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百科人生(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我的百科人生》以第一人称视角,展现了国家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极富传奇色彩的百岁人生。他在暮色江南中度过幼年时期,又在战火中辗转求学、参军、立志报国;经梁思成先生推荐,参与创办清华建筑系,教书育人、提携后辈;在国际上用实力争取学术话语权,成为第一个获得“世界人居奖”的中国人;在建筑、规划、园林设计实践中,始终关注中国人的居住环境,最终融汇多学科智慧,创建人居环境科学学科。

作者简介

吴良镛,男,1922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我国杰出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他创建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建立了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核心的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和实践模式。运用这一理论,他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圈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目录

第一章 求学

时局动荡,家道中衰

早年教育

抗战爆发,辗转求学

大学学习

第二章 问道

梁思成的召唤

林徽因的最后日子

沙里宁的教诲

李约瑟给我的力量

第三章 报国

安得广厦千万间

投身抗日远征军

辗转归国

保定规划

参与长安街规划的反思

唐山抗震救灾

毛主席纪念堂规划设计

第四章 建筑

《北京宪章》的诞生

建筑创作实践举隅

建筑创作:探索和体会

第五章 规划

城市规划教学的点滴体会

追忆教学用书《城乡规划》的编写

北京城市规划的持续探索

第六章 人居

科学探索的几个领悟

对学科发展的展望

第七章 创业

迈上四个台阶

也谈“创业”经验

何必“清华学派”

百科全书与人居梦想

第八章 求索

道路与方法

学习与创造

师从与择友

选择与坚持

志存高远,身体力行

附录

我所理解的吴良镛先生和人居环境科学 ( 周干峙 )

吴良镛先生的求索 (傅熹年)

潜水观鱼乐 (吴冠中)

吴良镛年表

导语

本书中记录了与梁思成、林徽因、沙里宁、李约瑟等前辈学人的交往,还夹叙了受宗白华、徐悲鸿、顾颉刚等良师的点滴启发,以及好友医学专家吴阶平、数学家冯康的科学精神。
    吴良镛先生书画双绝,精神世界丰富多彩,是集大人文、大科学、大艺术于一身的“百科全书式”巨匠。
   全书回忆了作者早年求学、问道、参军、报国等经历,融汇了从建筑、规划到人居环境科学的学术探索;既有对百科人生抚今追昔的回顾,又饱含对“明日之人居”的无限期待。此外,100余幅吴良镛书法绘画作品、建筑规划手稿和珍贵照片为“向往大师”的读者提供了走近大师的另一扇窗。

精彩页

时局动荡,家道中衰
   

我1922年出生于南京,当时国家正值内忧外患,中国大地战火连连,苦难深重。很小的时候,南京的时局稳定过一阵子。现在看来,是北伐战争结束后的那段时间,当时的《首都计划》在拟定变化中,南京城有不少工程建设,新盖了不少房子,修建了政府大楼,修建了中山陵。为举行“奉安大典”,专门修了中山路,以便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从北京迁到南京。这些建设方面的零碎记忆,对我后来选择建筑专业有些影响。
   

没过多久,时局就变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东北,对华北虎视眈眈,汉奸殷汝耕说华北要“自治”。南京也不安宁,我还记得当时在南京日本使馆的一个官员突然“失踪”了,日本就派军舰到下关,解开炮衣准备开战,以此相威胁。后来中国警方在中山陵找到了这个“失踪者”。闹剧被揭穿,“失踪者”被送回日本,此事悻悻收场。1932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又是“一·二八”事变,上海打仗。这样的大动荡接二连三。当时的国际联盟派李顿爵士来南京调查,学生列队欢迎。我住在老城南,要去城北迎接。当时我个子小,跑得慢,还被老师打过耳光。
   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世界经济萧条,很小的时候我常常在报纸上见到“经济不景气”的字样。我家里原来是做缎业生意的,这曾是南京的优势行业。历史上南京丝织业很发达,但在这样的时局下也受到了影响,商铺纷纷倒闭。我家的缎业也凋敝了,当时最多能向云南地区卖一些,因为当地的土司还有些需求。
   

我家居住在城南门谢公祠。在我幼时的记忆中,第一个院子中央的石盆上有荷花,院西南有蜡梅一株,正厅中悬有朱柏庐的治家格言。隐约记得在第三进屋子西侧的一个院子有一棵石榴树;有两口井,一口自用,另一口通向墙外供邻居用。
   

我家过去也有字号,叫“吴德泰”。听我母亲说,我的祖父名吴有禄,号寄梅,做缎业为主。祖父有一个理念——“积财不如积德”。他热心于公益事业,夏季备解暑药、冬季办粥厂,救济穷人,家中大门门联“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祖父还是个社会活动家,1914年,南京曾举办“南洋劝业会”,这是一个很大的国际博览会,目的在振兴实业,我祖父是绸缎业公会的副会长,是社会上的活跃人物,口碑很好。我还记得我四五岁的时候,家里让我去街上买菜,有人指着我说:“这是寄梅的孙子。”
   

听母亲讲,祖父生意好的时候,家里条件很好,我父亲还在念书,祖父希望他在国学上发展。后来祖父去世了,生意垮了,父亲到别家缎号帮着做事,先在“于启泰”,后来又去上海帮一些缎号管账。我父亲每个月寄来20块钱,我母亲又把首饰等物件抵押到外祖父那里,每个月能再多拿17块钱,这样总共37块钱就是全家每月的生活费。我的兄长吴良铸,长我十岁;妹妹吴素娟,小我两岁。一家人每个月靠这37块钱过活,非常紧张。每个月所得要买柴米和其他的生活必需品,包括一桶煤油,晚上点灯,油灯上面还要热菜,此外还有应酬等花销,生活非常困难。靠母亲操持,各事安排得体,得到亲友的敬重。我还记得我母亲因营养不良又过度操劳,双腿一度站立困难,后来靠吃麦芽糖拌着米糠才恢复元气。
   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百科人生(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良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211291
开本 16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22-05-01
首版时间 2022-05-01
印刷时间 202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556
CIP核字 2022081297
中图分类号 K826.16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6
174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4: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