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孤女寻亲记(名家导读彩插版)/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名著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本家喻户晓的儿童名著,《苦儿流浪记》的姊妹篇!

本书是法国著名作家埃克多·马洛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小主人公佩丽娜的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贫民的生活。作者在故事中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小主人公不畏困难、勇于生活的个性。同时小说以刚刚兴起的法国工业社会为背景,反映了工厂工人生活的艰辛。

内容推荐

佩丽娜是一位命运坎坷的小女孩。父亲病逝,母亲和她离开希腊前往法国投奔亲戚。她们一路风尘仆仆,刚刚进入法国,母亲便患了重病,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佩丽娜悲痛万分,在邻居朋友的帮助下,埋葬了母亲。佩丽娜的母亲在世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投奔马罗库尔的亲人,因此佩丽娜决定一人徒步前往马罗库尔。在途中,佩丽娜风餐露宿、雨淋日晒,还险些丢了性命。最后经历了千辛万苦,她终于到达了马罗库尔。之后,她幸运地遇到一位与她年龄相仿的女同伴罗萨莉,在她的帮助下,佩丽娜进入了当地最大的纺织厂。在工厂,新的生活开始了,她的命运有了转机……

目录

第一章 沦落巴黎

第二章 绝境逢生

第三章 踏进故乡

第四章 找到新居

第五章 当上临时翻译

第六章 当上秘书

第七章 较量

第八章 新的生活

第九章 噩耗传来

第十章 祖孙团圆

试读章节

都城巴黎的贝西尔城门外。

虽然天气不错,阳光和煦,但那些驾驶着各类车辆要急着进城的人们,望见拥堵的长龙,心情既焦急又无奈。他们只有静心等候,缴纳入城的检验费。

在这车阵中,有辆篷车特别显眼,你不要以为它豪华出众,而是它寒酸得令人好笑罢了!这是流浪艺人的木轮车,底座单薄,四周用褪色变样、又脏又旧的粗帆布包起来。帆布四周有几种文字和新写的法文大字:“照相”,表明这辆车已经跑过许多国家了。乍一看,那拉车的驴子瘦弱疲惫。其实,它比欧洲驴子还高一截,毛色灰白,体型瘦长。它的“穿戴”也够呛,尽是凑和着用的。

盯着那头驴子的,是一个坐在人行道旁的十二三岁的小姑娘。那女孩长相有些特别,带有混血儿的特征,除了浅淡的头发和淡黄中略显红色的皮肤与众不同外,她那乌黑、细长、机警的眼睛,清秀、温和的脸庞,表情严肃的嘴唇,是那样的娇媚而端庄。一件寒碜的上衣和破烂不堪的长裙,裹住她纤细、单薄的身体,尽管如此,生活的贫寒困顿却丝毫不减她神态的尊严。

“帕里卡尔,你到底有完没完呀?”那头驴子本来伸头吃着前面饲草车上的干草,闻声缩头,但又忍不住啃了起来。

小姑娘四五次训斥牲口后,车子里传出了喊声:“佩丽娜!”小姑娘立刻起身,掀开车帘,走进车子。原来是个躺在薄薄垫褥上的青年妇女叫她。

“你怎么让它吃别人的草呢?”

“妈妈,帕里卡尔实在太饿了!”

“再饿也不能乱了规矩,若是那个车夫发了火,你怎么说呢?”

叫佩丽娜的姑娘,立即过去拉住驴子。

她的母亲全身乏力,气息奄奄,虽然才二十六七岁,可已是病人膏肓。她椭圆的脸庞上有一双温和而深邃的眼睛,使她还保留着几分令人赞叹的美貌。

“妈妈,我给你买个柠檬,好么?”

“算了,就剩那点钱了。你管好帕里卡尔吧!”

佩丽娜把驴子拉开一些,又抱着它,抚摸它,还亲吻一下,奇怪的是,驴子竞安静了。她放眼望去:塞纳河上,游船和拖轮穿梭不息;码头上,吊车繁忙;环城铁路上,火车隆隆驶进烟雾笼罩的都城巴黎。往近处看,征收入城税的公务人员,用长矛戳进饲草车,或者尝一口小银杯的葡萄酒,又立即泼掉……

这时,一个小丑模样的小男孩凑过来搭讪道:“这头驴子好漂亮呀!”

