母最重要的职责在于科学地激发孩子,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教育。

父母教育孩子的重点应放在激发和引导上,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自我教育。因此,我在编写此书时,特意安排了很多供孩子们阅读的内容,也希望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这些内容,并相互交流学习心得,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共同前进。

我坚信,只要父母与孩子认真共读这本书,共同成长进步,那么,父母和孩子都会品尝到无穷的幸福和欢乐。给孩子一本好书和一个好榜样往往胜过许多空洞的说教,经常和孩子一起翻阅这本书吧,它一定会对你教育好孩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会为你的孩子带来无穷的力量,一定会给你的家庭带来无限希望。

书评(媒体评论)

教育孩子,在表面看来好像很容易,而这种表面的容易,正是贻误孩子的原因。

——[法]卢梭

爱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却是一种伟人的事业,做这种事业需要才干和广泛的文化知识。

——[苏]高尔基

在当今中国社会,唯一没有人监督、考核的就是父母,生了孩子就是爸爸妈妈。至于够不够格,没有人去管。如果允许孩子选择父母,也许有很多父母会下岗。

——南京市“十佳家长”艾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优秀孩子是怎样练成的(亲子共读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传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348029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9-09-01
首版时间 2009-09-01
印刷时间 200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0
16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6: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