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解读王阳明和他的传奇心学
内容
编辑推荐

张居正、曾国藩、黄宗羲、梁启超等最崇拜的名世真才!品味传奇人生领略心学精妙,强大心灵灵能量,精彩随之而来,王阳明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解读王阳明和他的传奇心学》以生动的笔法,全面展现了王阳明传奇的一生,同时也把王阳明的学术思想以通俗的方式做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全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篇主要讲述了他的传奇人生;下篇主要讲述了王阳明宝贵的心学智慧。本书由何龙、蔡践著。

内容推荐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不但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征善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并被称为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作为完成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业的传奇圣人,王阳明已经成为中国明代哲学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解读王阳明和他的传奇心学》参考大量的史料,以生动的笔法,全面展现了王阳明传奇的一生,同时也把王阳明的学术思想以通俗的方式做了细致深入的分析。

《解读王阳明和他的传奇心学》全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篇主要讲述了他的传奇人生;下篇主要讲述了王阳明宝贵的心学智慧。由此,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王阳明以及更好地汲取其智慧的力量。本书由何龙、蔡践著。

目录

上篇 传奇人生:从苦难中涅槃的“心灵导师”

 第一章 传奇童年传奇梦

梦:仙女送来的孩子

醒:沉默中爆发的“小神童”

明朝的家庭教育:向自然和社会学习

 第二章 追风少年欲成圣

诗:夙慧早发露峥蝾

志:少年聊做圣贤梦

寻找心中的圣贤

 第三章 “自我”在青春期觉醒

“格竹”失败引发的精神危机

没有新郎的新婚之夜

 第四章 会试三变:从诗人到行者

风流公子办诗社

借雄成圣学兵法

九华山上性灵游

 第五章 皈依之旅:从行者到儒者

阳明洞天小炼形

寻寻觅觅成圣路

 第六章 官场风暴,助我闻道

“潇洒帝”朱厚照

失败的“斩虎行动”

心中无碍,监狱何在

 第七章 生死之间,龙场悟道

生死未卜逃生路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第八章 参透生死,红尘传道

知行合一的布道者

看“哲学王”如何当一县之长

 第九章 巡抚南赣:白面书生也疯狂

内心之战:杀,是为了不杀

漳南战役:明朝版“无间道”

兵者诡道:“多诈”的军事家

 第十章 绝地反击擒宁王

认识了自己,就认识了一切

宁王造反,谁敢不从

生擒宸濠,舍我其谁

 第十一章 多情总被无情伤

生性爱玩的朱厚照

游荡无度,荒唐一世

下篇 知行合一:神奇的阳明心学智慧

 第十二章 立志:英雄不是没有恐惧,而是敢于正视心中

的怯懦

要想成功,首先要找到奋斗的方向

持志如心痛,咬定目标不放松

志向对于成功,犹如空气对于生命

坚持心之所想,志向决定高度

 第十三章 修身:要想赢得他人心,先要提高自身德

君子之道:欲修其身者,必正其心

心好,身才好:做人要听从“良知”的指引

仁者无敌:“仁爱”是心无一物的宁静、安乐

不诚无物:讲诚信,才能赢得别人信任

去傲尚谦:骄傲使人无知,谦虚增长智慧

清者自清: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第十四章 处世:低调做人,心地稳健气不傲

低调做人,平和处世

反躬自省,完善自己

礼让一分功劳,收敛一点锋芒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第十五章  管理:做官就要济世安民,一当领导就要感染下属

下属是最大的财富:一定要“善借臣力”

领导力就是影响力:用人格魅力影响下属

管理是一门艺术:卓越有效的领导方法

 第十六章 淡泊:淡定于心,自有从容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放下负累,不为名利羁绊身心

与其在抱怨中度过,不如转变心态

心静便能感受世界的美妙

 第十七章 宽容:心地宽厚天地阔

莫为恩怨羁身心,胸能豁达自祥和

宽可容人,厚可载物

宰相肚里能撑船

适时退让,躲避暗流,远离祸端

懂得包容,就能走出生命的盲区

 第十八章 做事:成事皆有道,贵重在于心

想法重要,行动更重要

成功来自勤奋

提升决断能力,摒弃优柔寡断

量力而行,做切合实际的事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隐忍之中成大事

附录一 王阳明年谱

附录二 王阳明语录

试读章节

秋去冬梅开雪地,春后夏夜望月星。

斗转星移间,王阳明(更确切地说是王云)5岁了。按理说这个年龄的小孩子是最调皮捣蛋、最不让人省心的了,但王云小朋友却是出奇得乖,不但不跟小伙伴们斗嘴吵架,甚至都不开口跟别人说话。怎么回事?