“是希腊来的。”她见他还正经,便答道。

“希腊?离我们远吗?”他问道。

“好远的呢!”

“那比……比中国还远吗?”

“没那么远,可还是好远,好远的呢!”

“那你,也是从希腊来的?”

“我来的地方比希腊还要远。”

“是中国吗?”

“不是的,可帕里卡尔确实是从希腊来的。”

“你们打算在哪里歇脚呢?”

“听人说,奥克塞尔城墙边有空地方。”

他笑弯了腰,还重重拍了两下屁股:“城墙边的空地?哈!哈!哈!”  “难道没有空位了?”她诧异地问。

“有啊!不过明早你的驴子就会莫名其妙地不见了,这只是开头,以后呢?我双料胖墩提醒你。我们跑江湖卖艺的,不干那事!”

“真的吗?”她那细长的眼睛都睁圆了。

“哄你我不叫双料胖墩!这样吧,你找盐粒子大叔,问题就解决了。”

“盐粒子大叔?我不晓得呀!”

“嗨!他就是基约大院当家的呀!”

“‘盐粒子’是他的名字吗?”

“大家都这么叫。他那大院可租房,也可放车。虽然他是铁算盘,够抠的,但他明来不暗算呀!大院有栅栏,很安全。他还有枪呢!”

“租金贵不贵呀?”

“可以和他讨价还价嘛!”

“基约大院怎么走?”

他抬手给佩丽娜指点了一番,她托他看着驴子,便上车去告诉了妈妈。她刚要出去,又弯下腰对妈妈说:“妈妈你看,那么多带篷布的大车!上面的字我认得,上面是马罗库尔工厂的名字,下面全是一个名字:维尔弗朗·潘达瓦勒。盖在码头上的酒桶上的帆布,写的也是这个名字。”

“这不值得大惊小怪呀!”她母亲平静地说。

“我惊讶的是,这么多东西上面,都写着同一个名字啊!”

“唉,孩子,”母亲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又平静地说,“别忘了我们要走好自己的路吧!”

佩丽娜下车后,看到驴子又在啃草。

“不是叫你看好它吗?车夫发火怎么办?”

“他发火?”男孩把拳头往腰上一叉,头一昂,“不就几根草吗?乡巴佬!嗯?”

还没有等两个孩子笑起来,检查人员的长矛已插进饲草车,这辆车快进城了。

“马上轮到你了,小姐!后会有期啦!”

当那些见怪不怪的检查人员爬上流动照相车时,也不禁暗自吃惊,车上除了病病歪歪的妇人之外,恐怕就剩“贫困”二字了。

但他们还是要问:“再没有什么东西需要申报了吗?”

“什么都没有。”

“葡萄酒呀,食品呀,别的东西呢?”

“什么都没有。”

确实,车上只有草椅、小桌子、土炉子和一架照相机、几种照相器材而已。

“好吧,你们可以进城了。”

进得城来,佩丽娜立即勒住缰绳,指挥帕里卡尔,顺着刚才双料胖墩指点的方向,往基约大院而去。令她惊讶的是:城墙边斜坡上乱七八糟,胡乱躺着些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男女。那男孩没讲错,这里很容易发生动刀子的事。

然而,当她往内城望去,更是大吃一惊!

喔唷!房屋是难看的,仓库是阴暗的,街道是肮脏的!难道这就是爸爸多少次绘声绘色地向她描述的,自己也多次憧憬的奇异都城?难道那些猪躺狗卧似的男女,就是巴黎人吗?她不敢想下去,只顾看眼前的路了。

佩丽娜被巴黎的街道名称弄得稀里糊涂,可还是细心打探,左弯右拐,来到一处栅栏跟前。栅栏里停放着没有轮子的公共马车和火车车厢,里面的房子简陋破烂,中间草地上有翻滚戏耍的小狗。她知道这就是基约大院了。  她下车走了进去,小狗扑来,汪汪直叫。“怎么回事啊?”这时,传来一个声音。

佩丽娜循声望去,才发现左边还有一溜建筑。那是七拼八凑、随心所欲的不伦不类的,也许是鲁滨逊设计、礼拜五盖起来的建筑!建筑前有个胡子拉碴的男人在选破布。

“你有事吗?”当她走过去时,他问道。

佩丽娜三言两语说明来意,这时候那男人也灌了一杯葡萄酒。接下来,是一场讨价还价,最后商定,一天连人带车九个苏。

“去叫你父母进来吧!如果人多,每人还得再加两个苏。”

“就是我们母女俩。”

“唉,应该是你妈妈来交租金啊!”

