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在新时代旋风面前(2影视大讲堂2017-2020)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自2017年至2020年举办的“影视大讲堂”内容编辑而成,其议题覆盖了当下学界和业界较为关注的影视的热点问题、创作现状和电影史研究方法等影视研究与创作的方方面面,参加这一时期的主讲嘉宾,除国内一流的影视理论评论家之外,还有郭帆、郑大圣、王兴东、赵葆华等知名创作者以及黄群飞等影宣发营销专家。 作者简介 丁亚平,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影视史、评论、艺术理论等。出版个人专著《艺术文化学》《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中国当代电影史》《中国电影通史》等二十余种,发表论文和专业文章五百余篇,主持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任首席专家。《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影视学卷主编。 目录 一、坚守中国电影的文化自信 二、当下国产电视剧的创新魅力 三、电影“写意”之可能与不可能 四、新时代如何提升中国电影核心竞争力 五、从近期中国的热点影片看新主流电影 六、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及未来图景 七、亚洲电影的产业格局与人文品格 八、电影感知学是什么 九、仪式感在历史题材影视创作中的文化意义 十、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与未来 十一、学者的人生、探寻与成就——郑雪来先生追思会 十二、夏衍精神与中国电影:纪念夏衍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附录 影视大讲堂18—29期主讲人、对话人简介 后记 导语 观点和知识的盛宴,关于电影,你想知道的这儿都有。议题覆盖影视研究与创作大讲堂议题覆盖了影视研究与创作的方方面面,且大都为当下学界和业界较为关注的问题 名家荟萃,观点鲜明,主讲老师学养深厚,以深入浅出的语言阐释自己对电影的独特见解。演讲者有各自独特的学术见解和视角,所以有料;他们或谦和,或洒脱,或睿智,风格迥异,所以有趣;他们热爱并关心电影产业发展与进步,并奋不顾身投身其中。 紧跟影视行业现状,展望行业未来前景与变化 追寻中国电影的初心,坚守中国电影的文化自信,人文情怀尽显其中 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从发展现状到发展隐忧,从电影技术到电影艺术,从产业格局到人文品格,话题丰富而有趣 编排合理,结构清晰。本书12讲分别对应影视大讲堂第18—29期的内容,高度还原现场讨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在新时代旋风面前(2影视大讲堂2017-2020)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丁亚平//赵卫防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994275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0 |
出版时间 | 2022-07-01 |
首版时间 | 2022-07-01 |
印刷时间 | 2022-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28 |
CIP核字 | 2021146750 |
中图分类号 | J905.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5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