据王阳明弟子钱德洪所著的《王阳明先生年谱》记载,王云到了5岁还不会开口说话,这可急坏了王家上上下下所有人。这孩子会不会是先天聋哑呀?不像,看他平时的反应是聪明伶俐得很,尤其是那双活泛的眼睛,似乎什么都懂,什么都明白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是聋哑人呢?不可能。但他为什么又不会说话呢?

王家人是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也正因为这孩子“不同一般”,他的爷爷竹轩公才给了他“不同一般”的关注和关爱。每当竹轩公在自己的竹园当中读书、吟诗、抚琴、晏坐的时候,他都让自己那个始终沉默的小孙儿跟在身边。每当这时候,王云或者眨着那双活泛的眼睛望着爷爷,或者闭上眼睛听那古琴发出的悠然渺远的调子,或者什么都不做,只静静望着头顶那竹叶织成的墨绿的天空。竹轩公想,这孩子虽然什么都不说,但他一定什么都知道,只是不说而已!根据后来的发展,当时的情境在我们看来,就像托马斯·卡莱尔说的那样:雄辩是银,沉默是金。

当然,历史的尘沙早已风化了500年前的记忆,《王阳明先生年谱》当中也没记载那个5岁之前始终沉默的王阳明究竟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或许,他本然地知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吧,所以他就在那纯然的安静当中细听风拂竹动发出的下雨一般的沙沙声响,然后看着阳光透过竹叶在他脸上、身上投下一个个漾动的光斑。他看着那随风摇曳的竹枝,仿若舞者在舞动她青色的水袖和曼妙的腰肢,她随风起舞,旋转跳跃,最后踩着竹梢、踏着轻风飘到了云间的宫阙……

童年,总是属于神话的。童年的我们混沌未凿、智识未开,我们跟自然、跟宇宙之间的脐带还未被理智、被社会剪断,我们活在不分彼此、天人合一的原始状态当中。于是,我们在人类的童年创造了有关宙斯、女娲、湿婆神、雅典娜的神话。而当宗教与哲学从神话母体当中分娩而出,人类单纯无瑕的童年时光就悄然结束了,理智与情感随即开始主宰我们的生活。意识与自我,矛盾与分裂,自私与战争,就这样“无中生有”了。这大概就是轮回的开始吧,谁知道呢,没有人知道。

转机出现在很平常、很偶然的一天。这一天,一个济公模样的游方和尚出现在王家的大门口。一群充满好奇的孩子把这个方外之士围住了,其中自然也包括王云。孩子们问这个和尚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尚只是笑而不答。王云抬头望着这个穿得破破烂烂的怪人,就像一根小草在仰望一棵大树。

看王云望着自己,和尚摸了摸这孩子的头,然后叹了口气:“好个孩儿,可惜道破!”说完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好个孩儿,可惜道破?”和尚这话恰好被竹轩公听到了,他觉得这句话里边一定暗含深意,于是就开始琢磨。

“好个孩儿,可惜道破……可惜道破……天机不可泄露……王云……神仙乘云送子……呵呵,我明白了,和尚这话是说我给孙子起名为‘王云’,这个‘云’字把他的来处给泄露了,得马上给孩子改名儿啊!孔老夫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那就叫他‘守仁’吧。”

就这样,王云小朋友的正式名字“王守仁”宣告诞生,并从此载入史册,流传千古。那么,孔子说的“守仁”二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智慧,这种智慧使他能够达到某种常人难以企及的人生境界,但如果他不能用“仁”(也就是仁爱、慈悲)去涵养、守卫那种境界,那即便他暂时显得超凡脱俗,也终究会沦为庸常之人。也就是说,无论一个人有多厉害、多了不起,也不能凭着自己的超凡才能而瞧不起别人。孔子这段话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蠢;要显示一个伟大人物的伟大之处,那就要看他如何对待一个卑微的人。

所以从为自己的孙子取名为“守仁”我们可以看出来,竹轩公对这个孩子是寄予了深切期望的,他希望这孩子能以古圣先贤所推崇的“仁”为信仰,用一颗仁爱之心去守住自己的天赋智慧,去关爱、帮助天下人。P6-9

序言

说到王阳明,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词——三立完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就是,人类虽然是天地间最有灵性的智能生物,但我们的生命却是极为短暂的,顶多不过百年而已,白驹过隙、倏忽而逝。要想在死后“延续”自己的生命,有三种途径:

最好的办法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养成完美的德行,并成为世人的楷模;

其次是建立伟大的功勋业绩,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从而被世人铭记;

最后是写下千古不易的至理名言,并被世人所理解、所接受、所信奉。

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三条当中的任何一条,那即便我们死了也仍能继续活在后人心中,这就是“不朽”了。如果我们能当仁不让,将这三条都做到,那就是创建了“三不朽”的亘古伟业,那就是众人心目中的“三立完人”了。