“她病了,躺在车子里呢。”

“病了?我这里不是医院呀!”

佩丽娜生怕他不肯收留,赶紧说:“这都是旅途劳损的。我们走了很远了!”

“从哪里来我管不着,你们自便吧!”

佩丽娜安置妥当,便爬上车子。

“我可怜的妈妈,我总算安排好了。”

“摇呀晃呀,我实在是怕了。日日夜夜,走了多少公里?只有上帝知道!地球真大啊!”

“妈妈,我们暂时就在这里休息吧!你想吃什么?我去做晚饭。”

“先给帕里卡尔饮水,它也累坏了,再给它找点吃的,好好照顾它。”

P1-4

序言

《孤女寻亲记》与《苦儿流浪记》,堪称优秀的姊妹篇。

仿佛那19世纪法国的苦儿雷米和孤女佩丽娜兄妹俩,手拉着手,穿越一百多年的时空隧道,款款来到了东方的神州大地,要与21世纪的中国青少年交朋结友,倾诉他们心中的苦和难……

苦儿雷米要倾诉之苦,在《苦儿流浪记》中已有展现;而孤女佩丽娜要倾诉之难,是灾难也是困难。埃克多·马洛的《孤儿寻亲记》,法文书名直译为《有家》,书中主人公佩丽娜姑娘去寻亲,却有家难回!苦儿雷米无家,才饱受流浪之苦,孤女佩丽娜有家,也尝尽回家之难。她要明了个个难点,破解道道难题,渡过重重难关!作者马洛先生真不愧为优秀的文学大师,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情节曲折有致,语言生动流畅,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佩丽娜的种种悲惨境遇,而且还擅长刻画少年儿童的心理,着意表现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令人读来,不禁掩卷寻思,击节喟叹!

在书中,作者虚写佩丽娜与父母跋山涉水,万里寻亲,父亲死于途中的过程,实写母女俩来到巴黎,母亲又因病而亡,佩丽娜成为孤女后,到马罗库尔寻亲的历程。

实际上,佩丽娜只身登程寻亲之时,已然明白自己的身世和处境,但她牢记母亲的临终遗言,努力奋斗,决不自暴自弃。当她饥困途穷,即将倒毙之时,仍然要保持自尊;当她面对艰难的生存环境时,能显示不同凡响的智慧和实干本领;当她认亲遭受险阻时,又表现出超常的理性和谋略。她的信念是不向命运屈服,也不抱任何幻想,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向各种困难挑战。在她身上,真有一股勇于斗争、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她这种对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以及她那忠厚、善良、坚毅的品德,确实给我们21世纪的广大青少年,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作者在书中还刻画了许多善良百姓的形象,如基约大杂院的邻人,见义勇为的流动杂货商破锣嗓子大婶等,他们对孤女的救助、指导等义举善行,反映了他们高尚美好的心灵。此外,作者对厂主的霸道、专横和武断,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描述评价;对厂主的侄儿、外甥和总管的狼狈为奸、明争暗斗,也有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讽。而作者对过着非人生活的劳动人民,特别是少年儿童的苦难和不幸,寄予深切的同情,也是很可贵的。

难,无论是灾难还是困难,在人生路上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它是一个客观存在,而且往往不请自来,既对每个人的意志和勇气进行考验,更重要的是,它又让人们明白,它是衡量每个人的道德水准和才情能力的绝好标尺!想躲抑或请它下岗,是讲笑话抑或梦话而已!

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 段宗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孤女寻亲记(名家导读彩插版)/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名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埃克多·马洛
译者 傅金纯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344885
开本 16开
页数 1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5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84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0
16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