纵观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可以说是帝王将相、大德圣贤、人文巨匠代代不乏其人,他们或功勋卓著,或德垂后世,或智慧照人。但有道德的人未必有功业,有功业的人未必能立言,能立言的人未必有道德,要集“三不朽”于一身,其实是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大多数史学家看来,中国历史上的“三立完人”只有“两个半”:三国时候的诸葛亮算一个,晚清的曾国藩算半个,剩下的那个就是我们这本书的主人公王阳明了。王阳明既是道德的典范,又建立了伟大的功业,更能立言垂教、泽被后人,堪称“真三不朽”、“古今完人”。

从“立德”方面来说,他从小就立志要成为孔孟颜曾那样的“圣人”,并时时事事以这些精神偶像为榜样,在为人处世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绝不做对不起天地良心、社会道义的事儿。

从“立功”方面来说,他少年时就精于骑射、熟读兵法,从戎后,他更是一次次用自己的军事才能将衰败腐朽的大明王朝从悬崖边拉了回来。

从“立言”方面来说,他融合儒、释、道三家之精华,打破自北宋以来已经明显僵化了的官方意识形态——程朱理学的窠臼,独创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三大命题的“阳明心学”,这直接改变了明中叶以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整体格局。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更是认为,“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2l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阳明心学的信从者可以说上至宰相、下至农夫,流传之速、蔓延之广,不仅终明一代无人能匹,纵观古今中外亦不多见。在明朝,他从祀孔庙,在晚清,另一位“三立完人”曾国藩将王阳明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不但在“立德”、“立言”方面以阳明心学为旨归,在军事思想、作战部署上亦是以王阳明为师。

在近代,“阳明心学”又成为呼唤民众觉醒、独立、自强的雷霆之声,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孙中山、陈独秀、胡适之等爱国爱民的仁人志士无不从阳明心学中吸取人性解放、自尊无畏的思想。梁启超认为“(王阳明)在近代学术界极其伟大,在政治和军事上亦有很大勋业”,认为“王学绝非独善其身之学。而救时良药,未有切于是者”。孙中山赞叹其“心之为用大矣哉”,章太炎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维新,亦由王学为其先导”。

诚如章太炎所言,王阳明对日本的明治维新及其得以快速步入现代化工业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数之不尽的日本军事家、政治家、企业家对他奉若神明。在明治时期,日本从欧洲进口了大量知识和设备,但欧洲人并不认为是他们影响了这个弹丸岛国,日本人自己也不这么看,因为他们手不释卷的不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不是伏尔泰的《哲学通信》,而是王阳明的《传习录》和《<大学>问》……

对于阳明心学对近代日本的全方位影响,日本学者高濑武次郎坦言不讳,他在《日本之王阳明学》一书中说:“我邦王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大凡王阳明学含有二元素,一日事业的,一日枯禅的。得枯禅之元素者可以亡国,得事业之元素者可以兴国。”

说了这么多,有人可能想问了;这个王阳明究竟何许人也,竟如此厉害?

对王阳明这样一位文武全才,一位集“三不朽”于一身的“古今完人”,有关他的故事、传说、书籍多如牛毛、不可胜数。但一个人越是厉害,他就越有可能被后人神化,从而越难以让后人看到其“庐山真面目”,所谓的“伟人”们一般很难逃脱这个“宿命”。

我们的主人公王阳明一生当中也有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比如他是神仙送来的“圣婴”,比如他通过静坐、导引、冥想、入定等修行功夫而在一段时间内具有了“预测未来”这种“超能力”,比如他能够通过某种神秘的祈祷仪式而改变风向,等等。这些记载并非只出现于野史传闻当中,甚至在各种可信度较高的文献史料(比如《明史》)当中都屡次出现。对于这些,虽然我们无须讳言,但更无须刻意渲染夸大。王阳明的人生经历本身就已经非常曲折了,如果我们能把一个“真实的王阳明”还原出来,相信这本身就足够精彩动人的了:

真实的言语,才最有力量;

真实的历史。才最有价值。

当然,真实不等于呆板、生硬、无趣。历史本身是十分鲜活、精彩的,因为历史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长达几千年的“画册”,我们今天重述古人的故事,目的就是为了把“政治的历史”重新还原为“人的历史”。

当然,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今天讲王阳明的故事不是为了简单复述一下他的传奇经历,而是为了从他的人生经历当中提炼出一些对我们现代人、对我们自己有意义的东西——通过观察别人,我们可以了解自己。洞悉人性;通过解读历史,我们可以领悟当下,预测未来。

好了,闲言少叙,现在就开始属于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王阳明历险记”吧。

作者

2013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解读王阳明和他的传奇心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龙//蔡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482204
开本 16开
页数 3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4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4
CIP核字 2013203600
中图分类号 B248.2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02:19